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扁桃体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995年元月~2002年12月收治的21例扁桃体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扁桃体恶性淋巴瘤占同期恶性淋巴瘤的5.4%,占同期结外淋巴瘤的10.3%,61.9%的患者表现为咽痛,52.4%的患者表现为咽部异物感,21例患者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78.6%的患者为B细胞淋巴瘤,7例接受规则放化疗的患者6例生存期均已超过3年.结论扁桃体恶性淋巴瘤是比较常见的结外淋巴瘤,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误诊率高,扁桃体恶性淋巴瘤主要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多数来源于B细胞,患者对放化疗敏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原发性泌尿男生殖系统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原发性泌尿男生殖系统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原发性睾丸恶性淋巴瘤7例,原发性肾上腺恶性淋巴瘤4例,原发性阴茎恶性淋巴瘤1例.结合文献复习分析其病因、临床表现、病理分型及治疗.结果 原发性睾丸恶性淋巴瘤7例均行根治性切除术,术后CHOP方案化疗2~9个疗程,2例加放疗,生存8个月至13年,中位生存期39个月.原发性肾上腺恶性淋巴瘤4例均行手术探查,2例仅行活检,术后CHOP方案化疗1~4个疗程,1例失访,余存活5、6、14个月.1例原发性阴茎恶性淋巴瘤行手术切除,CHOP方案化疗8个疗程+放疗,6年后右小腿复发,予化疗+放疗,生存已8年.结论 原发性泌尿男生殖系统恶性淋巴瘤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手术、化疗、放疗综合应用及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提高疗效,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大肠恶性淋巴瘤 (primarymalignantlyphomaofcolorectum简称PMCL)在临床上较为少见 ,因其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 ,常被误诊为大肠癌。我院近 10年共诊治 8例 ,现结合文献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8例中男性 6例 ,女性 2例 ;年龄 19~ 65岁 ,平均 4 4 1岁。病程最短 1d ,最长2a。全部病例均以腹部症状和 /或体征为主诉 ,体检时均有腹部肿块和 /或腹胀、消瘦等体征。临床表现见表 1。表 1  8例原发性大肠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表现临床表现例数 %临床表现例数 %腹部肿块 6 75 0体…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对恶性淋巴瘤患者施以临终护理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03月~2017年02月收治的122例恶性淋巴瘤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所有恶性淋巴瘤患者通过数字奇偶法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恶性淋巴瘤患者施以护理期间,对应干预方法分别确定为常规护理以及常规护理+临终关怀;对两组恶性淋巴瘤患者生活质量表现差异以及护理模式应用满意度差异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恶性淋巴瘤患者生活质量表现同对照组恶性淋巴瘤患者比较,改善程度明显(P<0.05);观察组恶性淋巴瘤患者护理模式应用满意度同对照组恶性淋巴瘤患者比较,改善程度明显(P<0.05).结论:对于恶性淋巴瘤患者施以临终护理干预,在生活质量提高以及护理模式应用满意度提高获得的效果方面,均较为明显,从而获得确切临终护理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内镜下特征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提高胃镜诊断率。方法选取我院2002~2005年5年间手术后病理证实的30例原发性恶性胃淋巴瘤患者分析其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内镜特征及病理。结果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发病无人群特定性,但中老年人比例较高。70%以上患者表现有上腹痛。胃镜缺乏特异性表现,常呈多形性、弥漫性、范围广的特征,镜下难于同其他胃恶性肿瘤鉴别。全部病理结果均为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结论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以胃肠道症状为主,是临床少见的胃恶性肿瘤,病理类型主要为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术前误诊率高。为提高诊断率,对胃镜下隆起性病变尤其是肿块表面伴糜烂溃疡时应高度怀疑,注意病理取材方法及质量,预后一般优于胃其他肿瘤。  相似文献   

6.
淋巴瘤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部位的恶性肿瘤,由于侵犯部位及组织类型特征不同,临床表现变化多样,易误诊。本文总结了经我院病理学检查确诊但临床表现不典型的15例误诊原因进行分析,提高对本病某些不典型表现的认识。1临床资料1.1病例资料自1984年元月至1996年6月门诊及住院经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为恶性淋巴瘤96例,其中因特殊临床表现而误诊匕例,占15.6%,男性10例,女性5例,年龄20~76岁。入院时误诊10例,住院后误诊达半月之久者3例,1月者1例,2月者1例。1.2误诊的病种肠型恶性组织细胞病1例;白细胞减少症1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  相似文献   

