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 分析探讨针刺结合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2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1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治疗组采用针刺结合穴位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治愈、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52例、40例、17例、1例,总有效率为99.09%(109例);对照组的治愈、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35例、22例、43例、10例,总有效率为90.91%(100例),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结合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与单纯西药治疗皮肤型过敏性紫癜的疗效差异。方法 113例已确诊的皮肤型过敏性紫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西医组52例,中西医结合组61例。治疗3周,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西医组治愈12例,显效16例,有效16例,无效8例,有效率84.62%,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愈40例,显效12例,有效7例,无效2例,有效率96.72%,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型过敏性紫癜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42例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例资料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分析其疗效。结果:患者经过1~2个疗程的治疗后,疗效为显效22例,占52.4%;有效13例,占30.9%;无效7例,占16.7%;总有效率为83.3%。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癫痫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1年3月我院收治的67例癫痫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单纯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中医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效11例,有效9例,无效10例;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7例,无效17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癫痫症效果显著,能够减少发作次数,缓解发作症状,并且能够有效克制西医治疗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黄解元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2):3373-3374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20例患者采用中医中药、针灸、牵引辅助以及西药治疗.结果:120例患者,治愈80例,显效3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3.33%.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上多采用非手术治疗的方法,中西医结合疗法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最佳的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腰间盘突出症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中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30例,其中治愈23例,好转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30例,其中治愈13例,好转8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0%。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相较于一般治疗方法来说,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更加明显,不良反应也较少,是治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良策。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 82例慢性胃炎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一般调理和西药治疗;治疗组42例,西药治疗基础上,根据个体情况采用中医辨证治疗。2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 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治疗组治愈36例,显效5例,无效1例;对照组治愈26例,显效8例,无效6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医调理并用中医审因审证治疗慢性胃炎疗效显著,复发率降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陈华 《上海医药》2016,(2):30-32
目的:探讨电针结合健身强腰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方法,将45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简单随机数字袁法分为两组,治疗组228例,对照组225例,均行电针治疗,治疗组增加健身强腰操锻炼.观察两组治疗后疗效情况并进行远期复发率比较.结果:治疗组治愈82例,显效127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92.00%.对照组治愈74例,显效112例,无效39例,总有效率82.6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结合健身强腰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30例患者予卧床休息、牵引、中药汤剂内服、推拿、针灸、中药烫疗、中药贴敷、中药离子导入及西医静脉滴注脱水剂、活血化瘀制剂、营养神经药,封闭等综合治疗,7~10d为1个疗程。结果全组患者经过2~3个疗程综合治疗,治愈18例(60.0%),显效9例(30.0%),好转1例(3.3%),无效2例(6.7%),总有效率为93.3%。结论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0.
前列素E_1注射液联合中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即中医辩证联合前列素E1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3例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A组)采用一般西医对症治疗,西药治疗组(B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前列素E1,中西医结合治疗组(C组)在B组的基础上联合中医辩证治疗。观察比较三组的临床疗效及足背动脉的血流速度、血流峰值的差异。结果C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而B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流速度及血流峰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即中医辩证联合前列素E1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在改善患者临床疗效及下肢血流等方面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1.
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实验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50例),实验组采用中药内外用药、牵引、整复手法综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用JOA下腰痛对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价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的临床优良率和疗效等级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用于复发性口腔溃疡(ROU)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ROU患者108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组和B组,每组54例,其中A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加服中药汤剂.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B组溃疡创面愈合时间及疼痛VAS评分均显著低于A组(P<0.05);B组愈合率明显高于A组(77.78%vs.51.85%,P<0.05),而复发率显著低于A组(5.55% vs.31.48%,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明显提高ROU的临床疗效,促进溃疡面愈合,有效预防溃疡复发.  相似文献   

13.
