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缺血性中风属中医学"中风"范畴,其病因病机学说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不断深入和完善过程.  相似文献   

2.
中风在现代医学中又称脑血管疾病,为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死亡率高于心血管疾病及癌症[1],其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伴有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或不经昏仆而仅以喁僻不遂为主症的一种疾病。临床上将中风分为中经络和中脏腑两大类,中经络者,病位较浅,病情较轻,一般无神志改变,  相似文献   

3.
缺血性中风病机新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理论认为风、火、痰、瘀、气、虚是缺血性中风病理因素;气血逆乱,脑脉闭阻是其基本病机;近来又产生了毒邪致中的观点。本文立足于传统理论、结合中风病机学研究进展,试从一个新的角度阐释缺血性中风病的发病机制,以期丰富中医对缺血性中风病理机制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中风又名脑卒中,它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发口角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由于本病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以及并发症多的特点,所以医学界把它同心血管疾病、肿瘤、老年变性病并列为引起人类四大死亡原因的疾病。在祖国医学中,中风之论肇始于《内经》,虽未明确提出中风之病名,但以"偏枯"、"痱风"、"薄厥"、"偏风"、"?斜"等论述。《金匮要略》正式提出"中风"之名,  相似文献   

5.
中医学对痛证病因、病机与治法的认识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马向东 《中国临床康复》2002,6(16):2358-2359
通过对中医学痛证理论的全面、系统回顾,较系统、详细的介绍了中医学对痛证病因、病机与治法的认识,为临床运用中医学的手段治疗痛证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临床思路。  相似文献   

6.
中风病的病因病机与辩证论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风病又称卒中 ,是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独立的疾病。相当于西医的急性脑血管病。关于中风病的记载 ,始见于《内经》 ,此后《金匮要略》中对中风病的病因、脉证等进行了专门论述 ,至清代以后逐渐形成了较系统、完整的中风病证治理论。1 中风病的病因病机1 .1 历代医家的认识 历代医家对中风病因的认识 ,大体上可分为两个阶段。唐宋以前 ,多从“外因”立论 ,金元以后 ,则以“内因”为主。《内经》中对中风病的记载较多 ,提出“内虚邪中”的外因论。《灵枢·刺节真邪》指出“虚…  相似文献   

7.
肝纤维化(HF)是指肝细胞发生坏死及炎症刺激时,肝脏中胶原蛋白等细胞外基质(ECM)增生与降解失去平衡,进而导致肝脏内纤维结缔组织异常沉积的病理过程,轻者称为肝纤维化,重者进而使肝小叶结构改建、假小叶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中医学痛证理论的全面、系统回顾,较系统、详细的介绍了中医学对痛证病因、病机与治法的认识,为临床运用中医学的手段治疗痛证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临床思路。  相似文献   

9.
关于中风病的病因病机和治则治法,古今医家众说纷纭,立论多方。近年来,随着对中风病因病机认识的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理论研究和临床报道支持痰瘀互结是本病重要的病机特点之一的观点。本人结合临床实践,纵观中风病的发病全过程,认为痰瘀病机贯穿了中风病始终,治疗中风应注重痰  相似文献   