7.
特殊形式发病的小儿恶性淋巴瘤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110001)陶晶,李爱民恶性淋巴瘤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仅次于急性白血病。有些病例起病特殊,不易诊断。本文就近年来我院收治的此类病例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1.一般情况:我院近年来儿科...  相似文献   

8.
李恩健 《现代保健》2012,(18):164-164
恶性淋巴瘤原发部位可局限在颈部淋巴结、扁桃体、鼻咽部、鼻腔及鼻窦等,临床表现为颈部肿块、咽部感觉异常、咽痛、吞咽困难、鼻阻塞、鼻出血等。在我国,头颈部是恶性淋巴瘤的最好发部位,而头颈部节外型淋巴瘤又最好发于咽淋巴环[210笔者所在科室2009年收治了1例以咽部异物感为单一主诉的淋巴瘤患者,现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  相似文献   

9.
我们于 2 0 0 0年 5月~ 2 0 0 2年 3月自行设计并应用CDEOP方案共治疗中、高度恶性非霍奇金淋巴瘤 30例 ,近期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资料  2 0 0 0年 5月~ 2 0 0 2年 3月收治的中、高度恶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 30例 ,男 18例 ,女 12例 ,年龄 4 2~ 6 6岁 ,中位年龄 5 4岁。临床分期 (参照AnnArbor临床分期方案 ) :ⅡA 4例 ,ⅡB 5例 ,ⅢA 8例 ,ⅢB 7例 ,ⅣA 4例 ,ⅣB 2例。病例分型 (参照NCI工作分类 ) :中度恶性 2 0例 ,高度恶性 10例。全组均为初治病例 ,均为非原发胃肠道淋巴瘤患…  相似文献   

10.
惰性小B细胞淋巴瘤属低度恶性淋巴瘤,常累及肾脏.由于肿瘤压迫、间质及肾小球内浸润等引起似肾实质性疾病的临床表现,如急性肾功能衰竭、血尿、蛋白尿,甚至肾病综合征等.临床上以肾脏受累为首要表现者少见,现将我院肾活检发现惰性小B细胞淋巴瘤一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徐慧高 《中国校医》1995,9(6):448-449
口腔颌面部恶性淋巴瘤发病较少见,Freeman等分析了1467例淋巴瘤,发生在口腔颌面部的仅占3例,且该病临床表现复杂,极易与其它肿瘤、炎症、结核等疾病相混淆,给确诊造成了一定的困难,现将我院口腔科六年来收治的14例恶性淋巴瘤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4例患者中,男6例,女8例,年龄在5~71岁,其中5~15岁8例,占57.1%,16~49岁一例,50~71岁的患者5例,占35.7%;其中何杰金氏淋巴瘤4例,非何杰金氏淋巴瘤10例,伴有锁骨上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肿大者2例。1.2临床分型根据其临床表现分为下列五种类型,①淋巴结肿大…  相似文献   

12.
王兴国 《工企医刊》1995,8(3):33-33
腹型淋巴瘤系指主要原发于胃肠道及胃肠道外的腹腔原发恶性淋巴瘤。该病临床上较少见,术前很难明确诊断,极易误诊。现将我院近10年来收治的13例腹型淋巴瘤误诊情况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年龄与性别:最小3岁,最大65岁,平均年龄39岁。二、症状与体征:上腹疼痛者10例,下腹痛3例,体重减轻者7例,发现腹部肿块者5例,腹痛伴呕吐者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结外恶性淋巴瘤在我国并不少见,以发生于鼻咽喉及消化道者为多。由于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性,早期诊断较为困难,易误诊为各类专科常见病。我院外科误诊8例少见原发性结外恶性淋巴瘤患者,现进行总结分析,以提高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误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胃恶性淋巴瘤是一种临床少见的 ,原发胃壁内淋巴滤泡的恶性肿瘤。由于其表现多样 ,无特异性 ,所以胃淋巴瘤误诊较多。我院于 1995年 1月~ 1998年 12月共收治原发性胃淋巴瘤 42例 ,然而仅 4例是术前确诊 ,误诊 38例 ,误诊率高达 90 %。本文重点讨论胃恶性淋巴瘤的误诊原因及对策。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原发性胃淋巴瘤 42例 ,均符合Dawson’s诊断标准[1 ] 。其中男 2 0例 ,女 2 2例。年龄 2 1~ 84岁 ,中位年龄 48岁。肿瘤部位 :胃窦部 2 1例 ,胃体部 14例 ,多发性 7例。2 临床表现 腹痛 41例 ,腹胀 32例 ,腹部肿块 2 0例 ,返酸、…  相似文献   

