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药物应用情况。方法:将1973年7月—2002年7月收治的慢性心衰住院病例按每10年分成3个亚组,对药物治疗变迁及其与病因、年龄、性别和心功能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共3060例次。平均年龄(61.15±14.73)岁。利尿剂、洋地黄制剂和硝酸酯为主要用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β-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的应用逐渐增加。而且以冠心病应用居多。利尿剂、硝酸酯类、ACEI、ARB、长效二氢吡啶钙拮抗剂及α、β-阻滞剂以60岁以上年龄组居多,应用ACEI者男性多于女性,β-阻滞剂应用无性别和年龄差异。ACEI和β-阻滞剂的使用率分别为59.7%和20.8%,停用率分别为5.2%和29.1%。结论:慢性心力衰竭住院病例的治疗药物以利尿剂、硝酸酯和洋地黄制剂为主;ACEI、β-阻滞剂的应用尚未达到ACC/AHA慢性心力衰竭诊治指南所推荐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3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研究表明,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可以改善心功能,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为了观察β-受体阻滞剂对慢性心衰的疗效,我科从1996—1999年对36例慢性心衰患者在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β1-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metoprolol)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治疗对象:36例患者(病例来自本院心内科住院患者)均经充分抗心衰(包括洋地黄、利尿剂及血管扩张剂)治疗仍无效的严重CHF。男26例,女10例;年龄35~73岁,平均58岁;心衰病程1~5a。心功能(按NYHA分级)级7例;级29例。冠心病9例,高血…  相似文献   

3.
影响冠心病慢性心功能衰竭住院患者预后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天津市部分地区30年冠心病慢性心功能衰竭(心衰)住院患者生存的因素。方法:整理1973年7月—2002年7月冠心病慢性心衰住院患者,由专人统计性别、年龄、病因、高血压和心功能等临床情况,应用Logistic回归法进行预后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入选共1647例,占同期心衰住院患者的42.69%(1647/3858)。再入院率23.6%(389/1647)。男∶女为1.16∶1,男性多于女性(χ2=8.598,P=0.003)。年龄20~98岁,平均年龄(69.75±9.08)岁。年龄≥60岁以上和≥65岁者分别占85.4%和74.9%。冠心病有心肌梗死者占37%,无心肌梗死占63%,以后者居多(χ2=111.743,P=0.000)。死亡132例,住院病死率为8.0%。心功能级别、病变部位、高血压、利尿剂、洋地黄制剂、硝酸酯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及β-阻滞剂对生存有影响。较差的心功能以及心肌梗死是生存的危险因素,而应用硝酸酯类药物和β-阻滞剂则是生存的保护因素。结论:切实改善心功能以及应用全面的治疗对于慢性心衰的预后可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β受体阻滞剂在52例慢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脏病晚期常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下称心衰),传统的治疗方法如应用洋地黄制剂、利尿剂及血管扩张剂等,虽然在短期内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症状,但是患者因心衰恶化的住院率及死亡率仍然较高。众多的大规模临床试验证实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衰可以改善左室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利尿剂及洋地黄制剂在慢性心衰中的合理使用。方法:48例慢性心衰患者,在住院期间早期应用足量利尿剂和每日使用小剂量洋地黄静脉制剂1~2次,病情稳定后加用地高辛、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β-受体阻滞剂。结果:住院患者临床症状缓解较快,左室射血分数(LVEF)提高、心胸比例缩小明显。结论:早期足量使用利尿剂和小剂量洋地黄制剂治疗慢性心衰有效、安全、价格低廉。能较好改善临床症状,对缩短住院时间、节省临床费用等有益。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近30年来慢性心力衰竭(心衰)住院患者合并肾功能不全的发生率、临床特点及治疗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合并肾功能不全的发生率,以肾小球滤过率将心衰患者分为A(肾功能正常)、B(肾功能轻度受损)、C(肾功能不全)3组,以入院年代将心衰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C组)分为Ⅰ(1980年1月-1989年12月)、Ⅱ(1990年1月-1999年12月)、Ⅲ(2000年1月-200r7年8月)3组,分析临床特点和治疗情况.结果:人选2459例,其中合并肾功能不全者714例(29.0%).与A组、B组患者相比,C组患者年龄较大,合并高血压病、糖尿病、贫血、低钠血症的比例较高,左心室射血分数较低,且住院时间较长、住院病死率较高,利尿剂、洋地黄应用比例较高,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β-受体阻滞剂使用比例较低(均P<0.01).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合并肾功能不全的发生率较高,年龄较大、心功能差、住院时间较长、住院病死率较高,治疗仍以硝酸酯、利尿剂、洋地黄为主,而ACEI、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比例较低,与指南差距较大.  相似文献   

