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的临床特点、手术技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06月至2014年06月17例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显微手术患者的临床数据、影像学特征、手术效果和随访资料。结果主要症状包括头痛、共济失调和肢体功能障碍。17例行MRI检查,6例行CT检查,3例行DSA检查,1例行MRA检查,大囊小结节型10例,均为单发,实质性7例,6例多发。13例显微镜下一期全切,1例显微镜下二期全切,3例显微镜下切除大的病变,小的病变随访。无手术死亡病例。随访3月-5年,神经功能改善15例,无明显变化2例,肿瘤全切者无肿瘤复发,3例未切除的小的病变随访未增大。结论 MRI对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显微外科治疗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安全有效,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报告5例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结合文献就其临床特征、神经影像学特点、手术治疗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脊髓血管母细胞瘤大多数表现为边界清晰的实质性占位,增强后明显均匀强化,病变周围上、下蛛网膜下腔可见迂曲增粗血管流空影,常伴有脊髓空洞或囊性变.本组5例均获全切除,术后症状明显改善4例,1例无明显变化.结论 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主要依靠MRI影像学特点,正确的术前诊断有助于手术策略制定及手术全切除肿瘤.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小脑血管母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小脑血管母细胞瘤并经病理及手术证实的患者资料。结果:小脑血管母细胞瘤患者21例,发病年龄为28~57岁,男性多于女性,肿瘤位于小脑半球19例,小脑蚓部2例。21例行CT检查,囊性肿瘤19例,实质性肿瘤2例。行MRI检查13例,肿瘤为囊性者11例,实质性者2例。19例囊性结节型肿瘤中,手术行瘤结节全切除17例,大部切除2例;2例实质性肿瘤行部分切除。瘤结节部分切除加放射治疗3例。术后恢复良好20例,死亡1例。结论:本病临床表现多为颅高压症状、共济失调等。CT、MRI检查可以定位或定性。治疗首选手术切除,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1~2003年收治的22例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患者,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结果肿瘤发病年龄常见为21~46岁。发生于小脑者男7例,女5例。发生于脊髓者男2例,女8例。均行CT及MRI检查。脊髓血管母细胞瘤均行DSA检查和栓塞。所有病例均手术全切,无死亡病例。结论中枢神经血管母细胞瘤在MRI上有特征性表现,易于诊断和鉴别诊断。术前行DSA血管造影及栓塞,并联合外科手术是治疗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后颅窝血管母细胞瘤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3—2013年收治的37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后颅窝血管母细胞瘤。结果 发病年龄10~62岁,囊实性28例,实质性9例,所有病例术前均行MRI检查。囊实性肿瘤全切除28例,无死亡病例;实质性肿瘤全切8例,部分切除1例,死亡1例。结论 显微外科手术是后颅窝血管母细胞瘤最重要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应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联合血管内栓塞治疗延髓背侧实质性多血性血管母细胞瘤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地分析11例延髓背侧实质性血管母细胞瘤患者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联合血管内栓塞治疗方法,临床效果通过KPS评分进行评价.所有的患者均进行了术前的神经系统影像学检查,包括核磁共振成像(MRI)和全脑血管造影(DSA).首先在全麻插管下对异常血管团进行血管内栓塞治疗,在凝血指标正常后,即一般在介入治疗后2周内再进行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切除实质性血管母细胞瘤.结果 11例患者栓塞过程顺利,栓塞后即刻造影显示肿瘤血管和肿瘤染色大部分消失,未出现并发症.肿瘤均经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全切除,术中均未输血,无手术死亡.术后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改善和恢复者10例,1例因术后急性心肌梗死死亡.术后的随访显示除死亡病例外,肿瘤全切者无肿瘤复发,且KPS评分均有所增加.手术并发症主要有:交通性脑积水,切口感染,肺炎,切口脑脊液漏等.而且无论血管栓塞还是手术治疗,术中及术后均无正常灌注压突破综合征(NPPB)的发生.结论 对延髓背侧实质性血管母细胞瘤患者进行术前栓塞,对于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减少手术并发症具有一定的意义,而且术前对于供瘤动脉的栓塞范围应个体化,以不损伤重要脑组织供血为原则.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的手术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血管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特点、术前MRI表现、术中所见、手术切除情况、术后MRI表现及随访结果,并采用McCormick评分标准评价术前术后脊髓功能.