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提高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证实的下腔静脉后输尿管,诊断主要依据静脉尿路造影(IVU)、逆行尿路造影(RP)、B超及CT检查。结果经IVU、RP、B超及CT检查,所有病例在术前均获得明确诊断;IVU显示5例上段输尿管扩张呈典型的反“J”状,2例呈“锥形”改变;RP显示输尿管导管呈“S”形;CT扫描显示下腔静脉与腹主动脉问圆点状输尿管充盈影。结论泌尿系造影检查是诊断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影像学检查在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例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B超、静脉尿路造影(IVU)、逆行尿路造影(RGU)及CT、MR成像的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比较。结果 B超检查7例显示右侧输尿管上段并右肾积水;IVU检查7例可见输尿管上段呈反"J"征,移行段以上输尿管及肾盂、肾盏不同程度扩张积水;RGU检查7例所见移行段以上之输尿管及肾盂、肾盏表现与IVU检查所见相似,患侧输尿管全程显影;CT扫描2例显示右侧输尿管在腰3~4平面水平于腔静脉的后侧及内外侧显影;MR检查1例显示输尿管于下腔静脉外后绕至下腔静脉内前侧。7例均于术前获得明确诊断并进行了手术,证实为右侧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结论多种影像学的协同检查为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断提供了主要依据,是诊断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3.
腔静脉后输尿管又叫环腔静脉输尿管,是一种较少见,可以引起肾盂积水及相关症状的先天性畸形。本文回顾性分析了经静脉尿路造影(IVU)、逆行静脉肾盂造影(RP)及CT检查诊断的腔静脉后输尿管5例,对其临床特点和影像学表现加以分析,旨在探讨影像学在腔静脉后输尿管诊断  相似文献   

4.
《临床医药实践》2013,(11):831-833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治疗体会。方法:运用B超、静脉尿路造影(IVU)、逆行肾盂输尿管造影(RU)或MRI等检查,明确诊断。治疗采用输尿管切断,于下腔静脉前外侧复位矫正术。结果:术前对5例患者的诊断明确,均采用矫正复位术治疗,手术后36个月进行复查,原先症状未见,肾积水及输尿管上段的扩张和积水均显著减弱,输尿管保持通畅,吻合口也未见狭窄。结论:下腔静脉后输尿管诊断主要依靠IVU和RU,输尿管切断复位矫正术是治疗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5.
张长庚  何国华 《江苏医药》2008,34(7):695-696
目的 总结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对7例下腔静脉后输尿管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7例患者术前均明确诊断,采用输尿管切断复位矫正术治疗,术中切断下腔静脉后有病变的输尿管2~3 cm,无张力吻合输尿管.术后随访6个月至10年,所有患者症状消失,肾积水明显减轻.结论 下腔静脉后输尿管诊断主要依据多种影像学的协同检查,静脉肾盂造影(IVU)和逆行输尿管肾盂造影是主要的诊断方法,狭窄段切除,输尿管复位成形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提高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治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15例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治资料.主要临床表现有腰背部不适、尿路感染等.影像学检查(包括腹部B超、IVU、逆行造影及CT)发现右肾积水、输尿管上段扩张和走行异常.10例行肾孟离断、输尿管复位、肾盂成形术;3例行右肾切除术;2例行输尿管端端吻合术.结果 对12例矫形术后患者随访,右肾积水不同程度减轻,肾功能正常,吻合口无狭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结论 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明确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断,手术治疗可纠正这种先天性畸形,有助于肾功能的长期改善.  相似文献   

7.
[病例] 男,26岁.主因尿痛伴腹胀半个月入院.有尿道下裂手术史.泌尿系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示右肾积水,右输尿管上段扩张;经静脉尿路造影(IVU)示右侧输尿管扩张,弯向中线形成一个鱼钩状,伴有中度肾积水;行输尿管逆行造影示输尿管呈S型在腰4水平与中线交叉;双肾CT检查示右肾积水,右输尿管上段扩张.术前诊断为腔静脉后输尿管.在硬膜外麻醉下经右侧腰部切口行手术探查.  相似文献   

