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对跟骨骨折术后切口深层感染进行处理,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某院在2017年10月~2019年2月之间收治的33例跟骨骨折术后切口深层感染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n=16)与观察组(n=17),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换药方式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引流时间、切口干燥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引流量与切口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引流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切口干燥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引流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切口并发症发生率差异不大(P0.05)。结论:与传统换药治疗相比,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跟骨骨折术后切口深层感染中应用的优势更为明显,可显著控制感染,促进伤口愈合,建议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恒古骨伤愈合剂在治疗骨折术后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照分析本院骨科2015年1月-2020年8月收治的四肢长骨干骨折术后骨折不连患者5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行翻修自体髂骨移植,试验组在此基础上术后口服恒古骨伤愈合剂。疗程结束2组对比:肿胀消退时间、显效率、骨痂评分、骨折愈合时间、伤肢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五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6例患者完整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试验组术后患肢肿胀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显效率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骨痂评分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骨折愈合时间试验组短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恒古骨伤愈合剂用于四肢骨折术后骨不连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肢疼痛,改善术后患肢肿胀,促进骨痂生长,有助于骨折部位早期康复,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高压氧联合骨肽治疗对跟骨骨折术后切口血运及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将70例跟骨骨折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高压氧联合骨肽治疗的试验组,单独应用骨肽治疗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切口血运情况及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切口的血运情况差异不大(P>0.05),治疗后两组的切口肿胀、皮缘颜色、皮温情况要显著改善;实验组的切口疗效(97.1%)要好于对照组(74.3%),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的骨折愈合评分情况(2.5±0.4)分要高于对照组(1.2±0.3)分,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跟骨骨折术后的患者,采取高压氧疗联合骨肽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切口的血运情况,加速骨折的愈合。  相似文献   

4.
魏力利 《临床医药实践》2009,(6Z):1805-1807
目的:观察独一味胶囊治疗新鲜骨折疗效及对愈合的影响。方法:采用口服独一味胶囊治疗本病40例,并设对照组对照,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及局部疼痛及肿胀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5%,对照组77.5%,愈合时间,治疗组平均38.0±7.1d,对照组平均51.0±6.9d,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疼痛改善情况治疗组有效率80%,对照组有效率57.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消肿效果,治疗组有效率90%,对照组62.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血清ALP,治疗组4周后48.2±17.3,对照组31.8±13.8,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独一味胶囊可以促进成骨活跃,提高骨折愈合率,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减轻骨折后的局部疼痛和肿胀时间短,效果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红元胶囊对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术后凝血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老年髋部骨折60例,均为股骨粗隆间骨折,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试验组口服红元胶囊3粒,3次/d;对照组行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两组患者同时用药至术后35 d。观察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含量(FIB)、D-二聚体含量(DDI)]、骨质疏松三项(TPINP、β-Crosslaps、N-MID)和肿胀及疼痛消失时间。结果两组患者FIB、DDI较术前均降低,而APTT和PT与手术前比较均延长,但两组用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骨质疏松三项均升高(P<0.01);试验组患肢肿胀程度、缩短疼痛持续时间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元胶囊可以防治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对骨折愈合起到积极作用,同时能有效改善患者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负压引流配合局部有效加压包扎技术在跟骨骨折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在本院接受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手术伤口分别采用常规包扎及负压引流配合局部有效加压包扎,比较其伤口愈合相关指标、手术前后体温变化、伤口愈合不良概率等差异.结果 观察组切口平均干燥时间(3.21±1.03)d,切口平均愈合时间(8.34±2.05)d,体温术后1 d (36.88±0.24)℃、术后3 d(37.81±0.32)℃,切口延迟愈合发生率(4.08%)、切口感染发生率(2.04%)明显低于对照组,切口平均引流量(157.17±28.43) ml明显多于对照组(P< 0.05).结论 负压引流配合局部有效加压包扎技术可以有效提高跟骨骨折患者的术后伤口愈合及引流,减少术后发热及不良愈合的出现.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和分析不同包扎方法处理跟骨骨折术后切口愈合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7月至2012年1月,共处理的跟骨骨折术后病例32例(36足,其中双侧跟骨骨折者4例)临床资料,其中对照组18例,20足,实验组14例,16足。结果观察术后伤口愈合情况显示伤口干燥时间、伤口愈合拆线时间、引流量实验组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差异,提示实验组术后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连续加压包扎可以有效的减少跟骨骨折术后切口渗出,促进伤口愈合。  相似文献   

8.
邵荣华 《海峡药学》2013,25(1):145-146
目的观察仙灵骨葆胶囊对股骨转子下骨折术后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两组患者均在手术内固定治疗后常规抗感染、抗凝、镇痛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仙灵骨葆胶囊,1次3粒,1日2次,4~6周为1疗程。观察并比较两组的骨折愈合时间、肿胀和X线片骨痂密度。结果观察组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肿胀评分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骨痂密度评分明显增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仙灵骨葆胶囊可以明显促进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术后的骨折愈合,能尽快消除肿胀,尽快恢复骨痂密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改良跗骨窦切口与传统L型切口内固定对跟骨骨折患者预后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接诊的60例跟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与治疗组(30例)。治疗组行改良跗骨窦切口术治疗,对照组行传统L型切口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两组患者的患足功能;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跟骨宽度、Gissane角及Bohler角;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足功能优良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Bohler角大于术前,Gissane角、跟骨宽度均小于术前,而术后治疗组跟骨宽度、Gissane角小于对照组,Bohler角大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传统L型切口内固定相比,采用改良跗骨窦切口治疗跟骨骨折可减小手术创伤,减少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石膏外固定制动对跟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切口愈合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跟骨骨折内固定术患者12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其中观察组行石膏外固定制动,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引流切口愈合,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愈合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切口愈合程明显优于对照组,显著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石膏外固定制动对跟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切口具有显著的愈合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比两种不同内固定方案治疗跟骨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 70例跟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外侧L型切口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取跗骨窦小切口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1个月踝-后足评分系统(AOFAS)评分、术后2 d视觉模拟评分法(VA...  相似文献   

