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4 毫秒
1.
目的:观察体外不同氟浓度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HUVEC 304,在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氟化钠,共分9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及加氟组(120、240、360、 480、600、720、840、960?μmol/L),连续培养24?h后,细胞计数并观察细胞形态,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性,并检测培养液中NO、SOD、MDA的含量。结果:①氟的浓度为120、240?μmol/L时细胞数目明显增多,从600?μmol/L开始,内皮细胞数量明显下降,细胞形态呈损伤改变;②氟的浓度在120、240?μmol/L时,MTT测定细胞活性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以240?μmol/L浓度时最高;浓度在600以上时细胞活力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培养液中NO从240?μmol/L时开始降低,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显著,SOD从240?μmol/L时开始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DA的含量逐渐升高。结论:低浓度的氟对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有促进增生作用;高浓度有损伤作用,且随剂量的增高而增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齐墩果酸对氧化性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HUVEC,以维生素E(200μmol/L)或齐墩果酸(5-40μmol/L)预处理细胞24h,再加入200mg/L oxLDL继续培养24h造成细胞损伤。采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存活率,同时检测细胞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采用DCFH-DA探针法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200mg/L oxLDL组细胞存活率、SOD活性、GSH含量明显降低,MDA、ROS含量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7.72-173.25,q=11.46-30.86,P〈0.01);与200mg/L oxLDL组比较,齐墩果酸在5-20μmol/L浓度范围内,可剂量依赖性提高细胞存活率、减少MDA含量及ROS形成、增加GSH含量及SOD活性(q=4.26-22.35,P〈0.05)。结论齐墩果酸能抑制ox-LDL诱导的HUVEC氧化损伤,其机制可能与维持SOD活性,减少ROS释放、MDA生成及GSH消耗有关。  相似文献   

3.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大鼠心肌抗氧化能力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大鼠心肌抗氧化能力的变化。方法建立甲亢大鼠模型,采用酶法测定甲亢组和正常组大鼠心脏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GPX)等抗氧化指标的活性或含量。结果甲亢组大鼠心肌SOD活性和GPX含量与正常组比较明显降低(t=8.50、4.52,P<0.01),而MDA含量明显升高(t=2.46,P<0.05)。结论甲亢大鼠心肌抗氧化能力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4.
甲状腺功能亢进大鼠肝脏抗氧化能力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大鼠肝脏的抗氧化能力。方法建立甲亢大鼠模型,采用酶法测定甲亢组和正常组大鼠肝脏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的活性及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甲亢组大鼠肝脏SOD和GPX活性与正常组比较明显降低(t=2.38,P<0.05;t=4.41,P<0.01),而MDA含量则明显升高(t=6.34,P<0.01)。结论甲亢大鼠肝脏抗氧化能力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姜黄素(Cur)对正常血管内皮细胞活力的影响,及Cur对血管内皮细胞过氧化氢(H2O2)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Cur(12.5μmol/L、25μmol/L、50μmol/L、100μmol/L)处理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8 h,MTT法检测不同浓度Cur对HUVECs存活率的影响;H2O2(250μmol/L)孵育建立HUVECs损伤模型,不同浓度Cur(12.5μmol/L、25μmol/L、50μmol/L、100μmol/L)与H2O2共同处理HUVECs 4 h,检测细胞存活率,黏附能力和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释放量;Griess法测定培养液中NO2-浓度,反映内皮细胞释放一氧化氮(NO)量。结果不同浓度Cur处理内皮细胞8 h后,内皮细胞的存活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Cur能明显提高H2O2损伤的内皮细胞存活率和黏附能力(P〈0.01),降低内皮细胞LDH的释放(P〈0.01);增加H2O2损伤后HUVECs培养液中NO含量(P〈0.01)。其中Cur浓度为25μmol/L时效果最明显。结论不同浓度Cur(12.5μmol/L、25μmol/L、50μmol/L、100μmol/L)对内皮细胞的存活率均无影响;Cur对血管内皮细胞氧化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促进NO的合成有关。