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尺骨撞击综合征腕关节的影像学改变,以提高对该病的影像学认识并提高早期诊断率。方法回顾性研究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就诊的48例怀疑腕关节尺骨撞击综合征患者,在Kostas诊断标准基础上,通过腕关节正、侧位片和MR片影像学观察,结合腕关节镜分析尺骨头、月骨和三角骨的改变。结果 48例患者中,MRI检查发现腕骨信号改变,以月骨尺侧部近端和三角骨腰部最为常见,腕关节镜检查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FCC)退变及尺骨头和月骨的软骨退变比率为100%。结论腕关节尺骨撞击综合征由于缺少明确的创伤病史,尤其当X线片表现不典型时同其他引起腕关节尺侧疼痛的病因较难鉴别,应用早期MRI检查可早期明确诊断,有效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腕关节不稳合并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FCC)损伤患者早期磁共振成像(MRI)表现,为临床早期确诊及治疗提供客观的影像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核磁共振室高年资医师诊断腕关节不稳合并TFCC损伤78例患者的影像资料,根据Palmer分型标准对其MRI表现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78例腕关节不稳合并TFCC损伤患者中,创伤性TFCC损伤患者58例(其中ⅠA 11例,ⅠB 27例,ⅠC 5例,ⅠD 15例),在压脂的质子密度加权成像(PD-FS)及3D薄层T2加权成像(T2-iso)冠状位薄层扫描序列上表现为三角纤维软骨盘(TFC)中心可出现裂隙状、线状或片状高信号,软骨面不光滑及撕裂,尺骨茎突连接部及桡骨乙状切迹连接部结构模糊,部分患者出现尺月韧带及尺三角韧带损伤,信号增高,远端桡尺关节积液。退行性TFCC损伤20例(其中ⅡA 5例,ⅡB 4例,ⅡC 3例,ⅡD 2例,ⅡE 6例),在PD-FS及T2-iso冠状位薄层扫描序列上表现为TFC形态变薄,结构模糊,软骨面不光滑,信号不均匀,可见混杂中高信号,邻近月骨、三角骨软骨变薄,内可见小片状水肿信号、囊变,月三角韧带结构模糊,桡尺关节积液。结论 MRI可精确显示腕关节不稳患者TFCC的精细解剖结构,其早期MRI影像表现对临床诊治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负重位MRI在腕关节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FCC)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临床怀疑腕关节TFCC损伤的患者22例,均进行腕关节常规体位和负重位MRI扫描,其中20例行腕关节镜检查,对比分析TFCC常规体位与负重位的MRI表现,并与腕关节镜进行对照。结果 22例中,TFCC部分损伤17例,其中损伤位于尺侧12例,桡侧5例,常规体位MRI表现为条形或局限性片状中等T1、长T2信号,未超过TFCC的一半;于负重位MRI GE-STIR序列上信号较常规体位更高、更局限,边界更清楚,周围软组织的水肿信号更高、更弥漫。弥漫性损伤5例,常规体位MRI表现为TFCC形态不规则,信号不均匀增高;负重位MRI GE-STIR序列与常规体位上比较,TFCC形态不规则,其内信号更加弥漫性增高,周围软组织水肿更明显。9例下尺桡关节内可见囊状积液,9例伴有下尺桡关节半脱位,7例伴有尺骨撞击综合征,4例尺桡骨远端骨髓水肿。结论负重位MRI能较常规体位MRI更清楚地显示TFCC损伤,二者相结合有利于提高TFCC损伤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远尺桡关节损伤多为前臂的旋转、扭闪等外力造成,引起远尺桡关节掌背侧韧带损伤或三角软骨盘破裂,不及时调治将影响关节的功能.尺桡骨骨折的病人更易忽视远尺桡关节或三角软骨盘损伤的诊治,导致后期关节酸软无力,腕关节畸形,活动受限.我院近年来收治28例此类病人,采用手法复位或闭合复位内固定(克氏针)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5.
