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尿白蛋白及细胞因子影响,探讨黄芪注射液对早期DN的疗效及可能机制.方法:77例早期DN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38例)采用贝那普利治疗;黄芪组(39例)采用贝那普利+黄芪注射液联合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0 d.分别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及血β2-MG、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尿mAlb,UAER,β2-MG及血β2-MG,IL-6,TNF-α,VEGF,TGF-β1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组(均P <0.01),而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治疗30 d后,两组患者的尿mAlb,UAER,β2-MG及血β2-MG,IL-6,TNF-α,VEGF,TGF-β1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或P<0.01),但黄芪组改善更显著(P<0.05或P<0.01);应用黄芪注射液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对于早期DN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可显著减少的尿mAlb,UAER,β2-MG及血β2-MG,安全有效,抑制IL-6,TNF-α,VEGF,TGF-β1的表达可能是其肾脏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沈烨渠  周健淞  何立群 《中草药》2010,41(11):1859-1862
目的通过研究活血祛瘀方对单侧输导管梗阻(UUO)大鼠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大鼠UUO模型,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代文组、活血祛瘀方组,于治疗4周后腹主动脉采血检测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收集24 h尿液检测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β2-微球蛋白(β2-MG);取梗阻侧肾组织,HE染色观察肾小管间质病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TGF-β1、CTGF的阳性表达,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SCr、BUN和尿NAG、β2-MG水平以及TGF-β1、CTGF阳性表达显著升高。与模型组相比,活血祛瘀方组大鼠BUN水平降低,尿β2-MG、NAG排泄减少;活血祛瘀方组和代文组肾间质TGF-β1、CTGF阳性表达显著下调。结论活血祛瘀方可降低UUO大鼠尿NAG、β2-MG和血BUN水平,表明具有保护肾小管功能和改善肾功能作用,可能因其能抑制肾间质TGF-β1、CTGF过度表达,从而减缓肾纤维化病程的进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二丁二仙汤对脾肾两虚型慢性肾盂肾炎患者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β2-微球蛋白(β2-MG)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2例脾肾两虚型慢性肾盂肾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1例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41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二丁二仙汤治疗,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3个疗程。对比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检测2组治疗前后尿NAG和β2-MG、血清免疫球蛋白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NAG、β2-MG和CD8+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Ig G、Ig A、Ig M、CD3+和CD4+水平均显著升高(P均0.05),且研究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二丁二仙汤治疗脾肾两虚型慢性肾盂肾炎可明显降低NAG和β2-MG水平,增强免疫功能,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吕勇  赵莉  任克军 《中成药》2007,29(3):335-337
目的:观察丹参片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肾损害实验指标的影响。方法:本实验按照Mogensen糖尿病肾病分期方案,将8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采用丹参片合降糖西药对早期和临床期肾病进行了观察,并与单纯降糖西药治疗组作对照,共观察16周,检测24h尿蛋白定量、尿微白蛋白排泄率(UAE)、尿α1-微球蛋白(α1-MG)、血一氧化氮(NO)、尿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酶)、血β2-微球蛋白(β2-MG)、血肌酐(Scr)等肾损害实验指标。结果:丹参片治疗组尿UAE、尿α1-MG、尿NAG酶、血β2-MG、血肌酐治疗后均较本组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有明显下降(P<0.01或P<0.05),肌酐清除率(Ccr)和尿NO有明显上升(P<0.05)。结论:丹参片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各项肾损害实验指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消癥通络中药对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D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9例,对照组37例。两组均接受常规降血糖治疗。治疗组口服活血化瘀消癥通络胶囊,口服4粒/次,每日3次,对照组口服苯那普利,口服10mg/次,每日1次。治疗12个月,测定尿微量白蛋白尿排泄率(UAER),血β2-微球蛋白(β2-MG)、尿β2-MG、尿α1-微球蛋白(α1-MG)、D-二聚体(D-D)、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UAER、血β2-MG、尿β2-MG、尿α1-MG、FIB、D-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FIB、D-D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有显着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活血化瘀消癥通络中药治疗DN,在降低尿蛋白、改善肾功能和高凝状态方面明显优于苯那普利。  相似文献   

6.