7.
硝普钠为一直接作用于血管、需静脉给药的强效血管扩张剂 ,其用于治疗心力衰竭有近 30年历史。本文对其用于难治性心衰临床疗效作观察。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对象和分组 入选病例为我院 1997年 1月至 2 0 0 1年8月住院病人 ,均经X线摄片、心脏超声、心电图、实验室检查及临床确诊 ,均为常规抗心衰治疗 (洋地黄制剂、利尿剂、硝酸酯类、ACEI制剂、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拮抗剂、抗血小板制剂 )未能控制 ,心功能Ⅲ~Ⅳ级者。心功能评定采用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 (NYHA)分级法。排除肝功、肾功能不全、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低下、…  相似文献   

8.
慢性心力衰竭1040例病因与治疗方法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湖坤  陈纪平  陈锦武 《河北医药》2004,26(11):859-860
目的了解我院10年来慢性心力衰竭(心衰)住院患者病因、药物治疗与转归的情况,为今后心衰病人的预防和治疗策略提供资料。方法对我院1993年至2003年的住院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比较。结果心衰病种主要是冠心病、风湿性心瓣膜病、高血压病;10年来住院期间治疗心衰的药物使用仍以利尿剂、硝酸酯类和洋地黄类为主;洋地黄使用率有下降,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醛固酮桔抗剂使用逐步上升。住院期间明显改善率逐渐递增,病死率明显递增,但明显高于同期心血管病病死率,心衰死亡占心血管病总病死率没有明显改变。结论10年来,慢性心力衰竭住院病人的主要病因从风心病演变为冠心病;住院心衰病人的用药仍以传统药物为主,β-受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明显增加;心衰患者占心血管病住院患者的比例没有下降,虽然心衰病死率下降,但其在心血管病中的死亡比率没有改变。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肺心病心力衰竭住院患者临床特点和治疗情况。方法:整理两所医院确诊的成人肺心病心力衰竭住院病例,按每10年建立数据库,对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人选954例,占同期心力衰竭住院病例的24.73%(954/3858),此比例逐年代减少(P〈0.01)。平均年龄(66.26±9.30)岁,呈老龄化趋势(P〈0.01)。≥60岁占79.4%(757/954),而且其比例基本逐年代增加(P〈0.01)。入院心功能以NYHAⅢ、Ⅳ级为主,占92.2%(880/954)。合并冠心病、房颤、高血压病和呼吸衰竭的比例逐年代增多(均P〈0.01)。应用较多的药物有利尿剂(53.4%)、洋地黄制剂(37%)、硝酸酯制剂(58.2%)、α-受体阻滞剂(52.5%)、茶碱类(78.6%)、钙拮抗剂(23.4%)、β-受体兴奋剂(5.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10.8%)、β-受体阻滞剂(2.3%)。利尿剂、硝酸酯制剂、洋地黄制剂、ACEI的应用逐年代增加,β-受体兴奋剂逐年代减少,α-受体阻滞剂和茶碱类以20世纪80年代应用比例最少。总的住院病死率为13.9%(133/954).以20世纪70年代最低,其次是90年代,80年代最高。因肺性脑病、呼吸功能衰竭等所导致的死亡居多.占94.7%(126/133)。结论:高龄、合并冠心病和心功能较差可能成为肺心病心力衰竭的流行特点;肺心病心力衰竭治疗以利尿剂、硝酸酯制剂、洋地黄制剂、α-受体阻滞剂为主。  相似文献   

10.
关于 β受体阻滞剂用于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研究 ,始于70年代中期 ,并取得满意的结果[1,2 ] 。我们在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 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 (商品名 :倍它乐克 )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 入选对象为 1997年 8月~至 2 0 0 0年 3月我院心内科住院病人。所有病人根据病史、体检、X线检查和心脏超声等检查确诊为慢性心力衰竭。除原发病和诱因治疗外 ,经常规抗心衰治疗 (洋地黄、利尿剂、ACEI类药物 ) 1wk ,心功能改善不显著者列为入选对象。共入选病人 6 0例 (…  相似文献   

11.
邹洪 《云南医药》2003,24(1):49-50
1975年Waagstien等首先报道了 β受体阻滞剂用于治疗心力衰竭 ,取得了一定效果[1] 但由于 β受体阻滞剂的负性肌力作用 ,而影响了它的广泛性使用 我们在常规抗心衰药物洋地黄制剂、利尿剂和血管扩张剂的基础上联用小剂量 β受体阻滞剂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 (RHF)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总结如下。对象与方法 选择我院心内科住院患者 ,共4 2例 ,其中男 2 4例 ,年龄 2 4~ 70岁 ,平均( 4 3 85± 10 0 6)岁。心功能分级按照NYHA标准 ,Ⅲ级 17例 ,Ⅳ级 2 5例。所有患者入院后除治疗原发病因及诱因外 ,给予洋地黄制剂、利尿剂…  相似文献   