前臂完全旋后位夹板固定治疗下尺桡关节背侧脱位36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尺桡关节脱位并不少见 ,常因认识不足发生诊疗失误 ,导致腕关节功能障碍和疼痛。该脱位常并发尺骨茎突或桡骨远段骨折 ,但单纯脱位合并三角软骨盘不完全撕裂者 ,临床亦非少见 ,且更易漏诊。作者 1 985年 3月~ 2 0 0 1年 1月以旋后位小夹板固定治疗下尺桡关节背侧半或全脱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骨折后与尺骨撞击综合征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骨伤科及毗邻医院自2008年1月~2010年12月被诊断为尺骨撞击综合征的28例患者,探讨腕关节功能评分与尺骨变异程度的关系。结果:尺骨阳性变异26例,阳性率为92.8%,其中变异超过10mm者20例(76.9%),优、良组的平均尺骨变异为1.52±0.35和4.51±1.79mm,可、差组的平均尺骨变异为8.54±3.57和14.29±4.77mm,腕部症状与尺骨变异程度关系密切(P<0.05)。 MRI检查发现腕骨及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 TFCC)存在不同程度退变,腕骨出现不同程度坏死。结论:桡骨远端骨折治疗不当可导致尺骨撞击综合征,遗留尺侧疼痛、握力下降。  相似文献   

7.
下桡尺关节脱位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杨劲松  范镜林 《广西医学》2000,22(6):1215-1217
目的:探讨下桡尺关节脱位诊断及治疗的最佳方案。方法:准确地投照获得真正的下桡尺正侧位X线照片,透视检查,高度怀疑时健侧X线照片作对比,结合临床,防止漏诊。手法复位,肘上石膏外因定治疗18例,若固定困难,在桡尺骨远端以细克氏针横穿固定,可帮助维持准确复位。手术治疗6例,若发现尺骨茎空骨折,用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固定。有时,尺骨茎突是完整的,代之以三角纤维软骨体广泛撕裂,须仔细修补,使期重新附着于尺骨。结果:15例症状消失,腕部功能佳,前臂旋转达180度,X线正常。7例腕部功能基本正常,偶有症状,前壁旋转达140~170度,X线检查下桡尺关节分离消失或显著缩小。2例症状减轻,腕部功能有改善,前臂旋转稍增加,X线检查变化不大。结论:下桡尺关节损伤几乎可合并任何一种前臂骨折或单独出现,应保持高度警惕,若能及时诊断,治疗就  相似文献   

8.
正Colles、Smith、Galeazzi骨折常伴随下尺桡关节脱位,单纯下尺桡关节脱位亦并不少见,而且常常被忽略而延误治疗。下尺桡关节的稳定性,主要依靠下尺桡掌侧韧带、下尺桡背侧韧带和三角纤维软骨盘维持~[1]。我们采用改良尺骨截骨矫形内固定术治疗陈旧性下尺桡关节分离伴脱位5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14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陈旧性下尺桡关节分离伴脱位~[2]5例,男3例,女2  相似文献   

9.
桡尺远侧关节稳定性的解剖及临床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评估影响桡尺远侧关节(DRUJ)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为生物力学研究提供解剖学基础;分析桡骨远端骨折后腕部功能与DRUJ稳定性之间的关系,为临床处理提供参考.方法对14个腕关节进行显微解剖,评估影响DRUJ稳定性的因素;前臂中立位,分别向尺骨小头施加20 N拉力,测量尺骨相对于桡骨的位移,再先后切断掌侧及背侧桡尺韧带,测量尺骨相对于桡骨的位移变化.27例经保守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访4~6个月(平均5个月).检查桡尺远侧关节稳定性,采用改良Gartland and Werley(GW)评分系统对腕部进行功能和放射学评估.结果掌背桡尺韧带由三角纤维软骨盘外周增厚而成,止于尺骨茎突基底部,切断掌侧和背侧桡尺韧带可导致DRUJ明显不稳.临床上桡骨远端骨折后DRUJ不稳者GW功能评分低.结论掌背桡尺韧带是维持DRUJ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切断掌背侧桡尺韧带可导致DRUJ明显不稳.桡尺远侧关节之桡尺掌背侧韧带损伤是造成DRUJ不稳的主要原因,而DRUJ不稳是导致慢性尺腕疼痛、前臂旋转受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对不明原因腕部症状的患,可行腕关节造影检查。腕关节中内注入造影剂,如不经近排腕骨侧流渗漏时,再经桡腕关节内注射。造影片可清楚显示舟骨月骨、月骨三角骨及三角纤维软骨复合组织的情况。对诊断腕关节不对称和设计治疗方案有参考价值。慢性尺侧腕痛造影剂流入近端尺桡关节8例,关节镜证实8例均有三角纤维软骨复合裂,关节镜见7例月骨或三角骨有软骨软化,3例造影剂流入腕中关节。