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合肥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制定和评价健康素养政策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合肥市5个区4个县的街道及乡镇抽取15岁~69岁居民共1,354人进行健康素养问卷调查。结果合肥市居民具备健康素养水平为10.6%,具备基本知识与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和基本技能水平分别是34.3%、26.1%和20.3%。6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科学健康观(66.0%)、安全与急救(45.4%)、传染病预防(32.9%)、健康信息获取(31.2%)、慢性病预防(21.6%)、基本医疗(11.8%)。城市居民具备较高的健康素养,与农村居民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文化程度、家庭平均年收入和年龄人群的健康素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加强对合肥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及慢性病预防健康素养的知识宣传,提高基本医疗及慢性病预防健康素养的知晓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合肥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制定和评价健康素养政策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合肥市4个区3个县的街道/乡镇抽取15岁~69岁的居民共1,056人进行健康素养问卷调查。结果合肥市居民5类问题健康素养的具备水平分别是:安全与急救为52.7%,基本医疗为52.6%,科学健康观为50.9%,传染病预防为49.4%,慢性病预防为10.6%。同全国各城市同期调查结果相比位于中等程度。城市居民比农村居民具备5类健康问题的素养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文化程度和家庭平均月收入人群的素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要根据城乡、文化程度和经济收入的不同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素养干预,提高整个人群的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合肥市居民疾病预防健康素养水平,分析居民疾病预防健康素养影响因素,为确定优先工作内容,制定评价疾病预防健康素养政策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合肥市9个区县的街道或乡镇抽取15~69岁居民共1 354人进行健康素养问卷调查。结果有13.1%(177人)具备疾病预防健康素养水平,其中,单独具备传染病预防素养水平的有32.9%,单独具备慢性病预防素养水平的有21.6%。疾病预防素养水平城市居民高于农村居民,女性高于男性,二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的大小、文化程度的高低、不同的职业、家庭年收入高低等都是影响疾病预防素养水平的重要因素,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根据人群差别、城乡差别、文化程度、职业和家庭收入的不同,尤其针对城乡差别、受教育程度差别和职业不同等特点实施多种形式有针对性的疾病预防健康素养宣传干预,提高城乡居民疾病预防的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合肥市中小学教师健康素养知识现状,探讨提高教师健康素养水平的途径和方法,为制定和评价中小学教师健康素养政策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合肥市10县(市)区对学校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每县(市)区最终抽取中小学10所,对学校中的全部在岗教师进行调查。结果合肥市中小学教师具备健康素养水平为27.9%。具备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水平分别是72.7%、52.8%、31.5%。教师6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科学健康观83.6%、安全与急救71.9%、传染病预防54.6%、慢性病预防50.1%、健康信息获取48.2%、基本医疗17.2%。城区教师具备健康素养水平与乡镇教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教师具备健康素养水平与女性教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文化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虽然合肥市中小学教师健康素养水平高于一般人群,但城乡教师基本医疗、健康信息获取、慢性病预防健康素养知识宣传教育仍需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合肥市中学生6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的现状,探讨提高中学生健康素养水平的途径和方法,为制定和评价中学生健康素养政策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合肥市各县区中随机抽取1所中学,在抽中的中学里再随机抽取同一年级的1个班的全部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合肥市中学生6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安全与急救(58.2%)、科学健康观(56.0%)、健康信息(48.6%)、慢性病防治(30.0%)、传染病防治(25.8%)和基本医疗(8.6%)。城区学生具备健康素养水平与乡镇学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学生具备健康素养水平与女性学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中生具备健康素养水平同初中生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加强对中学生基本医疗、传染病防治、慢性病防治和基本技能的健康素养知识宣传教育,提高中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安徽省居民健康素养干预进行效果评估,为制定健康素养干预方法及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安徽省6个市(县)15~69岁常住人口,进行以《健康66条》为核心的健康教育干预,分别在干预前后进行健康素养评估。结果安徽省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从8.79%提高到17.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基本知识和理念、基本技能方面素养的比例分别从20.72%、15.31%提高到33.92%、31.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传染病预防、慢性病预防、安全与急救、基本医疗素养的比例干预后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25.05、22.56、1012.05和72.32,P<0.01)。