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分析近10年(2007~2017)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中医用药规律,为临床中医用药提供进一步参考。方法:通过文献的整理研究,将符合纳入标准的代偿期乙肝肝硬化中医和中西医证治文献中的药物进行归纳,对所用药物的类别、功效、药性、药味、归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符合纳入条件的临床文献中,共涉及29首方剂,17类药物92味药,按归类使用频次排在前三位的是补虚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按药物使用频次前三位分别为鳖甲、丹参、黄芪;药物性味归经使用频率较高的分别是温、寒、微寒,苦、甘、辛,肝、脾、肺经。结论:代偿期乙肝肝硬化中医治疗有其用药规律,本研究可为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中医临床辨证用药提供循证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3.
4.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6,(9)
目的分析近10年中医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用药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2005年1月-2015年9月中医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研究相关文献,统计药物所属类别及使用频次。结果经筛选,共纳入文献131篇,涉及中药复方131首、药物228味,药物总使用频次1416次。使用频次较高的药物类别依次为补虚药430次(30.37%)、利水渗湿药233次(16.45%)、活血化瘀药184次(12.99%)等。使用频次较高的药物依次为白术64次(4.52%)、茯苓62次(4.38%)、甘草52次(3.67%)、柴胡49次(3.46%)、白芍45次(3.18%)、黄芪44次(3.11%)、莪术43次(3.04%)、茵陈41次(2.90%)等。结论本研究总结了近10年中医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用药类别及使用频次,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5.
中医治疗乙型肝炎后失代偿性肝硬化用药思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临床乙型肝炎后失代偿性肝硬化较其他病因(血吸虫性、营养不良或酒精性、胆汁性、循环障碍性、代谢障碍性、化学毒物性、胃肠道感染或肠寄生虫性)的肝硬化为多.由于此期已属肝硬化后期,肝机能不断受到破坏,肝的代偿机能逐渐消失,所出现的门静脉高压(腹水、脾肿大等)及肝机能明显障碍(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黄疸、出血倾向等),故治疗相当困难.现代医学多注重对症治疗,而中医采取证病辨治,并从实少虚多选方用药,颇可弥补其不足.现将临床用药思路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北京地区近10年高血压病中医用药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近10年来北京地区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临床研究方面文献资料的回顾性总结,从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总体用药规律、组方用药规律和辨证用药规律等3个方面加以分析。结果显示:①总体用药规律:用药类别由高到低依次为补虚药、平肝息风药、清热药、活血祛瘀药、利水渗湿药;常用中药依次为钩藤、牛膝、天麻、茯苓、白药、泽泻、川芎等。②组方用药规律:用药类别前6位同总体用药;常用中药依次为钩藤、牛膝、茯苓、天麻、川芎、白芍、泽泻等。③常见中医证型和药物依次是:肝阳上亢证为钩藤、牛膝、白芍、天麻、川芎、菊花等,肝肾阴虚证为枸杞子、牛膝、山茱萸、熟地黄、茯苓、牡丹皮等,肝火炽盛证为黄芩、夏枯草、钩藤、栀子、龙胆草、菊花等,痰浊上扰证为茯苓、半夏、橘皮、白术、天麻、甘草等,肝风内动证为天麻、钩藤、白芍、石决明、半夏等,瘀阻脑络证为川芎、赤芍、红花、桃仁、丹参、三七等,阴阳两虚证为山茱萸、熟地黄、茯苓、肉桂、附子、牛膝等。 相似文献
7.
肝硬化腹水是许多肝脏疾病失代偿期的共同临床表现,鉴于其机理的复杂性、病人体质的多样性等原因,目前现代医学仍缺乏较为全面、可靠和有效的治疗方案和药物。通过检索文献发现,一些中药复方对本病确有疗效,且副作用较少。本研究通过整理近5年数据库中肝硬化腹水的中医药相关文献,以中医组方用药频次为切入点,分析其用药规律,以供临床参考。1资料1.1数据来源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2009年-2013年肝硬化腹水中医证治研究相关文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岭南地区治疗中风病的中医用药规律.方法 通过对近10年岭南地区中医药治疗中风病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梳理,总结分析中风病的用药规律.结果 48篇文献中,急性期文献28篇,恢复期20篇;药物类别排名前5位分别为活血化瘀药、补益药、平肝息风药、清热化痰药、化湿药.药物使用频次中前15位分别为地龙、川芎、黄芪、红花、桃仁、赤芍、石菖蒲、当归、水蛭、钩藤、大黄、甘草、丹参、天麻、白术.结论 岭南医家治疗中风病用药是以活血化瘀药、补益药和平肝息风药为主,同时结合岭南地域特征,辅以清热化痰药及化湿药进行辨证施治,并适当佐于开窍药、泻下药等.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数据分析与数据挖掘的方法分析国内近10年治疗痛经临床配方组方用药规律,为中药治疗痛经发掘可能的最佳用药组合。方法: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中医文献检索系统数据库,建立中药治疗痛经组方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利用数据挖掘软件Indexminer的Apriori算法进行分析药物的关联规则。结果:共筛选了157个临床处方,单味中药当归出现最高,频数141次,占总处方数的89.8%;出现频率最高的药对为当归配川芎,出现频率最高的3味药物集合为当归、川芎配延胡索。结论:近10年临床治疗痛经的有效处方从气滞血瘀立论,兼顾血虚、寒凝的病因病机,符合中医对痛经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肝硬化失代偿期临床症状以脾大、腹水等为主要特征,属中医“肋痛”“鼓胀”“积聚”等范畴,多由病毒性肝炎、脂肪肝、药物性肝炎等迁延日久不愈,自身调理不当所致,久病多虚多瘀,一临床以气虚血瘀多,急则治标,注意脾肾在腹水形成中的重要作用,缓则治本,采用补气柔肝敛阴之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总结了拉米夫定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病例共58例。经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生化学指标、病毒学指标均有明显改善。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1),证实了拉米夫定用于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中药治疗卵巢储备功能减退的用药配伍及组方规律.方法 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网)2009年1月1日-2019年6月30日中医药(含中西医结合)治疗卵巢储备功能减退文献,提取文献中方剂及药物信息,统计药物使用及性味归经分布情况,对高频药物进行二项... 相似文献
13.
