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晶体表面细胞反应及前膜形成,是白内障囊外出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一种严重并发症,往往影响患的术后视力,甚至失明。本对该并发症的临床表现、人工晶体表面细胞学、眼组织病理学、免疫学、预防和治疗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兔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后眼前段组织病理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兔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后眼前段组织病理变化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眼科杨方耀,刘业滋,林云朝中山医科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李绍珍为了探讨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晶体表面细胞反应及前膜形成的发病机理,我们制作了兔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模型,并进行了眼前段组织病理观察,现将...  相似文献   

3.
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为目前矫正无晶体眼性屈光不正的最佳方法。但当晶体囊膜由于某些原因如白内障术中出现并发症、晶体脱位、以前的白内障囊内摘除术以及人工晶体置换术等 ,受到损伤而不完整或缺如 ,不足以支撑人工晶体时 ,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可能发生困难 ,此时可选择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或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 (trans- scleral fixation)。前房型人工晶体虽然方法简单 ,但其人工晶体不符合生理位置 ,并有长期慢性损伤角膜内皮的危险〔1〕,因而在晶体囊膜支撑力不足的情况下 ,多数手术者较倾向于选择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一…  相似文献   

4.
无晶体后囊膜支持的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二)北京三○四医院眼科周朝辉综述四、并发症无后囊膜支持的后房型人工晶体的植入术的并发症包括全部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并发症,仅除外后囊膜混浊及后发性白内障,缝线固定并不能改变大多数并发症,这里仅讨论不同点.(一)缝线...  相似文献   

5.
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晶体表面膜形成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Zhang Y  Sun B  Xu J 《中华眼科杂志》1998,34(3):218-220,I015
目的 动态观察兔眼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晶体表面细胞反应及膜形成,探讨术后早期膜形成的机制及生物学作用。方法 20只兔眼行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分别于术后1、3、7、14及28天分组取出人工晶体,做光镜及扫描电镜检查。结果 术后3天人工晶体表面巨噬细胞开始转化为成纤维细胞样细胞并有嗜伊红薄膜形成,扫描电镜下细胞间有细丝相连形成具有网状支架的薄膜。结论 推测人工晶体表面膜是人工晶体表面的成纤维细胞样细胞分  相似文献   

6.
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后晶体前膜形成和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后晶体前膜形成和处理北京中日友好医院眼科秦汉娟人工晶体植入后晶体前膜形成是严重并发症之一。Migake指出,人工晶体植入后晶体前膜的发生率为4.4%[1,2,3]。笔者遇到8例,现报告如下。例1郭××女6O岁住院号895848右眼老...  相似文献   

7.
前房型人工晶体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报告36例36只眼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均植入双侧“S”型弹性袢,术后观察平均5.5个月,患者无主诉眼痛发生,强调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应常规行虹膜周边切除,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植入路径短,操作在虹膜前,可见度广,操作简单容易,作为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补充,或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失败的补救措施,有其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眼内后房型人工晶体前膜形成是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以往多采用大剂量激素治疗和激光手术治疗,但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人工晶体前膜形成患者部分合并有糖尿病、虹膜炎等,限制了激素的大剂量应用。我院6年来共作人工晶体植入术2568例,术后裂隙灯镜下检查有相当多的病例或多或少地出现虹膜纤维素附着,经用激素、消炎痛、短效扩瞳剂治疗,大多数病人一周内吸收,而少数严重病例形成人工晶体前膜。我们对其中8例人工晶体前膜形成患者采用小切口分离注吸前膜取出术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本组8例,男5例,女3…  相似文献   

9.
后房型人工晶体手术前后的房角镜观察南京军区福州总院杨丽霞,高建华据文献报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可发生房角结构的改变,如虹膜周边前粘连、色素层受损、房角色素沉着等,甚至引起继发性青光眼。我们从1994年2月始对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36例病人进行了...  相似文献   

10.
后房型人工晶体偏心的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无理是继白内障囊外出术或超声乳化出术后,术后人工晶体常发生不同程度的偏心,根据尸体眼及临床研究。发现影响偏心的因素很多,主要为前囊孔的形状,后房型人工晶体的位置、大小和设计,还有因术后炎症机化膜形成造成囊膜不对称收缩。提出位于中心的不小于5mm直径的、连续圆形撕囊法可以预防囊膜收缩综合征,人工晶体的最佳位置是对称性囊袋内植入,大直径视部优于小直径视部。推荐囊袋对称性植入禅  相似文献   