结论集中式、广覆盖、多形式综合性的干预措施,对居民健康素养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有一定的效果,但健康素养整体水平的提高,还有待于制定针对性的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居民健康素养现状,为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18年5—8月对汉中市汉台区15~69岁常住居民进行健康素养调查,收集居民的基本信息、三个方面健康素养和六类健康问题的资料,评价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结果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 517份,回收有效问卷1 494份,回收有效率为98.48%。汉台区居民总体健康素养水平为17.27%。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居住地居民总体健康素养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具备率为28.85%,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具备率为13.99%,基本技能素养水具备率为20.88%,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和居住地居民三个方面健康素养具备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六类健康问题素养具备率分别为安全与急救素养42.70%、科学健康观41.50%、基本医疗素养24.63%、健康信息素养21.42%、传染病防治素养19.54%、慢性病防治素养12.92%,不同性别居民慢性病防治和基本医疗素养具备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居民科学健康观、安全与急救和基本医疗素养具备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文化程度和居住地居民的六类健康问题素养具备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汉台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17.27%,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较低,农村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较城市居民仍有差距。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太仓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概率比例规模抽样(PPS抽样)方法、简单随机抽样法和KISH表法,抽取全市2 866名居民,采用问卷进行入户调查。结果 2012年太仓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20.5%,具备基本知识与理念素养、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基本技能素养的比例分别为40.5%,15.4%,26.9%。不同年龄组、文化程度、职业人群间健康素养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具备科学健康观、传染病预防、慢性病预防、安全与急救、基本医疗等5类健康问题相关健康素养比例,由高到低分别为:安全与急救知识(68.0%)、科学健康观(57.2%)、传染病预防知识(23.3%)、慢性病预防知识(16.0%)、基本医疗(15.0%)。结论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是影响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升的主要部分,应针对不同人群特点,开展干预工作,提高弱势人群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杞县农村居民慢性病健康素养情况,为提高农村居民的慢性病素养提供依据。方法运用随机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于2016年在杞县抽取3个乡镇,每个乡镇抽取两个行政村共1 647名居民。对每位居民进行家访式面谈,给居民发放根据"09版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调查"制成的问卷调查表。依据居民的答题结果,将答对全部题目75.00%以上的居民认为具有良好的慢性病健康素养。运用χ~2检验分析不同人口特征的农村居民慢性病健康素养状况,利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探究影响居民健康素养的因素。结果调查结果显示,在有效调查的1 647位居民中有421名答题正确率在75.00%以上,具备良好的慢性病健康素养,所占比率为25.56%。具备慢性病健康素养的男性比率(26.91%)小于女性比率(29.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文化程度越高的农村居民,慢性病健康素养相对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起具备慢性病健康素养的53~70岁的中老年人(29.98%),15~26岁具备慢性病健康素养的年轻人比率更小(2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分析发现,农村居民慢性病健康素养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其中性别、年龄、居民的家庭收入水平以及居民个人文化程度是造成农村居民慢性病健康素养不同的主要因素。结论杞县农村居民慢性病健康素养水平较高,但相关部门仍应根据不同居民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慢性病知识的宣传,提高居民的健康素养。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沧州市居民健康素养现状,为有效开展健康教育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抽取沧州市城乡居民2 130人,采用统一的"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问卷"对居民进行健康素养问卷调查。利用SPSS13.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市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为13.0%。具备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三方面素养的比例分别为22.2%、11.6%和17.0%;具备科学健康观、安全与急救、传染病预防、基本医疗、慢性病预防和信息获取六类健康问题素养的比例分别为42.2%、46.9%、11.2%、7.6%、14.2%和15.8%。不同职业、文化程度和不同年龄人群健康素养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沧州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仍然较低,应结合不同人群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策略,以提高整体人群的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居民的健康素养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合理有效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2013-12,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资阳市雁江城区非集体居住的15~69岁常住人口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资阳市雁江区居民总体健康素养水平为8.9%,其中传染病预防(16.3%)、安全与急救(50.4%)素养相对较高,慢性病预防(6.7%)、基本医疗(4.8%)素养较低。