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热敏灸配合针刺治疗贝尔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热敏灸配合普通针刺对30例面瘫患者进行治疗。结果:在30例患者中,治愈15例,显效10例,有效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结论:热敏灸合针刺治疗贝尔面瘫疗效显著,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面部穴位注射结合热敏灸治疗顽固性面瘫的治疗效果。方法 70例适宜患者按就诊顺序单双号随机分为2组,单号对照组34例采用面部穴位按摩及热敏灸治疗,双号治疗组3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再配合面部穴位注射,均每日治疗一次,2周后统计效果。结果两组间在总有效率方面并无差异,但是在治愈率方面有明显差异(P 0. 05)。结论穴位注射结合热敏灸治疗顽固性面瘫,其预后前景和疗效相对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热敏灸治疗面瘫急性期患者,分析疗效和护理配合。方法2019年4月~2020年4月,抽取威海市中医院56例面瘫急性期患者入组,所有患者都接受热敏灸治疗,随机数表法分常规组(n=28)和实验组(n=28)。基础性护理给予常规组,优质护理给予实验组。观察治疗有效率和患者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高,生活质量较高(P<0.05)。结论对于面瘫急性期患者,热敏灸治疗的同时,配合灸疗护理、口腔护理、情志护理等优质护理方式,可提高治疗有效率及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热敏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并总结护理经验。方法:6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热敏灸组和针刺组。分剐用热敏灸和针刺治疗,每日1次,周日除外,同时实施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护理措施。总共治疗1月,对比观察两组面瘫临床疗效。结果:热敏灸组30例共治愈25例,治愈率83.3%,好转5例,无效。例,且有15倒治疗3周即提前结束治疗,有效率100%;针刺组30例,治愈23例,治愈率76.7%,好转3例,无效2例,2例因惧怕针灸而中途退出治疗;有效率86.7%。两组的治愈率比较,P〉0.0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热敏灸及针刺治疗面瘫均有确切疗效,但热敏灸疗病程短,无痛苦,病人接受度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热敏灸结合推拿与热敏灸结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12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1例。A组采用热敏灸结合推拿治疗,B组采用热敏灸结合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总积分、主观感觉积分,体征积分和颈部残障指数(NDI)评分。结果:B组退出5例,A组退出2例。治疗后两组总积分、主观感觉、客观体征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B组高于A组(P0.05);治疗后两组NDI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且B组低于A组(P0.05);治疗后总积分、主观感觉、客观体征评分差值B组高于A组(P0.05),NDI下降值B组高于A组(P0.05);总有效率B组高于A组(P0.05)。结论:热敏灸结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主观感觉积分、客观体征评分及NDI评分均优于热敏灸结合推拿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针刺结合热敏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结合热敏灸治疗,对照组仅用针刺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及痊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针刺结合热敏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热敏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和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就诊于我院的周围性面瘫患者68例并随机分为常规针刺组和热敏灸组各34例,常规针刺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热敏灸组则在常规针刺基础上实施热敏灸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并总结护理措施。结果:热敏灸组总有效率为94.11%,显著高于常规针刺组的76.47%(P0.05)。结论:热敏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显著、操作简单,且配合对应护理措施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针刺配合热敏点灸治疗急性期贝尔氏面瘫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目的:探索一种治疗面瘫急性期创痛小、疗效好、易操作的新疗法.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常规针刺加热敏点灸法;对照组单纯采用常规针刺.参照1997日本面神经研究会制定的"面神经功能评价标准",评定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组间治疗后症状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76.67%、50.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76.67%,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加热敏点灸和单纯针刺疗法对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均有良好疗效,且针刺加热敏点灸优于单纯针刺.  相似文献   

9.
针刺结合按摩治疗面瘫2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兰玉 《四川中医》2003,21(11):94-95
用针刺面部穴位结合头面部按摩治疗面瘫28例,结果痊愈24例,显效3例,好转1例。本组病例全部有效。治愈率为85.72%。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穴位按摩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56例门诊患者按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泼尼松,30mg/次,2次/d,3d后改为10mg/次,连用1周。维生素B1,100mg/次,1次/d,肌注。维生素B2,1000ug/次,每周1次,肌注。治疗组28例针灸治疗,取穴:同侧颈夹脊、攒竹、丝竹空、四白、阳白、地仓、颊车、颧髎、迎香、下关、翳风、双侧合谷;人中沟歪斜配水沟;鼻唇沟平坦加迎香;颏唇沟歪斜加承浆;味觉消失、舌麻加廉泉;迎风流泪、目赤配睛明;素体赢弱配足三里、曲池。常规消毒针刺得气后,留针30min,1次/d。起针后点按耳后翳风、颈夹脊及面部攒竹、太阳、印堂、颊车、地仓、人迎、承浆、四白等腧穴及相关神经分布区域3~5min/次,1次/d。连续治疗1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连续治疗3疗程,疗程间间隔1d,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3例,显效8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2.86%。对照组痊愈6例,显效5例,有效8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3.08%。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结合穴位按摩治疗周围性面瘫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热敏灸疗法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的有效性.方法:纳入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病人50例,随机分为热敏灸组25例,针刺组25例,每月保证治疗15次为1疗程,共治疗6个疗程.采用Portmann(RPA)简易评分标准和House Brack mann(H-B)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系统为指标以评价疗效.结果:热敏灸组和针刺组的...  相似文献   

13.
