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医眼科专科医师的培养关系到中医眼科的未来和发展,临床思维和临床决策能力的培养是中医眼科专科医师培训的重点,用多种方式加强中医眼科专科医师临床思维和临床决策能力的培养,专科技能的培训保证的专科医师的专科方向性,严格培训过程管理保证了专科医师整体培训质量。  相似文献   

2.
综合性三甲医院作为培训基地已普遍开展专科医师培训。中医专科医师培训是中医院专科医师成长过程中的必经阶段。中医皮肤专科作为中医外科学的一个分支,专科性强,对于中医皮肤专科医师培训既要抓住共性,也要重视其专性。在培训过程中,充分利用综合性三甲医院医教研体系,联合皮肤专科医院为亚专科培训基地;中西医培训结合,注重临床能力培养;西医为盾,中医为矛,发挥中医特色和优势等三个方面,探索中医皮肤专科医师培训的道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调查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实行中医专科医师培训质量,分析讨论中医专科医师培训工作中的存在问题,为完善中医专科医师培训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培训学员、指导老师、有关管理人员、考核专家填写调查问卷,从组织管理、培训实施、考核机制等几个方面,开展上述群体对中医专科医师培训工作的评价,调查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和简明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统计数据显示:在培中医专科医师、带教教师及管理人员对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专科医师培训制度实施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在培医师对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专科医师培训制度实施满意度相比,管理人员对满意度明显较高(P0.05)。在培医师和带教老师两者满意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中医专科医师培训制度是提高中医医师临床能力有效手段与可行模式,在实践中需要不断修订完善培训标准,考核方式,同时还要加大的管理力度,中医专科医师也要提高认识,正确对待,临床学习中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4.
从2010年起,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作为广东省中医专科医师培训试点,开展了对中医专科医师培训的探索。中医专科医师培养是以中医师医学继续教育及其专业能力为培养目标,使中医住院医师得到临床专科所需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达到基本技能要求,成为能独立从事专科临床医疗工作的中医专科医师的培训。  相似文献   

5.
目的进一步完善上海市中医专科医师培训制度。方法对上海市2014—2016级301名中医专培医师以及108名专培临床带教老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中医专培的部分领导、基地主任、带教老师进行访谈。对照中医专科医师培训目标,通过总结分析,提出上海市中医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目前存在的问题和质量提升建议。结果经过中医专科医师培训,岗位胜任力五项自我评价为"完全符合"及"基本符合"者占到77. 08%以上;专培医师和临床带教老师对上海市中医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评价为"非常高"及"较高"分别占79. 07%和79. 63%。结论上海市中医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比较高,但对照中医专科医师培训目标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亟需高度重视并逐步解决。  相似文献   

6.
《中医药导报》2010,16(6):48-48
6月20日,全国首个中医专科医师培训基地落户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专科医师培训目的是使中医住院医师达到某一临床专科所需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要求,强化"三基"训练,成为能独立从事某一专科临床医疗工作的中医专科医师,为社会输送优秀的中医专科人才。据了解,该院目前已开设9个中医普通专科医师培训、17个中医亚专科医师培训,并完成第一批29名学员的招生工作。  相似文献   