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尺骨撞击综合征直接数字化成像系统(DR)平片X线表现和DR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6例腕关节尺侧疼痛,经临床和关节镜检查证实的尺骨撞击综合征病例,分析DR平片表现并进行X线测量。结果:尺骨阳性变异11例,变异范围1 mm~3.6 mm,平均2.2mm,中性变异3例,阴性变异2例,变异范围1.4 mm~2 mm。平均1.7mm,3例中性和2例阴性变异患者腕关节动力位片表现为尺骨阳性变异;16例中9例腕骨发生改变,其中3例同时出现月骨和三角骨坏死,5例单纯出现月骨坏死,1例单纯表现为三角骨坏死。结论:DR平片尺骨阳性变异和继发的月骨和三角骨坏死对尺骨撞击综合征的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实验兔膝关节软骨的高场强MRI正常表现以及成像的最佳序列及参数。方法:应用飞利浦Intera1.5T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分别采用PDW/SPAIR/D,T2W_3D_FFE及3D_WATSc序列对6只实验兔的膝关节行磁共振成像,观察不同序列关节软骨的信号特点,比较各序列的软骨信噪比(signal to noiseration,SNR)及软骨/软骨下骨对比噪声比CNR(contrast to noiseratio,CNR)。结果:兔膝关节软骨在三个序列中均表现为单层均匀的中等或高信号带;PDW/SPAIR/D、T2W_3D—FFE及3D—WATSc各序列的软骨SNR差异无显著性(P=3.840),而软骨/软骨下骨CNR差异有显著性(P=0.045);3D—WATSc序列的软骨/软骨下骨CNR高于PDW/SPAIR/D序列及T2W_3D—FFE序列(P〈0.05),而PDW/SPAIR/D序列和T2W_3D—FFE序列间的软骨/软骨下骨CNR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高场强磁共振下,兔膝关节软骨表现为单层均一信号,三维扰相梯度回波结合水激励技术即3D_WATSc序列,可能是观察实验兔关节软骨的最佳成像序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膝关节弥漫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或关节镜病理证实的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患者的关节滑膜、关节软骨、软骨下骨等结构MRI特征、结果:膝关节均表现为弥漫性滑膜增厚,8例增厚滑膜T1WT及PDW呈等信号或等低信号、2例为高信号:T2WI均为低信号,其中条带状、绒毛状增厚9例,结节状增厚l例;7例关节囊内均夹杂多发线状等低信号影,增强后病变滑膜均呈明显强化:10例均有关节积液,以髌上囊为主;5例有软,目’破坏及软骨下骨破坏.假性囊肿形成:2例有骨髓水肿。结论:膜结节状、绒毛状增厚以及T2W1上线状低信号是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是的主要MRI特征.关节软骨破坏及软骨下棠变也比较常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采用尺神经外膜松解并尺神经皮下前置术治疗肘管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对经确诊的26例肘管综合征患者,采用尺神经外膜松解及尺神经皮下前置术,术中观察并记录尺神经卡压的部位、范围、粗细及质地等;术后观察患者感觉恢复、肌萎缩恢复、爪型手恢复及手指内收、外展等功能恢复情况。结果:26例肘管综合征病例均获随访,23例明显改善,运动感觉均获恢复;2例感觉恢复,运动无恢复;1例运动、感觉均无恢复。结论:尺神经外膜松解并尺神经皮下前置术,操作简单、疗效肯定,是治疗肘管综合征的有效方法;时肘管综合征患者,保守治疗无效者尽早手术。  相似文献   

15.
李晶  张建 《新疆医学》2013,43(7):10-13,17
目的:分析急性膝关节软骨损伤的MRI表现,以提高对MRI诊断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有明确膝关节外伤史,且经关节镜和手术证实为关节软骨损伤患者的膝关节MRI表现,着重观察关节软骨及软骨下骨髓的改变。结果:35例患者共发现52处软骨损伤,其中软骨形态正常,信号异常7处(5例),软骨局限性变薄6处(4例),软骨压迹5处(3例),软骨凹凸不平7处(4例),软骨裂隙状中断10处(6例),软骨缺损11处(9例),软骨缺损伴关节内游离软骨体6处(4例)。MRI还发现软骨损伤附近骨挫伤、隐匿性骨折、半月板及韧带等其他关节结构的损伤。结论:MRI检查能较准确的显示急性膝关节软骨损伤的部位、范围和类型,是急性软骨损伤较佳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6.