雁江区居民具备基本健康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素养的比例分别是16.7%、7.0%和11.1%,在不同职业、文化程度人群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资阳市雁江区居民对基本健康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的素养水平与年龄、文化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简阳市居民健康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500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的健康素养具备率为15.6%,健康理念和基本知识方面素养具备率为45.2%,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方面素养具备率为12.2%,健康技能方面素养具备率为17.0%;科学健康观素养3.0%,传染病预防素养27.4%,慢性病预防素养29.6%,安全与急救素养61.2%,基本医疗素养5.6%。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影响健康素养水平的因素有年龄和文化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健康素养水平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降低,随着文化程度的增加而升高。结论简阳市居民健康素养具备率不高,特别是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的素养具备率、科学健康观和基本医疗素养具备率较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昆山市农村居民慢性病预防素养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4年9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调查昆山市锦溪镇15~69周岁农村常住居民健康素养。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探索慢性病预防素养与诸因素的关系。结果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为18.48%,95%CI:14.56~22.31。具备慢性病预防素养的比例为5.30%,95%CI为3.10~7.50。具备慢性病健康素养的比例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降低(χ~2=2.26,P0.05)。较高的年龄(OR=0.60,95%CI:0.39~0.94)、文化程度(OR=0.51,95%CI:0.30~0.86)、事业单位工作(OR=5.50,95%CI:1.27~23.86)与具备慢性病预防素养之间存在统计学关联。结论昆山市农村居民2014年慢性病预防素养较低,需加大健康促进措施提升居民慢性病预防素养,尤其在45岁以上人群中。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2017年四川省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的基本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各级相关政府部门制定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相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四川省14个监测点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入户调查,共调查15~69周岁2 805人,对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对健康素养具备率随文化程度的变化做趋势性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四川省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总体具备率为14.5%,健康素养3方面的比例分别为基本知识和理念26.4%、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13.3%、健康技能16.2%,具备六类健康问题的素养比例为:科学健康观44.0%、传染病预防15.0%、慢性病预防16.6%、安全与急救46.4%、基本医疗17.9%和健康信息20.6%。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随文化程度的提高而升高(初中及以下居民健康素养具备率仅12.8%,硕士及以上居民健康素养具备率则达到57.2%,Mantel-Haenszel卡方检验χ~2=56.498,P0.05)。结论四川省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较低,但较2016年有所升高,需要持续开展居民健康素养监测,并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素养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合肥市中小学教师6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的现状,探讨提高教师健康素养水平的途径和方法,为制定和评价中小学教师健康素养政策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合肥市7县(市)区对学校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合肥市中小学教师6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科学健康观(83.6%)、安全与急救(71.9%)、传染病防治(54.6%)、慢性病防治(50.1%)、健康信息(48.2%)和基本医疗(17.2%)。城区教师具备健康素养水平与乡镇教师以及男性教师具备健康素养水平与女性教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和文化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要加强对中小学教师在基本医疗、健康信息、慢性病防治健康素养的知识宣传教育,树立并提高教师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辽宁省丹东市城市与农村居民健康素养的具备情况,为进一步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整体水平提供参考和建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本地区城市和农村居民共1000人,采取国家统一设计的《2010年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城市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13.43%)高于农村居民(9.