方法:应用高脂饲料喂养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肾病模型,设正常组、模型组、肾糖颗粒组、洛汀新组、肾糖加洛汀新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大鼠尿白蛋白(ALB)、α1-微球蛋白(α1-MG)及血清IL-1β含量,采用对硝基酚比色法测定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含量。结果:显示肾糖颗粒可降低模型大鼠IL-1β含量,并且减少大鼠尿中的ALB、α1-MG、NAG来改善肾功能。结论:肾糖颗粒可通过降低血清IL-1β含量,进而保护肾脏,延缓疾病进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叶氏活血高肾方对早期高血压肾病患者肾功能及巨噬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8月—2019年7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早期高血压肾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75例给予常规西医综合治疗,观察组7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叶氏活血高肾方治疗,治疗12周后比较2组血压、肾功能[尿24 h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β2微球蛋白(β2-MG)、血胱抑素C(Cys C)]、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尿mALB、尿β2-MG及血Cys C、IL-1β、IL-6、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上述各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70/75),78.7%(59/7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早期高血压肾病患者辅以叶氏活血高肾方治疗不仅有助于控制血压、保护肾功能,且可减轻炎症反应,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泄浊汤对2型糖尿病肾病肾功能衰竭患者肾功能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补肾活血泄浊汤治疗,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肌酐(SCr)、尿素氮(BUN)、β2微球蛋白(β2-MG)、尿蛋白排泄率(UAER)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7(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SCr、BUN、β2-MG、UAER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P 0.05),对照组SCr、BUN、β2-MG、UAER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SCr、BUN、β2-MG及UAER均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治疗后hs-CRP、IL-6、IL-17及TNF-α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降低(P 0.05),且治疗组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P 0.05)。结论补肾活血泄浊汤能够改善2型糖尿病肾病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肾功能,减轻机体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补肾健脾活血解毒煎剂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间质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大鼠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代文组、补肾健脾活血解毒煎剂低、中剂量组,于造模4周后腹主动脉采血检测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收集24 h尿液检测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cetyl-β-D-glucosaminidase,NAG)、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取梗阻侧肾组织,HE、Mason染色观察肾小管间质病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α-SMA、TGF-β1在肾间质的阳性染色表达,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Scr、BUN、尿NAG、β2-MG水平以及α-SMA、TGF-β1阳性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补肾健脾活血解毒煎剂低、中剂量组大鼠Scr、BUN水平降低,尿NAG、β2-MG排泄减少(P0.05或P0.01),与代文组相当;补肾健脾活血解毒煎剂低、中剂量组和代文组α-SMA、TGF-β1阳性表达均显著下调(P0.01)。结论:补肾健脾活血解毒煎剂可能通过改善肾小球、肾小管功能,抑制α-SMA、TGF-β1的表达,从而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分化,达到改善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温肾排石汤辅助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疗效。方法将84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PCNL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温肾排石汤治疗。对比2组的结石清除情况,检测2组治疗前后尿血红蛋白、β2-微球蛋白(β2-MG)、胱抑素C(Cys C)、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1β的水平。结果观察组清石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尿血红蛋白、β2-MG、Cys C、NGAL水平和CRP、IL-6、TNF-α、IL-1β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观察组尿血红蛋白、β2-MG、Cys C、NGAL水平和CRP、IL-6、TNF-α、IL-1β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温肾排石汤辅助PCNL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疗效确切,能改善肾功能,可能与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补肾祛毒汤对慢性肾衰(脾肾气虚证)患者血清TGF-β1、BMP-7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106例CRF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3例。均接受一般对症处理,对照组给予西医基础治疗,再给予氯沙坦钾口服,研究组在上述方案上采用补肾祛毒汤口服。检测血清炎性因子、纤维化指标、TGF-β1、BMP-7以及肾功能水平,比较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IL-6、IL-8、TNF-α降低(P0.01),IFN-γ升高(P0.01),C-Ⅳ、PC-Ⅲ、LN降低(P0.05),TGF-β1降低(P0.01),BMP-7升高(P0.01),Ccr、e GFR升高(P0.05),Scr、β2-MG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IL-6、IL-8、TNF-α较低(P0.01),IFN-γ较高(P0.01),C-Ⅳ、PC-Ⅲ、LN较低(P0.05),TGF-β1较低(P0.01),BMP-7较高(P0.01),Ccr、e GFR较高(P0.05),Scr、β2-MG较低(P0.05),总有效率较高(P0.01)。结论:补肾祛毒汤治疗脾肾气虚型CRF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TGF-β1,上调BMP-7的表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研究滋肾柔经汤对痛风性肾病合并肾衰竭患者肾小管损伤与微炎症状态影响及治疗效果。