10.
中风病的病因病机及历史形成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巧林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27):131-133
目的:中风病的致病原因,历代多有争议,现在“风、火、痰、瘀、气、虚”6种病因被广大学者认同,但多强调气血逆乱,对于基本病机,有人认为气虚血瘀.有人认为升降逆乱,有人认为痰瘀互阻,为进一步探求中风病病因病机,整理、归纳历代医家对本病的认识。 方法:根据《中华医典》所收书籍,从《内经》起直至民国年代所有有关文献,依照时代先后,摘出对本病病因病机有突出贡献的医家思想,从而分析诸因素在历史上提出和确立时间,并总结中风病病因病机理论形成过程。 结果:从《内经》起,就有两种认识,一方面认为气虚邪中,另一方面认为气血逆乱,各历史时期对这两方面有深入发展,不同医家强调各自观点,从而形成现代中风病病因病机学说。主要为5大理论,即①内虚邪中理论。②气血上冲,血菀于上理论。③心火、肝风、气虚、血虚有痰理论。④内虚、肝风、气逆、血瘀理论及其发展。⑤汇通学派中西结合理论,中风理论成熟。现代中医认为,中风的病因病机是在气血内虚的基础上,因劳倦内伤、忧思恼怒、嗜食厚味及烟酒等诱因,引起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直冲犯脑,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脉外,病变过程会出现风、火、痰、瘀、气、虚6类病理因素,初期以风、火、痰、瘀为主,后期虚、瘀为主。 结论:直至民国时期,中风病病因病机理论成熟完善,与现代中医认识以及临床发现基本一致。结合历代医家观点,发现中风病的发病大致有两种,一部分人以气血不足为因;另一部分以肝风内动,气血逆乱为因。火热、痰浊、瘀血出现在病变过程,证明临床上部分患者并不出现风、火、痰证.而以虚证为主.确有其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中风病的致病原因,历代多有争议,现在“风、火、痰、瘀、气、虚”6种病因被广大学者认同,但多强调气血逆乱,对于基本病机,有人认为气虚血瘀,有人认为升降逆乱,有人认为痰瘀互阻,为进一步探求中风病病因病机,整理、归纳历代医家对本病的认识。方法:根据《中华医典》所收书籍,从《内经》起直至民国年代所有有关文献,依照时代先后,摘出对本病病因病机有突出贡献的医家思想,从而分析诸因素在历史上提出和确立时间,并总结中风病病因病机理论形成过程。结果:从《内经》起,就有两种认识,一方面认为气虚邪中,另一方面认为气血逆乱,各历史时期对这两方面有深入发展,不同医家强调各自观点,从而形成现代中风病病因病机学说。主要为5大理论,即①内虚邪中理论。②气血上冲,血菀于上理论。③心火、肝风、气虚、血虚有痰理论。④内虚、肝风、气逆、血瘀理论及其发展。⑤汇通学派中西结合理论,中风理论成熟。现代中医认为,中风的病因病机是在气血内虚的基础上,因劳倦内伤、忧思恼怒、嗜食厚味及烟酒等诱因,引起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直冲犯脑,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脉外,病变过程会出现风、火、痰、瘀、气、虚6类病理因素,初期以风、火、痰、瘀为主,后期虚、瘀为主。结论:直至民国时期,中风病病因病机理论成熟完善,与现代中医认识以及临床发现基本一致。结合历代医家观点,发现中风病的发病大致有两种,一部分人以气血不足为因;另一部分以肝风内动,气血逆乱为因。火热、痰浊、瘀血出现在病变过程,证明临床上部分患者并不出现风、火、痰证,而以虚证为主,确有其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缺血性中风住院死亡患者死亡时间特征规律,为降低缺血性中风住院患者死亡率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2020年12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共361例缺血性中风病死亡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频数和圆形分布统计方法对患者生存时长,死亡时辰、节气及季节等时间指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缺血性中风死亡患者例数男女比例1.11∶1,不同性别患者生存时长经秩和检验示Z=-2.562,P<0.05.冬季死亡频数最高,占26.87%,圆形分布分析在节气上Z=1.3683,P>0.05,在时辰上Z=5.6913,P<0.05.结论:患者生存时长在不同性别上存在统计学差异,缺血性中风病男性患者生存时长大于女性.绝对死亡高峰时辰在申时,相对死亡高峰节气在冬至,冬季是死亡率较高的季节.四季及白昼阴阳更替容易引发患者病情变化造成死亡.在死亡高峰时间段和死亡高峰节气加强治疗和护理,适时调整医疗措施,有助于降低缺血性中风住院患者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正>中风病是一组以脑部缺血及出血性损伤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又称脑卒中或脑血管意外,具有极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早在《内经》中就有中风的记载,因其起病急骤,变化迅速,症见多端,与风性善行而数变相类似,故古代医家取类比象称之为中风,因起病突然,又称卒中。以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不利,偏身麻木等为主要表现的脑血管疾病。近年来,由于诊疗水平的提高,脑卒中的死亡率有所降低,但致残率仍居高不下,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本文通过从五脏与中风病的病因病机关系来进行理论探讨,旨在为中风病的研究开辟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中风病是严重威胁生命 ,影响生存质量的疾病。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及高致死率始终是医学研究的重点课题。中风手足肿胀是中风病康复领域中不容回避的一个问题。我科近 1 0年临床综合治疗中风后手足肿胀患者 2 50例 ,取得较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诊断标准遵照 1 986年中医内科协会制定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并有影像资料证实。 2 50例均为我科住院患者 ,其中缺血性中风 1 6 0例 ,占 6 4 % ;出血性中风 90例 ,占 36 %。缺血性中风患者多系大脑中动脉起始部或深穿支梗死 ;出血性中风患者多系基底节…  相似文献   

