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用蛋白质组学质谱技术筛选胃癌患者唾液蛋白质表达谱,寻找胃癌早期诊断方法。方法:采用蛋白质组学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得到相应的肽质指纹图谱技术,并运用弱阳离子磁珠(WCX)检测胃癌患者和健康者唾液,建立诊断模型。结果:1472.78Da、2936.49Da、6556.81Da和7081.17Da4个蛋白质荷比峰(M/Z)在胃癌和健康组比较中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初步建立了胃癌的唾液蛋白指纹质谱,为以后的胃癌蛋白质组学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并建立了以1472.78Da、2936.49Da、6556.81Da和7081.17Da4个蛋白质峰为模型区分胃癌与非胃癌的唾液蛋白表达质谱诊断模型,为胃癌的早期临床诊断另辟蹊径,在筛选特异性生物标记物等方面也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
中医证候研究是中医药学的研究热点,基于唾液转录组学探讨疾病证候的复杂性并揭示其科学内涵具有巨大科研潜力.现分析了慢性胃炎和胃癌脾虚证的联系以及疾病的进展过程.基于唾液外泌体exoRNA表达谱,运用唾液转录组学的学科优势,在中医学同病异证,异病同证的理论指导下,提出寻找其具有临床价值的差异表达的分子标志物.进一步推动证候...  相似文献   

3.
中医脾虚证与唾液相关性研究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近年来脾虚证与唾液相关的文献的分析、总结,从动物实验研究、临床基础研究、临床研究3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并对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探讨唾液与脾虚证的相关性,以期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研究基于iTRAQ标记技术筛选原发性肝癌脾虚证和肾阴虚证的唾液差异表达蛋白。方法:纳入原发性肝癌脾虚证和肾阴虚证各4例以及正常对照者4例,采集唾液样本,提取唾液蛋白并酶解和iTRAQ标记,采用LC-MS/MS鉴定蛋白,软件Proteome Discoverer1.3处理数据,并进一步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运用DAVID软件从生物过程、细胞成分、分子功能注释对蛋白进行分类,选择KEGG数据库对蛋白所涉及的通路进行分类和富集分析。结果:本研究共鉴定出肽段12 480个,蛋白1608个。肝癌脾虚证与正常组之间差异蛋白有283个,其中上调的156个,下调的127个;肝癌肾阴虚证与正常组之间差异蛋白有357个,其中上调的蛋白有204个,下调的蛋白有153个;在脾虚证中特异性的蛋白有161个,其中上调86个,下调75个;肾阴虚证中特异性表达的蛋白235个,其中上调134个,下调101个。结论:本研究发现多个与肝癌脾虚证和肾阴虚证相关的特异性表达的唾液蛋白和通路,肝癌脾虚证差异蛋白主要参与细胞黏附,过氧化氢分解代谢,损伤反应,多细胞生物代谢过程,细胞活性氧反应和细胞骨架组织,肌动蛋白微丝,肌动蛋白结合,细胞运动等过程;肝癌肾阴虚证差异蛋白主要参与损伤、防御反应,免疫应答、补体经典途径的激活等免疫功能以及葡萄糖分解代谢、DNA的组装、包装、核小体组装和细胞氧化还原稳态等生物学过程。  相似文献   

5.
