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回顾性分析214例先天性心脏病一动脉导管未闭的外科治疗,探讨不同手术方法的优缺点。方法:经左胸内PDA结扎术138例,经胸膜外PDA结扎术29例,自体氧合温血持续灌注心脏跳动中导管闭合术23例,深低温低流量体外循环导管闭合术21例,PDA切断缝合术3例。结果:左胸内PDA结扎术后再通4例,胸膜外PDA结扎术后无再通病例,自体氧合温血持续灌注心脏跳动中导管闭合术后死亡2例,深低温低流量体外循环导管闭合术后死亡1例,PDA切断缝合术后死亡1例。结论:15岁以下的病人可采用胸膜外导管结扎法,此法不进入胸膜腔,对肺干扰少,肺部并发症少,不置引流管,减轻病人痛苦。自体氧合温血持续灌注心脏跳动中导管闭合术较深低温低流量体外循环导管闭合术有操作简单,避免了低温对人体生理机能的影响,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且能在术中明确房室瓣成形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毛庆军  别世杰  李启飞  夏瑞 《西部医学》2009,21(11):1963-1963,1966
目的总结动脉导管未闭(PDA)的体外循环管理方法及其经验。方法2000年2月-2009年4月我院心胸外科共收治动脉导管未闭患者10例,均采用深低温低流量体外循环管理,心肌保护为4∶1氧合血停搏液灌注,心脏停跳后即切开肺动脉堵住动脉导管开口,防止灌注肺的产生。结果本组病例体外循环时间在48-120 min,升主动脉阻断时间30-68 min,均心脏自动复跳,脱机顺利,痊愈出院。结论深低温低流量体外循环管理下动脉导管直视缝合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对单纯性动脉导管未闭(PDA)手术方法是开胸行动脉导管结扎术,但对一些重症PDA合并肺动脉高压或PDA合并心内畸形者,须在体外循环下闭合动脉导管。2002年我院在1例拟行房缺修补术中发现PDA,在深低温低流量灌注下缝闭动脉导管,再行房缺修补术,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动脉导管未闭(PDA)外科治疗的经验.方法 236 例患者在体外循环下进行PDA直视缝合术 56 例,经胸膜内结扎术170 例,经胸膜外结扎术10 例,心内合并畸形同期矫治.结果 235 例治愈,死亡1例,随访未发现导管再通及假性动脉瘤.结论 PDA一经确诊,即应积极手术治疗.确实可靠的降压对预防术中大出血保证手术成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动脉导管未闭236例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动脉导管未闭(PDA)外科治疗的经验。方法256例患者在体外循环下进行PDA直视缝合术5G例,经胸膜内结扎术170例,经胸膜外结扎术10例,心内合并畸形同期矫治。结果255例治愈,死亡1例,随访未发现导管再通及假性动脉瘤。结论PDA一经确诊,即应积极手术治疗。确实可靠的降压对预防术中大出血保证手术成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为了保证体外循环中心脏的血液供应,减少或避免低温对心肌的损害及缺血再灌注损伤,并采用温氧合血心麻液持续灌注+自体温血终末期灌注心肌保护的方法施法氏氏四联症根治术23例。结果:心脏停搏迅速可靠且无室颤发生、心内操作完成,开放主动脉后心脏自动复跳率为91.3%;术后死于心包填塞1例,死亡率为4.4%;无低心排,心律失常,心脏传导阻滞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曾建业  韦涌初 《广西医学》1997,19(6):970-971
本报告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中保留后瓣及瓣下结构二尖瓣替换术16例,术中鼻咽温度维持在30 ̄32℃,不阻断升主动脉,心肌得到氧合血的持续灌注,在心脏空虚,缓慢跳动中保留后瓣或全膜结构替换二尖瓣。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先在心脏冷停跳中替换主动脉瓣,然后在心脏跳动中替换二尖瓣。术中1例因主动脉根部出血死亡,其余病人术后病情平稳,多巴胺用量少,无低心排出量综合征及严重心律失常,气栓栓塞等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采用中低温体外循环经冠状静脉窦持续逆行灌注自体氧合机血的方法,进行双瓣膜置换术加改良迷宫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全组27例均在低温体外循环心内直视下施行手术。鼻咽温度降至中低温(26—27℃)维持,术中阻断升主动脉并经冠状静脉窦持续逆行灌注,通过压力和容量控制的冠状静脉窦灌注氧合机血,不使用心脏停搏液;完成心内主要操作后复温,心脏手术完毕即可停机。