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麻杏石甘汤出自《伤寒论》,用于治疗太阳病误治以下或汗不得法,导致邪气化热,热壅于肺出现"汗出而喘,无大热"的主症,为古代医家治疗小儿肺炎喘嗽的经典方剂之一。文章通过对小儿肺炎喘嗽的病因病机探讨,麻杏石甘汤方义解析、临床运用、作用机制等方面概述麻杏石甘汤在治疗小儿肺炎喘嗽方面的临床优势。  相似文献   

2.
王爱华  赵霞 《中医杂志》2015,(7):620-622
综合目前从肺热论治小儿肺炎喘嗽的研究结果显示,邪热闭肺是小儿肺炎喘嗽的基本病机,肺热贯穿于小儿肺炎喘嗽发生、发展的整个病理过程。基于此,本病的治疗应以清肺开闭为基本法则,从肺热的角度包括风热、痰热、毒热及阴虚肺热等具体辨证论治,根据辨证结果调整用药,以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小儿肺炎喘嗽治疗中的特色与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喘嗽与痰、瘀理论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分析本病病因病机,结合痰、瘀相关理论的探讨,从理论上分析小儿肺炎喘嗽与痰、瘀之间的关系.结果:痰、瘀因素与小儿肺炎喘嗽密不可分,其病理变化及相互影响贯穿于本病的始终.结论:小儿肺炎喘嗽从痰、瘀论治有其中医学理论基础,能够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刘氏小儿推拿治疗小儿肺炎喘嗽病的疗效。方法:治疗组选取肺炎喘嗽病患儿203例,运用刘氏小儿推拿治疗,对照组选取肺炎喘嗽病患儿198例,采用口服药物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99.0%,对照组显效率为87.4%,两组显效率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0.05)。结论:刘氏小儿推拿配合口服药治疗小儿喘嗽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口服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总结中药定喘散外敷定喘穴协助治疗10 069例小儿肺炎喘嗽病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0 069例肺炎喘嗽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儿中药定喘散外敷定喘穴协助治疗,对其疗效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效2 850例,有效6 364例,无效855例,总有效率为91.5%,且相比于治疗前、后患儿在咳嗽及喘鸣音方面有了显著消退(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小儿肺炎喘嗽病的基础上,给予中药定喘散外敷定喘穴协助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易于患儿和家长接受,应当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及晶晶 《光明中医》2016,(19):2812-2814
目的客观评价温肺纳气法治疗正虚邪恋型小儿肺炎喘嗽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正虚邪恋型小儿肺炎喘嗽病为研究对象,收集60例临床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无显著性差异。对照组细菌感染者或者细菌病毒合并感染者,予静滴美洛西林舒巴坦。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口服自拟中药温肺纳气方,一日1剂,水煎,分2次服,疗程7天。治疗7天后,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主症积分、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主症积分显著降低,治疗组患者愈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温肺纳气法治疗正虚邪恋型小儿肺炎喘嗽病的临床疗效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喘嗽症状、证候、证素的分布规律,为小儿肺炎喘嗽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提供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中国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系统,关键词为"肺炎喘嗽""哮喘""中医证型",制定《小儿肺炎喘嗽中医证候文献整理规范》,建立小儿肺炎喘嗽证候文献研究数据库,分析证候、证素的分布规律。结果:22个证素中,频率依次为痰(93.07%)、热(火)(89.23)、阴虚(83.07%)、虚(74.61%)、风(68.46%)、湿(63.07%)、实(35.38%)、阳虚(11.53%)等;病位证素依次为肺(92.30%)、脾(83.07%)、胃(80.76%)、卫分(79.23%)、气分(70.76%)、心(66.92%)、肝(45.38%)、营分(39.23%)、肾(33.07%)、大肠(22.30%)、下焦(17.69%)等。单一证素主要包括阳虚、阴虚、实。单一病位包括大肠、胃、下焦和其他,累积频率为22.30%。两病性证素证候以痰热证、毒邪证、湿热证和阴虚证较为多见,其他尚有风痰证、风热证、风湿证等,累积频率为39.23%。两病位证素证候以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多见,尚有卫气同病、营卫失和证等。三病性证素构成证候主要为风痰热证和风湿热证,其累计频率为30.00%。四病性证素构成证候以邪犯营卫和肺卫痰热证较多为主,累积频率为6.15%;其他组合较少。结论:小儿肺炎喘嗽的主要病理因素为热、痰、风、阴虚等为主,其间相互兼夹,基本病机为外邪侵袭,痰热内阻,肺气郁闭。小儿肺炎喘嗽发病初期,中医证型易虚易实,中期虚实夹杂,后期以虚证和虚实夹杂证居多。  相似文献   

