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霞  王寅 《光明中医》2016,(24):3694-3696
面肌痉挛是指一侧面部肌肉间断性不自主痉挛性抽搐或无痛性强直。本病不仅影响美观,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交活动。近年来关于面肌痉挛针刺治疗的文献报道有很多,方法多变,从单纯的针刺治疗发展到针灸综合治疗,疗效也是参差不齐,但总体疗效满意,且较西医口服药、手术对本病治疗有不良作用小、无创伤性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现就近年来的临床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面肌痉挛属于中医学“筋惕肉咽”、“面风”等范畴。本病治疗方法较多,但疗效不一。针灸是治疗面肌痉挛的有效方法之一,现就近5年针灸治疗该病的概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HFS)是一种面部不自主抽搐的病症,多见于一侧的面部,抽搐呈阵发性且不规则,程度不等,可因疲劳、精神紧张、用眼过度及自主运动等而加重,起病多从眼轮匝肌开始,然后涉及整个面部[1]。国外流行病学调查其发病率为百万分之十一[2],国内未有流行病学数据。本病具有治愈率低、易反复的特点,且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治疗方面,药物、手术等常规疗法,虽有一  相似文献   

4.
通过收集近几年关于面肌痉挛的针灸治疗方法的文献,从传统针灸疗法、现代针灸疗法、特色针灸疗法方面论述,发现现代及特色针灸疗法治疗面肌痉挛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例如火针、雷火神针、梅花针叩刺、耳针、刺络拔罐等,其疗效均尚可。但也存在不足之处,对于面肌痉挛的治疗效果对比缺乏相应的大样本的机理研究,有待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5.
目的:将近3年来针灸治疗面肌痉挛的最新临床报道进行归纳整理,以期为相关的临床及科研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对清华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机捡,获中文文献62篇。结果:针灸治疗面肌痉挛方法具有多样性,均有良好疗效。结论:针灸治疗本病疗效确切,但尚需统一疗效评价标准以筛选出最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许世闻 《北京中医》2011,(7):553-555
面肌痉挛是以阵发性、不规则的单侧面部肌肉不自主抽搐为特点的疾病,常起始于眼周,日久扩散至面肌的许多肌肉。抽搐程度轻重不等,劳累、紧张、激动等因素可加重症状。西医对面肌痉挛的治疗主要采取口服卡马西平、A型肉毒毒素肌肉注射、射频以及微血管减压术等,但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和禁忌症[1]。面肌痉挛属于中医学的“筋惕肉惕”范畴。针灸疗法对此病有较好的疗效,现将近10年来针灸治疗面肌痉挛的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许世闻 《北京中医药》2011,30(7):553-555
面肌痉挛是以阵发性、不规则的单侧面部肌肉不自主抽搐为特点的疾病,常起始于眼周,日久扩散至面肌的许多肌肉。抽搐程度轻重不等,劳累、紧张、激动等因素可加重症状。  相似文献   

8.
张宁  陈志强  吕沛然 《湖南中医杂志》2022,38(4):196-199,204
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HFS)是以一侧或双侧面部肌肉的不自主、时发时止的无痛强直或不规则抽搐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常见脑神经疾病,可引起患者抑郁、焦虑等情绪障碍[1].其中典型HFS的痉挛症状多从眼轮匝肌阵发性痉挛开始,后逐步发展至同侧面部以及眼睑、口角等;非典型HFS则从下部面肌开始,并逐渐向上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将近20年有关灸法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报道进行归纳、总结.方法:通过对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的计算机检索,获得1989年至2010年有关灸法治疗面肌痉挛的中文文献.结果:共获得文献21篇,其中采用温针灸5篇,艾条灸10篇,艾炷灸3篇,隔物灸3篇.结论:灸法治疗面肌痉挛疗效肯定,但尚缺乏大量重复、对照、随机的证据支持.  相似文献   

10.
关怿 《江西中医药》2008,39(5):72-74
近年来针刺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本文对近5年有关针刺治疗本病的文献报道简单总结如下。 1体针疗法 1.1局部取穴 朱氏等采用局部垂直浅刺法治疗33例,选取局部痉挛剧烈或最早出现痉挛的部位快速垂直刺入皮下,痊愈率48.5%,  相似文献   

11.
针灸治疗面肌痉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灸治疗面肌痉挛本组26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7例,女19例,年龄最小40岁,最大62岁,病程最短半年,最长5年。治疗穴位取患侧的四白、下关、颧、太阳、后溪(双)、足三里(双)。四白穴以45°角向下进针,深0.8~1寸,得气后加强刺激,使整个面部有较...  相似文献   

12.
面肌痉挛是以阵发性、不规则的一侧面部肌肉不自主抽搐为特点的疾病,属于中医学的“面风”“筋惕肉”等范畴[1]。本病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单纯服用中药、西药封闭或手术治疗均只一时缓解,且容易复发。笔者运用针刺疗法治疗面肌痉挛52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病因病机中医认为其发病主要原因为年老体弱,或大病久病之后,肾阴不足,水不涵木,肝风内动上扰面部;或由于心情不畅,肝气郁结致经脉阻滞不通,或肝郁化火,火邪上扰;或风寒湿邪客于少阳、阳明,经气运行不畅,筋脉收引而致面部肌肉拘急搐动;或素体脾胃虚弱,气血化源不足,筋脉肌肉失于濡养,血虚生风而致肌肉啁动。  相似文献   