唾液蛋白指纹图谱在乳腺癌中医辨证分型中的应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检测乳腺癌肝郁气滞证和肝肾阴虚证患者唾液蛋白质,筛选特异的蛋白质标记物,构建用于区分乳腺癌肝郁气滞证和肝肾阴虚证的唾液蛋白质指纹图谱模型。方法:SELDI-TOF-MS技术测定47例唾液标本(其中乳腺癌肝郁气滞证26例,肝肾阴虚证21例)的蛋白质质谱,建立乳腺癌中医证候诊断模型。结果:样本共检测到243个蛋白质峰,其中33个蛋白质峰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获得M/Z为8087.575和3378.142Da2个蛋白质组成的诊断模型,可将乳腺癌肝郁气滞证和肝肾阴虚证正确区分,26例乳腺癌肝郁气滞证有25例被准确诊断,21例肝肾阴虚证患者被准确排除,灵敏度96.15%(25/26);特异度为80.95%(17/21)。结论:SELDI-TOF-MS技术建立乳腺癌中医证候唾液蛋白质指纹图谱模型为中医证候的辨别提供了一种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的新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研究冬虫夏草蛋白指纹图谱,为冬虫夏草质量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色谱柱:Sepax bio-C4 (4. 6 mm×250 mm,3μm),流动相:0. 1%甲酸-水(A),0. 1%甲酸-乙腈(B),梯度洗脱,流速0. 6 m L/min,柱温30℃,检测器MSD。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 A版)对12批冬虫夏草指纹图谱进行分析,确定共有峰并进行相似度评价。结果建立了冬虫夏草蛋白LC-MS对照图谱,标示出了9个共有峰,12批冬虫夏草样品指纹图谱与对照图谱的相似度均0. 90,而6种其他虫草样品指纹图谱与对照图谱的相似度均0. 10,说明建立的指纹图谱方法专属性强。结论建立的分析方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及稳定性良好,可用于冬虫夏草的真伪鉴别。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脾虚证候、肾虚证候状态下唾液生化指标的变化。方法 30只6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脾虚证候模型组和肾虚证候模型组,每组10只,均为雌雄各半。脾虚证候模型组每只每天皮下注射利血平0.5 mg/kg体重,肾虚证候模型组每只每天肌肉注射氢化可的松25mg/kg体重,正常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连续10 d,观察各组大鼠唾液生化指标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脾虚证候组、肾虚证候组大鼠体重增长缓慢,唾液p H值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脾虚证候组Na、CK、ALT、LDH等降低,K、TP、AMY等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肾虚证候组大鼠CL、CK、ALT、AST、ALP、LDH等降低,K、P、TP、AMY等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脾虚证候组比较,肾虚证候组唾液P的浓度明显升高,AST活性降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余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伴随着脾虚和肾虚状态的出现,唾液的p H值及相应的生化物质确实发生了变化,说明了中医学"脾在液为涎""肾在液为唾"理论的科学性。但肾虚证候组和脾虚证候组相比较,二者除P、AST含量有显著性差异外,其余指标上并无差异,说明涎唾都分泌于口,确实由脾肾共同所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中医脾虚证的病理生理学变化与胃黏膜癌前病变的关系。方法:对160例脾虚证胃黏膜均伴有肠上皮化生(IM)和/或不典型增生(AHP)患者,脾虚证分为脾气虚证(SQD)、脾阴虚证(SyinD)和脾虚气滞证(SDQS)3型和22例健康对照者为研究对象,在CM200FEG型透射电镜(TEM)直视下,对胃黏膜上皮细胞核与线粒体采用9100/60型能量色散X射线分析仪能测定微量元素Zn、Cu;采用IBAS2000型图像分析仪测定上皮细胞核DNA;采用即用型非生物素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TM Plus)方法检测胃黏膜组织切片p53、Ki67、CerbB2、P21ras表达。结果:胃黏膜上皮细胞核DNA、Zn、Cu量变和p53、P21ras、CerbB2和Ki67阳性表达率,随着SQD、SyinD和SDQS组的顺序递增;而线粒体Zn、Cu,则随着以上各组的顺序递减,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01)。以上各项检测指标,在IMⅡb和ATP++组的变化与CA相近,无显著性差异;SDQS组与胃癌间在分子生物学上也无显著性的差异。结论:临床上发现SDQS慢性胃炎胃黏膜伴有ATP++、IMⅡb要高度警惕...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原发性肝癌肝郁脾虚证诊断模型,形成原发性肝癌肝郁脾虚证判别模式,挖掘其核心诊断属性,为进一步研究原发性肝癌标准化提供依据。方法搜集2014年6月1日-2019年6月1日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肿瘤诊疗中心原发性肝癌住院患者的病症信息,进行规范,经2名主任医师进行二次辨证,建立原发性肝癌中医病症-证候数据库,运用CHAID(卡方自动交互检测)、QUEST(快速、无偏、高效统计树)、CART(分类回归树)、C5.0决策树算法及贝叶斯网络建立诊断模型。结果共纳入患者741例,包括肝郁脾虚、肝胆湿热、脾虚湿困、肝肾阴虚、肝热血瘀5个证型。