14.
干扰素治疗肝硬化失代偿的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尚建中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10(6):490-491
目的 :探讨干扰素对于失代偿肝硬化 5年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 40例失代偿肝硬化患者 ,采用配对设计 ,用随机分组的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对照研究 ,治疗组应用干扰素 3 0 0万 U,每周 2~ 3次 ,肌肉注射 ,3~ 6个月 ,并给以常规的护肝治疗和支持治疗 (强力宁、清开灵、丹参注射液、肝安、白蛋白、维生素等 )。对照组 2 0例给以常规的护肝治疗和对症治疗 (同前 )。对 40例患者进行跟踪随访 ,随访时间为 6个月 1次 ,3 6例进行全身体检和血清学检查 ,4例进行信访。随访期均为 5年。结果 :1年、 3年、 5年治疗组的存活人数分别为 14 ,13 ,10例 ;对照组分别为 10 ,5 ,3例。治疗组 1年、 3年、 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 70 % ( 14 / 2 0 ) ,65 % ( 13 / 2 0 ) ,5 0 % ( 10 / 2 0 ) ;对照组分别为 5 0 % ( 10 / 2 0 ) ,2 5 % ( 5 / 2 0 ) ,15 %( 3 / 2 0 )。两组间经 (χ2 )卡方检验 ,第 1年 ,P<0 .0 1,第 3年和第 5年 P <0 .0 5。治疗组 8例经治疗 HBe Ag和 H BV DNA转阴者 7例 ,5年均存活 ;12例治疗无反应者 ,9例于 5年内死亡。对照组 5年内死亡 17例 ,存活 3例。结论 :抗病毒治疗组和非抗病毒组间生存率有显著差异 ,干扰素治疗失代偿肝硬化可提高其 5年存活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肝硬变失代偿期中医证型与血浆TNF-α和腹压的相关性。方法:将180例肝硬变失代偿期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检测血浆TNF-α和腹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探讨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肝硬变失代偿期常见的5个证型依次为气滞湿阻证、湿热蕴脾证、肝脾血瘀证、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TNF-α含量:气滞湿阻证湿热蕴脾证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肝脾血瘀证,腹压:气滞湿阻证湿热蕴脾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肝脾血瘀证。血浆TNF-α和腹压分别进行统计学比较为:气滞湿阻证与湿热蕴脾证、肝肾阴虚证与脾肾阳虚证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滞湿阻证、湿热蕴脾证与肝肾阴虚证和脾肾阳虚证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NF-α:P0.05,腹压:P0.01);肝脾血瘀证与其余四证两两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浆TNF-α和腹压在肝硬变失代偿期各证型中均有不同程度升高,肝脾血瘀证、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三证型升高较明显,肝脾血瘀证最明显,并且血浆TNF-α和腹压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是各种原发性或继发性慢性肾脏疾患导致肾功能损害所出现的临床综合征。CRF是一个进行性进展的病理过程,不同病期残余肾单位多少不等,临床表现差异很大,其治疗方法也各有侧重。积极治疗是延缓肾功能衰竭的重要环节,现将近年来有关CRF失代偿期的中医药治疗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18.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6,(12)
目的:研究脂肪肝的用药规律,为该病的中医临床处方用药提供指导。方法:通过CNKI中文期刊数据库,对近10年有关脂肪肝临床研究的中文文献进行检索,将符合要求的102篇文献中的方剂药物进行分类统计,用统计软件进行频次分析。结果:共收集中药复方100首,药味173味,使用频率较高的药物为山楂、丹参、泽泻、决明子、柴胡、茯苓、大黄、白芍、白术、郁金等,归类则以补虚药、消食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利水渗湿药等较多,以补虚药出现频率最高。结论:脂肪肝用药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治疗脂肪肝的过程中,在遵循中医辨证论治的前提下,应当重视对补虚药、活血化瘀药及具有疏肝健脾作用药物的使用。另外一些已经被现代证实有抗脂肪肝作用的单味中药的加入,对于脂肪肝的防治有积极作用。同时,本次统计的结果为指导临床用药和治疗脂肪肝的药物开发及中医药的现代化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金春红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11(9):870-871
肝硬化是一种累及全身各系统的慢性疾病 ,其病理变化主要是肝实质细胞广泛破坏、变性、坏死与再生 ,纤维组织增生 ,致肝脏结构紊乱。本病按其功能的变化可分为代偿期和失代偿期两个阶段 ,二者可互为转化。在肝硬化失代偿期 ,患者的生活质量较差 ,治疗和护理均很棘手。笔者旨在探讨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护理 ,以协助提高治疗质量和患者的生活质量。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 1996~ 1998年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住院患者 4 1例 ,其诊断均符合 :11995年北京会议修订的肝硬化诊断标准 ;2按 Child- pugh分级为 B或 C级 ;3B超示腹水中等量以上。其中男 2 8例 … 相似文献
20.
自2008年5月至2010年12月,笔者应用强肝软坚汤与还原型谷胱苷肽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39例,临床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