结果 术后病理均证实为血管母细胞瘤.40例患者均行显微外科手术,镜下全切肿瘤.术后症状改善30例,无变化8例,加重2例,无手术并发症.结论 后正中入路是安全有效切除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的方法,术后大部分患者可以获得好的治疗效果,有症状者应积极手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至2010年于我院采取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100例血管母细胞瘤患者临床资料,χ2检验用于对比囊性与实质性血管母细胞瘤的手术全切除率。结果肿瘤全切除95例,次全切除5例。囊性肿物全切除率达100%,实质性肿物全切除率达到85.7%。术后神经系统症状明显改善85例,死亡5例。次全切除患者术后辅助γ-刀治疗。除死亡病例外余95名患者中90人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3到72个月(平均46个月),84例患者恢复正常工作生活。行γ-刀治疗的患者复查未见肿瘤增大。复发2例,行二次手术。囊性血管母细胞瘤手术全切除率明显优于实质性肿瘤(χ2=6.99,P<0.01)。结论显微外科治疗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安全有效,术后并发症少。显微镜下手术囊性与实质性总体全切除率达95.0%。对于残留肿物,可辅助γ-刀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儿童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手术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00年6月至2012年1月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儿童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19例。结果本组肿瘤均获全切,术后15例症状好转,4例无明显改善。9例诊断为Von Hippel-Lindau病,2例诊断为散发性血管母细胞瘤,8例未做基因检测未能确定是否为VHL病。结论儿童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平均术前症状持续时间较成人短,以呕吐就诊者较多。术前检查与随访首选全神经轴增强MRI。儿童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以手术治疗为主,若有症状或肿瘤生长迅速应尽快手术。VHL病儿童应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10.
且的探讨颅内血管母细胞瘤的诊断和显微手术治疗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血管母细胞瘤病人的病历资料。肿瘤位于小脑半球27例,脑干区3例,幕上4例。囊性结节样肿瘤31例,实性肿瘤3例。家族性发病3例,诊断为von Hippel-Lindau综合征:复发性2例。均行显微手术治疗,采用神经导航辅助手术10例,锁孔显微手术1例。结果肿瘤全切除30例,次全切除4例。术后重残1例,死亡1例。随访2~10年,2例肿瘤全切除后分别于术后1年、6年复发。结论CT、MRI是诊断血管母细胞瘤的有效检查方法。神经导航对减少术中出血及完整切除瘤结节有较好作用。显微手术是治疗颅内血管母细胞瘤的较佳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毗邻脑干的大型实质性血管母细胞瘤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毗邻脑干的实质性血管网织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瘤体最大径分别为5.1 cm和6.5 cm。结果 1例患者通过1次术前栓塞后,在术中历经23 h全切肿瘤;另1例患者通过2次术前栓塞,术前MRI与 DSA三维影像融合,术中神经导航,历经5 h全切肿瘤。术后2例患者均未发生神经功能障碍。结论 对于巨大型实质性血管母细胞瘤,术前有效的供血动脉栓塞是有必要的,术前MRI与3D-DSA三维影像动态融合可以减少手术创伤,术中利用娴熟的显微外科技术分流脑干和肿瘤的界面力争全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后颅凹血管网织细胞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以降低术后并发症和致残率及病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颅内血管网织细胞瘤患者,术中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分析血管网织细胞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手术技巧及术中注意事项。结果 21例患者中,17例囊性肿瘤者行瘤结节全切除,4例实性肿瘤在介入栓塞后全切除;术后症状临床痊愈者16例,好转4例,无明显变化1例,无死亡病例。结论后颅凹血管网织细胞瘤是一种良性血管性肿瘤,影像学如头颅MRI或CT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临床显微外科手术切除瘤结节和实性肿瘤切除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髓内血管母细胞瘤的诊断及显微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髓内血管母细胞瘤的病例资料,观察术后症状改善情况,总结手术经验。结果 16例肿瘤均全切。术后病人疼痛症状改善6例,感觉异常改善11例,肢体乏力改善7例,术后疼痛症状加重2例和感觉异常症状加重1例。术后半年Mc Cormick临床神经功能分级有所提高。结论术前MRI可对髓内血管母细胞瘤做出准确定位诊断及初步定性诊断。手术关键是正确处理肿瘤的供血动脉与回流静脉,及保护脊髓本身的血管,从而降低手术风险减少脊髓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14.