8.
目的 :为提高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 :报告 6例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临床资料。 6例患者均行输尿管造影等检查 ,影像学表现为输尿管呈鱼钩状或S形特征 ,对其中 2例并输尿管CT检查。治疗均行输尿管复位术。结果 :6例患者术前均明确诊断。术后 3— 6个月复查症状消失 ,肾积水程度减轻 ,吻合口无狭窄。结论 :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断主要依靠IVU及逆行输尿管造影检查 ;输尿管造影结合输尿管CT检查方法可靠、准确。输尿管复位术是治疗此病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保留受压段的输尿管离断吻合术治疗肾轻中度积液的下腔静脉后输尿管(retrocaval ureter,RU)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6例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病例临床资料,B超、IVU发现患者右肾、输尿管不同程度扩张积液和畸形,进一步通过逆行尿路造影(retrograde urography,RU)和(或)CT检查确诊,2例采用传统开放手术,4例采用后腹腔镜手术治疗,术式为保留受压段的单纯上段扩张输尿管离断吻合术。结果 6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术后无出血、尿瘘等并发症,随访3年,患者肾盂输尿管扩张明显减轻甚至消失。结论保留受压段的输尿管离断吻合术对肾轻中度积液的治疗有效安全,比开腹手术住院时间短,而且微创,尤其对轻中度肾积液患者。  相似文献   

10.
CT诊断下腔静脉后输尿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薛波新  颜纯海  单玉喜 《江苏医药》2002,28(6):438-439,F003
目的 评价CT检查在下腔静脉后输尿管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10例下腔静脉后输尿管患者作CT检查,并对分析CT与B超、静脉尿路造影(IVU)和逆行尿路造影(RU)等检查在下腔静脉后输尿管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根据CT图像显示输尿管与下腔静脉的位置关系改变,10例患者术前均获确诊。结论 CT诊断技术在下腔静脉后输尿管中的应用,可使患者免于以往的浸入性检查,为手术治疗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腔静脉后输尿管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异常。我们曾遇到4例,现报告如下。 1 病例介绍 例1:女,27岁。因右侧腰部胀痛2年,加重3月入院。检查:右肾区叩痛。尿常规正常。IVU显示右肾中度积水,输尿管上段扩张呈鱼钩状,逆行肾盂输尿管造影显示输尿管在L_3水平向中线移位,并形成3cm长的狭窄段。右输尿管插管和腔静脉插管造影:L_3、L_4水平输尿管位于腔静脉后。术中见右肾积水,输尿管上段扩张迂曲,在L_3水平输尿管由腔静脉后绕至其前方,离断输  相似文献   

12.
沈袁良 《江苏医药》1996,22(8):583-583
腔静脉后输尿管是一种少见的先天异常。以往该病的影像诊断主要靠X线静脉尿路造影,但诊断比较困难,术前确诊率低。我们于1988~1991年间共发现3例,均经临床、手术证实,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例1,男,37岁。3年前体检时B超发现右肾盂积水,当时无明显症状,近一周感右腰部胀痛不适。经IVP和右侧逆行肾盂造影示:右输尿管上处扭曲狭窄,右侧肾盂及输尿管上段扩张积水。CT所见:右肾盂肾盏及输尿管上段明显扩张积水。L3~4平面见右输尿管上段移位绕行于下腔静脉之后,向内形成“S”状弯曲。CT诊断:腔静脉后输尿管伴右肾盂及输尿管上段…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38岁.间歇性腰痛4月余入院.B超诊断为右肾积水.静脉尿路造影检查示右肾盂积水,右输尿管上段扩张,于L_4水平输尿管迂曲,中、下段输尿管显影浅淡.增强CT扫描示右输尿管在L_4水平位于下腔静脉后方,在L_5水平又绕到下腔静脉前方,矢状面重建图像显示更清晰,诊断为环腔静脉输尿管.手术将输尿管游离至下腔静脉前方,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提高对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下腔静脉后输尿管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主要症状有腰部酸胀,右肾绞痛,血尿等.静脉尿路造影,逆行肾盂造影等多可明确诊断.11例行输尿管端端吻合术.结果 随访1~10年,临床症状消失,右肾积水好转,输尿管通畅,肾功能正常.结论 静脉尿路造影,逆行肾盂造影多能确诊,诊断困难时联合MRU或CT检查可明确诊断.手术治疗是首选治疗方法且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分析数字化X线静脉肾盂造影(IVU)输尿管阴性结石表现,加深数字X线IVU对输尿管阴性结石诊断的认识,提高泌尿系阴性的诊断水平。方法 35例输尿管阴性结石患者均行B超及免除压迫IVU。结果 14例患者可见一侧肾脏分泌功能减退、输尿管内充盈缺损、充盈缺损上端输尿管扩张,13例患者可见结石染色、输尿管扩张,6例患者可见结石以下输尿管未见显示,其上输尿管扩张,肾脏分泌功能差,2例患者可见充盈缺损、输尿管扩张及中断征像。结论数字X线对输尿管阴性结石的诊断较准确,应该作为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观察 Harrill手术 (切断、复位、再吻合扩张的输尿管 )对下腔静脉后输尿管 ( RU )的治疗效果 ,对住院的 6例RU患者施行了这种手术。本文报告这 6例的诊断、治疗和随访情况 ,并结合文献对该病进行讨论。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6例 ,男 5例 ,女 1例 ,年龄 2 4~ 64岁 ,平均 45 .4岁。临床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伴右侧腰部持续性胀痛和间断性肉眼血尿。 6例均行 B超检查 ,提示右肾盂和输尿管上段积水。排泄性尿路造影表现为集合系统显影延迟 ,右肾盂输尿管上段中~重度积水 ,12 0 m in复拍肾、膀胱和输尿管的 X线检查 (…  相似文献   

