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重度失血性休克39例手术室救治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恩芹  陈洁  魏伟 《齐鲁护理杂志》2007,13(12):105-105
1998年1月-2005年12月,我们于手术室内共救治严重创伤性失血休克患者39例,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对小儿烧伤休克期的观察护理措施。方法 1998年1月-1999年12月所治疗护理成功的60例小儿烧伤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全部患儿治愈出院,身心健康。结论 通过良好的治疗环境和护患关系,全面准确的护理计划和有效的护理措施,是防治早期休克和保证全程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下肢多发性骨折伴休克患者辅以急诊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此次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收治66例下肢多发性骨折合并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单纯辅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辅以急诊护理干预,对比临床总效果,统计并计算各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概率较对照组相比更低(P<0.05)。结论:下肢多发性骨折合并休克患者辅以急诊护理干预效果更佳,可明显预防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主动护理流程在手术室急性失血性休克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主动护理流程实施前(2015年1月~12月)和实施后(2016年1月~12月)于我院手术室接受救治的急性失血性休克患者各49例作为研究对象,实施前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手术室护理。实施后为试验组,按手术室主动护理流程实施护理。并对实施前后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干预后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抢救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医患对手术室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手术室急性失血性休克抢救工作中引入主动护理流程,能够显著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手术抢救成功率,是一种深受手术医师及患者好评的护理模式。  相似文献   

5.
异位妊娠破裂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特别是妊娠破裂引起腹腔内出血导致的失血性休克,因发病急、病情重,若不及时诊断和抢救,可直接危及患者生命。本院妇科从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共收治了异位妊娠导致失血性休克患者36例,经及时抢救和精心护理,36例患者生命均转危为安,接受手术治疗后痊愈出院。现将其中的急救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小儿特重度烧伤休克期护理的经验。方法:1996年1月~2002年5月治疗小儿特重度烧伤87例,在休克期的输液护理过程中,针对患儿的病理生理特点,迅速建立有效的静脉输液通道,加强输液管理,精确计算补液量,及时补充血容量,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保护肾脏功能;根据尿量调整输液速度及种类。结果:87例中治愈86例,治愈率为98.6%。结论:烧伤休克可危及生命.及时、准确补充液体,有利于患儿渡过休克期,将直接影响全病程的救治成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抢救急性失血休克患者术中使用液体温度对机体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自2008年1月~2012年1月急性失血性休克患者196例,对照组98例,观察组98例,采取术中使用液体加温和不加温、提高手术室温度和不提高室温方法进行分组,监测相同指标和严格控制液体温度和室温,严格细节护理。结果术中液体经过加温后使用,患者的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稳定,尿量每小时达50ral以上,术中并发症发生减少。对照组和观察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P〈O.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危重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抢救措施要及时迅速有效,严格细节措施护理,使用加温液体和冲洗液,减少各种并发症现象的发生,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老年患者突发心源性休克的临床表现,提供综合性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心血管病区11例突发心源性休克患者所进行的抢救和护理措施。结果:11例心源性休克患者经积极抢救,病情好转出院9例,抢救无效死亡2例。结论:认真仔细动态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准确的应用各种药物。积极贯彻各项护理措施,是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陈福兰 《全科护理》2013,(24):2260-2261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并休克病人急救护理的效果。[方法]将2010年1月—2013年1月急诊入院治疗并实施急救护理的异位妊娠并休克病人185例为急救组,将2007年1月—2010年12月急诊入院治疗未实施急救护理的异位妊娠并休克病人163例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病人临床资料,并观察分析急救护理实施的效果。[结果]急救组术前急救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病人及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为异位妊娠并休克病人抢救赢得了宝贵时间,有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最大限度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2008年2月-2009年1月,我们收治30例异位妊娠破裂失血性休克患者,经精心急救及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特殊部位组织缺损行皮瓣移植修复术23例围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种原因引起失血性休克,使机体有效循环急剧减少,而引起全身组织血流灌注不足,使多器官功能受到损害。2008年1月-8月,我们共收治失血性休克患者62例,经积极抢救与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对小儿烧伤休克期的观察护理措施.方法对1998年1月~1999年12月所治疗护理成功的60例小儿烧伤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全部患儿治愈出院,身心健康.结论通过良好的治疗环境和护患关系,全面准确的护理计划和有效的护理措施,是防治早期休克和保证全程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对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 7年2月~201 8年1月我院收治的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7 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干预组采用综合护理。对比两者急诊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有效抢救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并发症显著少于对照组,预后残疾、死亡人数显著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急诊护理期间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确保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保证病人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14.
王莉  马山 《当代护士》2014,(4):75-76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腹外伤合并休克患者急救的临床意义。方法将2010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80例腹外伤合并休克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作为对照组,将2011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80例腹外伤合并休克患者作为观察组。结合临床实践,总结并制定腹外伤合并休克患者的预见性护理程序,对照组实施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按预见性护理程序实施护理干预,统计2组患者开始施救时间、有效抢救时间、家属对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开始施救时间、有效抢救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lt;0.05,家属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lt;0.01。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明显缩短了对此类患者的开始施救时间和有效急救时间,为进一步救治赢得时间,有效的预防了病情恶化,明显提高家属对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出血性休克患者急诊抢救中的应用。方法:将2005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72例出血性休克患者作为对照组,未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将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76例出血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观察两组患者休克程度、从抢救开始到休克纠正时间、临床疗效及满意度,同时评价家属与护士对抢救过程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从抢救开始到休克纠正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临床疗效和患者及家属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出血性休克患者急诊抢救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提高临床抢救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救和护理措施。方法 总结了2001年12月-2004年12月间抢救的88例创伤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 经精心治疗和护理,79例抢救成功;9例死亡,其中4例死于难以控制的急性出血和继发出血,2例死于脏器功能衰竭(MSOF),3例在术中出现心脏停搏,复苏无效;转送入院69人。结论 快速有效的急救和护理措施对抢救创伤性休克患者的生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郭艳 《临床医学》2012,32(7):126-126,F0003
目的总结创伤性休克患者手术室的护理措施及护理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濮阳市油田总医院自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手术室共收治的57例创伤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体会。结果本研究57例患者经过积极有效的临床治疗,3例死亡,抢救成功率为95%,生存患者待术后生命体征平稳后转入ICU病房。结论创伤性休克的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做好抢救设备及药品维护,细致的术前接诊,保证良好的通气,及时有效的补液扩容治疗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烧伤患者的护理是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休克期的护理尤为重要。烧伤患者休克一般发生在严重烧伤后48~72h,由于大量血浆样体液渗出,致使循环血量不足,造成低血容量性休克,若不及时正确处理,病死率较高,因此积极有效地护理对患者平稳度过休克期具有重要意义。现将我院2001~2009年收治的32例重度烧伤患者休克期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在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2014年6月本院采用整体护理干预后收治的80例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同时回顾性收集2012年1月—2012年12月本院未采用整体护理干预前的患者按照1:1原则挑选作为对照组,比较整体护理干预前后本院妇产科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住院时间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结果 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HAMD评分和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HAMD评分和SDS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痊愈率100.00%,对照组为9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对照组为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干预可缩短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患者抑郁焦虑心理,提高患者痊愈率,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0.
黄剑 《齐鲁护理杂志》2008,14(6):122-123
2005年1月~2007年6月,我们对51例大面积烧伤患者在休克期内配合医生及时、有效扩容,根据监测指标凋整个体化的补液方案,效果满意。现将监测指标与补液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