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对某院手术后患者肺部感染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情况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进行监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2 0 0 3年1月- 2 0 0 4年12月间术后发生肺部感染患者的血、痰及尿标本,进行细菌分离、ESBLs检测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88.6 4 % (39/ 4 4)的肺部感染患者分离出细菌,共4 7株,其中产ESBLs菌12株,占2 5 .5 3%。产ESBLs菌感染患者的总住院天数、术后住院天数及发热天数显著高于非产ESBLs菌感染患者(P <0 .0 1) ,术前应用抗菌药物比率亦显著高于后者(P <0 .0 5 )。产ESBLs菌对青霉素类、大部分头孢菌素类和单环类抗生素耐药率>90 % ,对三代头孢菌素、单环类及部分喹诺酮类和加酶抑制剂的复合药的耐药率均明显高于非产ESBLs菌(均P <0 .0 5 )。结论 术后患者肺部感染产ESBLs细菌较常见,对临床治疗及患者的术后恢复不利;其耐药性监测对临床用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回顾性分析医院感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与控制对策.方法 收集2005年1月-2011年10月患者痰标本,采用K-B琼脂扩散法和ESBLs确证试验进行ESBLs的检测,医院感染产ESBLs菌危险因素的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结果 共检出肠杆菌科细菌946株,其中产ESBLs细菌238株,检出率2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年龄(OR=2.66,P=0.021)、基础疾病(OR=2.76,P=0.023)、机械通气(OR=6.72,P=0.013)、三代头孢菌素应用(OR=3.88,P=0.024)、住院时间(OR=2.11,P=0.031)全部进入回归方程.结论 年龄、基础疾病、机械通气、三代头孢菌素应用、住院时间为医院感染产ESBLs菌的独立危险因素,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加强患者的营养支持、制定合理的个性化的预防方案对于控制和减少肺部感染产ESBLs菌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相关肺炎(VAP)的危险因素及对策.方法以机械通气时间〉48 h的116例患者中符合VAP诊断标准的42例患者作为VAP感染组,未感染者作为对照,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分析分别得出VAP的危险因素.结果VAP发生率为36.21%;慢性肺疾病、糖尿病、年龄≥60岁、机械通气时间≥5 d、使用胃酸抑制剂、鼻饲、仰卧位是VAP发生的危险因素;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不能降低VAP的发生率.结论避免VAP的危险因素是降低VAP发生率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肺部感染患者肠杆菌科产ESBLs细菌的临床特点、耐药性及对策。方法2001年2月~2004年9月,从本院住院肺部感染患者痰标本中做细菌培养,采用K-B琼脂扩散法和ESBLs确证试验进行ESBLs的检测。结果共培养出肠杆菌科细菌541株,其中产ESBLs菌135株;药敏试验耐药率对亚胺培南最低为0,其次为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分别为31.11%和44.44%;产ESBLs菌株较不产ESBLs菌株表现为对抗菌药物明显高的耐药率(P<0.01);共筛选出入住ICU、侵袭性医疗操作、三代头孢菌素应用等6个危险因素。结论肺部感染患者中肠杆菌科细菌产ESBLs较严重,产ESBLs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耐药性比非产ESBLs菌严重,亚胺培南是治疗由产ESBLs菌引起感染的最有效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5.
