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本文介绍了乌梅丸治疗常见皮肤疾病验案四则.皮肤作为人体最大器官,疾病种类多且复杂,临床上大多数皮肤病缠绵难愈、反复发作.乌梅丸是张仲景学术思想的代表方剂之一,乃《伤寒论》厥阴篇主方,其核心病机为寒热错杂.笔者导师认为大多数慢性难治性皮肤病病机多为阴阳失调、寒热错杂,辨证论治、审证求因,乌梅丸可用于治疗部分慢性难治性皮肤病.文中慢性荨麻疹、慢性湿疹、皮肤瘙痒症、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四则医案,均采用乌梅丸治疗,紧抓“寒热错杂”病机,临证化裁,取得良效.  相似文献   

3.
正泄泻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溏或完谷不化,甚至泻水样便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症~([1])。古人将大便溏薄而势缓者称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势急者称为泻~([2]),现临床一般统称为泄泻。笔者在近两年跟诊过程中发现,随着人们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心理压力的增大,负性情绪已成为各种疾病的重要诱发因素。如受到家庭、工作、人际关系等的影响,人们的情绪更容易波动,焦虑、愤怒纷杂,郁怒伤肝,肝  相似文献   

4.
临床上泄泻作为常见脾胃病的一种,尤其是久泄患者病程缠绵,易复发,久治难愈,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中医坚持辨证论治与整体观念相统一,辨证辨病相结合,对泄泻的诊疗具有独特的优势,效果颇佳。通过自己的跟诊总结发现,胡珂教授针对肝旺脾虚型的泄泻,治疗多从“调和肝脾”入手,多选用乌梅丸为主方。本文通过对肝旺脾虚型泄泻的探讨,从理论依据、临证经验以及验案三方面入手,分析总结导师运用乌梅丸治疗肝旺脾虚型泄泻的临床经验, 希望在临床上上对该类型泄泻的治疗有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6.
慢性结肠炎临床较为常见.一般认为本病的发生与感染、细菌变态反应、精神刺激、酸碱失调有关.祖国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主要是本虚标实、上热下寒、寒热错杂所致,属"泻泄"、"久痢"的范畴.笔者用乌梅丸方加减治疗慢性结肠炎,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乌梅丸为张仲景治疗寒热错杂上热下寒之病的主方,作者随导师张烨教授,临床常以该方治疗原发性痛经病患者。原发性痛经为详细妇科检查未发现盆腔脏器异常而经前或行经期间下腹部痉挛性疼痛,并常伴随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腹泻、腰腿酸痛等,常见于年轻女性。张烨教授认为临床辨证论治当谨守病机,师其意而不拘其方,守其法而不泥其药,厥阴受邪,则肝之疏泄不利,则木邪犯土而脾胃气机为之失和,故厥阴病中,多呕吐、哕、下利之变,出自《伤寒论》中厥阴病篇的乌梅丸亦非只为蛔厥而设,循其病证机理,临床运用于治疗部分妇科疾患,效果理想。该文将根据乌梅丸治病机理及张烨教授临床运用该方治疗原发性痛经病患者经验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8.
<正>临证中,心律失常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或激动次序的异常,现为心血管内科常见病,多发病。按发生原理,可分为冲动形成异常和冲动传导异常;按发生时心率的快慢,可分为包括快速性和缓慢性心律失常[1]。缓慢性心律失常可见于中医学的心悸、胸痹、眩晕、昏厥等病证,临床上可有  相似文献   

9.
<正>1病例报告李某,女,30岁,已婚。2013年5月17日因小腹隐痛3年余就诊。既往史:3年前行剖宫产术。平素月经规律,量正常,小腹隐痛,期加重,喜温喜按,白带量多,色黄,舌脉:舌暗红,苔黄腻,脉滑。病情反复发作,抗生素治疗2年余。一诊见:患者小腹隐痛,伴腰痛,经期加重,带下量多,色黄,大小便正常,辩证属湿热瘀滞型,治以清热化湿,祛湿止痛。方用乌梅丸加减:乌梅10g,干姜3g,桂枝6g,制附片5g,川椒2g,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加味乌梅丸治疗胰腺癌的临床症状改善程度及临床获益率,重点观察对疼痛及食欲的改善情况。方法选择符合病例纳入标准的胰腺癌患者,予中药汤剂口服,主方为乌梅丸加减,配合温阳化痰、软坚散结中药外敷。服药过程中,在第3、6、9、12天监测患者疼痛、食欲改善情况;治疗3个月后,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综合评分、疼痛缓解情况、食欲改善情况、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等,以判定乌梅丸加减治疗胰腺癌的临床疗效。结果21例胰腺癌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综合评分平均分,分别为(25.43±7.62)分和(13.81±6.38)分,P=0.0006,差异有显著性;治疗14天后总疼痛缓解率为52.63%,疼痛起效时间最短为2天(2例);食欲下降症状改善明显,治疗14天后食欲改善率为80%,最快改善食欲时间为2天(1例);治疗前后患者卡氏评分有显著提高;临床受益率为71.43%;21例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7.0个月,平均生存期(5.98±0.29)个月。结论胰腺癌可以考虑从伤寒厥阴病论治;乌梅丸加减治疗胰腺癌疗效显著,可使患者临床获益。  相似文献   