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研究白藜三醇(resveratrol,Res)对缺氧状态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umbilicalveinendothelialcell,HUVEC)增殖及低氧诱导因子(hypoxia-induciblefactor1,HIF-1μ)表达的影响。方法自藜三醇预孵育HUVEC2h后,采用氯化钴(CoCl2)化学方法制作缺氧模型,实验分为3组进行:正常组(NC)、缺氧组(HY)、药物组(0.1、1、5、10、50μmoL/LRes)。应用CCK-8法检测各组HUVEC增殖情况,免疫细胞化学法和Westernblot检测各组细胞内HIF-1α的表达。结果①缺氧组及药物组(0.1、1、5、10μmol/L)与正常组相比细胞增殖增加(P〈0.01);1、5μmoL/L药物组与缺氧组比较细胞增殖增加(P〈0.01),5μm0L/L药物组与其他各浓度组比较细胞增殖增加(P〈0.01)。②正常组HUVEC胞质内HIF-1α 仅微量表达;缺氧组胞质内HIF-1α阳性表达,较正常组增多,显色呈黄褐色;药物组(5μmol/L)胞质内HIF-1α强阳性表达,显色呈深黄褐色。③缺氧组与正常组相比HIF-1α 蛋白表达增加(P〈0.05),药物组(1、5μmol/L)与正常组相比HIF-1α蛋白表达增加(P〈0.01);1μmol/L药物组与缺氧组相比HIF-1α蛋白表达增加(P〈0.05),5μmol/L药物组明显增加(P〈0.01)。结论白藜三醇可能通过促进HIF-1α 的表达而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从而对新生血管的形成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唐利红  麻庆乐  卢德赵 《浙江医学》2019,41(13):1348-1353
目的探讨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在内皮细胞新生血管中的表达及黄连素的干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利用4-苯基丁酸(4-PBA)5mmol/L,毒胡萝卜素(TG)300nmol/L,TG300nmol/L联合低、中、高剂量(50、75、100滋mol/L)黄连素分别作用24h,对照组为正常培养的HUVEC。采用噻唑蓝(MTT)法、划痕法、MatrigelMatrix胶法分别检测细胞增殖、迁移、成血管能力,qRT-PCR法、Westernblot法分别检测HUVEC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GRP78、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mRNA和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法观察GRP78在细胞内的定位。结果≤100滋mol/L的黄连素对HUVEC增殖无明显影响(P<0.05)。与对照组比较,4-PBA组细胞迁移、成血管能力均明显减弱(均P<0.05);TG组细胞迁移、成血管能力均明显增强(均P<0.05),HUVEC中VEGF、GRP78、HIF-1α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升高(均P<0.05)。与TG组比较,黄连素低、中、高剂量干预组细胞迁移、成血管能力均明显减弱(均P<0.05),HUVEC中VEGF、GRP78、HIF-1α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降低(均P<0.05)。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GRP78分布于内皮细胞的细胞膜上。结论GRP78在HUVEC新生血管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黄连素可能通过抑制GRP78表达从而抑制内皮细胞血管新生。  相似文献   

8.
穆旭  李金 《重庆医学》2015,(35):4932-4935
目的:探讨肉桂酸对提升小鼠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通过建立力竭性游泳来建立小鼠力竭性运动模型,比较安静对照组、运动训练组和运动给药组小鼠力竭游泳持续时间,血浆中乳酸(LAC)含量来探讨肉桂酸对小鼠的耐力提升;检测肝脏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过氧化酶(CAT )的含量来探讨肉桂酸的抗氧化能力,通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肉桂酸对小鼠股四头肌中Na+/K+‐ATP酶、Ca2+/Mg2+‐ATP酶表达水平来进一步研究其对小鼠运动能力提升的影响。结果肉桂酸显著延长小鼠的游泳时间;运动给药组与安静对照组比较:血浆 LAC含量虽然有所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脏组织匀浆中SOD和CAT 显著下降(P<0.05),MDA显著上升(P<0.01),CAT 虽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a+/K+‐ATP酶和Ca2+/Mg2+‐ATP酶的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1);运动训练组与安静对照组比较,血浆LAC含量显著升高(P<0.01),肝脏组织匀浆中SOD和CAT 显著下降(P<0.01),MDA显著上升(P<0.01),Na+/K+‐ATP酶和Ca2+/Mg2+‐ATP酶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运动给药组与运动训练组比较,血浆LAC含量显著降低(P<0.01),肝脏组织匀浆中SOD和CAT显著上升(P<0.01),MDA显著下降(P<0.01),CAT 显著下降(P<0.01),Na+/K+‐ATP酶和Ca2+/Mg2+‐ATP酶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肉桂酸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和抗疲劳能力。  相似文献   

9.