方法:纳入102例痛风性肾病合并肾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取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滋肾柔经汤治疗。记录2组患者治疗效果、白蛋白(Alb)、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酸(UA)、β_2-微球蛋白(β_2-MG)、24 h尿蛋白定量(24 hUpro)、α_1-微球蛋白(α_1-MG)、肾小球滤过率(eGF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 (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MCP-1)水平。结果:治疗前,2组Alb、UA、SCr、BU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UA、SCr、BUN均降低,Alb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UA、SCr、BUN低于对照组,Alb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eGFR、24 h Upro、α_1-MG、β_2-M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24 h Upro、α_1-MG、β_2-MG均降低,eGFR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24 h Upro、α_1-MG、β_2-MG低于对照组,eGFR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MCP-1、TNF-α、IL-6、hs-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MCP-1、TNF-α、IL-6、hs-CRP均下降,且观察组MCP-1、TNF-α、IL-6、hs-CRP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88.24%,高于对照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滋肾柔经汤可减轻痛风性肾病合并肾衰竭患者肾小管损伤,明显改善患者微炎症状态,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益气补肾通络散结方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CGN)疗效及对肾功能、中医症候、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尿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α1-微球蛋白(α1-MG)和微量白蛋白(m ALB)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CGN患者108例,按照入院单双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益气补肾通络散结方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对肾功能指标[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24小时尿蛋白]、中医症候、血清RBP、尿NAG、α1-MG和m ALB水平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有效率77. 78%较对照组的59. 26%高(P0. 05);治疗后,观察组腰膝酸软、疲乏无力、口干咽燥、五心烦热评分均较对照组低(P0. 05);治疗后,观察组SCr、BUN、24小时尿蛋白水平均较对照组低(P0. 05);治疗后,观察组RBP、NAG、α1-MG和m ALB水平均较对照组低(P0. 05)。结论:益气补肾通络散结方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CGN疗效较好,可改善肾功能,减轻中医症候,降低RBP、NAG、α1-MG和m ALB水平。  相似文献   

14.
兰珍 《时珍国医国药》2013,24(7):1693-1694
目的 探讨丹参川芎嗪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9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加用丹参川芎嗪.比较两组在UAER、UACR、β2-MG和各组患者血清IL-6、IL-18、TNF-α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尿UAER、UACRβ2-MG均有下降,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P<0.05;并且丹参川芎嗪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丹参川芎嗪组下降较明显;两组治疗前后血清IL-6、IL-18、TNF-α方面均有明显改变,(P均<0.05),并且丹参川芎嗪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丹参川芎嗪组下降较明显.结论 丹参川芎嗪在早期糖尿病肾病,可降低尿UAER、UACR、β2-MG水平,提示丹参川芎嗪能减少尿蛋白,改善肾功能.同时丹参川芎嗪能明显降低血清中IL-6、IL-18、TNF-α水平,提示丹参川芎嗪能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有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当归补血汤合六味地黄汤治疗早期高血压肾损害的临床疗效及对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240例患者采用区组分层随机,以SAS软件生成的数字表法,按1∶1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基础治疗口服缬沙坦胶囊,80 mg/次,1次/d;血压未达标加用硝苯地平控释片,1片/次,1次/d。对照组采用六味地黄汤,1剂/d,分早晚2次内服;观察组采用当归补血汤合六味地黄汤,1剂/d,分早晚2次内服。两组疗程均为12周。检测尿血清β_2微球蛋白(β_2-MG),尿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胱抑素C(CysC)水平,微量白蛋白(mALB),血肌酐(SCr),并计算尿微量白蛋白/肌酐(UACR)和肾小球滤过率(e GFR),包括eGFR_(MDRD)和eGFR_(CKD-EPI);进行治疗前后肝肾阴虚证评分;检测治疗前后血清TGF-β_1,PAI-1,IL-1β和TNF-α水平,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89.09%,优于对照组的77.2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91,P0.05);治疗后观察组β_2-MG,CysC,NAG,m ALB和SC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UACR低于对照组,eGFR_(MDRD)和eGFR_(CKD-EPI)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TGF-β_1,PAI-1,IL-1β和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均未发现与中药相关不良反应。结论:当归补血汤合六味地黄汤治疗早期高血压肾损害,能减临床症状,减轻早期肾损伤,延缓肾损害进展,并能调节TGF-β_1,PAI-1,IL-1β和TNF-α等因子,起到保护肾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化浊通络方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组织型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63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31例)采用DN常规治疗,治疗组(3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化浊通络方,疗程3个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GF-β1,MMP-9,TIMP-1水平,同时观察β2-微球蛋白(β2-MG)、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TGF-β1,TIMP-1水平下降(P<0.05,P<0.01),MMP-9水平、MMP/TIMP-1比值升高(P <0.05,P<0.01),β2-MG,UAER指标改善(P <0.05,P<0.01).同时治疗组治疗后TGF-β1,MMP-9,TIMP-1及Ⅳ型胶原水平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益气养阴化浊通络方可能是通过改善血清TGF-β 1,MMP-9,TIMP-1水平而影响细胞外基质(ECM)代谢调控系统,延缓DN的进展.  相似文献   

17.
