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刺内关间使治疗心绞痛300110天津市黄河道医院赵菱珍笔者近7年来临床遇到心绞痛患者,多采用针刺治疗,疗效非常满意。对一些有规律发作者,提前使用该法,可以预防或减少心绞痛复发。其法:取双侧内关、间使穴。直刺0.5~1寸,先大幅度捻转约半分钟;得气后...  相似文献   

2.
针刺膀胱点治疗产后尿潴留:俯掌伸指,手背尺侧缘,平第四、五掌骨结合部前凹陷处取穴,直刺0:5~1寸许。先在穴位常规消毒,用30号1寸不锈钢毫针快速垂直刺入膀胱点皮下,得气后,行提插捻转手法,强刺激,使局部有明显酸胀重麻感或向周围扩散,留针15分钟,隔...  相似文献   

3.
辨证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本组173例中,男121例,女52例;年龄最小者12岁,最大79岁;病程最短2小时,最长26天。临床采用辨证分型取穴。胃寒型取内关(双)、梁门(双)、中脘、上脘、脾俞(双),除脾俞向内斜刺0.5寸外,余穴均直刺0.5~1寸,得气...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刺双侧内关、膈俞辨证分型治疗膈肌痉挛疗效。[方法]使用前瞻性设计方法,对102例门诊患者使用针刺治疗以双侧内关和膈俞为主穴,根据病因采用三种配穴方案(饮食不节配伍双侧足三里,情志失和配伍双侧太冲,不明显诱因配伍双侧足三里、太冲和阴陵泉)。患者取坐位,充分暴露穴位表面皮肤,穴位常规皮肤消毒,使用0.35mm×40mm(1.5寸)及0.35mm×25mm(1寸)毫针直刺,根据针刺穴位不同,针刺深度内关1寸,膈俞0.5寸,足三里1寸,太冲0.5寸,阴陵泉1寸,以平补平泻手法,穴位得气后,静留针20min。1次/d,连续治疗5d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d。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连续治疗3疗程,判定疗效。[结果]痊愈94例,显效5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100%。[结论]针刺双侧内关、膈俞辨证分型治疗膈肌痉挛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笔者采用针刺手三里穴合拔罐法治疗急性腰扭伤35例,其中男23例,女12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57岁;病程最短2小时,最长5天。针刺手三里穴。一侧腰痛取患侧穴,双侧腰痛取双侧穴。取立位,直刺0.8~1.2寸,得气后,予提插捻转,刺激10~20秒钟,嘱...  相似文献   

6.
针刺治疗脑血管意外引起的吞咽困难2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从1995年起采用针刺治疗脑血管意外引起的吞咽困难共28例,现介绍如下。临床资料28例患者中,男性11例,女性17例;年龄最大者89岁,最小者42岁;病程最短1星期,最长3个月;脑梗塞19例,脑溢血9例;伴肢体瘫痪者20例;全部病人均经头颅CT明确诊断。治疗方法取上廉泉、膻中、内关。选用40mm毫针,皮肤常规消毒,上廉泉穴用正中刺1针,左右各斜刺1针的齐刺方法,向舌根方向斜刺0.5~0.8寸。膻中穴沿胸骨体平刺0.3~0.5寸。内关穴直刺0.5~1寸。均用平补平泻。隔日1次,每次留针20分钟…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结核性胸膜炎并发呃逆疗效。[方法]使用前瞻性设计,将55例门诊及住院患者针刺,取穴巨阙、中脘、内关双、合谷双、阴陵泉双、足三里双、三阴交双、太冲双、攒竹双、镇逆(攒竹双+与攒竹二穴形成等边三角形之上角)、翳风双,取仰卧位,无菌针灸针(0.25×25mm、0.25×40mm),先取双侧内关,直刺0.5寸,施平补平泻法;巨阙、中脘直刺2~2.5寸,行捻转补法;双侧合谷、太冲行提插泻法;双侧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直刺行补法;双侧攒竹,沿眶上切迹刺入0.5寸,与攒竹二穴形成等边三角形之上角向下直刺或斜刺0.5寸,施泻法,留针30min;起针后针刺双翳风,直刺0.5~1寸,提插捻转强刺激,同时做吞咽动作,施术1min,起针。连续治疗5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呃逆、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痊愈40例,有效1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72%。[结论]针刺治疗结核性胸膜炎并发呃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针刺按压结合治疗顽固性呃逆:嘱病人坐位,取膻中穴向下横刺5分~8分,然后捻转。提插,用污法得气,留针20分钟。取膈俞,直刺5分,用泻法捻转得气,留针20分钟。取耳穴膈肌,寻找敏感点后,用王不留籽按压2~3分钟,用胶布固定。呢逆发作可随时按压,以耳部有...  相似文献   

9.
膈俞为主治疗顽固性呃逆1治疗方法主穴:膈俞。配穴:中脘、内关、足三里。操作:患者俯卧位,针刺双侧膈俞,快速进外,针尖稍向脊柱方向,施轻幅度捻转,得气后,用针灸治疗仪输出线分别连接双侧膈俞,将输出电流调到患者能耐受的程度,留针20分钟。膈俞出针后,患者...  相似文献   

10.
耳穴加体针治疗面部黄褐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永萍 《中国针灸》2003,23(12):730-730
治法:耳穴取肺、心、肝、内分泌、大肠、面颊,先将耳郭常规消毒,用0.5寸32号毫针直刺,得气后行捻转平补平泻手法;体针取三阴交、合谷、太冲穴.皮肤常规消毒,用1寸30号毫针直刺,另取面部黄褐斑所在四周阿是穴2~3穴,用1寸毫针于皮下向中心平刺,得气后三阴交行补法,其余各穴行平补平泻手法,以上诸穴均留针30分钟,每10分钟行针1次,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相似文献   

