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洪生教授在继承“扶正培本”理论的基础上,广纳各家肿瘤治疗之所长,结合四十多年临床诊疗经验,凝练并提出了“固本清源”理论,丰富了中医治疗恶性肿瘤的学术体系。通过阐述“固本清源”理论的源流以及科学内涵,将基于“固本清源”理论指导下的中医药应用于现代医学治疗肿瘤的各个阶段,较大程度上提高了临床疗效,丰富了中西医结合肿瘤防治的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林洪生在继承老一辈肿瘤学专家"扶正固本"论治思想的同时,结合现代医学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研究成果,将"固本清源"思想引入到恶性肿瘤中医药维持治疗中,并提出扶正与祛邪相结合、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中医药治疗与现代医学治疗相结合、规范化治疗与个体化治疗相结合。这一学术思想丰富了中医肿瘤理论内涵,并充分体现了中医药在肿瘤维持治疗过程中的特色和优势。  相似文献   

3.
"固本清源"理论的提出,是在"扶正祛邪"基础上的创新与提高,强调除固本能扶正外,清源亦能扶正,其内涵与意义更符合现代中医药辨治肿瘤病的特点,是治疗肿瘤病的重要延伸。固本即扶正培本,当分培补先后天;清源则为从源祛邪,内蕴邪祛正安之意,可分化痰、逐瘀、祛毒,两者殊途同归。明确"固本"与"清源"对机体邪正的复合影响,灵活地在肿瘤病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进行辨治应用,方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并且对指导现代肿瘤病的规范化治疗具有一定的导向意义。  相似文献   

4.
"虚"、"毒"、"瘀"是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主要病理因素,正气亏虚、毒瘀互结是其根本病机。因而在传统"扶正固本"的理论基础上,创新性提出"固本清源"治疗恶性肿瘤,一则匡扶正气,调节机体内环境的平衡,即"固本";二则从源头上控制肿瘤,祛除"毒"、"瘀"等病理因素,即"清源"。"固本"与"清源"互相为用、关系密切,在肿瘤的不同发展阶段以及治疗的不同时期,二者辨治应用能使患者最大程度地临床获益。"固本清源"新理论既是对传统中医理论思维的传承,又与现代医学肿瘤治疗有机结合,将为中医药在肿瘤防治中发挥作用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5.
林洪生教授从事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研究近50载,在全面继承扶正培本学术思想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临床与科研经验,进一步凝练提出了“固本清源”防治肿瘤创新理论,在该理论统领下,建立了中西医结合肿瘤分阶段规范化治疗体系,较大程度上提高了中医药防治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小细胞肺癌是恶性程度高、易发生复发转移的肿瘤,现代医学远期疗效较差,林洪生教授临床上以“固本清源”理论为指导,借助“中西医结合肿瘤分阶段规范化治疗体系”思想,可较大程度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生命质量。现简要介绍林洪生教授治疗小细胞肺癌的临证思路和遣方用药特点,为林洪生教授“固本清源”学术思想的传承与推广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6.
回顾现代中医肿瘤学科近60年的发展,形成了“扶正培本”理论体系,中医肿瘤理论得以发展,循证和基础研究取得突破,抗肿瘤新药研发问世。在此基础上,我们创新性地将“气机升降”学说应用于中医肿瘤学,立足“扶正培本”学术思想体系,提出“调气解毒”学说,进一步阐发其科学内涵及理论外延,发挥现代中医药防治肿瘤的特色和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法分析和总结林洪生老师以"扶正祛邪、固本清源"理论为指导,治疗肺癌的处方用药规律,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筛选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于广安门医院肿瘤科进修期间,跟随林洪生老师门诊收集治疗肺癌的有效方剂,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0)",行数据挖掘及用药规律分析。结果:共纳入方剂524首,涉及中药182味,总结"扶正祛邪、固本清源"理论指导下处方中的高频药物及组合规律,"扶正固本、祛邪清源"指导用药随病情演变而变换主次。结论:"扶正祛邪、固本清源"理论指导不同阶段肺癌的治疗,运用现代医学手段治疗期间以扶正固本为主,不耐受现代医学治疗并有合并症则以祛邪清源为主,现代医学治疗后维持巩固阶段以扶正祛邪与固本清源并重。总结用药规律,进一步印证"扶正祛邪、固本清源"机制贯穿于肺癌中医治疗的整个过程。  相似文献   

8.
林洪生教授从事中西医结合防治恶性肿瘤40余年,在临床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以“固本清源”为指导,“五治五养”为方法的治疗体系。现总结分析林洪生教授在“固本清源”理论指导下,运用“五治”治疗经验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理论阐述与临床疗效,为中医药在结直肠癌分阶段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依据,为传承林洪生教授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固本清源思想来自传统医学祛病延年的古老智慧。林洪生主任认为肿瘤治疗既要关注肿瘤产生的土壤,又要重视肿瘤本身。她创造性的将固本清源思想引入到肿瘤治疗中并提出:1)固本培元应贯穿肿瘤治疗的始终,在固本培元基础上还需通过解毒、活血、散结之法方能标本兼治,固本清源,控制肿瘤;2)固本清源治疗肿瘤的关键在于恰当处理肿瘤治疗中攻与补的关系;3)运用固本清源防治肿瘤的机制在于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抑制肿瘤干细胞,调节肿瘤生长微环境,发挥多靶点整体调节的效用。这些学术见解在临床实践中取得很好疗效并且丰富了中医肿瘤理论内涵。  相似文献   