14.
穴位注射结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结合针刺治疗静止期周围性面瘫疗效及机制.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Ⅰ组、对照Ⅱ组各30例,于治疗前后分别观察临床症状、体征和甲襞微循环.结果:治疗组治愈率63.3%,对照Ⅰ组46.7%,对照Ⅱ组40.0%.治疗组疗效优于两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改善微循环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穴位注射结合针刺能改善机体微循环状态,且疗效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隔药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5例,治疗组取穴:下关、翳风,配穴合谷、足三里。面部均取患侧穴位,合谷﹑足三里取双侧。针刺方法:采用0.3mm×40mm毫针,常规进针,捻转以患者感到酸胀得气为度。留针30min,每隔10min捻转针1次,以保持针感。隔药灸,方用南星30g、制马钱子10g、白芷30g、冰片10g,上药共研细末,取药末适量用鲜姜汁调,做成一元硬币大小厚薄药饼,分别贴敷于患侧下关﹑翳风穴,用艾柱隔药灸每穴5壮,灸完后用胶布固定10h后取下。对照组单纯用电针治疗,取穴:阳白透鱼腰﹑地仓透颊车﹑下关﹑翳风﹑合谷﹑足三里。均取患侧,常规进针得气后接6805-2电针治疗仪疏密波刺激30min。结果:治疗组痊愈率76.00%,对照组40.00%。治疗组平均治疗(17.26±5.06)次,对照组平均治疗(23.78±4.32)次,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隔药灸治疗周围性面瘫具有取穴少、方法简单、疗效好、患者容易接受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针刺配合热敏点灸治疗周围性面瘫3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热敏点灸治疗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期面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观察组予以针刺配合热敏点灸治疗,对照组予以单纯针刺治疗,共治疗20天,于治疗前后对患者面神经功能进行评价,比较2组患者面神经功能的改善程度及临床疗效的差别.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均能显著提高面神经功能积分(P<0.01),且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配合热敏点灸治疗周围性面瘫能显著改善周围性面瘫患者的面神经功能,尤其对急性期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针刺结合药线点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药线点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病效果。方法:60例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用针刺联合艾灸治疗,观察组用针刺结合药线点灸治疗。结果: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面部活动改善时间、感觉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症状积分高于对照组(P<0.05),平均治疗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结合药线点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病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8.
针刺结合穴位按摩治疗浸润性突眼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Xu WM  Guo YH  Chen BX 《中国针灸》2011,31(2):101-104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穴位按摩治疗浸润性突眼的临床疗效,为甲亢性浸润性突眼提供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45例浸润性突眼患者随机分为针推组(25例)与西药组(20例),针推组采用针灸配合穴位按摩,选择睛明、球后、承泣、上明为针刺主穴,配合手法按摩颈后部及眶周局部各穴.西药组静脉点注地塞米松和氨甲喋呤,口服强的松.比较两组治疗后突眼度和临床疗效.结果:针推组治疗前后突眼度分别为(20.27±1.22)mm、(18.11±0.87)mm,西药组分别为(20.34±1.20)mm、(19.47±1.11)mm,两组治疗后突眼度均明显改善(均P<0.01),针推组突眼度改善明显优于西药组(P<0.01);针推组总有效率为83.3%(40/48),优于西药组的53.8%(21/39),且不良反应少.结论:针灸配合穴位按摩治疗浸润性突眼疗效确切,优于西药常规治疗,是一种较优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热敏灸对产后尿潴留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产后尿潴留患者156例,随机分为针刺+热敏灸组(52例)、针刺组(52例)和对照组(52例),针刺+热敏灸组取三阴交、阴陵泉、足三里穴位针刺治疗,热敏灸取肺俞、关元俞、中极穴位进行治疗;针刺组取三阴交、阴陵泉、足三里穴位针刺治疗;对照组用新斯的明1 mg肌肉注射,同时热敷腹部;均每日1次。观察各组患者的排尿情况及排尿时间。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156例产后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3组,比较各组年龄、孕产史、导尿情况、尿潴留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各组的总有效率为:针刺+热敏灸组94. 23%,针刺组84. 62%,对照组73. 08%。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 142,P=0. 01)。对比各组排尿时间,针刺+热敏灸组与针刺组、对照组对比排尿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针刺组与对照组对比排尿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结论针刺联合热敏灸可有效改善产后尿潴留现象,优于单独使用针刺和西药治疗,且无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热敏灸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筛选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有效针灸治疗方案。方法:选取慢性盆腔炎患者80例,采用随机单盲法分成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针刺结合热敏灸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结合灸盒治疗,隔日治疗1次,10次为1疗程,月经期暂停治疗,共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45.0%,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治愈率为20.0%,总有效率为80.0%,两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刺结合热敏灸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优于针刺结合灸盒治疗,且操作简便,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