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苏美玲  刘华一 《光明中医》2014,(10):2167-2168
慢性胃痛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病症。刘华一教授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建设单位脾胃病专科学术带头人,在治疗脾胃病方面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对于慢性胃脘痛患者,刘华一教授常采用加味丹参饮予以化裁治疗,疗效显著,本文试将相关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唐宋教授治疗脾胃病的各方。方法:分析唐宋教授治疗脾胃病的和胃、补中、疏肝、宣通、开郁、补肾、分利七法并结合不同证型的患者进行总结。结果与结论:唐宋教授治疗脾胃病治法全面,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3.
陈涤平主任生于中医世家,长期从事中医工作,积累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在脾胃病方面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陈老师在临床诊治脾胃病的过程中重视整体辨证,尤其强调舌诊及脉诊在诊疗过程中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导我们在临床中应针对舌诊及脉诊不断积累经验。陈老师认为脾胃病病程多长,久则多有脾胃虚弱的表现,需要耐心经过长期的调治,中西医结合治疗是治疗的大方向,扬长避短,不可偏废,然而,治疗期间常存在用药多、杂且时间长的问题,故治疗中尤其需要注重保护脾胃正气。陈老师指出,脾胃病虽然病在脾胃,但往往是身体整体协调运作不畅的一个反映,可以通过食疗、调节情绪等多种手段改变患者的生活习惯,从而综合调整脾胃,由此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康广盛教授是我国著名中医学专家,国家级重点学科方剂教研室主任,黑龙江省中医药大学方剂学博士生导师,黑龙江省名中医,全国第三、四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他经验丰富,熟读经典,博采众长,长期坚持临床实践,从医四十余载,擅长诊治中医内、外、妇、儿科及诸多疑难杂症。笔者作为第四批名老中医继承人有幸随师出诊近两年,亲聆教诲,受益匪浅,兹仅列其运用加味丹参饮治疗胸痹之经验总结如下,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5.
中医脾胃病包括胃脘痛、腹痛、泄泻、呕吐、便秘等,常见于西医的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急慢性肠炎、胃肠神经官能症等病证中.导师莫衿耀教授是云南省名中医,在多年治疗脾胃病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将导师治疗常见脾胃病的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 吾师施奠邦教授系祖传三代名医、功内科、喉科,尤长于脾胃病的治疗,积五十年临床经验。辨治脾胃病采历代众家之长,立权衡规矩在先,随心所欲于后。从脏腑、阴阳、寒热、虚实、气血五个方面对脾胃病进行辨证论治,不泥一方一法,屡奏奇效。笔者侍诊于侧,受益匪浅。现将其宝贵经验整理如下,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7.
曾斌芳教授认为,脾胃是元气之本,元气是健康之本,脾胃伤则元气衰,元气衰则疾病由生。脾胃中洲枢机不利,则四邻八达皆受影响,各种疾病随之而生。本病以脾胃虚弱为本,寒湿、湿热、瘀血、气滞为标,且有升降失常、寒热相兼的特点。以四君子汤加减从虚从实分而论治,尤其提出冲气上逆所致脾胃病的常见特点及治法,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全国名老中医黄瑾明教授治疗脾胃病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临床资料收集整理与文献查阅方法结合脾胃的生理和病理,对黄老治疗脾胃病的临床辨证和遣方用药进行分析讨论。结果:从调理脾胃的气机、虚实、寒温等三大方面入手,总结整理了黄老临证治疗脾胃病的有效经验。结论:黄老用健脾和胃,行气降逆,益气养血,缓急止痛,温中止泻等方法调治脾胃,临床上能收到非常显著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黄业芳教授临证功底深厚,对内科、儿科、神经科诸疾的治疗有独到之处,尤其在脾胃病治疗方面有丰富的经验。提出“注重脾胃立足后天,兼顾肾脏不忘先天”、“斡调气机升降,辨证法从虚实”的观点,临床效验甚多。  相似文献   