7.
从我院中医专科医师培训现状入手,联系经典回归临床、金匮要略学科建设与风湿病专科建设相结合的建设模式,探讨风湿病科中医专科医师的培训模式,构建培训标准、考核方式及考核标准,更好、更快促进现代中医医师的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中医专科医师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教学建议,要充分利用三甲中医院的医教研体系,通过制定明确的培训目标,实施多种形式的培训方式,强化培训内涵,提高中医专科医师的心电图诊断水平,探索合理有效的中医专科医师心电图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9.
中医专科医师的培养关系到中医的未来和发展,临床思维和临床决策能力的培养是中医专科医师培训的重点.采用多种方式加强专科医师临床思维和临床决策能力的培养,对中医专科医师进行规范化培训,可有效防范医疗纠纷,提高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分析国外专科医师制度的建立及实行,关注世界医学教育的发展,并对他们在专科医师的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内容、培养形式进行分析。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结合中医教育自身实际情况,对我国中医专科医师培训工作进行完善。发挥专业学会和学术团体的作用,规范中医专科医师培训准入标准,合理制定培训方案,切实促进医生的终身学习。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分析眼科专科护士的培训管理模式,促进眼科专科护士发展。方法:2018年7~12月根据眼科专科护理工作特点,制定具有针对性、规范化的培训模式,针对不同类型的护士实施不同的培训方式,根据眼科临床工作需求进行培训内容设定,并且实施,为实施后。2018年1~6月为实施前。实施前后工作中均进行考核,了解专科护士的工作情况,为下阶段的培训方案调整提供参考,自起开始实施,比较实施前后眼科专科护士在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中的考核成绩,并比较实施前后眼科护理管理质量评分。结果:实施后眼科专科护士在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考核成绩上均有显著进步(P0.05);实施后眼科整体护理管理质量提升,尤其在安全管理、专科护理和医师评价上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构建规范化的眼科专科护士培训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推动眼科专科护士能力的提升,也间接推动了眼科护理管理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通过逐个访谈,调查广州中医药大学在校师生及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医师对中医专科医师培训制度了解程度,分析各类人员对该制度的认知情况,提出了中医专科医师培训制度确属起步阶段,还需许多了解、熟知、深入人心的过程,必须加大对本制度的宣传。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中医院校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处于起步阶段,相关报道较少。本研究主要报告了我院9名中西医结合肿瘤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情况,并通过考评与调研相结合综合评价中西医结合肿瘤专科医师培训模式的效果,结果显示经过一年规范化培训后专科医师的考核成绩较培训前有显著提高(P〈0.05),但教学水平及科研能力一般,提示该培训模式显著提高了中西结合肿瘤专科医师的临床能力,对于教学科研能力尚需加强,也证实了该培训模式具有较好的实践性及可行性,为中西医结合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对将在急诊科进行轮训的专科医师进行岗前培训是急诊科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重要保证。其中中医专业毕业的专科医师,在岗前培训时具有特别需要注意的重点和难点,包括临床思维、理论知识、急救技能以及其他知识等四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总结,有助于提高急诊科岗前培训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作为医生由医学生向临床医生过渡、成长的必经阶段,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专科培养阶段是奠定医学生专业方向的关键时期,本文就中医皮肤病专科,从规培医师的临床基础及认知特点、培训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结合教学体会,进行了探索归纳,以期探讨其教学规律。  相似文献   

16.
国外专科医师制度已经推行了百余年,而我国内地迟至2004年才开始专科医师制度试点工作。本文对比国外专科医师制度和我国专科医师试点工作情况,结合中医临床的特点和规律,探讨建立符合国际惯例、与我国专科医师制度(试点)对接且符合中医学发展规律的中医类别专科医师制度。  相似文献   

17.
描述了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从2010年起开始成立中医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质量体系构建情况,建立了包括基本条件、培训管理、师资管理、培训工作的实施以及考核等影响培训质量的管理体系,并不断进行改进,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培训管理体系,以使得培训质量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8.
中医骨伤科专科医师培训是中医住院医师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独特的培养要求及带教方法,应针对不同层次、结合临床,重点培养其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操作能力,兼顾科研能力的提高,方可达到培养"实战型"中医骨伤科人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为加快中医临床专科人才培养,提高中医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陕西省开展了中医临床专科人才培训,作为中医脑病临床专科人才培训承办单位,我们在此次培训过程中进行了大胆的教学改革尝试,更深刻的理解了中医脑病临床专科人才培养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余晓云  程宁 《中国中医急症》2012,21(7):1203-1204
在实施护理程序的工作中,实施制度管理、突出中医护理知识的培训、规范中医专科疾病的护理常规、完善中医健康教育处方、落实专科中医护理技术和中医护理质量考评,遵循辨证施护,制定出具有专科专病中医护理特征的个体性的护理措施,进一步推进中医特色化临床护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