11.
自1989年以来,我们对26例奔豚气患者采取针灸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 26例中,男16例,女10例;年龄最小13岁,最大66岁;中医辨证属肝肾气逆者18例,属寒水上逆者8例。2治疗方法 取穴:主穴:气海、关元。肝肾气逆者加期门、太冲、公孙、内关;寒水上道者加膻中、三阴交、气冲。 操作:气海、太冲两穴,以艾卷雀啄法灸之,薰灸时间以皮肤红润,症情缓解为度;内关平补平泻;期门、公孙均用泻法;关元隔姜灸;气冲艾卷雀啄法灸;膻中施泻法,直刺或斜刺0.3~0,5寸,持续运针后留针…  相似文献   

12.
以痛为腧长留针治疗偏头痛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资料本组中男性9例,女性11例;年龄18~65岁;病程均>2年,反复发作,每年均>5次,并逐渐加重。已排除高血压及颅内占位病变等其它因素所致的头痛。治疗方法主穴:以痛为腧,以患者疼痛部位为主穴,若疼痛呈线形,采用接针刺,若疼痛呈片状,采用围刺。辅穴:风池、列缺、神门;有恶心者加内关,情绪急躁者加太冲。刺法:常规消毒后以30号1寸~1.5寸针向头后侧斜刺,角度15~30°,得气后快速捻转1~2min,每分钟60~70次,长留针1~3小时,留针期间行针2~3次。症状缓解后可缩短留针时间。每日针刺…  相似文献   

13.
针刺四关穴治疗呃逆38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从1985年以来,本人采用针刺四关穴为主治疗呃逆,疗效满意。1 一般资料  38例中,男25例,女13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75岁;病程2天~半年。2 治疗方法  患者仰卧,取穴:四关、内关、中脘。常规消毒后,用30号1.5寸不锈钢毫针刺入,进针时嘱患者从鼻深吸一口气做憋气动作(以最大限度),术者运针,患者连续憋气3~5次。手法:视患者体质强弱而决定,一般用中等刺激;呃逆较重,体质强壮者,属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得气后留针加接G6805治疗仪20~30分钟,每日1次,5天为1疗程。3 疗效标…  相似文献   

14.
取穴:内关(双) 操作:直刺5~8分,施以提插捻转,平补平泻手法。得气后,留针3~5分钟,留针期间行针1~2次。治10例,9例均一次而愈。  相似文献   

15.
<正> 取穴:采用仰卧体位,取双侧足三里及内关穴。针法:直刺足三里1.5寸左右,内关0.5—0.8寸,得气后再进针少许,并加捻转,使上肢和下肢有触电样放射感,可传至中指尖及次趾尖。留针30分钟,每隔10分钟行针一次,捻转提插约1分钟。出针后不按针孔。每日一次,连针2—3天。  相似文献   

16.
针刺素髎、太溪治疗呃逆11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刺素髎、太溪治疗呃逆114例河南省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453002)王宪利114例中男72例,女42例;年龄最大67岁,最小22岁;病程最长1个月,最短1天。治疗方法:取28号1寸毫针,向上斜刺素穴0.3寸,太溪穴直刺0.5寸。得气后捻转施泻法,留...  相似文献   

17.
透天凉手法刺曲池治咽喉肿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透天凉手法刺曲池治咽喉肿痛066300河北省抚宁县中医院许国,张立欣嘱患者屈肘,成直角,取曲池,然后选取1.5~2.5寸长毫针,快速刺入1.0~1.5寸,得气后行捻转泻法,再将针紧提至刺入深度之2/3左右处,得气后仍行捻转泻法,然后将针紧提至刺入深度...  相似文献   

18.
针刺治疗假性延髓麻痹43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丘红燕  高聪 《新中医》2000,32(5):23-23
笔者采用针刺方法治疗假性延髓麻痹患者43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43例,均为本院神经内科诊断明确的住院病人。男28例,女15例;年龄50~86岁,平均68岁。发病时间6小时~1年。其中脑出血7例,脑梗塞36例,患者具多发病灶或双侧发病史。2治疗方法2.1取穴 风池、完骨、翳风、廉泉、水沟、内关、照海为主穴,并根据病情选取配穴。2.2方法 取1.5寸毫针,风池、完骨穴按常规刺入1.2寸,得气后施用补法1分钟;翳风穴往喉结方向刺入1.5寸,以咽喉有麻胀感为宜;廉泉穴向舌根方向…  相似文献   

19.
自1985年以来,我采用针刺治疗呃逆症患者共30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治疗情况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30例患者均为住院病人,男性29例;女性1例。年龄最大76岁;最小42岁。原发11例;继发15例;外科手术3例;与情志有关1例。2 治疗方法  取足三里、内关、天突、膻中、中脘等穴。本文病例全部采用重捻强刺手法。进针得气后,每隔10分钟,行针1次,留针30分钟,针10次为1疗程。3 治疗结果  30例中,痊愈(治疗1疗程,症状消失,1月内未复发)26例;好转(治疗1疗程后,症状减轻,但未完…  相似文献   

20.
针刺夹承浆穴治疗胃痛:夹承浆穴分左右两个穴。夹承浆以承浆穴为中心左右旁开1寸处。将左夹承浆穴位常规消毒后,用28号2.0寸毫针平刺1~1.5寸;针刺方向向右边的夹承浆穴,针刺手法以捻转泻法为主。当出现酸、麻、胀“得气”感后,立即起针。本组45例,均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