12.
张玉彬 《北方药学》2016,(5):169-170
目的:通过对我院心内科2010年与2015年慢性心力衰竭住院病例药物治疗分析比较,了解我院心衰药物治疗的变化,分析产生变化的原因,从而规范心力衰竭药物标准化治疗.方法:收集2010年与2015年我院心内科心衰病例.记录病例一般情况、诊断、超声心动图、合并症、用药种类等,并按照不同年份对药物治疗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015年与2010年比较,β受体阻滞剂和ARB使用率有上升趋势,ACEI使用率有下降趋势,但2010年与2015年ACEI和ARB的总体使用率无显著差异;洋地黄制剂的使用率下降;利尿剂使用率无显著差异.结论:与2010年比较,2015年β受体阻滞剂使用率有上升趋势,ACEI使用率的下降主要与ARB使用增多有关,洋地黄使用率有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3.
朱世峥 《安徽医药》2002,6(2):13-14
目的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治疗中,在常规使用强心及利尿药物的基础上,加用卡托普利及倍他乐克,观察临床疗效.方法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常规给予洋地黄及利尿剂治疗;观察组4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卡托普利及倍他乐克.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1.8%与61.6%(P<0.05).结论在用洋地黄及利尿剂的基础上,加用ACE Ⅰ制剂及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效果优于传统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治疗中,在常规使用强心及利尿药物的基础上,加用卡托普利及倍他乐克,观察临床疗效.方法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常规给予洋地黄及利尿剂治疗;观察组4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卡托普利及倍他乐克.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1.8%与61.6%(P<0.05).结论在用洋地黄及利尿剂的基础上,加用ACE Ⅰ制剂及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效果优于传统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利尿剂对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预后影响的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不同种类利尿剂对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病死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研究方法,整理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脏科1980年1月-2007年8月住院的心功能NYHAm、Ⅲ、Ⅳ级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 860例,按照利尿剂使用与否及是否合用醛固酮拮抗剂分为未用利尿剂组(A组)、合用保钾利尿剂组(非保钾利尿剂与醛同酮拮抗剂合用,B组)及非保钾利尿剂组(C组).结果:C组与B组患者比较,各项临床特征及治疗药物基本相似.B组、C组与A组患者相比入院血钠水平偏低,血尿素氮、肌酐水平更高,心功能NYHA分级较差,提示病情较重.β-受体阻滞剂在c组应用率最低,洋地黄制剂在B组、C组的使用率明显高于A组(均P<0.05),其他药物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患者住院病死率明显高于A组、B组,分别为15.1%、5.8%、6.9%(均P<0.01),B组患者病情虽然比A组严重,但2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非保钾利尿剂治疗基础上合用保钾利尿剂即醛同酮拮抗剂可以明显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住院病死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 β-受体阻滞剂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6 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常规使用洋地黄、利尿剂、扩血管、营养心肌的药物 ,治疗组加用β-受体阻滞剂 ,1 0周后观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较对照常规组明显。 (P<0 .0 1 )。结论  β-受体阻滞剂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远期效果较好、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17.
慢性心力衰竭(简称慢性心衰)按照ACC/AHA慢性心衰分期法分为A、B、C、D等四个阶段.A阶段指存在有发展为心力衰竭(简称心衰)的高度危险因素,但无心脏结构性改变,对于此期应控制易患因素:如戒烟、戒酒、减肥、运动、控制血糖及血压.B阶段指有心脏结构性改变,但从未出现心力衰竭症状,这个时期的治疗主要为防止心肌的进一步损伤.治疗药物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抑制剂(ARB)及β-受体阻滞剂.C阶段是指过去或目前有心衰症状,此期治疗原则是防止心肌损伤的恶化给予ACEI、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洋地黄制剂、醛固酮拮抗剂等药物治疗.D阶段指终末期心衰患者,该阶段治疗包括A、B、C阶段的所有治疗,还可使用正性肌力药物、心室辅助泵、心脏移植等.现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计宙  周维华 《中国药业》2000,9(10):42-43
目的探讨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在心力衰竭中的应用.方法将58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二组,美托洛尔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评估美托洛尔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与64.3%,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剂可明显改善患者心脏功能,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治疗老年充血性心衰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充血性心衰患者6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标准西医治疗,包括利尿剂、ACE1、β-受体阻滞剂、洋地黄、硝酸酯类等,治疗组加用参麦注射液.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及心功能各参数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中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参麦注射液辅佐治疗老年性充血性心衰,可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舒张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诊治。方法本组所有患者均进行积极的病因治疗、休息、限制钠盐摄入、利尿扩血管等减轻心脏负荷措施。本组冠心病患者给予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小剂量螺内酯;高血压患者给予B.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ACEI/ARB、小剂量螺内酯联合应用;肥厚型心肌病、原发性限制型心肌病给予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小剂量螺内酯;扩张型心肌病给予β-受体阻滞剂、小剂量螺内酯;瓣膜性心脏病择期行换瓣手术。结论舒张性心力衰竭治疗原则以缓解症状,阻止或延缓心室重塑,降低病死率为主。减轻肺瘀血,用静脉扩张剂硝酸酯类药物及利尿剂;用β-阻滞剂,纠正心动过速,改善左室充盈状况,增加心排血量;去除引起心衰的因素如控制血压、改善心肌缺血;DHF时因其LVEF基本正常,故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物一般不用,若有左心力衰竭导致肺水肿时,可短期谨慎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