12.
乔刚  郭铁  宋海友  张楠 《中国药业》2020,(8):144-146
目的探讨金天格胶囊用于手部骨折术后辅助治疗的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手部骨折患者9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两组患者均进行有限内固定结合微型外固定架手术,术后均予抗菌及镇痛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术后加服金天格胶囊。结果观察组患者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Gartland 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骨代谢指标包括血清骨钙素(BGP)、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护骨因子(OPG)水平,以及生活质量包括生理功能、心理功能、日常活动、社会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22%,与对照组的8.70%相当(P>0.05)。结论金天格胶囊用于手部骨折术后辅助治疗,能促进骨折愈合,改善骨代谢指标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曹勇  薛云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7,32(9):1722-1725
目的探讨芪骨胶囊联合骨瓜提取物注射液治疗中老年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2月高唐县人民医院收治的中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11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静脉滴注骨瓜提取物注射液,50 mg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 m L中,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芪骨胶囊,3粒/次,3次/d。两组均持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肿胀程度及其疼痛缓解、肿胀消除和骨折愈合的时间。结果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1、4周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和肿胀程度评分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1周后治疗组的上述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疼痛缓解时间、消肿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骨胶囊联合骨瓜提取物注射液治疗中老年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和肿胀情况,缩短止痛、消肿以及骨折愈合的时间,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弹性髓内钉对儿童四肢骨折患儿骨折愈合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40例儿童四肢骨折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患儿采用弹性髓内钉固定,对照组患儿采用小切口复位。比较两组患儿骨折愈合和邻近关节活动情况、手术指标、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骨折愈合优良率为100.00%、邻近关节活动优良率为100.00%,均高于对照组的60.00%、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00、7.059, P=0.002、0.008<0.05)。观察组患儿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4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四肢骨折愈合和邻近关节活动效果显著,且其手术简便、手术时间短、患儿创伤小,治疗后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马骨续筋胶囊联合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患者均予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马骨续筋胶囊,连续用药3个月.结果 观察组术后失访1例,对照组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L”形切口治疗中青年闭合性跟骨骨折术后康复期患足慢性肿胀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改善跟骨骨折预后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所有符合入选标准的2017年9月至2020年12月时间段就诊于河源市中医院下肢创伤骨科并行传统“L”型入路手术治疗的闭合性跟骨骨折患者,男42例、女18例,15~44岁25例、45~59岁35例。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青少年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研究.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78例青少年肱骨干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方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观察组给予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给予普通钢板螺钉固定治疗,记录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并比较术后肩关节功能疼痛程度及骨折愈合优良率.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53.69±18.53) ml、手术切口长度(2.51±0.53) cm、术后骨折愈合时间(6.10±1.52)周、手术时间(60.36±11.59)d及住院时间(8.31±2.64)d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肩关节中重度疼痛发生率(2.56%)低于对照组(20.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优良率(94.87%)高于对照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青少年肱骨干骨折创伤小,术后肩关节疼痛程度低,可缩短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提高骨折愈合优良率,临床应用可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骨康胶囊联合鹿瓜多肽注射液治疗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在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椎体压缩骨折患者88例,根据用药差别分为对照组(44例)和治疗组(44例)。对照组静脉滴注鹿瓜多肽注射液,8 mL/次加入生理盐水250 mL,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骨康胶囊,4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VAS评分、ODI评分、血清学指标、骨密度和Cobb角。结果治疗后,对照和治疗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1.82%和97.7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ODI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VAS和OD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骨钙素(BGP)、尿脱氧吡啶啉(DPD)、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Ⅰ型胶原交联羧基端肽(CTXI)、Ⅰ型胶原氨基肽前肽(PINP)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25羟维生素D [25-(OH)D]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患者这些血清学指标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腰椎L1-4和股骨大粗隆骨密度均显著升高(P0.05),Cobb角明显减小(P0.05),且治疗组患者骨密度及Cobb角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采用骨康胶囊联合鹿瓜多肽注射液治疗可有效改善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9.
王继锋 《中国基层医药》2014,(19):2953-2954
目的:评价直切口入路治疗肩胛骨颈部及体部骨折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肩胛骨颈部及体部骨折患者62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Judet入路手术,观察组采用直切口入路手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骨折愈合时间、治疗有效情况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评价术后患者的关节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切口大小、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 t=9.599、9.506、21.297,均P<0.01),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22,P=0.35)。观察组骨折愈合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1.9%(χ2=4.885,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3%,低于对照组的37.5%(χ2=4.723,P<0.05)。观察组日常活动评分优于对照组(t=3.761,P<0.01)。结论直切口入路较Judet入路手术治疗肩胛骨颈部及体部骨折更具有微创性,对患者的预后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