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 急慢性肾炎(下称肾炎)属中医水肿病范畴.历代医家认为水肿与肺脾肾关系密切.国内关于肾炎的中医研究也多从肺脾肾探讨其病机及治疗规律.其中,对于肾炎高血压,认为是肾病及肝、阴虚阳亢;予滋养肝肾、养阴潜阳法治疗.但对肝与肾炎的发病关系及其治疗尚缺乏系统的深入探讨.笔者根据前人关于肝与水肿的认识,在临床上对部分肾炎患者从肝论治,取得一定的疗效.故提出"肾炎从肝论治",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2.
肾病综合征、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等为临床常见肾脏疾病,在中医主要属"水肿""腰痛""淋证"虚劳等范畴。肾脏疾病与肺关系密切,中医认为肺属金、肾属水,两脏在生理上相互联系,病理上相互影响,故众多临床医家治疗肾脏疾病多注重肺肾相关性,从肺论治肾脏疾病,可获良效。  相似文献   

3.
慢性肾小球肾炎(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 CGN)是一个多因素影响的疾病,其病位在肾,与肺、脾等脏腑关系密切。六经辩证思想是《伤寒论》的核心思想之一,蕴含着许多治疗CGN的经验,对于现代医家治疗CGN有着临床指导意义。故本文基于《伤寒论》六经辩证思想探讨从肺论治慢性肾小球肾炎,为临床辩证论治CGN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慢性肾小球肾炎以水肿、蛋白尿、血尿及高血压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其发病机制错综复杂,病位涉及肺、脾、肾、心、肝诸脏。本文基于肺与慢性肾小球肾炎发病的关系,探讨从肺论治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可行性、常用治法及方药,为临床从肺辨证论治慢性肾小球肾炎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肾脏病从肺论治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脏病从肺论治刍议山东中医学院附属医院(250011)郭兆安,李新关键词肾脏病,治法,肺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盂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等肾脏疾病,属中医水肿、腰痛、淋证、虚劳等病的范畴,古今医家多从脾肾论治,而于治肺一层,每多忽略,笔者认为,肺肾金水...  相似文献   

6.
脾胃学说在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肾小球肾炎(以下简称“慢性肾炎”)是多种原因引起的原发于肾小球的一组免疫性炎症性疾病。其临床一般以水肿、高血压、蛋白尿、血尿或轻度氮质血症为基本表现。根据其临床症状,慢性肾炎均属于中医“水肿”、“腰痛”、“虚劳”范畴。肾炎水肿的发生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内经》认为水肿“其本在肾,其末在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因此,本病的发生以肾为关键,同时与脾胃、肺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介绍从风论治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经验。认为慢性肾小球肾炎属中医"肾风"范畴,为本虚标实之病证,肾元亏虚为本,风邪或风邪夹他邪侵袭为标;"论治不离风,治亦不拘风"。并举验案2则。  相似文献   

8.
许小泰 《江西中医药》2005,36(10):14-15
慢性肾小球肾炎属中医“水肿”、“虚劳”等范畴.临床以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为基本表现,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历代医家大多认为其与肺、脾、肾关系密切,以宣肺、健脾、补肾为总的治疗法则,从肝论治者鲜见.然五脏之间密切相关,肝脏的失调同样可以影响他脏,导致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临床常见肾小球肾炎,其归属于中医的"水肿""虚劳""腰痛""尿血""癃闭"等范畴。中医讲究整体观念,脏腑之间在生理上相互协调,病理上相互影响。本文试从中医角度浅析肺肾关系,并整理、阐述徐锡兰教授从肺论治肾炎的治病经验,从而提高治疗的整体疗效。本文选取相关案例进行分析,有效地改善症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以探讨该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中医辨证治疗肾小球肾炎血尿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洁  桑梅 《河北中医》2001,23(3):191-192
血尿是肾小球肾炎临床特征之一 ,尤以慢性肾小球肾炎长期反复血尿 ,已成为临床中比较顽固的病症。 1997~ 2 0 0 0年 ,我们共收治肾小球肾炎血尿6 8例 ,均经现代理化检查明确诊断 ,均为急、慢性肾小球肾炎以血尿为主要临床表现或其它症状均已消失而血尿迁延不愈者。根据中医辨证分型 ,采用调理肺、脾、肾三脏功能为主 ,以养阴清热、益气固肾、温阳化瘀、化湿利尿等方法 ,分别治疗各型肾小球肾炎血尿 ,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1 分型论治1.1 外感风邪 ,热毒壅肺型 多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发展期。此类病人多以肉眼血尿为多。症见 :发…  相似文献   

11.
慢性肾小球肾炎血尿,病位在肾与膀胱,但常波及肺脾心,属本虚标实之证。从虚论治分肺肾气虚、肝肾阴虚、脾肾气虚、气阴两虚、脾肾阴虚型。治疗上应多法联用,综合调治,辨证施治,因人而异。  相似文献   