8.
肺炎喘嗽是儿科常见肺系疾病之一,肺气郁闭为其病机关键,彭玉教授认为治疗关键在于恢复肺气升降,基于“脏腑气机升降”理论灵活运用“调肝理肺”“通腑泻痰”“活血通络”“泻肺运脾”四法尽快恢复肺气宣发与肃降功能、修复肺组织和改善肺循环,缩短病程。文章总结彭玉教授治疗小儿肺炎喘嗽经验,为中医药治疗小儿肺炎提供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9.
谭继林 《陕西中医》1989,10(10):435-436
<正> 卞同琦老师是江苏省中医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在儿科的教学和治验中,颇具匠心,此整理其治疗小儿肺炎的经验,以飨读者。一、细审病机,切当立法小儿肺炎中医称为喘嗽,感受风邪、风温为其病因,病位在肺,联系心肝。肺气郁闭是病理演变之结局,痰热则为主要病理产物。宣肺、清热、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小儿肺炎喘嗽的辨证施护。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小儿肺炎喘嗽患者189例,针对不同证型对患儿的施护措施进行归纳总结。结果:189例患儿经辨证施护均得到有效治疗,治愈率96.3%。结论:小儿肺炎喘嗽采取辨证施护,可缩短疗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小儿肺炎为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占城市儿科住院患者的四分之一至二分之一,是患儿死亡的首位原因,临床以发热、咳嗽、喘促、鼻煽为表现。祖国医学称其为“肺炎喘嗽”,尚属于温病等范畴。中医药对小儿肺炎的治疗可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中医药对小儿肺炎的治疗概况综述如下。1 小儿肺炎的病因病机 肺为娇脏,其位最高,是五脏之华盖。外邪自口鼻、皮毛而入,首犯肺卫。“邪乘于肺则肺胀,胀则肺管不利,不利则气道涩,故气上逆喘,鸣息不通”(《诸病源候论》)。可见,肺气郁闭是本病的病机所在。一方面,肺气郁闭、宣降失调,则水液留滞、化热生痰、  相似文献   

12.
肺炎喘嗽是小儿常见病之一。临床以发热、咳嗽、气促为主要特征。西医学称肺炎喘嗽为肺炎。WHO将小儿肺炎列为全球3种重要的儿科疾病之一,我国也将其列为儿科四病之一,普遍占儿科住院的1/4到1/2左右。从2002年2月-2005年2月,我们对门诊和住院的资料完整的180例小儿肺炎喘嗽患者,选用中药直肠滴注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中医特色护理在痰喘散穴位敷贴治疗小儿肺炎喘嗽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2018年3月-2021年3月在医院治疗的88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4例.首先88例患者全部进行痰喘散穴位敷贴治疗,然后对照组小儿肺炎喘嗽患者实施传统护理,试验组小儿肺炎喘嗽患者实施中医特色护理,比较对照组与试验组患者的治...  相似文献   

14.
肺炎喘嗽的病因病机诊断依据证候分类及疗效判定标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全国临床教育研究会儿科分会一届三次会议于1996年9月23~26日在沈阳召开,会议讨论通过了小儿肺炎喘嗽的病因病机、诊断标准、证候分类及疗效判定标准。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小儿肺炎喘嗽的临床结果。方法:抽选2011年4月-2014年5月,重庆南川宏仁医院接收小儿肺炎喘嗽患儿80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对照组),对照组患儿给予临床对症治疗,实验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比对其临床结果。结果:实验组患儿临床治疗好转率(95.0%)和对照组(75.0%)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小儿肺炎喘嗽期间使用中药治疗方法,效果突出,可改善患儿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猪苓汤联合下气汤治疗小儿肺炎喘嗽之正虚邪恋证(阴虚肺热,肾水亏乏)的疗效。方法 32例患儿经过中医辨证后给与猪苓汤联合下气汤为主方加减治疗。结果 32例小儿肺炎喘嗽之正虚邪恋证(阴虚肺热,肾水亏乏)的患儿,经自拟方猪苓汤联合下气汤为主方加减治疗后,疗效如下:痊愈23例占71.9%、显效7例占21.9%、无效2例占6.2%。结论猪苓汤联合下气汤为主方加减治疗小儿肺炎喘嗽之正虚邪恋证(阴虚肺热,肾水亏乏),不难看出,此方既解决小儿肺炎喘嗽,疗效显著,值得我们共同学习和运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内外合治法治疗小儿肺炎喘嗽的疗效。方法将患儿随机分为3组,在西医基础治疗上分别予中药内治、外治及内外合治。结果各组疗效比较,以内外合治组疗效最佳。结论中医辨证内外合治小儿肺炎喘嗽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高飞 《湖南中医杂志》2007,23(1):25-25,2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喘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小儿肺炎喘嗽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纽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头孢噻肟钠和病毒唑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清盒消毒汤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22%,对照组总有效率仅为86.11%,两组比较,P〈0.05;且治疗纽能明显缩短临床症状、体征的消失时间,两组比较,P〈0.05或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喘嗽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9.
小儿肺炎喘嗽中医诊疗指南的推出,为小儿肺炎喘嗽的诊断、治疗提供了中医标准化处理策略与方法。但是,该指南在临床实践中尚有一些缺陷。指南如果运用不当将不利于中医的发展,甚至会出现新的废医存药现象。  相似文献   

20.
肺炎喘嗽为儿科常见病,王晓燕教授认为其病位虽主在肺,然与心、脾、肝、肾诸脏均密切相关,痰、热、瘀为其病理产物。治疗以宣肺开闭为主,配合活血化瘀、运脾化痰、平肝补肾等治疗,五脏兼顾,收效甚佳。本文重在介绍王晓燕教授从中医整体观念出发对小儿肺炎喘嗽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