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最常见且严重的眼部微血管并发症,已成为世界性主要致盲性眼病之一,临床出现DR改变之后,目前尚无有效的方法逆转DR的发展,故早期治疗成为降低DR致盲率的重要措施.2007年3月至2009年2月,笔者采用降糖护目方治疗单纯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NPDR)患者40例,并与羟苯磺酸钙胶囊口服治疗40例对照,观察其临床疗效并利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技术测定治疗前后视网膜中央动脉(CRA)、视网膜中央静脉(CRV)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探讨本方治疗作用机理,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临床上根据DR是否出现视网膜新生血管可分为为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和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NPDR是DR病程的早期,属于中医学云雾移睛、视瞻昏渺等范畴。诸多医家依据中医理论,从不同角度对NPDR进行研究探索,认为瘀血贯穿NPDR病程的始终,治法以活血化瘀为主,兼疏肝理气、益气养阴、滋补肝肾等原则,灵活采用中成药或自拟方剂治疗,极大丰富了NPDR的治疗方案,均取得了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刘罡  伍金林  段俊国  孙影 《四川中医》2007,25(10):103-104
目的:研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视野的变化规律,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断治疗提供一种可量化的客观方法。方法:测取入选糖尿病患者的视野平均偏差(meandevi-ation,MD)和矫正图样标准差(corrected PSD,CPSD)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随着DR病程的发展其视功能逐渐损害。结论:视野改变可以准确反映DR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4.
分期治疗非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3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以视网膜血管闭塞性循环障碍为主要病理特征的致盲性眼病。第3届全国眼科学会议将DR分为2型6期,即非增殖型(Ⅰ、Ⅱ、Ⅲ期)和增殖型(Ⅳ、Ⅴ、Ⅵ期)。非增殖型DR如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可发展为增殖型,最终导致永久性失明。西医对非增殖型DR主要是定期观察[2],尚无较好治疗方法。近年来,笔者用中药分期治疗非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发病机制及川芎嗪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和糖尿病川芎嗪治疗组.后两组大鼠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发糖尿病模型,于第30天和第90天测定各组大鼠视网膜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的含量.结果糖尿病组大鼠视网膜TPA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治疗组大鼠视网膜TPA含量低于糖尿病组.结论DR的发生与视网膜TPA含量升高有关,川芎嗪可通过降低糖尿病大鼠视网膜TPA含量防治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胰激肽原酶治疗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R)的疗效。方法 应用胰激肽原酶治疗 6 0例早期DR的 2型糖尿病患者 ,并与阿司匹林和潘生丁治疗的 4 8例对照比较 ,研究该药对DR患者视网膜病变、视力、视野、血液流变学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视力、视网膜病变分级等比对照组均有好转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治疗组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和纤维蛋白原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P <0 .0 5 )。结论 胰激肽原酶能部分逆转糖尿病早期视网膜病变 ,改善微循环 ,对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7.