结果27例全部存活,术中出血量少,未发生严重的房室传导阻滞及脑栓塞。随访4—26个月,其中22例维持窦性心律,心房颤动复发3例,偶发房扑2例,经服用乙胺碘呋酮后恢复窦性心律。结论中低温体外循环经冠状静脉窦持续逆行灌注下的双瓣膜置换加改良迷宫术操作简单,疗效确切,历时缩短,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成人动脉导管未闭的体外循环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回顾8例成人动脉导管未闭(PDA)在体外循环(CPB)下行手术的患者,总结体外循环经验。方法 CPB采用深低温低流量(DHLF),心肌保护为4:1高钾含血停搏液灌注。心脏停跳后切开肺动脉堵住动脉导管开口,防止灌注肺。结果 CPB时间53~96min,心脏阻断25~63min,均自动复跳,顺利脱机,痊愈出院。结论 采用深低温低流量CPB行成人动脉导管直视缝合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升低温低流量的体外循环(CPB)管理方法在动脉导管未闭(PDA)手术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 鼻咽温度降至200C-220C,动脉灌注流量(5-10ml/kg-min).结果 本组病例CPB转机时间62-138分钟,升主动脉阻断时闻21-84分钟,18例病员16例自动复跳,2例除颤后复跳,全组病例脱机顺利,无死亡病例.结论 深低温低流量的CPB管理方法在PDA直视缝合术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术后并发症少,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复杂性动脉导管未闭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搏动下,经肺动脉切口缝合治疗59例复杂性动脉导管未闭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早期死亡2例,病死率3.39%;其余恢复良好.无一发生空气栓塞.结论: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搏动下经肺动脉切口缝合动脉导管是一种很有效的手术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CPB)下动脉导管未闭(PDA)的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2000年1月至2011年8月CPB下治疗36例PDA手术方式、术中注意事项、体外循环管理及其顶后.结果:所有病例均在体外循环下行一期动脉导管未闭封闭术,手术死亡4例,死亡原因主要为右心功能衰竭,肺部感染,肾功能衰竭,1例术后早期出...  相似文献   

13.
合并心内畸形动脉导管未闭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合并心内畸形的动脉导管未闭(PDA)的外科治疗,并就其常见并发症进行分析。方法 63例患者,分别采用正中劈胸骨经心包内分离双重结扎PDA,或体外循环辅助下切开肺动脉直视下缝闭PDA,同期行心内畸形矫治。结果 早期死亡3例(4.76%)。发生呼吸衰竭7例,肾功能衰竭1例,严重室性心律紊乱1例。60例痊愈出院,随访2个月至8年,恢复良好。结论 心内畸形合并PDA应早行同期矫治,浅低温心脏跳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超低、极低出生体重未成熟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手术的指针、时机和方法.方法 对3例超低、6例极低出生体重未成熟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经过呼吸机辅助呼吸等内科保守治疗,呼吸困难等症状未见改善的情况下,行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未闭动脉导管结扎术.该组病例手术均顺利完成,4例是采取的常规结扎、2例是采取4/0的prolenes线缝扎、3例是钛夹钳夹闭.结果 3例超低出生体重未成熟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术后,有1例术后11天因为合并多器官功能不全死亡;6例极低出生体重未成熟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术后,有1例术后合并有乳糜胸经引流后治愈,其它术后顺利.结论 超低、极低出生体重未成熟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经内科保守治疗未见好转,在没有明显禁忌症存在的情况下,应该尽早行动脉导管结扎术.  相似文献   

15.