王冰  宋桂芹 《中国医药科学》2012,(22):237-238,245
目的对滴虫性阴道炎的临床治疗方法进行探讨研究,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08年12月~2011年12月于笔者所在单位接受诊治的124例滴虫性阴道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3组,A组41例患者采取奥硝唑阴道用药治疗,B组41例患者采取奥硝唑口服用药治疗,C组42例患者采取中西医联合用药治疗,对3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过比较发现A、B、C3组的总有效率别为60.98%、82.93%、97.62%,C组的有效率要明显高于B组和A组,B组的有效率要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3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4%、7.3%、2.38%,三组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联合用药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引起的不良反应少,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林云霞 《临床医药实践》2005,14(10):778-779
目的:寻找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有效方法。方法:将133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随机分成三组,中西药联合组,单纯中药组,单纯西药组,用三种不同的治疗方法,观察其疗效。结果:双侧输卵管通常率,妊娠率分别为:中西药联合组87.5%和84.1%,中药组60.0%和54.3%,西药组48.6%和42.9%。三组比较中西药联合组效果明显高于单纯组(P<0.01)。结论:中西药联合保留灌肠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口服西药配合灌肠对慢性盆腔炎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5月。2012年5月在本院进行慢性盆腔炎治疗的196例患者,且所有患者根据治疗的方案分为3组。其中60例患者仅口服西药(氧氟沙星),每次400mg,每天2次,同时服用400mg甲硝唑,作为A组;72例患者在口服西药的基础上,另加中药灌肠,每晚1次,作为B组;其余64例患者在151服西药的基础上,另加西药灌肠,每晚1次,作为C组。观察比较3组的疗效。结果A、B、C3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26%、68%、64%,B、C两组的疗效明显比A组好。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都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口服西药配合灌肠对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明显比口服西药好,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安全可行,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针对葡萄膜炎患者,采用中医药综合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表现。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2月~2013年12月葡萄膜炎患者92例,通过抽签法将葡萄膜炎患者平均分为B1组(治疗组46例)、B2组(对照组46例)。B2组:西药治疗;B1组:中医药综合治疗。对比B1组、B2组葡萄膜炎患者完成治疗后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临床治疗有效率两个方面, B1组葡萄膜炎患者高于B2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葡萄膜炎患者,选择中医药综合治疗的方法,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表现出了明显的优势,成功提高患者临床疾病的痊愈率,有效凸显中医药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药饮片在不同中药炮制方式下治疗风热感冒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风热感冒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甲组、乙组及丙组,各40例。三组均采用中药饮片治疗,甲组实施水处理前联合炮制前分档、乙组实施炮制前分档、丙组实施水处理前分档。对比各组治疗效果。结果甲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高于乙组的75.00%、丙组的7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饮片在不同中药炮制方式下治疗风热感冒患者的效果存在一定差异,因此炮制中药饮片前需采取炮制前和水处理前分档,可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王茜 《中国医药科学》2012,(15):176-177
目的应用西药与美容外治法联合方案对痤疮患者进行治疗,分析临床效果。方法抽取86例患有痤疮的临床确诊患者,分为A、B两组,每组43例。分别采用常规西药和常规西药与美容外治法联合进行治疗。结果 B组患者治疗后的病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A组;停止用药和治疗后病灶再次出现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两组治疗过程中没有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应用西药与美容外治法联合的方案对痤疮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复发性口腔溃疡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44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按照随机化原则分为西医常规治疗组22例(常规治疗组)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22例(结合组),常规治疗组用1%普鲁卡因含漱后溃疡局部涂抹碘甘油,口服维生素B6 100 mg、维生素B2 20 mg、维生素C 200 mg,每日3次,连服1个疗程(15 d),结合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加服辨证施治后的中药:寒凝血瘀型以少腹逐瘀丸为治疗主方加减,肝火旺盛型服龙胆泻肝汤治疗,肝血亏虚型以归芍地黄丸加减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结合组22例中痊愈6例,显效8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6.4%;常规治疗组22例中痊愈3例,显效7例,有效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72.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能针对不同体质辨证施治以提高疗效,可减少复发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中医辨证论治慢性乙肝e抗原转阴的临床疗效。方法 125例慢性乙肝病人,其中:治疗组79例(中药组),分为五型,各型选相对应方药;对照组46例(西药组),观察治疗前后HBeAg变化。结果 治疗后治疗中药组HBeAg转阴优于对照组(P<0.005)。结论 中医辨证选方用药对HBeAg转阴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