<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眼科严重的致盲疾病之一。眼底可见视网膜出血、渗出、新生血管,甚至并发玻璃体积血等症状。根据眼底病变情况可将DR分为不同时期。针对不同时期DR的治疗,现代医学可采取口服改善视网膜微循环的药物、激光光凝、玻璃体切割等方式治疗,中医学采用中药口服、针灸、中药外治等方式治疗,而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各个时期的DR均可达到可观的治疗效果。现将中西医治疗DR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全视网膜光凝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应用半导体激光对82例143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患者进行全视网膜光凝,分3~4次完成。术后随访,监测视力、眼压、眼底、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结果治疗后绝大多数病眼的视力得以维持或提高,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稳定者占89.51%。结论全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高健生辨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接传红  吴正正  严京  宋剑涛  郭欣璐 《中医杂志》2012,53(23):1996-1997
介绍高健生辨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经验,认为DR是伴随糖尿病气阴两虚向阴阳两虚转化过程中所发生的血行不畅,目络瘀阻,治疗中应把握凉血止血与温阳化气以改善视网膜微循环,从理论和现代药理研究阐述了应用交泰丸治疗DR的机理,并举例予以说明.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一种微血管系统疾病,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糖尿病视网膜神经元退行性病变是DR的早期表现特征。糖尿病导致的异常代谢改变是发生视网膜神经元退行性病变的主要病理因素,其过程与DR的发展互相关联。自噬是维持细胞内环境稳态和细胞存活的重要代谢途径之一,自噬在糖尿病视网膜神经元退行性病变的相关改变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二者之间的联系可能为DR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的常见症之一,随着DM患者寿命的延长,DR的发病率逐步上升,已成为主要致盲疾病.本病治疗较为棘手,预后不良.近年国内外对DR的研究逐步深入,视网膜激光凝固,玻璃体切割和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都取得了一定疗效.深入认识DR的诊治规律,防止本病恶化减少致盲率,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焦胜敏 《陕西中医》2012,33(4):503-505
<正>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e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最为常见和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主要的致盲原因之一。有文献报道,我国糖尿病患者中DR的患病率达51.3%[1],其中危害最大的增殖性视网膜病变(PDR)占25%[2]。目前尚无理想疗法,药物治疗仅为辅助治疗。治疗的关键在于早期控制血糖和全身相关因素如血压、血脂、肾功能、饮食控制  相似文献   

13.
<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最为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成年患者致盲的重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DR可分为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和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早期预防和治疗对阻止DR由NPDR向PDR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本文采用中药参杞当归活血汤与西药导升  相似文献   

14.
胡卓瑜  王萱  蒲玟伶  刘志敏  陈向东 《河北中医》2021,43(1):162-165,171
糖尿病是以微血管病变、神经系统并发症多见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其并发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成为眼部致盲的主要原因.中医通过辨证论治,从"瘀"论治DR,改善了患者视力.通过阐述活血化瘀法对DR中血-视网膜屏障的保护作用及应用研究进展,以期为DR的治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慢性进行性糖尿病导致的视网膜微血管渗漏和阻塞从而引起一系列的眼底病变.根据DR有无新生血管形成常将疾病分为非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与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两种类型,其中NPDR属于比较常[1].在对NPDR的治疗上临床常用西药为降糖及口服羟苯磺酸钙治疗,治疗效果往往不佳[...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引起视功能严重损害的主要视网膜血管疾病.近年来国内外对DR的解剖生理、组织病理、临床治疗及转归、中医病机及证型的研究已逐步深入,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治疗都取得了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7.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单纯性视网膜病30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在全部糖尿病患者中有DR者达50%以上,是致盲的重要眼病之一,在失明的糖尿病患者中85%左右是因DR引起.我们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方治疗DR30例取得了一定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onopathy,DR)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眼病中最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是导致DM患者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若不及时治疗,可造成不可逆的视功能损害[1]。该病早期以视网膜微细血管瘤、渗出为主要病理改变,晚期出现新生血管、增殖性病变、视网膜脱离等表现,对视力危害极大[2]。中医对DR早有认识,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主要病因是糖尿病导致的高血糖所引起的炎症、氧化应激、晚期糖基化产物增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提高等使得视网膜通透性增加,视网膜血流动力学因此发生改变,最终导致视网膜渗漏,直至失明,临床症状表现为早期视力下降,甚至会发展至失明,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日常生活。大量研究表明,寻找病程进展中的关键通路的关键信号因子作为治疗DR的生物靶标,包括炎症反应、氧化应激、晚期糖基化、蛋白激酶C(PKC)通路等,对于研发治疗药物具有促进作用。本文针对DR病程发展过程中的相关生物靶点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防治DR的药物研发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合并视网膜静脉阻塞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的特征。方法对98例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中11例合并视网膜静脉栓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的患者,进行荧光素眼底造影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单纯型DR同时合并视网膜静脉阻塞(RVO)者,其高发阻塞部位与单一眼底静脉阻塞部位(以颞上方最多见)有所不同;DR病人中同时发生RVO的机率(10.2%)高于正常人群。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较易合并RV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