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热养阴除湿汤治疗痛风急性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清热养阴除湿汤治疗痛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痛风急性期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给予清热养阴除湿汤内服、泡洗、对照组予秋水仙碱口服,0.5 mg/次,tid,疗程均为7 d。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肝肾功能,白细胞,血尿酸,关节肿胀、压痛、疼痛VAS评分,胃肠道反应。结果:在控制患者关节疼痛,肝肾功能,白细胞,血沉、C-反应蛋白方面,两组无显著性差异;在肝功能异常和胃肠道反应秋水仙碱组多于清热养阴除湿汤组,有显著性差异;在降低患者血尿酸和关节肿胀程度方面,清热养阴除湿汤组优于秋水仙碱组。结论:在痛风的急性期,清热养阴除湿汤可缓解患者的病情,降低血尿酸。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清热除湿汤治疗急性湿疹的疗效。方法:152例急性湿疹患者,按照入院时间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76例。对照组给予氯雷他定片治疗,治疗组给予清热除湿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皮疹消退时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2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皮疹消退时间、不良反应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热除湿汤治疗急性湿疹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类风湿性关节炎(RA)病人有多项生理生化指标的改变,如血沉加快,蛋白电泳A降低,γ升高,RF滴度增高,IgA和IgG升高,C—反应蛋白(CRP)、脂结合唾液酸(LSA)和过氧化脂质(LPO)升高等等,说明RA有一定的病理生理学基础,RA病人经风湿1号中药治疗后,随着临床症状的好转,各项检测指标都有相应的变化,多数指标接近正常水平。同时也观察到中药风湿1号治疗效果优于西药芬必得。  相似文献   

4.
刘湛 《山西中医》2014,(8):36-36
目的:观察清热除湿汤治疗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9例荨麻疹门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采用清热除湿汤口服治疗,每日1剂,水煎分2次饭后1 h服用;对照组选用盐酸赛庚啶片4 mg,每日2次口服。两组均以1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40例,有效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8%;复发7例,复发率为17.5%。对照组治愈20例,有效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3.9%;复发13例,复发率为65.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复发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治疗组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5.
目的:基于NEK7/GSDMD焦亡通路,探讨清热养阴除湿丸抗炎、治疗痛风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用改良Coderre法构建痛风动物模型。造模6 h、12 h、24 h、48 h后测量大鼠踝关节周长,计算肿胀指数。在灌胃第7天收集血清和组织样本。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及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NEK7/GSDMD通路各标志蛋白的mRNA及蛋白表达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8(IL-18)及肿瘤坏死因子-α等细胞因子的表达。结果: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与空白组比较,其他各组大鼠均有明显踝关节肿胀;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各药物处理组大鼠的踝关节肿胀指数逐渐降低,以中药高剂量组下降幅度最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高剂量组各细胞因子的含量明显降低(P<0.05),NEK7/GSDMD通路各标志性蛋白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5)。结论:热养阴除湿丸能够抑制NEK7-NLRP3炎症小体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清热除湿汤治疗急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性湿疹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西替利嗪片、维生素口服配合硼酸溶液冷敷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清热除湿汤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有效率为68.9%,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热除湿汤治疗急性湿疹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清热除湿化瘀汤治疗急性盆腔炎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和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急性盆腔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给予常规西药联合清热除湿化瘀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CA125、血清雌二醇(E2)、血液流变学以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CA125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研究组CA125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E2水平较治疗前有所上升(P0.05);且对照组E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研究组各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小腹疼痛、带下量多及腰骶疼痛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研究组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热除湿化瘀汤可有效改善急性盆腔炎血清CA125、E2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及中医证候积分。  相似文献   

8.
目的关于急性痛风疾病,应用清热除痹汤,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的研究分析。方法选取了在该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进行痛风疾病诊断与治疗的66例患者,进行临床中药汤剂治疗疗效的研究,将其分为两组,其中的对照组患者使用了西医药物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在中医门诊确诊疾病后,使用了清热除痹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痛风症状改善效果较好,患者十分满意该种治疗方法,且患者服药后并没有出现身体的不适情况,身体各项指标逐渐的恢复正常,将该组的各项数据,与对照组进行组间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痛风,应用中医清热除痹汤治疗,效果好,不良反应较低,促进了患者身体症状的尽快好转与改善。  相似文献   