10.
孙喜才教授在40余年中医脾胃病的临床、教学与科研实践中,勤求古训,博采众长,立法用药,自成一体,形成了一整套治疗脾胃病的方法和思路.笔者有幸随其临床10余年,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11.
张自平教授乃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名老中医,自幼随父学医,从事医学60于年,在脾胃病的治疗上经验丰富,用药独特,其方很多被收录到《名老中医集》里。笔者有幸受教于先生,获  相似文献   

12.
王新佩教授辨治脾胃病,多责之于寒凉伤胃和气机逆乱,治疗强调通畅元真,温运中州,知药善用,喜用黄芪与桂枝,重用枳壳,巧用酸枣仁与芦根,并注重整体配伍,每获佳效。  相似文献   

13.
庄园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6):1524-1525
沈英森教授在脾胃病治疗方面经验丰富,认为岭南地区潮湿多雨,脾胃病病机多为脾虚湿困。根据脾胃生理特点不同,用药宜通补结合,刚柔并济。认为饮食调养是脾胃病预防治疗不可或缺的一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徐景藩教授分三型治疗胃病的经验。方法:搜集徐景藩教授治疗脾胃病病案,归纳、分析其证治规律,并举三个典型病例进行详述。结果:徐景藩对脾胃病强调定病、定位、定性,重视腹诊,并将胃脘痛分为中虚气滞证、肝胃不和证和胃阴不足证三个主要证型,善于发挥升、降、消、补、润、燥、清、化八法的运用经验,其处方往往是集药治、食疗为一体。结论:徐景藩教授的治脾胃病经验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刘一星 《新中医》2012,(11):165-166
周福生教授是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第四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脾胃病临床、教学、科研近40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有幸跟随学习,  相似文献   

16.
郑文静 《光明中医》2021,36(5):711-714
任南新教授,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学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50余年来长期从事于中医内科的教学和医疗工作,擅长治疗各种内科疾病,尤其是消化系统疾病,临床经验丰富.笔者有幸跟师于任南新教授,受益匪浅,将任教授治疗脾胃病的临床经验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赵法新教授是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擅长从脾胃论治内科疑难杂症,获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总结其采用养阴益胃法治疗阴虚胃燥呃逆案;温养健脾补中气法治疗少年体弱胃下垂案;沙参芍药治疗气阴双亏胃脘痛案;芳化健脾法治疗脾虚湿阻久泄泻案,以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8.
周颖 《山西中医》2012,28(8):8-8,10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的发生主要是因为冠状动脉发生严重的粥样硬化或痉挛,使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冠心病心绞痛属中医胸痹范畴,多因瘀血闭阻而致,症见胸部疼痛,痛处固定,入夜尤甚,甚或痛引肩背,时而心悸不宁。何开萍老师长期致力于治疗  相似文献   

19.
在笔者随师临证期间,经过大量的实践证明,不少萎缩性胃炎的腺体萎缩程度可以减轻甚至恢复正常,疣状增生、肠上皮化生亦可逆转。1详辨标本缓急临床上,脾胃病患者多为胃脘疼痛胀满,吞酸嘈杂,嗳气,食少,消瘦乏力,夜寐欠安,泄泻或便秘。其表现虚实都有,寒热错杂,要分出典型证候是很  相似文献   

20.
笔者用丹参饮加味治疗慢性胃炎25例,效果满意。药物组成:丹参18克,檀香、九香虫各10克,砂仁8克,党参30克,白术12克,甘草3克。加减法:血瘀甚加桃仁、红花;气滞甚加香元、枳实、木香;湿盛加平胃散、苡仁、豆卷;胃阴不足者加沙参、玉竹、石斛;脾虚甚者重用党参、白术。伍××,女,40岁。1985年5月10日诊。一年前,患者因腹泻愈后解黑便二、三日,遂觉胃脘刺痛,胀闷不舒。经中西药治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