15.
刘毅 《现代保健》2013,(9):104-106
目的:探讨儿童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和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年6月-2011年8月收治的46例儿童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和预后因素。结果:46例患儿中非霍奇金淋巴瘤(NHL)34例,霍奇金淋巴瘤(HL)12例,3年以上存活率分别为38.24%和75%;Ⅰ~Ⅱ期患儿16例,Ⅲ~Ⅳ期患儿30例,3年以上存活率分别为81.25%和30%。病理分型,NHL以淋巴母细胞型为主(44.12%),预后较差;HL以混合细胞型为主(41.67%),预后较好。结论:儿童恶性淋巴瘤早期临床特征不典型,易误诊,所以病理分型诊断非常重要,其病理学类型与预后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以及误诊状况,为以后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临床依据。方法:选自本院2008年-2013年收治的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患者20例,对其临床资料以回顾性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临床上极易将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误诊为胃癌,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难以保持平行,身体状况相对较好但胃内病变较为广泛且呈现出多形态以及多中心的变化,手术切除胃周围的淋巴结能够较高的效率,化疗效果相对于胃癌患者要有优越性。结论:医生需要提高对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认识程度,对患者综合应用多种检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诊断概率,降低误诊事件的发生,其预后效果较好应鼓励患者积极接受治疗。  相似文献   

17.
陈小梅 《中国保健》2008,16(10):350-351
目的:对小肠恶性淋巴瘤患者进行消化道钡餐造影、CT检查,比较二者诊断小肠恶性淋巴瘤的差别.方法:对22例经病理检查证实为小肠恶性淋巴瘤的患者作消化道钡餐造影,并对其中16例进行CT检查.结果:①消化道钡餐造影诊断:肠管扩张与狭窄交替18例,溃疡13例,瘘道4例.②CT诊断:肠壁增厚16例,肠管扩张、狭窄12例(其中单纯狭窄6例),溃疡4例,腹腔、肝门、脾门淋巴结肿大5例.结论:消化道钡餐造影及CT检查在诊断小肠恶性淋巴瘤方面各有利弊,应根据临床选择合适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8.
恶性淋巴瘤院内细菌感染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恶性淋巴瘤患者医院细菌感染的发生率,易患因素及抗生素疗效分析。方法 对我科近3年收治的恶性淋巴瘤患者细菌感染及抗生素使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42例恶性淋巴瘤患者中并发细菌感染者60例。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多见。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易患因素为老年,病理组织分型属中高度恶性,临床Ⅲ-Ⅳ期和粒细胞缺乏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诊治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8年5月收治的34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恶性B细胞型淋巴瘤23例,恶性T细胞型淋巴瘤7例,小细胞性非B非T细胞型淋巴瘤4例.术中及术后病理证实有区域淋巴结转移者14例,侵犯邻近器官者5例.手术切除率91.2%(31/34),根治切除率73.5%(25/34),无手术死亡病例.随访时间为3个月至7年,全组已死亡8例.结论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临床缺乏特异性,胃镜诊断确诊率低,手术是治疗的主要手段,预后与手术方式、肿瘤大小、病理分期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恶性淋巴瘤患者化疗后继发带状疱疹的危险因素,指导临床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选取2002年1月-2012年10月血液科住院的123例恶性淋巴瘤患者,其中发生带状疱疹患者51例作为病例组,无带状疱疹的患者7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恶性淋巴瘤后带状疱疹患者进行分析,先将研究变量做单因素分析,再将有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同归分析。结果带状疱疹患者的发病部位以胸肋神经区和腰腹神经区为主,分别占56.86%和27.45%;带状疱疹患者的临床类型以寻常型为主,占86.27%;单因素分析显示,Ann Arbor分期(Ⅲ、Ⅳ期)、B症状、初诊时原因不明的发热(>38℃)、恶性淋巴瘤未缓解状态与恶性淋巴瘤患者带状疱疹发病显著相关(P<0.01),而恶性淋巴瘤达缓解状态是具有统计学意义的保护因素(P<0.01);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恶性淋巴瘤达缓解状态(OR=0.091)、Ann Arbor分期(Ⅰ、Ⅱ期)(OR=0.089)、A症状(OR=0.065)与恶性淋巴瘤患者带状疱疹发病呈负相关(P<0.05)。结论医师应关注恶性淋巴瘤患者发生带状疱疹的危险因素,早期给予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