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王夜 《四川中医》2009,(10):65-66
经方临床应用广泛,疗效较好,本文介绍采用大柴胡汤,当归四逆汤、桃核承气汤治疗坐骨神经痛,收效较好。  相似文献   

2.
《伤寒九十论》为伤寒医案专著,所选经方医案61则,使用下法者14则,所用经方有大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柴胡汤、大陷胸汤、抵挡汤、麻子仁丸、蜜兑方。每案叙议结合,辨证论治各有特色,体现了许氏在治疗伤寒时运用经方的成功经验和学术成就。  相似文献   

3.
张凤婵  薛耀  潘纪华 《陕西中医》2008,29(3):261-262
目的:探讨经方加减治疗急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患者分两组,治疗组采用经方辨证,分为热入血室、少腹蓄血、热结膀胱、痈脓形成四个阶段,分别治以小柴胡汤、抵当汤或枳实芍药散、下瘀血汤、桃仁承气汤、大黄牡丹汤或薏苡附子败酱散配合青霉素、甲硝唑治疗;对照组单用青霉素、甲硝唑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对照组76%。P<0.05,差异显著。结论:经方辨证治疗急性盆腔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针对热病治疗规律,进一步探讨了李可学术思想。李可治热病经方:麻杏石甘汤,白虎汤,承气汤,大黄牡丹汤,小柴胡汤,大柴胡汤,猪苓汤;治热病自制方:犀四味,贯众石膏汤,羚麝止痉散,癃闭散,辟秽解毒汤,攻毒承气汤,攻承大柴胡汤;治热病特色:巧施汗清下,经方联合用,煎法别一格,霹雳手段攻;治热病思路:师仲号,遵六经,汗清下,统温病;承气汤,融解毒,创7方,探新径。  相似文献   

5.
学习经典《伤寒论》,参悟《伤寒论》的理、法、方、药,归纳近二十年来多位医家运用《伤寒论》经方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经验,整理出桂枝汤、麻杏石甘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小柴胡汤、当归四逆汤、白头翁汤、桃核承气汤、真武汤、柴胡桂枝干姜汤九首方剂,剖析经方治疗银屑病的辨证思维方法,总结运用经方的心得,学经典,做临床,以继承和发扬中医经典,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6.
《伤寒论》、《金匮要略》系东汉医家张仲景的著作,书中所列方剂为实践经验的结晶,素有「经方」之称。若能正确的运用经方,每每立起沉疴,但使用经方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注意药物用量:古人谓:「中医不传之秘在量上」,我们运用经方要注意药味用量这点,举例而言:小承气汤、厚朴三物汤、厚朴大黄汤均为仲景之方,皆由大黄、枳实及厚朴组成,但因用量不同,其适应证各异,方名亦不同。小承气汤用大黄四两为主药,厚朴三物汤证用厚朴八两为主药,厚朴大黄汤证主治支饮胸满,并用厚朴一尺,大黄六两为主药,(上述药量为汉制)。  相似文献   

7.
介绍国家名老中医袁今奇教授灵活运用经方治疗疑难病经验。列举大承气汤合旋复代赭汤治疗十二指肠瘀滞症,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顽固性荨麻疹,葛根汤治疗慢性鼻窦炎、过敏性鼻炎,抵当汤合薏苡附子败酱散治疗巨大卵巢囊肿等疑难病验案,并总结袁老师临证运用经方辨治疑难病的特点:抓主症,辨病机;善用合方,提高疗效;攻邪不忘顾护正气。  相似文献   

8.
东汉张仲景 ,是我国著名医学家 ,被后世奉为医圣 ,其所著《伤寒论》《金匮要略》则被奉为经方 ,其所列方药 ,备受后世尊崇 ,习用常取捷效。在经方所用药物中 ,其用酒者计 2 2方 ,用酒之法分为 5种 ,有酒煎药 (方有下瘀血汤、红蓝药酒、瓜蒌薤白白酒汤、瓜蒌薤白半夏汤 ) ,酒水合煎 (方有炙甘草汤、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芎归胶艾汤 )、酒送服 (方有薯蓣丸、肾气丸、九痛丸、赤丸、大黄虫丸、天雄散、侯氏黑散、土瓜根散、当归芍药散、当归散、白术散 )酒浸药 (方有防己地黄汤 )、酒洗药 (方有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 )。经方用…  相似文献   

9.
柴芩承气汤治疗急性胰腺炎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鸣 《中医研究》2010,23(11):57-59
<正>《伤寒论》中大柴胡汤、大承气汤、大陷胸汤对急性胰腺炎等急腹症的治疗具有指导意义[1]。柴芩承气汤乃大承气汤加柴胡、黄芩,亦可视为大承气汤与大柴胡汤的合方或衍生方,是近年来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效方之一[2]。  相似文献   

10.
钱橙  王旭 《江苏中医药》2014,46(4):79-81
经方是指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所载之方剂。经方组方精炼,结构严谨,疗效显著可靠。糖尿病在中医属于"消渴"病的范畴,中医药对其治疗有独到之处。近年来,临床医家将白虎加人参汤、桃仁承气汤、肾气丸、黄芪桂枝五物汤等诸多经方,灵活应用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中,获得了较好的疗效,但对于治疗机理方面的研究仍需深入。  相似文献   

