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薛静燕 《新中医》2006,38(10):88-89
痛证常见于妇科经带胎产疾病。妇科痛证病因较复杂,但基本病机不外虚实两端,即“不通则痛”、“不荣则痛”。二者往往错杂为患,形成虚中夹实、实中夹虚、虚实夹杂的不同证候。笔者遵循治痛证的基本法则,实者以通为用,虚者以补为主,虚实夹杂则通补兼施,临证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治痛之法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更年期失眠由肾阴亏虚累及心脾为虚,常见有阴虚火旺,心脾两虚证。治宜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其虚实。属虚者以益阴为主,辅以清热,以调和心肾;属实者先驱邪后扶正,待实邪去后再益阴安神。  相似文献   

3.
头痛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病症,由内外多种病理因素致清窍不利引起。国医大师凃晋文教授认为头痛当辨虚实、内外:外感六淫或内生之风、痰、瘀、火等邪气上扰,壅滞脑络,此为实;内伤脏腑虚损、气血阴阳不足,此为虚。临床头痛患者常表现为虚实夹杂。治头痛当实者通之,虚者补之。外感六淫头痛者,治当疏风散邪通络;内伤邪实为主头痛者,治以祛邪通络,辨证采用息风、化痰、活血、清热诸法;内伤久病,虚实夹杂头痛者,在祛邪的基础上重用扶正补虚之品以标本兼顾。同时凃教授治疗头痛还常选用虫类药与风药,搜风透络、引药上行。如此精准施治,以祛除病邪、恢复脏腑功能、补益气血阴阳,使清窍得利而头痛自止,临床疗效较好。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4.
钟洪  吴绪祥 《中医杂志》1999,40(5):268-269
药源性病症是临床常见的一类医源性疾病,中西药物若应用失当均可引起。笔者通过长期临床观察,认为此病症乃机体正气虚弱之时所发,其病机以正虚为主,虚实夹杂。临证时以主症辨治,采取扶正为主、佐以祛邪的治法,收效颇佳,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邹学创 《陕西中医》2001,22(10):610-611
喘证属于顽证固疾 ,涉及多种急、慢性疾病 ,病因复杂 ,变化多端 ,概而言之 ,不外外感与内伤 ,辨证自应审其虚实。病机特点 :为外感内伤、互为因果 ,正虚邪实 ,相互错杂。强调把辨虚实作为治疗之纲领。提示实喘当治肺 ,主以祛邪利气 ,采用宣肺开闭 ,祛痰降气 ,暖肝降逆法 ;虚喘当以培补摄纳 ,重在补脾、肾 ,喘有夙根 ,尤以肾为主。采用补脾益气 ,滋阴敛气 ,温肾纳气法。临证相互配伍 ,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豆晓云  陈潇颖  补娟娟  孙萌  叶放 《中医杂志》2024,(11):1104-1108
总结周仲瑛教授从虚实相因辨治肝炎肝硬化的临证经验。认为肝炎肝硬化病机总属本虚标实,以肝、脾、肾虚损为本,湿热瘀毒郁结为标,且虚实相因为患,主张治疗以清化邪实、补虚扶正为总则。肝炎肝硬化早期以邪实亢盛为主,治宜清化湿热瘀毒、兼顾调理脾胃,方选茵陈蒿汤合鳖甲煎丸加减。肝炎肝硬化中晚期多见虚实夹杂证,治宜清化湿热瘀毒、调补肝脾肾,常用清热祛湿、化瘀解毒之品治标,并根据本虚之肝脾不调、肝肾阴虚、肝脾肾俱虚三证,分别配伍六君子汤、一贯煎合二至丸、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  相似文献   

7.
中医认为,血管性痴呆病位在脑.与心肾肝脾四脏密切相关,多属本虚标实。本虚为诸脏亏损.标实多为痰阻血瘀。在治疗上,或扶正补虚.或祛邪为先.或攻补兼顾,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1辨证分型依证立法据证选方博仁杰[1]将血管性痴呆归纳为两大类,虚证以虚为主,实证多虚中挟实。虚证分髓海不足、肝肾亏损两型.实证分为肝阳上亢、心火亢盛、湿痰阻窍、气郁血虚四型。髓海不足者,治宜补肾填精益髓为主,佐以化瘀通络、开窍醒神之品,方用补肾益髓汤加味;肝肾亏损者.治宜滋补肝肾,佐以息风安神定智.方用定智汤加减;…  相似文献   

8.
周珉治疗内伤发热经验撷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珉教授治疗内伤发热经验丰富,临证强调明辨病性虚实,周师认为内伤发热属虚者多因中气不足、血虚失养、阴精亏虚及阳气虚衰所致,治疗以补虚扶正为主;属实者由气郁化火、瘀血阻滞及痰湿停聚所致,治以祛邪退热为主。同时根据证候兼夹,随证灵活加减。对于夹有外感发热者,辨清标本主次,合理运用扶正、祛邪之法。在治疗上周师强调守方调治,注重顾护脾胃、顺气通腑。附验案2则以说明。  相似文献   