《中成药》2014,(9)
目的观察芪参益气滴丸(黄芪、丹参、三七和降香)治疗糖尿病早期肾病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白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糖尿病早期肾病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均分成治疗组(替米沙坦和芪参益气滴丸)和对照组(替米沙坦),均接受糖尿病教育、糖尿病饮食控制及胰岛素注射降糖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观察两组血压(BP)、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肌酐(SCr)、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及血清SSA、IL-6及TNF-α等指标的改变。停服芪参益气滴丸继续替米沙坦等治疗6个月后随访。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5);两组治疗后BP、FBG、HbA1c、血清SAA、IL-6、TNF-α、SCr、尿β2-MG及UAER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两组之间治疗后的BP、FBG、SCr、HbA1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治疗后的血清SAA、IL-6、TNF-α、尿β2-MG、UAER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停服芪参益气滴丸6个月后随访,治疗组上述指标仍然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芪参益气滴丸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气虚血瘀证能有效、持久地减少尿白蛋白的排出;其肾脏保护机制可能与抑制糖尿病肾病早期的炎症性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8.
周倩倩  郭明娃 《天津中医药》2020,37(9):1014-1018
[目的]探讨加味防己黄芪汤联合西医治疗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月东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100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加味防己黄芪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两组均给予连续治疗3个月。治疗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评分、24 h收缩压标准差(24 h SSD)、24 h舒张压标准差(24 h DSD)、24 h平均收缩压(24 h SBP)、24 h平均舒张压(24 h DBP)、尿微量白蛋白(UmALB)、β2微球蛋白(β2-MG)、尿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血胱抑素C(CysC)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水平。记录并比较两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0.00%(45/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3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评分、24 h SSD、24 h DSD、24 h SBP、24 h DBP、UmALB、β2-MG、NAG及CysC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同时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TNF-α、IL-1β、TGF-β1及PAI-1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同时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TNF-α、IL-1β、TGF-β1及PAI-1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加味防己黄芪汤联合西医治疗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明显控制血压水平,减轻肾损伤,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益气固肾方治疗糖尿病肾病脾肾亏虚证临床疗效,探讨其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氧化应激指标、肾间质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9例患者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益气固肾方,每次150 mL,每日2次,口服。2组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Ⅳ型胶原(CⅣ)、血肌酐(SCr)、尿素氮(BUN)、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记录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42/45),对照组为75.56%(34/44),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IL-6、TNF-α、MDA、CⅣ、SCr、BUN、β2-MG水平明显降低,SOD水平明显升高,观察组治疗后CTGF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IL-6、TNF-α、MDA、CTGF、CⅣ、SCr、BUN、β2-MG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SO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6.67%(3/45),对照组为25.00%(11/44),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固肾方联合西医常规治疗糖尿病肾病脾肾亏虚证可有效减轻患者炎症及氧化应激反应,减缓肾间质纤维化进程,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十味芪黄益肾方配合复方α-酮酸片对脾肾亏虚型慢性肾衰竭患者β2微球蛋白(β2-MG)、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水平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7年3月住院及门诊慢性肾衰竭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α-酮酸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十味芪黄益肾方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肾脏功能、血清β2-MG、CTGF、BMP-7及炎性因子水平,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 C)等肾脏功能指标、β2-MG、CTGF水平及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等炎性因子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BMP-7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90.70%,显著高于对照组65.12%(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十味芪黄益肾方配合复方α-酮酸片对脾肾亏虚型慢性肾衰竭患者疗效肯定,可有效改善血清β2-MG、CTGF、BMP-7及炎性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