12.
慢性肾小球肾炎属中医"慢性肾风"范畴,从"风-络脉-玄府"层面论述慢性肾风的中医"因、机、证、治"。风扰肾络是本病发病的首要因素,湿热瘀毒、痹阻肾络是本病重要的病理演变,肾络痹阻、玄府开阖失司乃本病的病机本质;治疗强调病、证、症三辨相合,倡导"肾风从风论治"的治疗大法,临床当酌用风药,以辛通玄,祛邪通络,标本兼顾。  相似文献   

13.
文本挖掘探索慢性肾小球肾炎"证-症-方-药"相应规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索慢性肾小球肾炎证药相应规律。方法:在CBM数据库中收集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文献数据,采用基于敏感关键词频数统计的数据分层算法,挖掘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证候、症状、汤药及中药的规律,通过一维频次的解释及二维的网络图展示。结果:慢性肾小球肾炎本虚标实,虚证多见,标实以湿热、血瘀、风邪,相关脏腑以肾为主,涉及肺、脾;证候方面以气阴两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为主;核心症状为浮肿、发热、乏力、腰痛等;汤药和中药的使用均以益气养阴、化湿利水为主。结论:文本挖掘技术,结合文献回溯,人工阅读降噪,能够比较客观的总结中医"证-症-方-药"的规律,为中医客观化,以及中医临床提供有益的探索与参考。  相似文献   

14.
慢性肾小球肾炎属于临床常见的慢性肾病之一,属"水肿"、"腰痛"等范畴,宋立群教授认为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生发展以及预后等与脾肾虚损盈亏关系密切,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各种临床症状无不责之于脾肾功能的变化,宋立群教授据中医经典,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创制了慢肾汤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具有健脾益气、补肾涩精、利水消肿的功效,收到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慢性肾小球肾炎与中医所谓"肾风"有密切联系,风邪为百病之长,风邪在肾系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黄文政教授在临床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中,注重从风邪入手阐释病机,治疗上运用祛风通络之法,应用验方"蝉蚕肾风汤",根据病情加减化裁,辨证施治,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辛开苦降法为中医临床常用治法。本文通过探析辛开苦降法的源流和内涵,总结辛开苦降法在慢性肾小球肾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辛开苦降法以苦辛之药配伍应用,具有燮理阴阳、平调寒热、调运气机、清利湿热、清化瘀热之功。慢性肾小球肾炎以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为病机特点,以机体阴阳失衡、肺脾肾三脏亏虚为本,以气机不调与湿热、瘀血阻滞为标。辛开苦降法可调补肺脾肾三脏之虚平燮阴阳,又可调运气机以清湿热、化瘀热,颇合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病机特点。辛开苦降法在慢性肾脏病中的应用,为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最后附典型病案1则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中医辨证论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从2011 年3 月至2012 年1 月的期间来我院就治的38 例已作过肾活检的慢性肾小球肾炎病人.按中医辨证论治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表现往往可见正虚与邪实并存,并多以正虚为本邪实为标,故采用以正虚为主兼顾邪实的临床分型进行治疗.结果 38 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后完全缓解7 例;基本缓解16 例,好转12 例,无效3 例,总有效率为92.11%.结论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应抓住虚、湿、瘀为重点,加强对症处理,必要时中西药合用以缓解病情进展为主,还要重视风邪及痰浊的病理因素.  相似文献   

18.
路其龙 《陕西中医》2012,33(1):126-127
<正>慢性肾小球肾炎,是以反复发作浮肿,蛋白尿,血尿,高血压,贫血及腰酸头晕,乏力等为特征的临床疾病。一切肾炎都可发生发展致慢性肾小球肾炎,最终导致肾功衰竭。本病可归属于中医"水肿","虚痨"的范畴。其致病因素比较复杂,但始终呈现本虚标实。  相似文献   

19.
蓝芳  史伟  宋丹  梁黎黎 《河南中医》2011,31(10):1127-1130
目的:观察320例广西地区慢性肾小球肾炎肾脏病理与中医证型间关系。方法:对320例长期居住广西并经肾活检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进行肾脏病理及中医辨证分型的回顾性分析。结果:32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中,以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最多,其次是IgA肾病;主证以脾肾气虚证型最多见,其中有240例有兼证,从多到少依次为血瘀证、水湿浸渍、湿浊中阻、外感、湿热壅盛;中医主证与病理分型间具有关联性(P〈0.05),辨证为肺肾气虚、脾肾气虚的患者多见于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中医兼证与病理类型间存在关联性(P〈0.05)。血瘀证在IgA肾病中最多见;中医辨证各组尿素氮、肌酐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各组在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浆白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方面比较有差异。结论:慢性肾小球肾炎各病理类型与中医证型具有相关性,临床上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对推测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类型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黄文政教授对肾风病“内风”的认识与用药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文政教授是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指导老师,在50余年的临床实践中,对于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包括肾小球肾炎、肾功能不全等的中医药临床治疗有着独到的见解及经验,本文对黄文政教授对肾风病的理论认识及从风从络论治的用药经验进行了总结。黄文政教授认为肾风以内风为主,其基本病机是肾虚湿瘀,本虚标实,虚实错杂,肾虚为本,黄教授常使用性喜走窜,善入络脉的虫类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