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强筋健脊功结合整脊手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3月~2016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70例与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布洛芬片配合腰椎电动牵引治疗,观察组采用腰椎定点微调整脊手法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后指导患者进行强筋健脊功功能锻炼,采用JOA量表客观评价两组治疗前后及随访3个月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疗效、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3个月后随访,各组间坚持锻炼者JOA评分高于未锻炼者(P0.05)。结论:腰椎定点微调整脊手法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较口服布洛芬片配合腰椎电动牵引的治疗方法在近期与远期疗效上更优。护理与功能锻炼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恢复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药热奄包配合灸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3年7月我院推拿科就诊并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2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分别采用常规保守治疗(对照组)及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中药热奄包和灸法进行治疗并采取护理措施(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于入院时及治疗后分别进行疼痛评分、JOA评分及治疗效果评价,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显著降低( P<0.05);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药热奄包配合灸法治疗,其VAS评分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 P<0.05),且观察组患者VAS评分达到4分所需平均时间显著缩短( P<0.05);两组患者的各项JOA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 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JOA评分分值较对照组显著增加( P<0.05);经中药热奄包配合灸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5.00%,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 P<0.05)。结论中药热奄包配合灸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的各项功能,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疗效,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穴位埋线联合调理任督推拿法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取商丘市中医院中医外科2018年8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8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投掷子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2例(行穴位埋线联合调理任督推拿法)与对照组43例(行调理任督推拿法)。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治疗前后腰椎功能[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腰椎功能量表(JOA)评分进行评估]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皮肤损伤、皮下淤血、感染等不良反应。结论:采用穴位埋线联合调理任督推拿法治疗可改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疼痛症状,提高腰椎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倒悬牵引推拿法结合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4例,治疗组采用倒悬牵引推拿法结合中药熏蒸治疗,对照组单用倒悬牵引推拿法进行治疗,观察治疗2周后2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治疗2周后,治疗组有效率85.29%,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1周、2周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倒悬牵引推拿法结合中药熏蒸能较快缓解患者疼痛,降低症状及体征积分,有效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整脊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门诊及病房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120例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推拿组、单纯整脊组和整脊推拿组各40例,治疗20d后,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整脊推拿组在治愈率和有效率上要明显高于推拿组和单纯整脊组。结论:整脊、推拿隔日配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深部肌肉刺激仪(DMS)配合Mckenzie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有下肢痛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理疗及Mckenzie手法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DMS进行配合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下腰痛评定表(JOA)以及临床疗效评定患者。结果:治疗4个疗程后,2组患者V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观察组评分更低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JOA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评分更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DMS配合Mckenzie疗法可以明显改善腰椎间盘突出伴有下肢痛患者的症状,加速患者症状好转,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医疗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5例牵引按摩治疗的疼痛改善情况,分析其预后.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0例进行研究。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予牵引治疗,对照患者给予牵引按摩治疗。10d为1个疗程。比较2组患者的VAS评分和JOA评分、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在治疗前的VAS评分和JOA评分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JO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牵引按摩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疼痛状况,治疗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整脊复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2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取整脊复位术配合手法、中药治疗。结果:总有效率为89.42%。结论:整脊复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腰椎牵引与手法、热-磁-振疗法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方法将确诊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腰椎牵引及手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热-磁-振疗法。2组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14 d后评价疗效,并均于治疗前、后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 结果2组患者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浆纤维蛋白原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而治疗组治疗后红细胞聚集指数亦有明显改善,2组间比较,治疗组治疗后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等指标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腰椎牵引与手法、热-磁-振疗法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能是通过改善患者局部血液循环和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从而减轻局部炎症和水肿,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针刺配合委中穴放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7年7月收治的11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针刺治疗,观察组在针刺治疗的基础上结合委中穴放血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观察组JOA评分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配合委中穴放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积极的效果,可提升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较快恢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药熏蒸配合温经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11月收治的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给予中药熏蒸配合温经散治疗与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症状及腰椎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JOA腰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腰椎功能障碍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熏蒸配合温经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效果明显,能缓解腰痛症状,改善中医证候,促进腰椎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观察脉冲整脊技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方法:选取符合入选条件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包括物理因子治疗、手法和运动疗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使用脉冲整脊技术进行矫正。