颈段髓内实质性血管母细胞瘤的诊断及显微手术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段髓内实质性血管母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和显微手术技巧。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09年4月8例颈段髓内实质性血管母细胞瘤施行显微手术治疗,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诊断、肿瘤切除情况以及术前术后神经功能改变进行评估分析。结果 8例肿瘤全切除。术后临床神经功能改善6例,保留术前神经功能1例,术后神经功能加重1例;术后无死亡病例及手术致残者。结论熟悉颈段髓内实质性血管母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有助于明确诊断,采取正确的手术策略和熟练的显微技巧提高手术后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后颅窝实质性血管母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2例经显微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后颅窝实质性血管母细胞瘤进行回顾性分析,讨论该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手术及注意事项。结果肿瘤全切9例,3例次全切;痊愈7例,好转4例,1例死亡。结论掌握后颅窝实质性血管母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有助于其正确诊断,手术切除肿瘤是最重要的治疗措施,采用正确的手术处理原则及熟练掌握手术技巧,可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的诊断和显微手术治疗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病人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诊断、治疗方法和预后,均行显微外科手术切除肿瘤.结果肿瘤均全切除.病人平均住院15d,术后短时间内症状改善8例,无变化3例;无手术死亡病例.8例随访6~36个月,无肿瘤复发,神经功能均获得不同程度改善.结论MRI对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的诊断是必要的.熟练的显微外科手术技术和丰富的髓内肿瘤切除经验对手术成功非常关键.  相似文献   

17.
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28例脊髓血管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和治疗方法。结果 手术26例,拒绝手术2例。血管瘤全切除24例,次全切2例。术后症状好转19例,无变化5例,加重2例,无手术死亡。结论 MRI及血管造影对脊髓血管母细胞瘤诊断具有特异性,手术治疗效果好。术前栓塞可明显减少血管瘤血供,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血管母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23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脑血管母细胞瘤的临床表现、CT、MRI、手术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行肿瘤或瘤结节全切除术21例,大部分切除2例,死亡2例。结论:实体性血管母细胞瘤仍是神经外科较难处理 的肿瘤,完整地切除肿瘤或瘤结节是提高肿瘤治愈率,降低术后复发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神经导航辅助下显微手术切除血管母细胞瘤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3年12月神经导航辅助下显微手术治疗的26例血管母细胞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21例囊性血管母细胞瘤瘤结节全切除;5例实质性血管母细胞瘤中,3例全切除,2例次全切除,术后辅以γ-刀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1年,治愈24例,21例行γ-刀治疗者肿瘤未见增大迹象,无死亡病例。结论 神经导航辅助下显微手术切除血管母细胞瘤,创伤更小,对于实质性血管母细胞瘤及瘤结节位于浅表的囊性血管母细胞瘤,神经导航均可准确定位,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延髓髓内血管母细胞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延髓髓内血管母细胞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患者的MRI表现及其手术治疗的效果。结果 这类肿瘤在MRI上可分为二型:A、实体型,B、囊肿型。所有患者均经手术全切除肿瘤,并经病理证实为血管母细胞瘤。术后患者神经系统状态好转者6例,加重1例。结论 颈髓MRI能对延髓髓内血管母细胞瘤作出定位、定性诊断,并可将其分型,以利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延髓髓内血管母细胞瘤宜行积极手术治疗,手术方法随肿瘤类型不同而各异,应在离断供血动脉后沿正确的界面分离,最后切除肿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