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居民在基本知识和理念(23.65%)和基本技能(24.65%)两个方面均高于农村居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居民对科学健康观(39.88%)、传染病预防(23.45%)、慢性病预防(11.02%)和安全与急救(36.67%)4类健康素养具备率高于农村居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东市城乡居民健康素养具备情况存在不平衡现象,城市要高于农村,提示应加大农村健康教育力度,大力提高农村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2008—2012年梅州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对居民健康素养的影响,为健康素养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梅江区3个镇和3个办事处90个村(居委)中,随机抽取1镇1办各3个村(居委)15~74岁常住人口进行以《公民健康素养66条》为主要内容的健康教育干预,分别在干预前后对健康素养具备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干预前调查1 270人,干预后调查1 280人,干预前后调查对象在城乡、性别、年龄及文化程度构成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梅州市居民总健康素养以及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和基本技能3方面具备率分别由干预前的9.5%、11.8%、10.5%、14.6%升高至干预后的19.4%、17.3%、14.8%、3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干预后5类问题的健康素养正确回答率(科学健康观19.4%、传染病预防32.9%、慢性病预防22.3%、安全与应急48.8%、基本医疗15.2%)比干预前(9.5%、24.5%、12.8%、22.2%、9.4%)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梅州市通过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对居民健康素养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合肥市初中学生健康素养水平现状,探讨提高初中学生健康素养水平的途径和方法,为制定和评价初中学生健康素养政策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合肥市每县区随机抽取1所初中,在抽选的初中再随机抽取初二年级一个班的全部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的合肥市初中学生健康素养水平为3.5%、具备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水平的分别为32.1%、26.8%、6.9%。初中生的6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安全与急救(52.9%)、科学健康观(47.8%)、健康信息(24.8%)、慢性病防治(21.2%)、传染病防治(19.0%)、基本医疗(2.2%)。城区学生具备健康素养水平与乡镇学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学生具备健康素养水平与女性学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提高初中生整体健康素养和基本技能水平,加强对初中学生基本医疗、传染病防治、慢性病防治的健康素养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初中学生看病就医、防治疾病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天津市城市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为制定相关健康政策以及有针对性地在城市社区开展健康素养干预提供依据。方法使用与人口规模成比例的整群抽样方法抽样以区、街道、居委会为抽样单位,在每个抽中的居委会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70个家庭户,每个家庭户采用KISH表法抽取1名15~69岁常住人口为调查对象,每个居委会完成50份调查问卷。结果天津市城市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为13.12%,具备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三方面素养的比例分别为27.87%、22.45%和14.40%。不同性别城市居民在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健康生活方式和基本技能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和文化程度的城市居民总的健康素养和3个方面健康素养水平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天津市城市居民具备相关健康素养的比例由高到低分别为安全与急救素养59.61%,科学健康观素养40.37%,信息获取素养31.93%,传染病预防素养27.15%,慢性病预防素养19.48%,基本医疗素养11.14%。结论天津城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较低,应广泛利用各种新兴媒体及其他手段宣传健康素养知识和技能,提高居民的整体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重庆市贫困地区居民的慢性病防治健康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重庆市贫困地区15~69岁13 404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2017年重庆市贫困地区居民慢性病防治健康素养具备率为9.33%。其中居民慢性病防治素养具备率城市(6.08%)低于农村(10.03%)(P0.05);年龄间慢性病防治素养具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25~34岁最高(15.29%);不同文化程度的慢性病防治素养具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受过教育者最高(10.54%);不同职业的慢性病防治素养具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医务人员最高(46.6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重庆市贫困地区居民慢性病防治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是年龄(55~64岁:OR=0.627,95%CI:0.441~0.892;65~69岁:OR=0.546,95%CI:0.377~0.789)、文化程度(受过教育:OR=1.793,95%CI:1.456~2.206)、职业(医务人员:OR=3.977,95%CI:1.802~8.776;农民:OR=0.448,95%CI:0.215~0.930)和城乡(农村:OR=2.432,95%CI:2.004~2.952)。结论重庆市贫困地区居民2017年慢性病防治健康素养具备率不高,应以农民、年龄较大者和文化程度较低者为重点干预对象,提高贫困地区居民的慢性病防治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