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2 毫秒
1.
白血病骨髓基质细胞与其分泌的细胞因子、细胞外基质构成的骨髓微环境在机体造血发育、血液病发生、恶性血液病细胞凋亡等生理病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文综述了白血病患者骨髓基质细胞与白血病细胞耐药、抗凋亡特性的关系及其机制的相关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儿童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急性髓系白血病)骨髓基质细胞(BMSCs)、缓慢抗原-4(VLA-4)抗体及VLA-4抗体联合化疗药物足叶乙甙(VP-16)对儿童白血病细胞凋亡的影响,探索儿童白血病新的治疗方法。方法分离培养儿童白血病骨髓单个核细胞,根据组别加入VLA-4抗体和VP-16,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组别白血病细胞的凋亡率。结果对照组与BMSCs组、骨髓基质上清组比较,其白血病细胞早期凋亡率均有显著增高,P<0.05,而BM-SCs组与骨髓基质上清组比较,白血病细胞早期凋亡率无显著差异。抗体组、BMSCs组和骨髓基质上清组白血病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2 h:(10.16±1.29)%,24 h:(13.72±1.72)%]、[12 h:(4.99±1.66)%,24 h:(5.54±1.53)%][12 h:(6.06±1.77)%,24 h:(6.62±1.8)%],抗体组与BM-SCs组和骨髓基质上清组比较,其早期凋亡率均显著增加,P<0.05;抗体加药物组白血病细胞早期凋亡率最高,为[12 h:(26.79±1.29)%,24 h:(20.81±1.39)%],与其他任何一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除BMSCs组和骨髓基质上清组,其他四个组12 h与24 h的白血病细胞早期凋亡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白血病患儿的BMSCs可以保护白血病细胞免于失巢凋亡和药物诱导的凋亡,VLA-4抗体可增强VP-16诱导的白血病细胞的凋亡敏感性。  相似文献   

3.
骨髓基质细胞对造血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有重要的调节作用,白血病病人不仅有造血细胞的恶性克隆性增殖,而且骨髓基质细胞的结构功能都有一定的改变,骨髓基质细胞通过分泌细胞因子和直接粘附对白血病细胞恶性克隆的选择、增殖,分化、迁移、凋亡有重要作用,这使我们从新的角度来认识白血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骨髓基质细胞(BMSCs)对儿童白血病细胞的保护作用及细胞粘附分子缓慢抗原-4(VLA-4)抗体对原代白血病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分离儿童白血病骨髓单个核细胞,培养BMSCs及白血病细胞。实验分4个组:①白血病细胞单独培养组(对照组);②BMSCs+白血病细胞组(BMSCs组);③BMSCs上清+白血病细胞组(上清组);④BMSCs+白血病细胞+VLA-4抗体组(抗体组)。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白血病细胞的凋亡率,RT-PCR方法检测各组白血病细胞survivin和bcl-2基因的表达。结果:BMSCs组和上清组的白血病细胞凋亡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BMSCs组和上清组比较,抗体组的凋亡率显著增高,P<0.05。抗体组12 h的凋亡率与24 h的凋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BMSCs组和上清组比较,抗体组survivin、bcl-2基因的表达均有降低,P<0.05。结论:BMSCs对白血病细胞有保护作用,VLA-4抗体能够抑制白血病BMSCs与白血病细胞间的粘附,促进白血病细胞的凋亡。[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0,12(11):897-901]  相似文献   

5.
骨髓基质细胞对造血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有重要的调节作用,白血病病人不仅有造血细胞的恶性克隆性增殖,而且骨髓基质细胞的结构功能都有一定的改变。骨髓基质细胞通过分泌细胞因子和直接粘附对白血病细胞恶性克隆的选择、增殖、分化、迁移、凋亡有重要作用,这使我们从新的角度来认识白血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6.
骨髓活检在小儿血液病中诊断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告小儿血液病78例骨髓活检诊断价值研究,年龄2天~14岁。介绍了我科研制的适合不同年龄的小儿骨髓活检针,取材及制片方法,并进行骨髓涂片与病理切片结果的比较。证明骨髓活检能较完整的提供骨髓组织结构,正确判断骨髓细胞增生程度方面有一定的优越性,但它并不能代替涂片检查,因涂片细胞形态清晰.有利于判定白血病类型;但遇干抽或混血者活检又优于涂片能及时提供诊断依据。故主张多个部位活检切片与涂片密切配合分析,才能使小儿血液病的临床诊断符合率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7.
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组织超微结构观察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骨髓组织超微结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透射电镜对35 例儿童再障的骨髓组织进行超微结构观察,并与3 例骨髓造血功能正常的其他血液病骨髓组织进行对照。结果 儿童再障骨髓造血细胞和基质细胞均有不同程度改变,造血细胞改变程度慢再障高于严重再障,基质细胞改变程度严重再障高于慢再障;临床缓解和治愈的再障骨髓组织仍与正常不同。结论 再障患儿骨髓组织本身存在的内在缺陷是再障发病、药物不能根治、停药易复发的基本原因,再障骨髓超微结构的变化特征对于指导再障诊断的分型、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巨细胞病毒(CMV)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病儿骨髓基质细胞粘附分子ICAM-1和VCAM-1表达的影响。结果发现:CMV可以感染ALL骨髓基质成纤维细胞,1000TCID50 CMV对ALL基质细胞的形态无明显影响。CMV感染早期,ALL骨髓基质细胞ICAM-1表达增高,CMV感染早期,ALL骨髓基质细胞ICAM-1表达降低。CMV对VCAM-1的表达无明显影响。结果提示C  相似文献   

9.
988例儿童骨髓细胞形态学诊断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儿童骨髓细胞形态学特点与临床初步诊断的关系。方法 将2000年~2002年我院门诊及住院部送检的988例儿童骨髓穿刺合格标本,进行细胞形态检查与细胞化学染色,结合临床表现作出实验室骨髓细胞学诊断。结果 对骨髓细胞形态学结果与特点进行总结与分析,发现与骨髓细胞学诊断结果符合率最高的疾病分别是: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占90.1%;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LL)占82.5%;缺铁性贫血(IDA)占92.O%。结论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对小儿血液病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我们于1989年12月以来,用放射性核素骨髓显像对不同类型的小儿血液病患者进行了检查,现将骨髓显像特点结合临床资料总结如下。资料和方法一、对象29例均为住院患儿,男16例,女13例,年龄5~13岁。其中急性白血病11例,再生障碍性贫血7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6例,骨髓纤维化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目的:探讨白血病细胞的凋亡以及白血病化疗前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小儿白血病细胞凋亡总积分范围0~11分显著低于正常组30~342分(P<0.01),化疗后白血病的细胞凋亡总积分范围3~32分高于化疗前。结论:小儿白血病发生和发展与细胞凋亡密切相关,化疗的目的之一是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7.
Emphysematous gastritis associated with gram-negative sepsis is described in a leukemic child on chemotherapy and steroids. Bubbly-appearing air and thickening of the gastric wall were radiographically demonstrated. This is analogous to the demonstration of air within the thickened bowel wall in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 which is not unusual in seriously ill leukemic children. Gastric involvement has not been previously reported.  相似文献   

18.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