氯沙坦保护ox-LDL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与ADMA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氯沙坦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与内源性一氧化氮合酶抑制物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的关系。方法:用ox-LDL(100mg/L)孵育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HUVEC12 24h或用10^-8~10^-6mmol/L的氯沙坦预孵育HUVEC12 30min后再与ox-LDL共孵育24h,测定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ADMA含量和细胞内二甲基精氨酸二甲胺水解酶(DDAH)活性。结果ox-LDL孵育HUVEC12细胞24h后细胞培养液中LDH活性、TNF-α和ADMA含量明显增加(P〈0.05),同时NO含量下降和细胞DDAH酶活性受到抑制(P〈0.05);氯沙坦(10^-8~10^-6mmoL/L)可显著减轻ox-LDL诱导的LDH活性、TNF-α和ADMA含量的增加以及NO含量的降低(P〈0.05),并呈浓度依赖性的增加DDAH活性(P〈0.05)。结论:氯沙坦对ox-LDL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该作用可能与增加DDAH活性,降低ADMA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17β-雌二醇(17β-E2)对原代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一氧化氮(NO)生成的影响,探讨雌激素影响体内NO水平的机制。方法:采用胰蛋白酶平铺消化法培养原代HUVEC,不同浓度17β-E2作用HUVEC不同时间,采用重氮法测定NO含量。结果:10^-6mol/L,10^-8mol/L 17β-E2作用1h,NO即明显增高(P<0.001),10^-6mol/L,17β-E2作用30min,NO即明显增高(P<0.05),10^-10mol/L,10^-8mol/L 17β-E2作用30min,NO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一定剂量17β-E2可促进HUVEC生成NO,可能为降低血管阻力,抑制动脉粥样硬化(AS)形成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丹酚酸A、C分子配伍对人血清清蛋白(HSA)干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炎性趋化因子CCL2和CXCL10的调节作用,探索丹酚酸A、C分子药对配伍的抗炎及抗氧化作用.方法 将培养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分为5组,即对照组、模型组、丹酚酸A组(20 μmol/L)、丹酚酸C组(20 μmol/L)、丹酚酸A+C组(丹酚酸A和C各10 μmol/L).除对照组外,其余组分别加入HSA干预24、48、72 h,各治疗组同时加入药物治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CCL2)、CC趋化因子7(CCL7)及CXC趋化因子配体 10(CXCL10)水平;分别采用水溶性四唑盐法(WST-1法)、二硫代二硝基苯甲酸法(DTNB法)、硫代巴比妥酸法(TBA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24、48、72 h 3个时间点其余组CCL2、CCL7、CXCL10、MDA水平明显增多,GSH、SOD水平明显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CCL2、CCL7、CXCL10、MDA水平相对减少,GSH、SOD水平相对增多(P<0.05).各治疗组间比较,丹酚酸A+C组CCL2、CCL7、CXCL10、MDA水平低于丹酚酸A、C组(P<0.05),GSH、SOD水平高于丹酚酸A、C组(P<0.05).结论 丹酚酸A、C分子药对配伍可能通过减少炎性趋化因子的表达及抗氧化来改善肾纤维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氯胺酮和异丙酚对谷氨酸诱导体外培养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取出生1~3 d Wistar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原代纯化培养3周。将细胞随机分为5组(n=9):C组为对照组,加入Hanks液;G组加入谷氨酸;GK组先加入谷氨酸,10 min后加入氯胺酮;GP组先加入谷氨酸,10 min后加入异丙酚;GPK组先加入谷氨酸,10 min后同时加入异丙酚和氯胺酮。培养24 h后分别检测各组上清液IL-1β、TNF-α和IL-10浓度、细胞凋亡率及胞内SOD活性和MDA含量,并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结果:与C组比较,G组星形胶质细胞凋亡增加(P<0.01),未凋亡的细胞被激活增生肥大,IL-1β和TNF-α浓度升高(P<0.01),IL-10浓度无明显变化(P>0.05),SOD活性显著降低(P<0.01),MDA含量明显增加(P<0.01)。与G组比较,GK、GP和GPK组凋亡细胞减少(P<0.05,P<0.01),IL-1β和TNF-α降低(P<0.05,P<0.01),IL-10升高(P<0.01),SOD活性增加而MDA含量低(P<0.05,P<0.01),细胞无明显增生肥大。GK组和GP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P组和GK组分别与GPK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氯胺酮和异丙酚均可抑制谷氨酸引起的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的凋亡和激活,通过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清除自由基,同时抑制炎性细胞因子分泌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且两者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芝麻素对高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HUVEC)损伤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高糖诱导HUVEC建立细胞损伤模型,用不同浓度的芝麻素处理细胞;qRT-PCR法检测LncRNA WEE2-AS1与miR-515-5p的表达量;sh-NC、sh-WEE2-AS1转染至HUVEC后加入30 mmol/L葡萄糖处理细胞(HG+sh-NC组、HG+sh-WEE2-AS1组);构建WEE2-AS1稳定过表达HUVEC细胞,用30 mmol/L葡萄糖处理细胞(HG+WEE2-AS1-LV组),用40μmol/L芝麻素与30 mmol/L葡萄糖共同处理细胞(HG+SES+WEE2-AS1-LV组);MTT、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细胞增殖及凋亡率;试剂盒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的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WEE2-AS1与miR-515-5p的靶向关系;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量。结果:芝麻素可降低高糖诱导的HUVEC中WEE2-AS1的表达量(P<0.05),可降低凋亡率和cleaved...  相似文献   

14.