11.
乌梅为蔷蔽科植物梅的果实,味酸,性平,归肝、脾、肺、大肠经。功效致肺,涩肠,生津,安蛔。笔者临证重用此药加味治疗十二指肠息肉、支气管哮喘、糖尿病等病均取得满意效果,兹介绍于下,供同道参考c1+H指肠息肉王某,男,43岁,1994年10月12日诊。患者5年前因饮食不节弓1起胃院部胀痛,曾在某医院住院治疗3次。1994年Ic月IO日经纤维胃镜复查,诊断为浅表性胃炎及十二指肠炎,并有0.scmXO.7cm大小十二指肠息肉,病理活检诊断为十二指肠腺瘤样息肉。患者转来我院求治。刻诊:形体消瘦,乏力,食后即腹胀隐痛。古质红,苔白少津,脉…  相似文献   

12.
乌梅丸自古以来作为厥阴病主方,主要用于治疗蛔厥之证.随着中医理论的发展,乌梅丸应用范围逐渐扩大,现已广泛运用于临床各科杂病的治疗.近年来,乌梅丸在治疗恶性肿瘤方面疗效确切,本文现对乌梅丸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恶性肿瘤的治疗和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乌梅丸加减治疗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76例干燥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6例,硫酸羟氯喹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电针联合乌梅丸加减治疗。疗程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中医症候疗效,Shirmer试验,唾液流率,CRP,IgG,ESR等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别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Shirmer试验、唾液流率及CRP,IgG,ESR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患者Schimer试验、唾液流率、CRP较治疗前改善(P<0.05)。各项观察指标对比,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安全性方面,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少,对症治疗后均得到缓解。结论:电针、乌梅丸加减联合硫酸羟氯喹治疗干燥综合征具有协同作用,疗效肯定,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4.
15.
赵某,男,53岁,浙江省人,企业技术员。于1996年9月21日夜突然右上腹疼痛,疼痛难忍,伴有恶。心,呕吐蛔虫1条。22日上午入院,体温。血常规、心电图、胸部X线透视、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均在正常范围内,B超显示:股道蛔虫症。静滴青霉素、肌汪阿托品等,病情仍不见明显好转,痛甚时肌注杜冷丁较缓解。25日患者要求转中医治疗。刻下见症:痛苦病容,右上腹时有剧烈钻顶感疼痛,痛引后背,恶心呕吐,汗出肢冷。检查:腹部平坦而柔软,剑突右下方有明显触痛,化验:WBC14.0X109L-‘,大便有蛔虫卵。舌苔薄,脉沉弦。证属脏腑失调,蛔虫上…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探讨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采用乌梅丸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佛山市中医院接受治疗的Hp阳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共计1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四联根除Hp疗法治疗,治疗组采用乌梅丸联合四联根除Hp疗法治疗,比较两组Hp转阴情况、临床疗效、中医症候评分、胃镜及病理情况、胃蛋白酶原Ⅰ(PGⅠ)及胃蛋白酶原Ⅱ(PGⅡ)水平。结果:治疗组(96.00%)Hp转阴率较对照组(82.00%)更高(P<0.05);治疗组(92.00%)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76.00%)更高(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降低(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两组治疗后胃镜及病理情况评分降低(P<0.05),但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PGⅠ、PGⅡ水平提高(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乌梅丸应用于Hp阳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能够促进Hp转阴情况、临床症状改善,促进临床疗效提高,改善胃镜及病理情况,提高PGⅠ及PGⅡ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在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治疗中应用乌梅丸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2019年1月—2021年2月按照随机数表法将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8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单纯应用西医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用药8周,观察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乌梅丸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改良Mayo评分与免疫功能指标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明显较对照组77.5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4, P<0.05);治疗后两组改良Mayo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两组CD3+、CD4+、CD4+/CD8+水平均提高,CD8+水平均降低,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乌梅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满意,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8.
小陷胸汤是<伤寒论>中主治太阳病表邪入里或表证误下,邪热内陷与心下痰饮相结而成小结胸证之方.2年来,笔者用该方治疗胁痛、胃脘痛、肺部疾病患者,均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加减乌梅丸治疗上热下寒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深圳市中医院收治的60例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法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2组均进行生活方式干预,治疗组采用加减乌梅丸方联合二甲双胍片治疗,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片治疗;治疗3月后,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 FBG)、糖化血红蛋白(Hb Alc%),以及血浆胰岛素(FINS、2h 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血脂(TC、TG、LDC-C)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显效率、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中医证候积分及FBG,2h FBG,Hb Alc%较前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另外研究发现,治疗后,2组FINS、2h INS、HOMA-IR、TC、TG、LDC-C较前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加减乌梅丸方能显著改善上热下寒型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患者血糖等指标,另外还能够明显改善胰岛素抵抗,调节脂代谢,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