9.
商宪敏教授认为慢性肾衰竭以正虚为本、邪实为标,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正虚常以肝肾阴虚、脾肾阳虚、肾阴阳两虚为主,邪实常以痰湿中阻、水湿泛滥、浊毒蒙窍为主。治疗时应以扶正为主、祛邪为辅、标本兼顾,以补虚扶正、化痰祛湿、活血化瘀、通腑降浊为主要治法,临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徐丹 《江苏中医药》2020,52(11):20-21
高红勤认为失眠有虚有实,长期睡眠不佳、病情反复的患者,多以虚实夹杂者多见。虚者以阴虚、气虚、血虚为主,实者以气滞、痰浊多见。治疗失眠时应当明辨虚实,补虚泻实,调和阴阳,以调整心、肝、脾、肾之脏腑功能为重点。对于情志因素致病者,配甘麦大枣汤常可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王振  王敬卿 《吉林中医药》2013,(11):1106-1108
老年失眠分虚实两端:虚者主要为心脾两虚、肝阴血虚、肾精不足,实者主要为肝郁气滞、痰火扰心、血瘀扰心.临证根据患者不同病证,遵循补虚泻实,调整阴阳为原则,分别采取健脾养心、补肾安神、疏肝解郁、清热化痰、理血、养血、活血等法治疗.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在中医学中属于"消渴""脾瘅"范畴,病性属虚实夹杂之病,其基本病机为正虚浊实,正虚即以阴虚为主,浊实以痰、瘀为主,虚实二者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构成了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发生、发展的病理基础。故临床上糖尿病遣方用药应运用中医象思维,先修河道,再加以疏通,结合主证的偏重,治以活血化瘀、祛湿化痰之法祛浊实,而后加施以滋阴益气之法以扶正。祛邪以扶正,扶正兼祛邪,治则应遵循本病病机演变规律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3.
明辨虚实,治分急缓:一般而言。儿童以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多属实证。而缓解期多属虚证,故其治疗无非虚实两端。正如古人所云:“实喘者有邪,邪气实也;虚喘者无邪,元气虚也”;“在肺为实。在肾为虚”。姜先生认为:哮喘证有寒热虚实不同,治之先后方法各异,虚实中夹寒热,寒热中有虚实,治喘需分寒热虚实,辨证论治,治病求本,抓住主要矛盾,才能挫其势。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故急性发作期以祛邪治标,缓解期则以补虚治本以防止复发。  相似文献   

14.
戴师治汗证,重视辨证,认为汗证的治疗当以虚者补之,脱者固之,实者泄之,热者清之为原则。虚证当根据证候的不同而治以益气、温阳、滋阴、养血、调和营卫;实证当清泄里热,清热利湿,化湿和营;虚实夹杂者,则根据虚实主次施治,方可取效。  相似文献   

15.
介绍吴军教授治疗脂溢性脱发的临床经验。吴教授认为,脂溢性脱发的根本病机是肾精亏虚,虚实夹杂,本虚标实,所以临证以填精生髓为主,并注重疏肝补气、活血化瘀。治疗时多先从祛邪入手,祛风止痒、清热利湿,后再从肝肾入手,滋肝补肾。由表及里,逐步达到防止脱发,使新发再生之目的。  相似文献   

16.
周亚滨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认为心脏神经官能症病因关键为情志不遂,病机概括为心气血亏虚,肝胆气郁,本虚标实之证。其病位在心,又与肝胆脾肾密切相关。治疗上应首分虚实,实证以疏肝、清肝、养肝为主,虚证则重于温阳补虚,养心安神,虚实夹杂者应标本兼顾,虚实同治,并应随其兼证变化而灵活治疗。周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重视脏腑调护,不拘泥于疾病本身,更注重心理疏导,达到身心同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喘证为肺系疾病的主证之一,临床以呼吸急促,甚则张口抬肩、鼻翼煽动力特征.导致喘证的病因甚多,涉及的范围也比较广泛,但概括起来,其病机皆为气机升降出人失其常度所致.喘证有虚实寒热之异,但治当首分虚实.张景岳曰:"实喘者有邪,邪气实也;虚喘者无邪,元气虚也."故一般初起多为实喘,其病位主要在肺,治以祛邪为主;如延误治疗,致病邪羁留,久喘伤肺,又可波及脾肾而由实转虚,其病位主要在肾,治以培补摄肾为主,但临床有寒、热、饮、痰、郁等不同.又多虚实兼挟为病,故其治法又因此而异.  相似文献   

18.
介绍毛以林教授辨治失眠的经验.毛教授认为,失眠一症病因复杂,病位与心肝脾肾相关,其总病机为阴阳失调.临证时应从虚实出发,实者多从痰、火、瘀论治,虚者多从心、脾、肾亏虚入手,并灵活运用安神药对加减,辅以调畅情志之法,临床取效斐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9.
本文探讨运用虚实辨证理论治疗慢性胆囊炎的经验,重点探析胆囊炎的中医辨证治疗规律。分析了慢性胆囊炎的常见病因病机,发现实者以郁滞湿热多见,虚者以脾胃虚弱、肝血亏虚者多见,提出虚实可反应出疾病的发展阶段,慢性胆囊炎初期以肝郁气滞、肝胆湿热证居多;后期可见脾气亏虚或肝阴不足,或久病成瘀;临证多见肝郁脾虚、气虚血瘀等虚实相兼之证。治疗时必须精准辨清虚实,实者治以疏肝利胆、行气解郁;清热利湿、通腑消食导滞;理气活血化瘀等法。虚者予以健脾养血,益气养阴之法。虚实夹杂者,应权衡正虚与邪实主次与多少,根据其病因病机分别调治,或补或泻,标本兼顾。另还需值得强调的是,用药时需时时注重顾护脾胃,以防伤及正气。  相似文献   

20.
谢桂权教授认为难治性肾综的病机以正虚(脾肾虚)为本,邪实(风湿瘀)为标,其病机本质为在虚实夹杂的基础上,正虚难复、邪实难清.治疗则以分期辨治为主,水肿期以消除水肿为急,分阳虚水泛证、气虚湿滞证、阴虚湿热证、瘀水交阻证、风邪外袭证5型;非水肿期以补虚消除蛋白尿为要,分脾虚证、肾虚证、气阴两虚证3型.在临证用药上,谢教授扶正注重补益脾肾,祛邪强调祛湿化瘀;并重视对患者的调摄指导,收到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