王娓娓  张红苗  王琳  鲍天昊 《重庆医学》2018,(12):1572-1574,1579
目的 在缺血-再灌注所致氧化损伤模型中观察蒲公英甾醇对小鼠心肌细胞(CSC)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使用小鼠CSC细胞作为研究对象,分为正常对照组,缺血-再灌注损伤(I/R)组,蒲公英甾醇治疗缺血-再灌注损伤组(治疗浓度分别为5、10、30 μmol/L)及阳性对照组.通过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测定细胞活力,RT-PCR测定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B淋巴细胞瘤-2(Bel-2)基因水平,生化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AD)水平,Western blot测定细胞外信号调节的蛋白激酶1/2 (ERK1/2)水平.结果 MTT测定显示30 μmol/L蒲公英甾醇组I/R损伤的CSC细胞活力增加(P<0.05).RT-PCR研究结果表明:10、30 μmol/L的蒲公英甾醇组Caspase-3 mRNA表达减少,与I/R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μmol/L的蒲公英甾醇组Bcl-2 mRNA表达回升,与I/R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化法测定表明:30 μmol/L的蒲公英甾醇诱导的SOD水平提高,MAD水平降低,与I/R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测定显示,30 μmol/L蒲公英甾醇使损伤的CSC细胞磷酸化ERK1/2与总ERK1/2比值增加(P<0.05).结论 蒲公英甾醇可能是通过上调ERK1/2表达抑制I/R引起的SCS细胞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尼卡地平对谷氨酸诱导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取新生2~3 dSD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原代纯化培养3周。将细胞随机分6组(n=9):正常对照组(C组)加入Hanks液;谷氨酸组(G组)加入谷氨酸至终浓度500μmol/L;尼卡地平组(N组)加入尼卡地平至终浓度10μmol/L;GN1、GN2、GN3组先加入谷氨酸至终浓度500μmol/L,10 m in后分别加入尼卡地平至终浓度1、5、10μmol/L。培养30 m in后检测海马星形胶质细胞内游离钙浓度([Ca2+]i),继续培养24 h检测各组细胞凋亡及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GSH)活性,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法检测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并观察细胞形态学的改变。结果:与C组比较,G组和GN1组细胞大量凋亡,未凋亡的星形胶质细胞增生肥大;GFAP表达、[Ca2+]i及MDA含量升高,SOD和GSH活性均降低(P<0.01);G、GN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G组比较,GN2组和GN3组凋亡明显减少,细胞形态正常;GFAP表达、[Ca2+]i及MDA含量降低,SOD和GSH活性升高。结论:尼卡地平通过抑制细胞内钙超载和脂质过氧化反应,清除自由基而抑制了谷氨酸诱导海马星形胶质细胞损伤,其抑制程度与剂量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舒血宁注射液对高碘致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 体外培养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株HUECV-304,在培养液中预先加入不同浓度的碘化钾和舒血宁注射液。在碘化钾的最终浓度分别为4.0、5.0、6.0、8.0μmol/L组中分别加入浓度为0、2、5、10μL/mL的舒血宁注射液,观测4,8,12和24h时细胞形态、细胞计数、MTT法测定细胞活性及上清液中SOD的含量。  结果  ①在碘浓度5.0μmol/L以上组,4h时可见内皮细胞内有中毒颗粒出现,且随浓度增加和时间延长而增加。加入舒血宁后,碘浓度5.0μmol/L以上组该变化明显减轻,且与时间和剂量相关(P<0.05);②随时间的延长及舒血宁浓度的升高,细胞增殖活性受到抑制的碘浓度相应升高(P<0.05);③SOD含量随碘浓度的升高而升高(P<0.05),加入舒血宁后,SOD含量变化不明显结论  舒血宁注射液对高碘所引起的内皮细胞损伤有一定的对抗作用,其作用存在时间-剂量效应关系;舒血宁的作用可通过增强细胞的抗氧化作用拮抗高碘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右美托咪定(Dex)对谷氨酸所致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应用高浓度谷氨酸处理PC12细胞以建立细胞缺氧损伤模型.