17.
下腔静脉后输尿管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疾病。我院自1986—07以来收治2例,现报告如下。例1男,35岁。于1986—07—30以右肾盂积水入院。右腰部钝痛1a(年),肉眼、无痛、间断性血尿4mo,在外院以肾结核治疗无效。检查:立位可触及右肾下极。排泄性肾盂造影:左肾正常,右肾盂及输尿管上段扩张,远端输尿管未显影。右逆行造影输尿管呈“S”形。于8月16日行右逆行尿路与下腔静脉插管造影,显示右输尿管于第四腰椎绕至导管后方(附图)。诊断:下腔静脉后输尿管。于8月28日经右侧腹直肌外缘切口,暴露上、中段  相似文献   

18.
刘峰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0):1521-1521
患者,男,60岁,因“反复右腰胀痛8年”于2006年4月10日入住泌尿外科。院外行了KUB+IVU、逆性尿路造影,入院后行泌尿系磁共振水成像检查提示:右肾积水伴上段输尿管扩张。诊断:右肾积水.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积极术前准备后于2006年4月19日在全麻下行右侧输尿管离断、肾盂成形、右输尿管吻合术。术中探查见右肾积水.右输尿管重度扩张、扭曲,于第三腰椎水平经下腔静脉的右侧穿至后面.沿下腔静脉内侧下降。术后给予抗炎、止血、对症支持治疗.术后第八天伤口间断拆线,愈合良好出院。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提高肾盂癌的诊治水平。方法 依据临床表现及综合应用Bus、Ivp、逆行肾盂造影(RP)、CT、膀胱镜及输尿管镜等检查,诊断肾盂癌15例。其中混合癌4例:肾盂癌合并同侧输尿管癌1例,肾盂癌合并同侧输尿管癌及膀胱癌3例。结果 15例患者均行根治性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报告移行细胞癌14例,鳞状上皮癌1例。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并定期行膀胱灌注化疗,定期复查膀胱镜。结论 间歇性无痛性肉眼血尿是肾盂癌的最常见症状,肾盂癌的诊断以尿路造影和CT检查为主,联合其他检查可提高确诊率,减少混合癌的漏诊和误诊率。肾、输尿管全段及膀胱袖口状切除为标准手术方式。术后定期膀胱灌注化疗有利预防膀胱内种植性肿瘤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IVP结合透视下点片在诊断输尿管小结石中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156例经手术或碎石治疗后复查证实为输尿管小结石病例的影像资料.采用盲法由两位主治医师分别阅常规静脉肾盂造影片和常规静脉肾盂造影加透视下点片,作出一致诊断意见,并与手术或碎石治疗后复查的结果对照,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准确性.结果:156例中静脉肾盂造影诊断准确率为75.00%(117/156),静脉肾盂造影加透视下点片诊断准确率为98.08%(153/156).两者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透视下的阳性征象有:输尿管逆蠕动,造影剂有阻抑或逆流,造影剂通过后见阳性小结石影存留,阴性小结石表现为充盈缺损.结论:常规静脉肾盂造影加透视下点片方法简便,诊断输尿管小结石准确,能动态观察造影剂通过全程输尿管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