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由于蛋白质芯片质谱技术有完整成型的仪器,在肿瘤的早期诊断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但面临着许多研究的难点,如中医诊断技术的客观化、中药复方有效成分、作用机制、作用靶点的研究等。引入各种新的技术,对解决这些研究难题无疑具有很大的帮助。蛋白质芯片质谱技术适用于以中医药为研究对象的复杂体系,本文对此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由于蛋白质芯片质谱技术有完整成型的仪器,在肿瘤的早期诊断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但面临着许多研究的难点,如中医诊断技术的客观化、中药复方有效成分、作用机制、作用靶点的研究等。引入各种新的技术,对解决这些研究难题无疑具有很大的帮助。蛋白质芯片质谱技术适用于以中医药为研究对象的复杂体系,本文对此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蛋白质组学是系统生物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可以从整体、动态、网络水平上对蛋白质进行研究,能整体、系统阐释针灸治病的蛋白质效应机制,已在针灸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文章从针灸理论研究,针灸治病机制研究两个方面对蛋白质组学技术在针灸研究中的应用情况进行论述和总结,探讨该技术与针灸研究结合的可行性和研究价值,提示蛋白质组学技术作为系统生物学与针灸学研究的一个纽带,对针灸现代化研究进程起一定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中医药研究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的经验和成果,使该技术更好地为中医药研究服务。方法:从2001.01-2008.12年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下载相关文献,从发表时间、研究领域、芯片平台、样品情况、杂交方法、数据挖掘方法等方面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应用基因芯片技术进行中医药研究论文数目呈逐年上升趋势,研究涉及中医证候、诊断、中药药理、药效等多个领域;多个基因芯片平台被利用于研究,主要为cDNA芯片;样品数量较少、多混合样品杂交,缺乏技术、生物重复和其他方法确认差异基因;数据分析方法单一,缺乏必要的聚类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论:中医药研究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已涉及多个领域,但尚处于尝试阶段,技术和方法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5.
脑出血急性期脑水肿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病理机制研究、治法方药的临床研究、动物实验与药理研究等方面,对脑出血急性期脑水肿的中医药研究进展了系统回顾,并就中医药研究现状与未来发展,提出了个人评价与展望。  相似文献   

6.
中医药防治胃肠疾病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中医药防治胃肠疾病取得了一些新进展,本文从中医诊疗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中医临床研究水平的提升、临床技术标准化研究、中医重大理论和药理机制的研究阐发与认识积累四个方面对此作了述评,以承前启后,促进中医药防治胃肠疾病研究认识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Gao J  Liu XG  Yan XZ  Yu SG  Wu QF  Du HB  Liang FR 《针刺研究》2011,36(4):296-301
代谢组学是后基因时代出现的一门新兴"组学",近年来代谢组学技术被日益广泛地运用于中医药研究领域,但针对针灸作用规律与机制的代谢组学实验研究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鲜有文献报道。本文阐述了代谢组学在系统生物学中的独特优势,及其在现代中医药领域的广泛研究基础,探讨将代谢组学与中医、针灸契合的整体性、动态性等研究特点应用到现代针灸研究之中,对应用代谢组学解决临床研究中假针刺、时间针灸、针灸重大疾病及优势病种的机制研究、针灸处方配伍规律等现代针灸研究关键难题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与策略分析。  相似文献   

8.
中风急性期脑水肿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病理机制研究、治法方药的临床研究、动物实验与药理研究等方面,对中风急性期脑水肿的中医药研究进展作了系统回顾,并就中医药研究现状与未来发展,提出了个人评价与展望。  相似文献   

9.
从病理机制研究、治法方药的临床研究、动物实验与药理研究等方面,对脑出血急性期脑水肿的中医药研究进展作了系统回顾,并就中医药研究现状与未来发展,提出了个人评价与展望。  相似文献   