测试样本验证结果显示,CHAID、QUEST、CART、C5.0决策树算法判别正确率分别为91.26%、90.86%、91.47%、92.67%,C5.0正确率略高于其他3种;贝叶斯网络分析显示,各病症存在一定关联,如肝区疼痛-脘腹胀满,脘腹胀满-纳呆厌食,倦怠乏力-纳呆厌食,肝区疼痛-纳呆厌食,脉细-脉弦细,脉弦-脉弦细,夜寐欠安-苔少,舌淡-舌胖,苔白-苔少,口干-口苦,双下肢浮肿-舌淡,苔白-脘腹胀满;在贡献度方面,排名前8位病症分别为脉弦细、纳呆厌食、口干、舌淡、倦怠乏力、肝区疼痛、口苦、脘腹胀满,与决策树算法结果基本吻合。结论决策树及贝叶斯网络均可从繁杂、无序的数据库中挖掘出原发性肝癌肝郁脾虚证核心诊断属性;脉弦细在肝郁脾虚证诊断中起决定性作用,结合肝区疼痛、舌淡、倦怠乏力、口干、口苦、纳呆厌食等病症信息,可形成比较符合肝郁脾虚证的判别模式,为原发性肝癌肝郁脾虚证提供较客观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基于临床数据的慢性乙肝患者典型证候的诊断模型,探索与慢性乙肝典型证候相关的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指标组合。 方法 对1 004例慢性乙肝患者进行证候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包括 88项症状、舌脉象、20项体征和 14项实验室指标。然后选取典型证候的临床数据,联合采用Logistic回归、决策树、贝叶斯网络方法进行数据分析,构建能够有效区分不同证候的诊断模型。 结果 1 004例慢性乙肝患者中最为典型的证候为肝胆湿热证(340例,占33.86%)与肝郁脾虚证(366例,占36.45%)。首先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具有统计学意义的16项症状与体征及3项实验室指标,然后采用决策树方法构建能够区分肝胆湿热证、肝郁脾虚证的诊断模型(辨证诊断准确率=74.36%),发现苔白、淡红舌、巩膜黄染、两目干涩、丙氨酸转氨酶(ALT)和 HBeAg是鉴别两证型的有效指标组合。采用贝叶斯网络分析的结果也验证了上述指标的重要性。 结论 本文建立了一种能够有效判别慢性乙肝患者肝胆湿热证、肝郁脾虚证的决策树诊断模型,为将基于经验的中医辨证转向基于数据模型的辨证提供了方法,有助于促进证候的客观化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基于多个血液标志分子联合的脾虚痰湿型肺癌诊断模型,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前期外周血c DNA分析结果,筛选出4个基因(MEST、FGA、SSTR5、MAPK15)作为标志分子,并以实时定量PCR验证以上基因在训练集30例血液样本(不同类型对照)的表达。采用Logistic和ROC分析,建立由标记分子联合的脾虚痰湿型肺癌的分子诊断模型。利用该分子诊断模型,对测试集16例独立临床样本进行诊断预测。结果:以上4个标记分子在脾虚痰湿型肺癌中表达量均降低,单个分子AUC值在0. 61~0. 79之间,分子诊断模型为Logit(P)=-160. 18+5. 23×MEST△Ct+1. 31×FGA△Ct+3. 09×SSTR5△Ct+3. 36×MAPK15△Ct,其AUC值为0. 94。在测试集中该分子模型的诊断特异性为75%,敏感性为62. 5%。结论:基于外周血MEST、FGA、SSTR5、MAPK15表达组成的分子模型Logit(P),可用于脾虚痰湿型肺癌的鉴别诊断,这也是首次关于中医病证的血液多基因联合定性定量诊断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不同证型患者的唾液蛋白表达质谱的差异并构建诊断模型,为甲状腺癌的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应用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分别检测23例痰瘀互结型和26例肝郁气滞型甲状腺癌患者的唾液蛋白质指纹图谱,筛选出2组间特异性表达差异蛋白,并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 建立诊断模型.结果 通过2组唾液蛋白质指纹图谱数据比较,共获得29个有明显差异的蛋白峰(P<0.01),其中M/Z 3809.85、3 110.04、4 970.80被选择用于构建最佳决策树模型,该模型的测试组总准确率为85.7%(42/49),灵敏度为84.6%(22/26),特异性为86.9%(20/23).结论 初步建立了甲状腺癌的唾液蛋白质指纹图谱辨证模式,为中医证候实质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 和途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脾气虚证及脾虚湿热证重症肌无力(MG)患者及健康者酸负荷前后唾液淀粉酶活性、唾液流率及p H值变化,为"脾主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采集32例重症肌无力患者(其中脾气虚证17例,脾虚湿热证15例)和30例健康者酸负荷前、后唾液,检测并比较唾液淀粉酶(s AA)活性、唾液流率及唾液p H值。结果 1脾气虚证及脾虚湿热证MG患者酸负荷前、后s AA活性均低于健康者(P0.05),酸负荷后脾气虚证及脾虚湿热证MG患者唾液流率高于健康者(P0.05)、唾液p H值低于健康者(P0.05),脾气虚证与脾虚湿热证之间在酸负荷前后s AA活性、唾液流率及唾液p H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2酸负荷前后脾气虚证及脾虚湿热证MG单位时间s AA活性均低于健康者(P0.01),而脾气虚证及脾虚湿热证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3脾气虚证组、脾虚湿热组s AA活性比值低于健康组(P0.05),流率比值、p H值比值和单位时间s AA活性比值三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s AA活性、流率及p H值的变化可反映脾气虚证MG患者唾液的改变特点。  相似文献   

14.