9.
目的:针对急性痛风患者应用清热除痹汤进行治疗,并探究分析其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78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为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本院治疗的急性痛风患者,以投掷法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应用西药治疗的3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外应用清热除痹汤治疗的39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药物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中无效13例(33.33%),有效26例(66.67%),观察组中无效2例(5.13%),有效37例(94.87%),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不良反应共发生11例(28.21%),显著高于观察组的1例(2.56%),组间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痛风患者应用清热除痹汤治疗效果较为显著,且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少,建议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清热养阴中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1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80例,常规采用抗血小板聚集、清除自由基、脑细胞保护剂治疗;治疗组8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清热养阴中药治疗。结果:2组有效率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清热养阴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解析清热除痹汤在急性通风临床治疗期间应用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4年11月—2017年1月期间该院收诊的90例急性痛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口服依托考昔片),观察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外加清热除痹汤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与安全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沉(EAR)、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1(IL-1)及血白细胞(WBC)降低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6%,与对照组71.1%之间相比较,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除痹汤在急性通风临床治疗期间的应用,能够大幅度优化临床疗效,具有推广与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清热除湿汤治疗湿热证型湿疹的疗效。方法:选取东莞市企石医院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湿热证型湿疹患者80例,将其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其治疗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远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湿热证型湿疹患者采用清热除湿汤治疗,可显著提升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整体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清热养阴除湿丸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对照观察的方法将80例活动期RA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清热养阴除湿丸口服,每次12g,每日3次;对照组给予甲氨喋呤(MTX)口服,每次10mg,每周1次。两组均治疗4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关节疼痛、肿胀、压痛个数及指数,晨僵时间,关节功能,双手握力,中医症状,血沉(ESR)及C反应蛋白(CRP)的改善情况,以及两组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4个月后各项临床指标均明显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后观察组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肿胀指数、压痛指数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ESR、CRP明显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2.5%,对照组为85.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养阴除湿丸治疗活动期RA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清热除湿汤与皮炎汤治疗湿热内蕴型面部脂溢性皮炎的临床疗效,初步探讨清热除湿汤、皮炎汤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的疗效优势。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8例面部脂溢性皮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A予以清热除湿汤治疗;治疗组B予以皮炎汤治疗;对照组予以龙胆泻肝丸治疗,疗程2周,观察2组患者瘙痒程度、皮疹面积、皮疹颜色的变化。结果治疗组A与治疗组B皮肤瘙痒、皮疹面积、皮疹颜色治疗前后差值评分无统计学差异。治疗组A、B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A与治疗组B中医症状评分无统计学差异,治疗组A、B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皮肤油腻改善情况、口渴及便干情况中医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除湿汤、皮炎汤治疗湿热内蕴型脂溢性皮炎均具有较高的临床效果,可以改善患者的皮肤病状况以及临床症状,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杨守梅 《陕西中医》2012,33(8):1047-1048
目的:观察清热利湿类中药配合西药治疗急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清热利湿汤(胆草、黄芩、白茅根、生地、大青叶、车前草、生石膏、六一散等)配合西药(西替利嗪片、5%葡萄糖注射液、复方甘草酸苷、3%硼酸溶液冷湿敷)治疗本病60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7%,对照组总有效率63.3%,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清热利湿,祛疹止痒的功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探讨急性痛风患者采取清热除痹汤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表现。方法针对该院2016年7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急性痛风患者50例进行研究治疗,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2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清热除痹汤进行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表现。结果术后1 d,对照组与观察组的疼痛、水肿积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个疗程,对照组与观察组的疼痛、水肿积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05)。观察组取得92.0%的治疗总有效率,对照组取得60.0%的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除痹汤治疗痛风相比于常规西药治疗更有优势,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消除其炎症反应,并且相对于传统的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清热除痹汤还具有更佳显著的安全性表现,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清热养阴除湿丸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4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清热养阴除湿丸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对照观察的方法 将80例活动期RA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清热养阴除湿丸口服,每次12g,每日3次;对照组给予甲氨喋呤(MTX)口服,每次10 mg,每周1次.两组均治疗4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关节疼痛、肿胀、压痛个数及指数,晨僵时间,关节功能,双手握力,中医症状,血沉(ESR)及C反应蛋白(CRP)的改善情况,以及两组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治疗4个月后各项临床指标均明显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后观察组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肿胀指数、压痛指数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ESR、CRP明显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2.5%,对照组为85.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清热养阴除湿丸治疗活动期RA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养阴清热汤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方法将120例宫颈糜烂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保妇康栓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服用养阴清热汤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症候积分、糜烂面积、阴道清洁度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糜烂面积、糜烂程度、白带、小腹坠胀等症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糜烂面积较对照组明显减小(P0.05),而阴道清洁度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养阴清热汤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宫颈糜烂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有效改善症状,且耐受性好,无明显不良反应,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白文成 《新中医》2001,33(12):57-58
中医学认为,湿热之邪缠绵难愈,日久易发变证,若素体阳虚者可寒化而伤阳气;素体阴虚或湿热伤津,形成阴虚湿热证。此证多见于一些久病、慢性病患者,若单用清热除湿法会更伤阴津,加重病情。笔者采用养阴清热除湿法治疗,收效满意,现举验案5则,介绍如下。1过敏性湿疹刘某,女,62岁,1999年6月初诊。患者每年5月即周身起红斑,剧烈瘙痒,抓之有渗出液,直至出血方快。西医诊断:过敏性湿疹,用抗过敏药治疗未效。诊见:患者口干口渴喜凉饮,夜热汗出,舌红绛、苔黄腻,脉沉滑数。证属阴虚湿热,治宜养阴清热。处方:生地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痛风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方法及其临床疗效,总结经验以提高治疗水平。方法:对2010年11月-2013年11月我科收治的84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给予痛风汤治疗,记录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4例患者中临床治愈46例,显效26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6.43%;治疗前后血尿酸分别是(578.42±63.84)μmol/L、(298.68±40.95)μmol/L,血沉分别是(29.51±6.29)mm/h、(10.12±3.04)mm/h,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痛风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肯定,能够迅速缓解症状,降低血尿酸及血沉水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