10.
中医药治疗脑出血的研究主要包括基础研究、临床研究、文献荟萃分析、用药规律研究等,其中,最主要的是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基础研究主要包括中药单体、中药复方、针刺等;临床研究主要包括常规治疗联合中药治疗、手术治疗联合中药治疗、针灸治疗等。中医药治疗脑出血效果较好,现已发现诸多具有确切疗效的中药单体、中药复方及针刺手法,在调控脑出血后炎症反应及凋亡损伤等方面取得多项研究成果,针对神经毒性、铁死亡、神经免疫等过程的研究在防治脑出血损伤中起到重要作用。但目前,对于脑出血不同证候病因病机、证候特点、诊疗机制及循证医学研究尚不够明确,辨证分型标准尚不统一,中医药治疗脑出血量效关系及药理毒理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研究中存在偏倚因素等问题,均制约了中医药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今后,研究应以中医辨证理论为基础,规范辨证标准,针对不同证型进行药物作用机制研究,从机制上阐明中医药通过多靶点参与其关键病理生理进程,从临床中促进中医药的合理广泛使用,与西医干预策略紧密结合,协同治疗脑出血。  相似文献   

11.
从病因病机、治疗原则、方药、中成药、针灸运用等方面,介绍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研究进展,指出应深入挖掘古、经、验方等有效方药,行剂型改进方便服用,并行有效中药药理毒理研究,为中医药防治化疗所致骨髓抑制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提供有力证据,让中医药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值得同仁们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是以长期高血糖为主要临床特点的全身慢性代谢疾病。蛋白质组学从整体蛋白质的水平,更深入地发现和探讨糖尿病的发病机制,现在在中医药研究中已有较多应用。本文对蛋白质组学在中医药干预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的研究应用进行综述,包括糖尿病及并发症的中医证候蛋白质组学筛选验证,以及相关中药药理机制的蛋白质组学分析,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中医有关糖尿病的病机理论以及中药作用靶点提供新的线索和依据,深化中医药干预糖尿病研究。  相似文献   

13.
低血压的中医药治疗和实验研究近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几年来.有关低血压综合症的病机病因、中医药治疗及针灸治疗和药理实验研究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14.
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与关节滑膜病变关系、单味中药作用、复合方剂作用等方面简述中医药治疗膝骨关节炎关节滑膜病变及药理实验研究简况。中医药对膝骨关节炎关节滑膜病变疗效确切,已得到医学界认可,相关实验研究也为中医药治疗骨关节炎滑膜病变机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太极龟龄茶是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研制的一种保健饮片,采用天然药物组方,科学加工而成。经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北京针灸骨伤学院药理室等单位实验证明,太极龟龄茶质量稳定、保健作用明显。现将该产品的药效学特点介绍如下。1 富含多种氨基酸 氨基酸是合成蛋白质的物质,蛋白质则是构建人体组织器官及产生免疫康复功能的物质。在组成人体  相似文献   

16.
本刊今年第2期发表的《针灸效应物质基础研究》一文,介绍该研究的进展和它与针灸血清研究的历史联系。鉴于通过跨机构人才资源组合而建立的本所针灸中药效应研究联合实验室开展的研究,所应用的实验材料已增加实验动物肺等组织,并且研究着眼于基因和蛋白质,应用功能基因组和蛋白质组学等技术,深入观察针灸效应从响应基因和应答蛋白到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生物信息传导途径和机制,故此研究是以往针灸血清研究的发展,而非简单的延续。  相似文献   

17.
中医学与中药学学科的近期发展趋势是:(1)继续重视揭示人体生活活动的整体规律和调控,微观和宏观相结合;(2)以临床实践为基础,结合中医药理论,从细胞和分子水平进行多层次的深入研究;(3)方剂的化学、药理及其相关性研究已成为研究热点;(4)引进分子生物学与现代多学科技术促进了中医药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提高了基础研究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胆碱能抗炎通路(CAP)是新近发现的联系神经与免疫系统的调节通路,该通路的激活可抑制局部或全身的炎症反应.文章综述了CAP的发现、作用机制及其在电刺激迷走神经、针灸和中药抗炎药理研究中的应用进展,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医药抗炎机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新的研究突破口.  相似文献   

19.
查阅相关文献,从中药(包括单味与复方)、针灸等方面综述目前中医药在治疗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作用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20.
随着当前预期寿命逐渐增加,延缓与年龄相关认知下降的策略越来越受到关注。其中老年性疾病阿尔兹海默病发病机制复杂且治疗靶点较为单一。中医药作为治疗AD的有效手段,近几年来从中药有效活性成分的提取、复方的靶向研究、针灸的作用途经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实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该文主要以中医药治疗AD的研究进展为依据,分析了近几年国内外文献,对中药有效成分提取物、中医复方、针灸治疗AD的研究成果及其相关作用机制进行总结,阐述中医药治疗AD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