李光梅 《中国保健》2008,16(15):630-631
目的了解新生儿科病房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分离菌株基因型情况.方法用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推荐的表型确证方法,对我院新生儿科病房分离的非重复的45株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白菌进行ESBLs确证.分别用TEM、SHV和CTX-M通用引物对ESBLs阳性菌株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然后DNA测序.结果45株细菌中,检出ESBLs阳性菌19株,检出率为42.2%.19株ESBLs菌中2株携带TEM-1基因,14株携带SHV-12基因,1株SHV-59型,10株CTX-M14型,并有多基因携带状况,2株TEM、CTX-M基因同时阳性,7株SHV、CTX-M基因同时阳性.结论SHV-12型ESBLs是新生儿科病房最常见的ESBLs,其次为CTX-M14,耐药菌存在严重多重耐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败血症患儿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10月-2013年1月医院收治的109例败血症患儿的病原菌,采用VITEK-2Compact分析仪进行鉴定及药敏分析。结果 109例败血症患儿中检出革兰阳性菌60株占55.0%,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占61.7%,革兰阴性菌45株占41.3%,以肺炎克雷伯和大肠埃希菌为主,分别占24.4%、22.2%,真菌4株占3.7%;葡萄球菌属对青霉素、苯唑西林等耐药率较高>80.0%,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100.0%敏感;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氨曲南均高度耐药,对亚胺培南和厄他培南敏感;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32株,占86.5%,检出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9株和大肠埃希菌6株,检出率分别为81.8%和60.0%。结论败血症患儿检出病原菌前3位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耐药性严重,临床应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株的出现。  相似文献   

7.
机械通气相关肺炎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73,自引:24,他引:49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相关肺炎(VAP)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内科ICU、外科ICU、CCU爱气时间在24小时以上194例患者,符合VAP诊断标准作为BVAP感染组,VAP未感染组作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分析分别得出VAP危险因素、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VAP的感染发生率为27.84%,单因素分析表明慢性肺疾病、先前使用的抗生纱,气管造口术、急诊手术、机械通气患者仰卧位、鼻胃管、肺动脉插管、胃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深圳蛇口地区2007-2009年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感染情况及耐药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和有效控制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MicroScan autoSCAN 4微生物分析仪及NC31细菌鉴定及药敏板,对蛇口人民医院2007-2009年从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进行鉴定以及测定其常用抗生素的药敏情况,同时用K-B纸片药敏法作ESBLs确诊试验,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这三年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菌株的检出率分别平均是25.3%和28.7%,三年间变化不明显(P〉0.05),大肠埃希菌对阿米卡星耐药率由5.8%上升到10.7%,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耐药率由6.0%上升到14.3%,对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率由46.1%上升到54.8%,对头孢西丁耐药率由6.5%上升到16.7%,对头孢吡肟耐药率由16.2%上升到28.6%,对头孢唑啉耐药率由26.6%上升到36.9%,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由5.2%上升到14.9%,耐药率最高是氨苄西林和哌拉西林,耐药率在70%以上,其他抗生素如环丙沙星等三年来变化不大(P〉0.05)。肺炎克雷伯菌对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分别由58.3%、2.1%上升到70.0%、8.8%;对阿米卡星等10种抗生素耐药性都下降,尤其是氨苄西林/舒巴坦和左旋氧氟沙星,耐药性分别由43.8%、23.8%下降到25.0%、11.2%,耐药性最高是氨苄西林93.8%,其他几种抗生素敏感率变化不大(P〉0.05)。结论本地区ESBLs菌株检出率近3年中呈平稳趋势,大肠埃希菌耐药率提高,并具有多重耐药特性,应加强抗生素使用管理,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医院近5年胆道感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的耐药性和其危险因素,并为临床经验性治疗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7-2011年收集的216例胆汁细菌培养结果为革兰阴性菌的胆道感染患者进行分析,其中产ESBLs菌胆道感染患者97例作为观察组,非产ESBLs菌胆道感染患者119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胆道感染细菌的耐药性进行比较,并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ESBLs菌株致胆道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216株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155株占71.76%;检出产ESBLs菌97株,其中大肠埃希菌82株占84.54%;产ESBLs组对头孢菌素等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均显著高于非产ESBL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胆道产ESBLs菌株的耐药比率较高,临床上要严格掌握ERCP操作治疗的适应证,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注意控制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应用,可减少产ESBLs细菌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泌尿系感染产ESBLs株耐药基因分型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目的了解泌尿系感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 (ESBLs)菌株的主要基因型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性. 