15.
股骨头缺血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femoral head,ANFH),又称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是临床常见的骨关节疾病,归属于祖国医学将本病归属"骨痹"、"骨蚀"的范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由于不同病因破坏了股骨头的血液供应所造成的最终结果,虽然其病因病机相当复杂,但其实质为"本虚标实"[1]。历代中医专家学者对ANFH都有大量的临床研究,特别是在中药内治法方面,现将近年来有关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特殊类型的缺血性卒中是指同一条血管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与脑梗塞共存,临床少见。近年来,我科诊治4例,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 男性3例,女性1例;年龄40~56岁,平均48.3岁;高血压2例,分别于首次TIA后第5,6,3和3天再次发作后留下轻微定位体征,每天发作1~10次,每次持续3~20分钟。轻面瘫4例,轻舌瘫2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自制中风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1 2 1例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 2组 ,2组均给予常规脱水降颅压 ,补充电解质 ,及川芎嗪注射剂静脉滴注治疗。治疗组加用自制中风胶囊治疗。 2组疗程均为 1个月。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为 3 3 .7% ,对照组为 1 4.3 % ,组间比较 ,差异显著 ,P <0 .0 5。结论 :中风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 ,能大幅度降低患者致残率 ,提高病人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脑卒中再灌流损伤中,铁参与自由基形成,形成氧自由基、羟自由基及脂质自由基,造成脑组织脂质过氧化损伤。本文通过检测血清铁蛋白(SF),探讨缺血性脑卒中血清铁蛋白的临床意义。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缺血性脑卒中组:诊断按1986年全国第二次脑血管病学术...  相似文献   

19.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治疗急性缺皿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诊断明确的138例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常规对照组。两组基础用药相同。同时治疗组患者依据中医理论进行辨证分型,分为气虚、痰湿、痰火和阴虚4个亚组,根据证型加用相关中药汤剂治疗,观察其临床表现、舌象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变化,并与常规治疗对照组比较。结果;经治疗后各组相关指标及NIHSS评分均明显好转,但治疗组更具优势(各治疗亚组尸均〈0.01.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诊治急性缺血性中风优于单纯的西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西比灵是一种新型选择性钙通道阻滞剂,与丹参进行对照研究。经CT证实急性缺血性中风8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神经功能缺损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O.01和P>0.1),研究具有可比性。经治疗观察,两组在双眼水平凝视、下肢肌力恢复有显著差异(P<0.05)。言语、肩部、手肌力、步行、神经功能积分减少的平均值以及疗效评定,两组均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西比灵能通过血脑屏障,使脑血管扩张,改善红细胞的变形性和血粘度,使破坏的脑细胞得以再生,体征明显好转。该药使用方便,副作用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