10.
吴学勇 《中医研究》1999,12(1):53-55
肿瘤治疗中,采用补益类中药进行扶正培本是中医药治疗肿瘤的优势之一,近年对其研究较广。本文就所复习的近5年有关文献,对肿瘤治疗中补益类中药的应用概况做一综述。扶正培本治疗肿瘤的理论依据祖国医学认为,肿瘤多由人体正气虚弱,邪气乘虚而入所致。《内经》有“邪...  相似文献   

11.
肿瘤虚证及扶正培本治疗的现代免疫机制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肿瘤的形成是机体的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所致,而且正气虚伴随着肿瘤的发生、发展以及治疗及预后的全过程。扶正培本是中医药防治肿瘤的基本法则,而最突出的就是对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的调节,具有双向调节和保持平衡的作用。本文拟就肿瘤虚证与扶正培本治疗的现代免疫机制研究进行总结,探讨其作用规律,以其为今后扶正培本法的深入研究开拓思路。  相似文献   

12.
“正虚”是肿瘤发生发展的关键病机,“气机升降失调”是贯穿肿瘤发展全周期的重要环节。花宝金教授在中医药防治恶性肿瘤方面临床经验丰富,传承“扶正培本”学术思想,同时重视气机升降在肿瘤发生发展及治疗中的重要作用,结合多年临床肿瘤防治工作中运用调理气机的重要治法,逐渐形成了“扶正调气”防治肿瘤思想。文章分别从“扶正调气”的思想理论内涵,“扶正”与“调气”治法的重要意义,“扶正调气”思想在肿瘤预防与治疗中的应用三大方面进行初步探讨,以期为临床提供诊疗思路。  相似文献   

13.
目前深入探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的发病机制和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案是医学界的重要课题。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具有潜在优势。本文在古代医家治疗疫病的学术经验基础上,提出"截断扭转-扶正固本"防治策略,以期为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分析石鹤峰教授中医治疗肿瘤用药特色。方法:收集国家级名老中医石鹤峰教授治疗肿瘤所用处方,采用用药频率统计分析方法,确定处方中单味中药使用频次、频率、所占比例及所属中药学分类使用频率等,总结和分析石教授采用中药治疗肿瘤时的潜方用药特色。结果:所收集的单味中药共有104种,总共用药1 459次,使用频次前十的药物依次是:猫爪草、蒲公英、陈皮、白术、夏枯草、茯苓、黄芪、太子参、山楂、砂仁。结论:从使用频率较高的中药可以总结出石老治疗肿瘤的用药是以扶正培本、清热解毒、散结消肿为主,即"固本清源",这为该病的中医临床潜方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中医药具有整体、多靶点的疗效特点,对于防止肿瘤的复发转移、减轻放疗和化疗的不良反应、延缓生命、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肿瘤发病的不同时期都存在多种扶正固本治疗原则指导下的中医药治法的灵活运用,拟对扶正固本治疗原则的具体应用、常用治法及现代研究进行总结分析,以期为临床扶正固本中医药防治肿瘤提供一定的思路和线索。  相似文献   

16.
扶正培本是中医药防治肿瘤的最基本法则,现代医学认为主要是对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调节,具有双向调节和保持平衡的作用。近年来,中药诱生细胞因子的研究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临床实验研究表明,中晚期肿瘤患者普遍存在细胞免疫功能受损,可能与TH细胞数量减少或功能不足有关,并与机体免疫调节因子紊乱不可分割。本文拟就中晚期肿瘤患者治疗及预后与免疫调节因子的关系进行探讨。 1 扶正培本法则细胞免疫调节功能中药对细胞因子的诱生 1.1 扶正培本是中医药防治肿瘤的基本法则,是近几十年来在中医药治疗肿瘤的临床和实验工作中,应用和研究最多…  相似文献   

17.
目的:论证扶正培本法在肿瘤治疗与改善临床症状的有效性,以期为临床提供有效的方法。方法:本文从扶正培本法理论基础、文献研究及临床经验3方面论述扶正培本治疗的有效性。结果:通过扶正培本法在肿瘤治疗中3方面论述,应用扶正培本法取得良好的效果。结论:扶正培本法在肿瘤治疗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基于"癌毒致虚"理论探讨肿瘤恶病质的中医药治疗,指出"癌毒致虚"是肿瘤恶病质的基本病因病机。正虚是恶病质的病理基础,癌毒是恶病质的致病要因。扶正培本是恶病质的根本治法,解毒化癌是恶病质治疗的关键,二者应贯穿恶病质治疗的始终。基于"癌毒致虚"理论治疗肿瘤恶病质的主要中医药疗法有益气补血、清热解毒、化瘀散结、健脾补肾、滋阴温阳、理气消食等。  相似文献   

19.
“血管正常化时间窗”的发现是目前抗肿瘤血管生成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将现代肿瘤微环境学说与抗肿瘤血管生成领域研究热点相结合,提出应用扶正培本治则方药调节肿瘤微环境免疫与血管的正常化的理论构想,主张通过扶正培本为主导的中药复方对肿瘤“微环境免疫与血管正常化”的调节作用与机制研究,探索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医药抗血管生成治疗“血管正常化时间窗”,为阐明扶正培本方药为主导的抗肿瘤侵袭与转移机制,联合放化疗最佳时机的选择,中医药抗血管生成疗效评价方法,提供初步的理论与实验依据,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20.
随着CT影像学手段应用不断推广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肺结节的检出率较前有明显的提高。目前各项指南对其的建议以CT复查随访及手术切除为主,如何运用中医药的优势防治肺结节的发生发展是当前热点问题。林洪生教授从事恶性肿瘤中西医结合诊疗数十年,将“固本清源”引入临床治疗,取得较好的临床及科研成果。现从肺结节的病因病机、辨证用药等方面,阐述“固本清源”理论指导下中医治疗对肺结节患者的思路与方法,为中医防治肺结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