13.
面肌痉挛为针灸科常见病,其临床症状主要为面部肌肉不自主抽动,以眼轮匝肌和口轮匝肌多见,一般多发于一侧,也有双侧同时发病。根据其病程长短、病情轻重,施以不同针刺手法及辅助治疗,常可收到满意疗效。1 局部毛刺为主 患者病程短,发病轻,主诉多为睡眠不佳,劳累、生气后或面部受冷风刺激而发,发病由数天到数月不等。治疗时可沿眼轮匝肌和口唇部肌肉走向以1寸针呈辐射状沿皮浅刺,进针1~2分即可,针与针之间相距1cm 左右。配穴:风池、百会、合谷、后溪、外关、太冲(可根据病情选择配穴),留针40min,局部施灸。针…  相似文献   

14.
面神经炎与茎乳孔内非特异性炎症有关,导致水肿、神经缺血和受压,治疗以抗病毒、营养神经等药物缓解症状为主[1]。本病属中医"口僻"范畴,正气亏虚、卫外不固、风热或风寒侵袭面部经络,面部气血痹阻,经筋失养而发病,治疗应以祛风通络、舒筋活血为主。针灸治疗面神经炎是世界卫生组织1996年认定的64种针灸适应证之一[2]。现将近5年针灸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面肌痉挛针灸治疗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青 《北京中医》2002,21(1):48-50
面肌痉挛是一种顽固性疾病,它是以一侧面肌阵发性、不规则、不自主的抽搐为特征,常起于下眼睑的眼轮匝肌,逐渐向下部肌肉扩展,严重者,整个面肌强烈痉挛。  相似文献   

16.
针灸治疗面肌痉挛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肌痉挛是指面神经所支配的肌肉阵发性不自主的抽搐 ,常始于眼轮匝肌 ,随即波及到口轮匝肌 ,通常紧张、强光以及咀嚼可为激发症状的诱因。面肌痉挛属中医学“筋惕肉”范畴 ,属临床常见病、疑难病之一 ,近年来针灸治疗本病的临床研究又取得了较大进展 ,本文拟就近 2 5年以来有关针灸治疗本病的文献报道作简单总结回顾 ,以期为进一步的针灸临床研究提供依据。临床治疗进展1.针刺(1)体针体针 ,即选取传统经穴 ,用毫针进行针刺的方法。于书庄等 [1 ] 运用手法激发 ,使经气由刺激点开始 ,沿着所激发的经络到达“病所”的针刺手法 ,配合辨证施…  相似文献   

17.
针灸治疗面肌痉挛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相似文献   

18.
面肌痉挛针灸治疗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志富 《针灸临床杂志》2001,17(10):56-57,F004
面肌痉挛是阵发性不自主的面部抽动 ,属祖国医学的“筋惕肉 目 闰”范畴。本病多发于中老年人 ,女性多于男性。临床表现大多始于眼轮匝肌 ,因失治误治而逐渐扩散至一侧面肌 ,其呈阵发性不规则的痉挛 ,入睡后消失 ,使用镇静、安定、抗癫痫类药常无明显效果。近年来针灸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将近年来针灸治疗面肌痉挛的概况 ,综述如下 :1 病因病理  杨氏[1 ] 认为头面部为三阳经所循行的部位 ,风寒之邪易乘虚而入 ,使经络闭塞而发病 ;他又认为面肌痉挛的发生发展 ,除与风、痰、虚等方面有密切的关系外 ,与血瘀也密切相关。梅氏[2 ] …  相似文献   

19.
面肌痉挛是一种不自主的面部肌肉抽动 ,常起于眼轮匝肌 ,逐渐向下部肌肉扩展 ,严重者可见一侧面部肌肉强烈痉挛。本病目前病因不明 ,神经系统检查无其他阳性体征 ,病程呈慢性进展 ,病情顽固 ,治疗棘手。针灸治疗本病有较好的疗效 ,现就近 10年来针灸治疗本病的情况做一概述。针刺治疗1.局部治疗 :1局部弱刺激疗法 :此方法受到很多人重视 ,且疗效较好。如张氏 [1]采用呆针治疗 50例 ,方法为浅刺皮下后 ,即将手松开 ,使针柄自然下垂吊置 ,并与常规针灸方法治疗 50例及口服苯妥英钠治疗 50例相对照。结果吊针治疗组痊愈 39例 ,显效 5例 ,有效 5…  相似文献   

20.
针灸治疗面肌痉挛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旨在体现近24年来针灸治疗面肌痉挛的概貌,反映这一专题研究的最新水平和进展,为以后的临年科研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对中国生物医学文摘数据库的机检.获中文文献58篇。结果:分别对各针刺法、穴位注射、针灸配合其他疗法综合治疗面肌痉挛进行分析,肯定针灸治疗的有效性及存在的局限。结论:尚缺乏证据表明哪一种疗效最佳,如何将不同的方法有效结合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