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钱学森曾强调:“中医的证也是功能态。”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认识到证的功能性特点,如“证是多系统功能的变化”,“中医的证亦是研究在致病因素作用下人体病理功能态的改变”。特别是祝世讷教授在他的文章中提出:证“是人的功能异常的特定疾病态”。下面就证的功能性(...  相似文献   

2.
深化“证”的研究,发展功能病理学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中西医在病理学上的差异在于,中医侧重于功能性病变,西医侧重于器质性病变,对功能性疾病与器质性疾病的关系,有着截然不同的两种理解。现代科学证明,人的生命功能比解剖形态更基本,人体除了解剖形态还有多种结构形态,各种结构都是“过程流”。疾病在本质上首先是功能性的,功能异常发展到一定程度才表现为器质性病变及其机能的异常。功能性病变广泛地存在于器质性病变之的、之外,中医的病因病机学说和辩证论治体系,正是这样一种功能病理学。病理学的未来趋势,是发展现代功能病理学。深化“证”的研究。将为功能病理学的新发展开辟道路。  相似文献   

3.
从中医系统学的观点出发,认为人的疾病在本质上首先是功能性的,所为品质性改变则是继发于功能结构的改变;肠易激综合征是典型的功能性疾病;治疗的根本目标是恢复机体正常的功能状态即“阴平阳秘”。  相似文献   

4.
“证”——开辟功能性病理研究的新领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证"是中医的一大发明,贡献了对功能性病变的深刻认识。目前功能性病变的地位日益突出,但研究还十分薄弱,研究"证"的病变本质,进而揭开功能性病变的复杂性面纱,将是病理学研究的重大突破,可开辟功能性病理研究的新领域。"证"的研究应从诊断学向病理学深入,从外在征象向内在病变深入,研究机体的整体性功能异常,研究器质性疾病的前驱性功能异常,研究在器质性疾病之外的功能性病变,把机体各个方面和层次的功能性病变的机制和规律揭示出来,为防治功能性病变做出创新贡献。  相似文献   

5.
肾脏原则区别于肾器官,它在结构上不等于肾器官的结构,在功能上也不等于肾器官的功能。它与多个器官的结构与功能有关,但又不是其结构与功能或其相加和。它具有涉及多器官某些功能项的更高级的组织形态——功能性结构,是人体功能的一个子系统。它反映了人体更深的组织结构和生理病理内容。探讨并阐明肾脏是人体功能子系统,有助于自党发扬中医肾脏病证治的特色,深化中医肾脏本质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证候是中医理论的核心问题,是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的重要依据。根据藏象内环境自稳态学说,把中医的证候看作人体内环境自稳态的失衡紊乱,提出中医证候与人体的生理、病理学对应观点。以新的藏象层次与结构对比了西医的证与中医的功能,以西医脏器功能的临床数据表达方法细化了中医证的量化方法,对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数据也进行阴阳五行分类、定性,从而遵循中医自身发展规律,借助计算机进行证候回归的"中医研究"。  相似文献   

7.
先于结构的功能是不存在的——与王晓岚等同志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王晓岚等同志在《疾病在本质上首先是功能性的》一文中的部分观点提出商榷 ,认为功能与结构是对立统一的 ,二者在逻辑上互为前提 ,在时间上没有先后之分。并从结构与功能、器质性疾病与功能性疾病、功能 A与结构 A、功能性结构与人体结构的辩证关系等方面对此加以阐明  相似文献   

8.
先天结构的功能是不存在的:与王晓岚等同志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王晓岚等同志在《疾病在本质上首先是功能性的》一文中的部分观点提出商榷,认为功能与结构是对立统一的,二者在逻辑上互为前提,在时间上没有先后之分,并从结构与功能,器质性疾病与功能性疾病,功能A与功能A,功能性结构与人体结构的辨证关系等方面对此加以阐明。  相似文献   

9.
肝胃不和证是指肝气郁结,胃失和降,以脘胁胀痛、嗳气、吞酸、情绪抑郁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其为中医脏腑辨证中常见证候之一,可见于中医临床消化系统各类疾病。对其证候本质进行研究探讨,不但有利于深入研究中医"肝"与"胃"两脏腑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更有利于临床的辨证施治。1抑郁症与功能性消化不良可能相关的发病机制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临床上常见的胃肠功能性疾病,  相似文献   

10.
中医脾脏学说是一个功能、形态、结构的综合性概念,脾的生理、病理与膜结构、功能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文章针对脾虚证的模型研究进行分析,并深入探讨脾虚证病理状态下的生物学机制,从而建立一些与脾胃相关的学说,在不同水平上研究脾虚证的本质,从而为脾虚证研究开辟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胰腺癌是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种恶性消化道肿瘤。郑教授认为该病多因饮食不节,过食生冷,膏粱厚味,或狂饮酒浆,损伤脾胃,或情志不调,蛔虫上扰,导致肝胆、脾胃功能紊乱,气机升降失调,湿热内蕴,瘀阻中焦而成。郑教授临床经验丰富,注重"四位一体"疗法治疗胰腺癌。文章介绍了郑教授治疗该病经验,郑教授治疗肝胆湿热型胰腺癌以茵陈蒿汤合黄连解毒汤加减,气血血瘀型以血府逐瘀汤为主加减,并列举验案数则。  相似文献   