臭氧治疗对家兔骨性关节炎病变及NO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臭氧治疗对家兔骨性关节炎(OA)关节冲洗液中NO含量的影响。方法:40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5组,A组为正常对照组,B组为模型对照组,C、D、E组分别为臭氧(20、40、60 mg/L)治疗组;用Vand-m an法造模型成功后,将不同浓度的臭氧注射入C、D、E组兔膝关节腔内,每3天1次,连续2次;检测关节冲洗液中NO的含量,观察关节软骨的病理变化并进行病理评分。结果:B组软骨呈典型的OA改变,C、D组关节软骨可见不同程度修复,病理评分与B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E组未见明显修复,病理评分与B组无显著差异;与A组相比,B组关节冲洗液中NO含量显著增高(P〈0.01);与B组相比,C、D治疗组NO含量显著降低(P〈0.01),E组NO显著增高(P〈0.01)。结论:20~40 mg/L浓度的臭氧可促进实验性OA关节软骨修复,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O生成有关,60 mg/L浓度的臭氧无软骨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脊柱术后急性感染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了5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老年脊柱术后急性感染患者的临床及MRI资料,对椎体、椎间盘改变、椎旁脓肿及椎管内硬膜外脓肿的MRI表现进行分析。将高负压封闭引流术(high 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应用于本组患者的临床治疗之中,对该方法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1经病理诊断结果为化脓性脊椎炎、化脓性椎间盘炎以及继发硬模外脓肿分别为15例、14例及21例;经MRI诊断,化脓性脊椎炎、化脓性椎间盘炎以及继发硬模外脓肿分别为14例、12例及19例,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0.00%。2经VSD术治疗后,优、良、中、差例数分别为22例、25例、3例、0例,治疗优良率为94.00%;非感染组(n=120)患者治疗后,优、良、中、差例数分别为56例、58例、6例及0例,治疗优良率为95.00%。3VSD术治疗前掌倾角与尺偏角分别为(4.23±0.72)°与(10.22±1.34)°,治疗后掌倾角与尺偏角分别为(5.78±1.32)°与(13.13±2.11)°,治疗前后掌倾角与尺偏角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对老年脊柱术后急性感染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VSD术治疗老年脊柱术后急性感染的效果较佳,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并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解剖测量,了解腕关节三角软骨板主要的形态参数,为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通过对40例成人腕骨标本进行解剖,解剖后观察三角软骨板的大致形态,对其直径厚度及其与周围组织的距离进行测量。结果对标本进行解剖及测量后得出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分析软件分析得出结果为:腕关节三角软骨板背侧的厚度为(5.38±0.56)mm,尺侧缘厚度为(6.45±0.32)mm,桡侧缘厚度为(2.58±0.48)mm,掌测的厚度为(7.49±1.27)mm,中央最薄处厚度为(1.05±0.20)mm,掌背侧直径(17.62±3.56)mm,尺桡侧直径为(13.04±2.67)mm。结论通过解剖测量得出了三角软骨板较为完整的数据;临床应用中按照三角软骨板测量数据及解剖特点进行诊断和治疗,可能有助于减少其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采用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和T2-mapping成像技术对中医手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进行观察和评价。 方法:2005年10月-2008年1月就诊于上海瑞金医院伤骨科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45例,男9例,女36例;年龄34-85岁,平均年龄(57.4±6.1)岁。所有患者行杜式手法治疗,每周治疗1~2次,共治疗12个月。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和各疗程间均进行患侧膝关节磁共振成像,各患者行磁共振后随访3~6次不等。分别获得各区域软骨厚度、软骨缺损的MRI分级、软骨信号容积、髌软骨和股骨髁软骨T2-mapping值及伪彩图和软骨下骨髓水肿的面积。 结果:治疗6个月后,髌软骨和股骨髁软骨厚度均显著增加(t髌骨=9.57,P〉0.05;t股骨髁=11.59,P〉0.05),治疗12个月后,软骨容积亦显著增加(F-14.64,P〈0.01)。治疗3个月后,Recht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改善(Z=17.96,P〈0.05)。治疗9个月后,膝关节软骨T2-mapping示髌软骨T2值有降低表现(F=3.11,P〈0.05)。治疗3个月后,股骨软骨下骨髓水肿的体积明显缩小(f=-4.53,P〈0.01);治疗6个月后,髌骨软骨下骨髓水肿已经消除(t=5.53,P〈0.01)。 结论:以MRI作为检测手段,初步证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手法治疗手段能促进软骨修复和软骨下骨髓水肿吸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