11.
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晶体表面细胞反应及前膜形成,是白内障襄外摘出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一种严重并发症,往往影响患者的术后视力,甚至失明。本文对该并发症的临床表现、人工晶体表面细胞学,限组织病理学、免疫学、预防和治疗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外伤性白内障的残膜处理与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外伤性白内障的残膜处理与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丁璐琪黄立羽彬马世英外伤性白内障是眼外伤的主要并发症。如晶体悬韧带及后囊膜全部或大部完好,可直接行白内障囊外摘除、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但有些外伤性白内障情况比较复杂,难于形成人工晶体的依托或残膜坚硬混浊,故...  相似文献   

13.
徐方 《临床眼科杂志》2000,8(2):138-139
目的 探讨白内障摘除术中一期前房型植入术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我院1998年10月到期1999年4月期间,在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中,因晶体前后囊膜破裂无条件行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的患者,进行一期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结果 患者中除二例因视网膜病变外,视力均≥0.3,未发现明显0的并发症。结论 在无条件施行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的情况下,新型弹性开放襻一体型前房型人工晶体是首选的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14.
甲基强的松龙球周注射对人工晶体前膜的作用浙江省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胡德富,张海滨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人工晶体表面前膜形成,如不及时处理,往往影响手术效果.我们用甲基强的松龙半球后注射,治疗18例人工晶体前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晶体后囊混浊的机制,采用兔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术眼前房内注入巨噬细胞悬液的方法,用透射电镜观察术后不同时间晶体后囊形态学变化。结果表明:人工晶体植入术后1周,晶体后囊前即覆盖一层晶体上皮细胞,排列整齐,结构正常。观察至6个月,无明显变化。前房注入巨噬细胞组,1周亦可见晶体后囊覆盖一层上皮细胞,细胞内大量微丝形成;2周可见晶体上皮细胞周围胶原纤维形成;3个月可见晶体后囊前  相似文献   

16.
目的动态观察兔眼外伤性白内障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眼内纤维膜形成的病变特征及规律。方法青紫兰兔18只分为囊外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体囊袋内植入组及晶体囊外摘除组。术后1、3、7、14天用裂隙灯显微镜观察眼前房水纤维蛋白反应。术后1、7、14天切取每个眼球的虹膜和睫状体,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虹膜和睫状体及人工晶体表面的纤维蛋白反应。结果发现前房纤维蛋白反应在人工晶体植入术后3天最重,至第14天减轻。光镜和电镜观察发现,术后第1天虹膜和睫状体表面被渗出的纤维蛋白覆盖,术后第7~14天,虹膜前、后表面、睫状体表面和人工晶体表面及瞳孔区均可见连续的纤维膜形成,纤维膜内可见大量胶原纤维和成纤维细胞及上皮样细胞。结论外伤性白内障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前房纤维蛋白反应和术后7天眼内纤维膜形成高于单纯晶体囊外摘除组(P<0.05)。推测眼内纤维膜的形成可能与血-房水屏障破坏和免疫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7.
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房角镜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绍珍  廖瑞端 《中华眼科杂志》1995,31(1):19-21,T001
用Goldmann房角镜观察老年性 白内障囊外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半 年30只眼,结果显示,虹膜周边前粘连17只眼(56%)。15只眼中的20个襻与粘连的部位相应。睫状沟垂直轴位固定的人工晶体眼易发生虹膜周边前粘连,简要讨论了虹膜周边前粘发生的原因及后果,建议房角镜检查应列为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随访常规。  相似文献   

18.
前囊膜夹持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伟  陈桂文  曹晟玮  梁诚之 《眼科》1999,8(2):80-81
目的:探讨一种不用后囊膜作依托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的改良的手术方法。方法:对8例(8只眼)因外伤、手术误伤及手术切除引起后囊膜有较大破孔、难以依托后房型人工晶体的病例采用前囊膜夹持方法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结果:术后随访3~24个月,矫正视力≥05者6只眼,占75%。无青光眼或视网膜脱离并发症。结论:前囊膜夹持方法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简便安全,既有利于人工晶体的固定,又有利于阻止后发白内障的形成,适用于晶体前囊膜存在、后囊膜有较大破孔的病例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  相似文献   

19.
利用前囊膜为依托的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前囊膜为依托的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施汉彬,邹召中,袁俊由于白内障囊袋内摘除术在前囊处理方式上首先采用上方水平截囊,故一旦发生后囊破裂而无法施行人工晶体囊袋内植入时,可利用下方的前囊膜为依托,改行睫状沟固定 ̄[1]。我院自1987年开展人工晶体囊袋...  相似文献   

20.
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的色觉改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的色觉改变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210029)梁平梁慷孙红为了解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病人的色觉改变,我们对43人(53眼次)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的病人进行了色觉调查,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本组43人53眼次,均已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