方法用表型确证试验确定临床尿液标本中,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54株,分别用TEM、SHV和CTX-M通用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其最低抑菌浓度(MIC),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PCR扩增结果显示:CTX-M、TEM和SHV的检出率分别为85.2%、37.0%和9.3%,42.6%的菌株同时携带≥2个基因;MIC测定结果显示:产ESBLs株对亚胺培南的敏感率为100%;对阿米卡星的敏感率高达98.1%;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西丁的敏感率也较高,分别为88.9%和70.4%;其对环丙沙星和氨苄西林/舒巴坦的敏感率则低,分别为25.9%和1.9%. 结论我院泌尿系感染产ESBLs株对亚胺培南的敏感性最高,接近半数菌株同时携带≥2个基因,产ESBLs菌株的主要基因型为CTX-M.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机械通气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感染病原菌的特点。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接受机械通气的12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入组患者通气时间均在48h以上。通过回顾性分析,对出现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相关患者需要进行痰培养检查和X射线检查,并密切观察其临床特点。结果:120例机械通气患者中,73例患者经确诊出现肺部感染情况,其中64例患者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获得者,确诊率占53.33%。VAP患者主要病原菌为革兰氏阴性菌,总共为74株,约占病原菌总数的67.27%;革兰氏阳性菌共13株,占病原菌总数的11.82%;真菌共23株,占病原菌总数的20.91%。经单因素分析发现,患者是否出现VAP,与其是否存在糖尿病史、吸烟史、机械通气时间、插管方式、鼻饲方法、抗生素使用情况,以及气管切开、定时吸痰方面联系较为密切,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机械通气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气管内分泌物增多,X射线检查后会发现,有新阴影灶存在于患者肺部,且革兰氏阴性菌为最易感染的病原菌。临床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病情并采取针对性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醋酸钙不动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分析邵逸夫医院重症监护病房176例连续性发生VAP的病原学诊断结果。分成醋酸钙不动杆菌组和对照组(其他致病茵),用多元logistic回归法分析醋酸钙不动杆菌引起VAP的危险因素。结果 醋酸钙不动杆菌组26例(26/176,14.7%),对照组150例(85.2%)。统计学分析表明,头颅外伤(OR=4.20,95%CI:2.72~6.48)、外科手术(OR=2.88,95%CI:1.78~4.66)、成人呼吸窘迫征(OR=2.81,95%CI:1.19~6.64)、大量肺误吸(OR=6.71,95%CI:3.91~11.50)是患者并发醋酸钙不动杆菌VAP的高危因素。结论 使用呼吸机的患者感染醋酸钙不动杆菌引起VAP,其流行病学特点不同于其他致病菌,高危因素可能是气道护理时的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13.
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耐药基因分型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本地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及基因型分布。方法 用表型确证试验确定临床标本中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64株,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其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用TEM、SHV和CTX-M通用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率最高(100%);其次为头孢吡肟(84.4%),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环丙沙星的敏感率则分别为71.9%和70.3%。PCR扩增结果显示SHV、CTX-M和TEM基因的阳性率分别为81.3%、65.6%和18.8%;53.1%的菌株同时携带多个基因。结论 该院医院感染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率最高;最常见的基因型是SHV,其次为CTX-M。  相似文献   

14.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 了解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感染患者对抗菌药物耐药性、治疗及预后情况。方法 对2002年1~12月经标本送检证实为产ESBLs细菌感染的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45例产ESBLs细菌感染患者中大肠埃希菌30例、肺炎克雷伯菌15例,与非产ESBLs菌比较耐药性明显增高,有39例合并有1~4项基础疾病,死亡率22.22%,抗菌药物应用中不按药敏结果使用的高达53.33%。