11.
何太文  王雄  张利 《吉林中医药》2009,29(3):242-243
《伤寒论》中有些经方,如栀子豉汤、大承气汤、黄连阿胶汤等,明确指出了其用于“不能卧”“不得卧”“不得眠”“卧起不安”等症,而亦有其它经方,如四逆散、柴胡桂枝汤、小柴胡汤、桂枝汤等,虽未明确指出其用于“失眠”,但后世诸多医家,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通过对其进行加减用于治疗失眠,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便秘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病症,张仲景对其病因病机及理法方药有非常全面系统的剖析。笔者结合学习《伤寒论》中经方所得体会,选取几组具有代表性的便秘治疗方,包括三大承气汤、麻子仁丸、大小柴胡汤、蜜煎导方、猪胆汁方、大陷胸汤、抵当汤、桂枝汤及真武汤,对诸方进行简要论述,以期对临床合理使用经方以及提高辨治便秘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在常规处理基础上加服大承气汤、大柴胡汤治疗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疗效。方法患者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予常规处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大承气汤合大柴胡汤,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腹痛缓解时间、体温恢复正常、首次排便以及血液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提前,观察组整体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承气汤合大柴胡汤辅助治疗急性胰腺炎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山东中医杂志》2016,(5):450-451
围绝经期睡眠障碍属中医学绝经前后诸症中的失眠症,临证表现不一,或难以入寐,或寐而易醒,醒后再难入眠,或时醒时寐。该病成因多端,病变涉及多脏,故临症不能一方统治,而应据证辨析,责其病在何脏何腑、病属寒热虚实,理法方药对应方能取得良效。以经方辨证治疗围绝经期睡眠障碍每有效验,列举以甘麦大枣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桃核承气汤、小陷胸汤、黄连阿胶汤等经方辨证治疗围绝经期睡眠障碍的临证心得。  相似文献   

15.
慢性盆腔炎临床表现多样,中医辨证涉及脾肾两虚、瘀热互结、冲任虚寒、寒湿瘀滞、寒湿下注等证型,采用经方黄芪建中汤、桃核承气汤、温经汤、当归芍药散、肾着汤等加减施治,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6.
通过中医理论体系分析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病因病机、临床症状及治疗方案,发现临床使用的防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主要是中医古方(参苓白术散、六味地黄丸、茵陈蒿汤、小柴胡汤、桃核承气汤)、中成药(胆宁片、血脂康胶囊、护肝片、三七脂肝丸)、临床经方验方(苓桂术甘汤、三子养亲汤、养肝解郁颗粒、鹧鸪降脂颗粒)以及常见"药食同源"中药...  相似文献   

17.
Barrett食管是食管腺癌的癌前病变,归属于中医"吞酸""反胃""噎膈""梅核气""呕吐""嘈杂""胃痞"等范畴。文章根据方证辨证原则详尽探讨了经方栀子豉汤、大柴胡汤、小柴胡汤、半夏厚朴汤、旋覆代赭汤、半夏泻心汤、四逆散、小陷胸汤、黄芪建中汤、橘皮竹茹汤、麦门冬汤等11首经方在Barrett食管中的运用基本原则,应用指征,为经方治疗本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提高中医药治疗Barrett食管的临床疗效,同时也拓宽了经方的临床适应症。与此同时认为临证不可固守经方,当随症采取经方合方,或经方与时方、验方合方加减灵活治疗。治疗上注重因人制宜,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演变及转归调方用药,从而达到更好的临床疗效,这样有利于扩展经方在临床的应用,灵活加减,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18.
许庆友 《中医杂志》2008,49(5):402-403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谢海洲老中医(1921~2005)行医60余载,擅用古方并融会新知,扩展其应用范围.例如用百合知母汤、栀子豉汤等方清心除烦,治疗失眠;用甘麦大枣汤、百合地黄汤与酸枣仁汤化裁以养心安神,治疗癔病;用黄连阿胶汤与桃核承气汤化裁以养血安神、滋阴通下,治虚实夹杂之狂躁等.笔者随师临诊,目睹老师用经方治疗内科疑难病症并取得满意效果,现将几例介绍于此.  相似文献   

19.
郑金枝 《河南中医》2009,29(8):733-734
《伤寒论》辨精神疾病证治用方主要有: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干姜附子汤、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桃核承气汤、抵当汤、白虎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小柴胡汤等。  相似文献   

20.
韩延华  姜勋 《河南中医》2010,30(9):833-836
《伤寒论》中的泻下剂有以下几首:十枣汤、三物白散、大承气汤、大柴胡汤、大陷胸汤、大陷胸丸、小承气汤、小陷胸汤、抵挡丸、抵挡汤、桃核承气汤,调胃承气汤和麻子仁丸。综合上述13首方子,均可看到承气汤的影子。热与水谷互结治以承气汤加减;热与湿相结治以承气汤配伍化湿逐水之药;热与血结成瘀血而致病治以承气汤配伍化瘀逐血痹之药。故凡是有热为患即可用承气汤为底方酌情加减。可见承气汤在下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