陶宝华  刘捷夫 《上海医学》2000,23(8):458-469
目的 探讨高龄动脉导管未闭患者的特点和手术方法的选择对手术结果的影响。方法 10例患者术前均经超声心动图证实诊断,导管直径0.9~2.5cm(平均1.7cm)。其中2例肺动脉高压,导管水平有双向分流。4例肺动脉呈瘤样扩张,1例同时伴有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并发慢性右心衰竭。7例在全麻低温下施以带特制垫片结扎术。在低温部分阻断循环和左心辅助循环下行导管切断缝合各1例。正中切口,体外循环下行导管缝闭合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婴幼儿室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的外科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室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婴幼儿的临床特征、手术过程、围术期处理与转归。术前支气管肺炎并发心力衰竭需要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2例,需要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辅助呼吸4例。动脉导管未闭手术方式为结扎34例,从肺动脉腔内缝闭2例(术前漏诊)。结果:无住院死亡病例。ICU停留时间3~20 d,平均5 d。术后住院时间为8~25 d,平均10 d。并发症为灌注肺1例,肺不张6例,气胸3例,肺出血1例。术后3个月复查,发现室间隔缺损残余漏1例。结论:室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临床上易与单纯室间隔缺损相混淆,术前容易漏诊而导致灌注肺,应加强术前诊断及术中探查。术前支气管肺炎并发心力衰竭需要呼吸机支持,不是手术禁忌证,只要加强围术期管理,仍可取得良好疗效。手术均可以正中切口一期完成,并行循环下游离结扎动脉导管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明显优于经肺动脉腔内缝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低体重儿童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对体重<8 kg的婴幼儿PDA 32例(男14例,女18例)实施经导管介入封堵治疗,年龄6-18月,平均(11±5.5)月,体重(7.2±0.6) kg,主动脉造影示PDA最窄径为1-8 mm (4.6±1.7) mm,封堵后即刻和30 min行侧位降主动脉造影,术后1 d,1、3、6个月分别行超声心动图及X线摄片检查.结果30例封堵治疗成功,成功的患者均采用国产PDA封堵器,1例术中造影合并降主动脉缩窄和室间隔缺损,转外科治疗;1例为PDA封堵器主动脉侧过大,导致降主动脉狭窄,放弃封堵;2例术后即刻存在微量-少量残余分流;随访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应用国产封堵器经导管治疗体重〈8 kg的婴幼儿的PDA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创伤小、恢复快的介入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先天性主动脉瓣下狭窄手术治疗的方法。方法8例病人均在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手术。7例为主动脉瓣下隔膜切除,1例合并左室流出道狭窄,同时行肥厚肌肉切除。4例动脉导管未闭经肺动脉缝闭导管。2例室间隔缺损经右心房直接缝合。结果手术顺利。术后心前区杂音基本消失,症状明显改善出院。随访4~24月,疗效满意。结论主动脉瓣下狭窄的病理解剖变异性大,应按不同类型的病理解剖特征选择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应用外科手术与导管介入封堵术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3年1月一2006年4月经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动脉导管未闭患者200例,所有病例根据临床判断已经自然愈合的可能,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外科手术组采用非体外循环下动脉导管未闭闭合术;介入封堵术治疗组采用常规右心导管从肺动脉经动脉导管进入降主动脉进行介入封堵术。术后复查心脏彩色超声及心电图检查,观察有无分流,心脏功能的改变和心律失常。检测左、右心室Tei指数、A峰等指标。结果外科手术组和介入封堵术治疗组技术成功率分别为100.0%和99.2%(P〉0.05),两组动脉导管未闭完全封堵率分别为100.O%和99.0%(P〉0.05)。但是介入封堵术治疗组并发症9例(18.3%),外科手术组并发症仅2例(1.7%),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封堵术治疗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均高于外科手术组患者,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肺动脉和主动脉收缩压、舒张压术、平均脉均显著不同于外科手术治疗组,两组治疗后三组指标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科手术组治疗后心室Tei指数和Vp、R—R均显著优于介入治疗组,治疗后两组间各指标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科手术治疗动导管未闭具有安全、并发症少、治疗效果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胸彩色超声心动图(TTE)在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前选择病例和术中及术后疗效观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术前应用TTE检查,选择适合行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患者37例,其中20例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10例膜周部型室间隔缺损(VSD),7例动脉导管未闭(PDA),患者均采用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封堵器选择大于TTE测值的2~4 mm。术中在X线和TTE监测下观察封堵器的释放过程。术后1天、1周、1个月及6个月应用TTE观察封堵伞有无脱落,房、室间隔及大动脉水平有无分流,心脏大小变化。结果:20例ASD封堵成功19例,10例VSD封堵成功10例,7例PDA封堵成功7例。术后1天复查,1例ASD患者有少量残余分流,1例VSD患者三尖瓣瓣下见少量返流,2例VSD封堵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传导阻滞。随访1~6个月,均未发现有残余分流。结论:TTE在封堵术前选择合适病例,以及选择封堵器的大小,术中监测封堵器的位置是否准确,术后观察有无残余分流,疗效评价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