12.
《金匮要略》治癥方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金匮要略》论治癥病之鳖甲煎丸、大黄(庶虫)虫丸、桂枝茯苓丸3方,以展现仲景治癥以活血化瘀药为主,注重固护正气,治疗用药立意从缓的思想.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患者T细胞亚群、甲状腺功能与中医辨证的关系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了解T淋巴细胞亚群及甲状腺功能与糖尿病中医辨证的关系。方法将41例糖尿病患分为气阴两虚型和阴阳两虚型两组,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及甲状腺功能。结果气阴两虚型CD^4+,CD^+8及CD^4+8/CD^+无变化,T3,T3/rT3降低;阴阳两虚型CD^+8值升高,CD^+4/CD^+8值降低,T3,T4,FT3,FT4,T3/Rt3值降低,rT3升高。与正常对照组均有  相似文献   

14.
中医病位内涵,与现代医学在解剖学基础上建立的实体病位不同,主要反映人体生理病理功能体系,是应用中医理论辨证论治的重要依据。张仲景创立的六经辨证理论,金元时期形成的归经理论,明清时期的温病学说,乃至现代的活血化瘀理论、微观辨证,无不从空间及时间、宏观及微观等不同维度发展并完善中医病位辨证体系。  相似文献   

15.
中医辨治隐匿性肾小球疾病83例,其中属脾肾气虚者58例,肾阴不足者16例,外感表证为主者7例,湿热阻滞者2例,分别治以补气健脾益肾、滋阴清火、疏解外邪等法,并根据兼证不同随时加减。结果缓解37例,好转46例。随访61例,仍维持缓解者28例,尿中尚有少量蛋白或红细胞者26例,加重者7例。随访时间最长11年。  相似文献   

16.
Chinese materia medica (CMM), including Chinese herbal, animal, and mineral medicine, has been widely researched in the past century for their biological and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However, their mechanism and clinical efficacy studies did not always give expected results. For example, the most commonly used Chinese herb for menstrual disorders, Radix Angelicae sinensis, showed neither estrogenic nor progesteronic activity in laboratory and clinical studies. Its efficacy should not be denied simply based on such results, because it is mostly used together with other herbs in formulae. Moreover, its regulation on menstruation may take effect through other mechanisms, such as regulation of blood circulation. The key difference of Chinese medicine (CM) from conventional medicine is its unique holistic view on human body and diseases. CMM is mostly applied in clinic in the form of formulae. Study on individual CMM, simply using methods for development of conventional drugs, is unable to thoroughly reveal the power of CMM formulae. The reason may partly result from improper design due to the lack understanding about application principle of CMMs in CM, and/or to current lack of knowledge about the causes of some symptoms and diseases. This paper will introduce the importance of qi and blood in CM etiology and pathology, Zheng differentiation, formulation of CMMs, and explain why one formula can treat different diseases and one disease can be treated with different formulae. Examples in the paper will demonstrate that proper studies on Zheng and its corresponding clinically proven formulae could help scientists find new direction to explain and treat symptoms and diseases that so far modern medicine has been unable to, provided that the designer properly understands CM theories, etiology and pathology of CM, as well as modern medicine. Strategy suggestions about research methods for CMM and its formulae will be given at the end.  相似文献   

17.
中医肝脏证候构成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解肝脏证候构成,对湖南、海南、吉林3地区综合性医院5113例病人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16种肝脏证候共934例,占18.27%,肝脏相兼证722例,占调查人数14.12%,肝证出现率以50岁年龄组高于其他年龄组;性别在某些证型中有差异。为中医肝病临床、科研提供可靠数据。  相似文献   

18.
郑伟达教授认为虚劳与体质因素、生活因素、疾病因素密切相关,由于脏腑间生克制化,互相影响,虚劳往往伴随着数个脏腑、阴阳、气血之亏虚。郑教授在中医体质、藏象理论的基础上,抓住虚劳病多个脏腑阴阳气血虚损且慢性演变的病机特点,根据患者的起病、症状、病史,执简驭繁,分清主次,辨明顺逆,审证求因,进而立法遣方,进行针对性治疗。文章从郑教授治疗肾脏虚损所致虚劳分析其辨治特色,并以脱发为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肝硬化的病机及临床治疗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64例肝硬化住院患者的观察,认为肝硬化病中医可诊断为癥积。癥积之主要病机乃在于气结血瘀,而癥积之形成,一般又均有正气不足之因素参与,尤其以脾虚为多见,形成虚实夹杂之证。肝内病变活动时,则多兼见湿热内蕴的表现。故活血袪瘀、软坚消积的治则宜贯彻本病治疗的始终,使肝脏变软,脾脏回缩。运用此治法的患者组,其病情好转的有效率可达86.1%。虚实夹杂者的扶正则宜以健脾益气为主,以促进肝细胞的再生与纤维组织的吸收,并有助于腹水的消除。而肝内病变活动时,可配合使用清利湿热药,以促进肝功能的恢复和黄疸的消退。  相似文献   

20.
从系统科学的角度来说,人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人体健康系统是人体系统的子系统。系统科学注重整体,从宏观层面研究系统的运行规律,这与中医学唯象理论在方法论上是一致的,因此系统科学相关理论可运用于中医理论体系下的人体健康系统的研究。本文介绍了近代系统科学理论之一的协同学及其支配原理和序参量;通过分析中医体质与序参量的关系,指出中医体质是人体健康系统的序参量;运用协同学原理构建基于中医体质的人体健康系统的数学模型结构,解释体质可分论、体病相关论和体质可调论,为建立中医体质学与近代系统科学之间的联系,建立人体健康系统模型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