结论 ESBLs细菌感染者耐药性明显增高,往往合并有多项基础疾病,强化医师对ESBLs的认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进行调查和分析,旨在明确机械通气患者的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从而为制定相关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3年5月在本院急诊监护室治疗且相关病例资料完整的212名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单因素比较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12名机械通气患者中,共有112例患者发生肺部感染,肺部感染发生率为52.83%;单因素分析表明,机械通气患者的肺部感染情况在年龄、性别、吸烟史、合并营养不良、抗生素使用、机械通气时间、频繁吸痰、合并肺部慢性疾病史、是否留置胃管、是否有雾化吸入和呼吸机使用方式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年龄≥60岁、有吸烟史、合并营养不良、大量应用抗生素、机械通气时间≥1周、频繁吸痰、雾化吸入和气管切开是导致机械通气患者的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急诊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的肺部感染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应引起重视,采用多种预防措施,从而减少机械通气患者的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儿科住院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了解和探讨儿科住院患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及耐药性现状,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对2004年1月-2006年12月各类标本中检出的病原菌,采用全自动细菌鉴定仪VITEK32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肺炎链球菌药敏用ATB STREP5、流感嗜血菌和黏膜炎莫拉菌药敏用ATB HAEMO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ONS)108株,占分离菌的22.1%;溶血葡萄球菌58株,占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分离率53.7%,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药敏结果显示多药耐药,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ESBLs检出率分别为18.9%和12.5%。结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已成为儿科患者感染主要病原菌,MRCNS检出率高且呈多药耐药,糖肽类抗菌药物是治疗MRCNS感染的首选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了解新疆地区新生儿科分离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β-lactamase,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及耐药基因分布情况。方法:采用K-B法测定病原菌对19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TEM、SHV、CTXM-1、CTXM-9等4种β-内酰胺酶基因,并对部分产物进行测序分析。结果:100株产ESBLs菌对亚胺培南全部敏感,对喹诺酮类耐药率在10%以下;但对大多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全部耐药。基因型分析显示有72株携带TEM基因,79株携带SHV基因,58株携带CTX-M-1基因,42株携带CTX-M-9基因;91%的菌株同时携带两种及两种以上ESBLs基因型。结论:新生儿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耐药严重,新疆地区新生儿以同时携带多种ESBLs基因型为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感染病原菌与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观察VAP的病原菌情况。对VAP患者性别、年龄、意识障碍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机械通气患者发生VAP的影响因素。结果机械通气患者VAP发生率为39.22%(40/102);痰液中共培养分离病原菌6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56株占82.35%,革兰阳性菌2株占2.94%,真菌10株占14.71%。药敏分析结果显示,主要病原菌对于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头孢他啶的耐药性严重,对于氨曲南、头孢唑林较敏感。年龄,意识障碍,机械通气时间和人工气道建立方式是机械通气患者发生VAP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机械通气患者VAP发生率较高,应根据病原菌培养和药物耐药性分析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并采取相关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9.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1  
目的:探讨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对医院2000年7-12月间52例患者ESBLs阳性引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1:1病例对照研究。结果:产ESBLs菌株引发医院感染率占34.90%,病死率为5.76%;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和泌尿道为主;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为呼吸道插管,泌尿道插管;免疫抑制药、第三代头孢菌素使用。结论:有上述危险因素存在的患者要严密监测有无感染发生,缩短住院时间,尽量减少插用导尿管及其他插管,谨慎应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和免疫抑制剂均可减少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革兰阴性菌的感染状况及发生产ESBLs革兰阴性菌感染的可能危险因素。方法对2008年6月-2010年6月住院患者分离的优势革兰阴性菌进行ESBLs表型测定,并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对560例临床资料分析产酶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阴沟肠杆菌等优势革兰阴性菌产酶率依次为48.8%、36.6%、37.5%、30.0%、52.5%、32.5%;痰液、尿液、血液分别为检出产酶菌的前3位标本,其构成比分别占42.5%、32.5%、7.5%,痰液标本中细菌产酶率高于尿液(P=0.001),但其余各类标本产酶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再次入院或转入院、近期使用三代头孢菌素或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间>4周等因素为感染产酶菌的危险因素。结论合理使用三代头孢菌素或喹诺酮类等广谱抗菌药物、尽量缩短住院时间、及时去除侵入性导管等是控制产酶菌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