蛋白酪氨激酶与中医脾虚证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蛋白酪氨酸激酶(PTK)是一组能催化底物蛋白酪氨酸残基磷酸化的酶蛋白,依其基本特点分为受体型和非受体型两类。近年来国外研究发现它们在细胞信号传导中发挥作用。其中优先表达于淋巴细胞中的非受体型PTK通过介导分别经TCR和BCR的淋巴细胞激活途径,对于淋巴细胞的活化增殖及免疫应答均具有关键性作用。为探讨脾虚证免疫功能紊乱的分子免疫学基础,我们在建立了PTK活性的EL ISA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脾阳虚证和正常人口腔唾液分泌型Ig A含量变化及舌苔蛋白SDS-PAGE电泳图谱差异,进而从免疫及蛋白表达方面揭示脾阳虚证的特征变化规律。方法:参照《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的临床实施标准,将确诊的脾阳虚证患者及正常人,纳入本实验。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分泌型Ig A含量及采用蛋白双向电泳方法对舌苔蛋白电泳图谱进行差异分析。结果:分泌型Ig A含量与正常人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而舌苔蛋白双向电泳图谱与正常人比较,两组间存在21个具有明显表达差异的蛋白斑点。结论:脾阳虚证患者口腔免疫水平显著下降是脾阳虚证的基本特征之一。脾阳虚证患者和正常人舌苔蛋白表达确实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6.
麦冬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建立中药麦冬的指纹图谱,为麦冬药材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HPLC梯度洗脱、紫外检测的方法,分别对产于四川绵阳的川麦冬和浙江慈溪的杭麦冬各10批药材进行检测,用国家药典委员会颁布的"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A版",计算各药材样品的相似度,并生成麦冬药材对照指纹图谱.结果 来源于两个不同产区的药材,产区内样品间相似度多数大于0.95,但产区间样品相互比较,则相似度多数小于0.80,有的竟小于0.50.结论 川麦冬和杭麦冬的指纹图谱相差明显,不仅可用于区别两个不同产区的药材,也可用于区别用两个不同产区的药材生产的中成药制剂.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建立14批不同产地远志药材HPLC指纹图谱并利用化学计量学方法对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DNA分子鉴定技术对远志药材进行物种鉴定,为远志药材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选用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250 mm×4.6 mm,0.5μm),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316 nm,进样量10μL,运用软件“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对14批远志药材进行相似度评价,确认共有峰,对测定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并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对样品进行模式识别。提取14批远志以及白薇、瓜子金样品的DNA进行序列分析和物种鉴定,并从NCBI数据库下载混淆品的序列,借助MEGA-X计算遗传距离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 建立了14批远志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标定了20个共有峰,相似度均大于0.918,化学计量学分析将14批远志药材分为3类。经DNA分子鉴定,14批远志药材均为远志科植物远志Polygala tenuifolia,遗传距离和NJ树分析可将远志与混淆品区分开。结论 所建立的H...  相似文献   

18.
败酱草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刘素香  刘毅  白雪  佘一鸣  李翔宇  毕胜  张铁军 《中草药》2016,47(12):2074-2077
目的 建立败酱草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 采用Orca C_(18)柱(250 mm×4.6 mm,5μm);检测波长230 nm;柱温35℃。体积流量1 mL/min,以乙腈-0.05%磷酸溶液系统进行梯度洗脱,测定了败酱草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结果 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得到败酱草的HPLC指纹图谱,标定出8个共有峰,且方法学考察符合规定。聚类分析表明,I类药材BJ1、BJ2、BJ3、BJ4、BJ5、BJ6、BJ7、BJ8、BJ9、BJ10、BJ13、BJ14各批败酱草药材与对照指纹图谱间的相似度为0.987~0.907,表明各批次药材之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II类药材BJ11、BJ12、BJ15批败酱草药材与对照指纹图谱的差异较大。结论 该方法准确可靠、简便快捷,可作为评价不同产地、不同品种的败酱草药材质量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9.
脾虚证病人消化功能及唾液理化性质的改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20.
脾位于中焦,其功能是,主运化和统血,主肌肉、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与胃相为表里,脾升胃降,燥湿相济,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与输布,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脾以虚证为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