分别评估治疗前、治疗2周和4周后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腰椎活动度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得分。 结果:经过4周治疗,两组患者的VAS、腰椎活动度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得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常规康复治疗联合脉冲整脊技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推拿手法结合穴位敷贴对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症状的效果.方法:选取我市某三甲中医院2013年度和2014年度三伏天在我院就诊的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单纯推拿手法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配合穴位敷贴对患者进行干预,干预时间为30天.通过考察两组患者治疗干预前后JOA,VAS值,评价不同治疗干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后JOA及VAS得分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组间比较,JOA及VAS评分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推拿手法有助于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腿疼痛状况,如配合穴位敷贴一起治疗,可以起到更加积极有效的治疗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肌筋膜牵拉疗法对微创术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8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予微创髓核消融术治疗,治疗组患者术后同时给予肌筋膜牵拉疗法治疗。分别于术前、术后第2周和3个月时依照VAS评分、JOA评分改善率和生活质量评分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者经相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疼痛改善程度、JOA评分改善率和生活质量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肌筋膜牵拉疗法可提高微创术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生活质量,能缓解患者疼痛,改善腰部功能,具有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神经松动术结合传统腰椎推拿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0例,随机分为2组各25例,均进行传统腰椎推拿手法治疗,观察组配合神经松动术治疗。治疗前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直腿抬高(straight leg raise,SLR)及JOA评分评定2组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2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均P<0.01);SLR和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神经松动术结合传统腰椎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较好,明显优于单一腰椎推拿手法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超微肿痛贴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并对血清TNF-α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完全随机分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行腰椎牵引治疗,观察组行超微肿痛贴外敷配合腰椎牵引法治疗。10d为一疗程,共治疗1疗程。比较2组临床疗效、日本骨科协会腰痛功能评价表评分(JOA)视觉模拟评分(VAS)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JOA评分、VAS评分及TNF-α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JOA评分均比对照组高,VAS评分及血清TNF-α比对照组低,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意义(P<0.05)。结论:采取超微肿痛贴外敷并配合牵引的治疗方法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也明显降低了血清中TNF-α的含量,其效果优于单纯腰椎牵引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小针刀松解术联合乌头汤加味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程度及腰椎功能(JOA)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34例,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7例。对照组采用小针刀松解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小针刀松解术联合乌头汤加味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疼痛(VAS)评分及JOA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54%高于对照组的77.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JOA评分和VAS评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后观察组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针刀松解术联合乌头汤加味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有效改善腰椎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补肾活血汤配合冲击波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30例/组),研究组采用口服补肾活血汤配合体外冲击波治疗,对照组单用冲击波治疗,治疗28d。治疗28d后观察两组视觉疼痛评分指数(VAS)、日本骨科协会功能障碍评分(JOA)、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以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①治疗28d后,两组视觉模拟评分(VAS)较治疗前均降低,其中治疗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功能障碍评分(JOA)较治疗前均升高,其中治疗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中医病证诊断疗效均有改善,其中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TNF-α、IL-6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其中研究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活血汤配合体外冲击波可能通过帮助抑制炎症因子(如TNF-α、IL-6等)来减轻患者疼痛,促进恢复腰部功能进而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相似文献   

19.
整脊八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32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整脊八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PLID)及不同类型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47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32例,采用整脊八法;对照组115例,运用牵引、推拿、针刺三联方法.2组疗程均为20d.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78.03%,对照组为61.74%.2组治愈率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结论:整脊八法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较为理想的保守治疗方法,痛苦少,无明显副作用,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干涉波联合磁振热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牵引加推拿治疗,研究组使用干涉波联合磁振热治疗。结果经2周治疗后,研究组VSA评分为(1.83±1.07)分,显著低于对照组(4.31±1.88)分;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涉波联合磁振热治疗椎间盘突出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