应用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采用试剂盒分别测定细胞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释放量,细胞丙二醛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DCFH-DA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活性氧水平,Fluo-8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钙离子含量,JC-1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结果 在0.01~100 μmol/L浓度范围内,Dex浓度依赖性地拮抗谷氨酸所致PC12细胞损伤,至100 μmol/L时,细胞存活率达到正常组的(86.6±2.2)%,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乳酸脱氢酶释放量为正常组的1.4±0.1倍,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1μmol/L Dex预处理谷氨酸损伤的PC12细胞,与模型组相比,能够显著降低丙二醛含量(P<0.01),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P<0.01),抑制胞内活性氧过度生成(P<0.01),降低细胞内Ca2+浓度(P<0.01),稳定细胞线粒体膜电位(P<0.01).结论 Dex对谷氨酸所致PC12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Dex抗氧化和抑制细胞内钙超载,保护线粒体功能相关.  相似文献   

18.
大麻二酚通过促进自噬流减轻棕榈酸诱导的肝细胞损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大麻二酚(CBD)对棕榈酸(PA)诱导的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并考察其与自噬流相关的潜在机制.方法 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分别给予1 μmol/L和5μmol/L的CBD处理24 h,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自噬相关蛋白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和p62的表达,考察CBD对细胞自噬的影响.将细胞分为4组并分别给予不同处理:PA组(800μmol/L PA处理细胞)、PA+CBD组(800 μmol/L PA和5μmol/L CBD联合作用)、PA+CBD+CQ组[800 μmol/L PA、5μmol/L CBD和50 nmol/L自噬抑制剂氯喹(CQ)共同作用]和阴性对照组(加入等体积0.03% DMSO处理细胞),每组作用时间均为24 h;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LC3和p62的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术考察细胞凋亡情况,qPCR法检测内质网应激相关因子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和X盒结合蛋白1(XBP-1) mRNA的表达,Rh123和lucigenin荧光探针分别检测线粒体的膜电位和活性氧簇(ROS)含量.结果 1μmol/L和5μmol/L CBD均不影响肝细胞LC3-Ⅱ/LC3-Ⅰ的比值以及p62蛋白的表达.与阴性对照组相比,PA组肝细胞LC3-Ⅱ/LC3-Ⅰ的比值和p62蛋白表达增加(P<0.05),细胞凋亡增加(P<0.05),CHOP、GRP78、XBP-1 mRNA表达增加(P<0.05),线粒体膜电位降低(P<0.05),线粒体ROS的生成增加(P<0.05);与PA组相比,PA+CBD组肝细胞内的自噬流恢复,细胞凋亡减少,内质网应激和线粒体失常减轻(P<0.05);同时给予CQ处理可以逆转CBD的保护作用(P<0.05).结论 CBD能够通过促进自噬流减轻PA诱导的肝细胞损伤,改善内质网应激和线粒体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甘草酸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的氧化应激及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HO)-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HSC细胞,将细胞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次氮基三乙酸铁(Fe-NTA)处理组、Fe-NTA+5 μmol/L甘草酸组、Fe-NTA+10 μmol/L甘草酸组及Fe-NTA+20 μmol/L甘草酸组;给药24 h后收集细胞,采用相关试剂盒检测HSC细胞中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谷胱甘肽(GSH)的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Nrf2和HO-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Fe-NTA处理组中MDA、NO含量明显升高,而GSH水平显著降低,SOD酶活性也显著降低;而甘草酸处理的3组细胞中MDA、NO含量显著降低,GSH水平显著升高,SOD酶活性也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e-NTA处理组中Nrf2和HO-1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而甘草酸处理的3组细胞中Nrf2和HO-1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相对于Fe-NTA处理组显著上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甘草酸有抗HSC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