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患者 ,女 ,16岁。因   | 1| 未萌出 ,来我科就诊 ,查恒牙6 | 66 | 6 中性 ,上前牙散在间隙。1| 2| 牙冠向近中倾斜 ,1| 2| 间隙约 7 8mm。3、2 | | 间隙约 1 5mm。在   | 1  |  根尖处见  | 1| 切缘 ,X线检查   | 1| 横向生长 ,牙根未见弯曲 ,邻牙牙根未见吸收。诊断安氏Ⅰ ,毛氏Ⅰ2 +V。矫治设计 :上颌方丝弓矫治技术。矫治步骤 :上颌粘贴方丝托槽 ,带环 ,0 0 14~ 0 0 16英寸 ,TiNi排齐牙齿 ,并集中间隙于1| 2| 之间 ,然后在局麻下行   | 1| 开窗术暴露冠切 1/3,可见牙冠旋转 ,舌面向外 ,横位于舌面粘贴Begg托槽 ,弹力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低位阻生智齿(根尖连结下颌管)被截冠留根后能否产生断根上移而消除压迫下齿槽神经的风险。方法:选择22例低位阻生智齿患者,其中10例为垂直阻生,12例前倾阻生。全景片及CT片确认22例智齿根尖连结下颌管。排除系统性疾病、智齿龋性牙髓炎、智齿邻牙远中有明显骨质吸收(牙周炎)的病例。手术方法:局部麻醉下切开、翻瓣、去骨、显露牙冠、截冠,断根面修整至牙槽脊下4 mm,生理盐水冲洗创口,缝合瓣膜,术后1周拆线。术后每4个月全景片复查一次。结果:22例患者无下牙槽神经、舌神经损伤,无感染情况出现。术后1年追踪观察,7例垂直阻生患者的牙根往牙槽脊移动3 mm,但之后逐渐停止,3例垂直阻生患者的牙根暴露于口腔,随后再次施行手术拔除。6例前倾阻生患者的牙根往牙槽脊移动2 mm,6例移动3~4 mm暴露于口腔而拔除。结论:根尖连结下颌管的低位阻生智齿,经截冠留根,术后断根可上移,根尖离开下颌管拔除断根,可明显消除压迫下齿槽神经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在临床上,外伤导致的牙齿脱落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现象。一旦牙齿脱落,很多患者便将脱落的牙齿视为废物而遗弃,也有个别患者将脱落的牙齿擦干净后带到医院。其实,这两种做法都是错误的。那么,当你不幸遭受外伤而致牙齿脱落时应该怎么办呢?1.争取时间:完全脱落的牙齿,如能在半小时内进行复位,90%的患牙是能够长期存活的,若在牙槽外多停留一分钟,就会相应减少成功的机会。通常,在口外停留两小时以上的患牙,复位后95%的患者会因牙根吸收而使牙齿存活的寿命大为缩短。未完全脱落的牙齿,也必须在90分钟内复位固定,才能有效地防止牙根吸收。2.复位:完…  相似文献   

4.
埋伏阻生齿(impacted teeth)是由于邻牙、骨、软组织的阻碍,只能部分萌出或完全不能萌出,而埋伏于粘膜或骨内的牙齿。埋伏阻生齿多见于下颌第三磨牙,是由于下颌骨解剖结构限制所致。阻生齿严重影响面部美观和口腔的正常功能,常引起冠周炎、邻牙牙根的吸收、囊肿形成、错牙合畸形、邻牙远中龋等[1]。人类演化过程中,由于咀嚼器官功能减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精细食物的增多,人类口腔咀嚼活动总量日渐减少,导致颌骨发育不足,智齿萌出受限,阻生智齿发生率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5.
患者 ,女 ,11岁。以前牙摔伤 2h就诊。检查 :11完全脱位(卫生纸包裹牙齿 ) ,牙齿完整 ,牙槽窝内血凝块 ,2 1松动Ⅲ度 ,12 ,2 2均已萌出。治疗 :牙齿立即浸泡于生理盐水中 ,冲洗 3次。局麻下 3 %H2 O2 冲洗牙槽窝 ,生理盐水清洗。将 11复位于牙槽窝内 ,细钢丝行 12 ,11,2 1,2 2结扎固定 ,表面树脂加固结扎丝 ,调整咬合 ,X线示复位良好。抗生素抗感染。   1个月后复诊 ,无自觉症状 ,牙周无明显炎症 ,探无盲袋 ,11,2 1松动Ⅱ度 ,叩 (-) ,11电活力减弱 ,X线示根尖有少量牙根吸收。 2 1根尖区 2mm大小阴影 ,电活力正常。 11行去髓术(见…  相似文献   

6.
由于医生治疗所致的医源性牙齿松动、脱落的病例时有发生 ,如及时有效的治疗可以避免牙齿脱落 ,现有 1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魏某 ,女 ,17岁。 1999- 0 9- 30就诊 ,自述 2周前在当地医院戴活动矫治器矫治上前牙前突 ,现上中切牙突度明显减轻 ,但疼痛松动、伸长 ,自行停戴矫治器。检查 :6 |66 |6 中性牙合 ,1|1伸长、松动Ⅱ ,1|1较 2 |2长 3mm ,上前牙拥挤Ⅰ ,1|1较 2 |2略腭向 ,上牙弓呈方形 ,前牙深覆盖Ⅲ ,前牙深覆牙合Ⅱ ,下前牙拥挤Ⅱ ,5 | 颊侧错位、远中颊向扭转。X光片显示 :中切牙区的牙周膜增宽 ,牙槽突轻微锯齿样吸收 ,X线…  相似文献   

7.
1临床资料 患者,男,20岁.因牙齿替换障碍影响美观,要求正畸.自诉家族中无此病,其母在怀孕期间曾感冒而服药(具体药名及剂量不详).查体:颜面左右对称,凹面形,两眼位于头的稍外侧,眼距较宽,内眦距离约6 cm,上颌发育不足,下颌前突,面下1/3较小,面部皮肤、毛发均正常.口内为混合牙列,7643ⅢⅡⅠ|ⅠⅡⅢ 34567/65 ⅣⅢ 21|12 ⅢⅣ 56,ⅡⅠ|ⅠⅡ残根,6|6/6|6开始近中,全牙弓反(牙合),下颌不能后退至对刃.腭盖高拱,双侧锁骨未触及,双肩活动度过大,脊柱四肢无畸形,智力正常.曲面断层片见21|12/43|34恒牙胚,埋伏阻生,-4|4处各存一枚多生牙,埋伏阻生,上颌前牙区多生牙2~3枚.临床诊断为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埋伏多生牙,锁骨颅骨发育不全症.  相似文献   

8.
牙外伤脱位是口腔科常见病,治疗原则是尽快将脱出牙齿植入牙槽窝,以达到最好的预后和最少的牙根吸收[1].通过再植术能达到保存患牙,尽快恢复患者的正常咀嚼、发音功能及美容.我们收集了我院口腔科门诊35例患者54个再植牙,现对其临床治疗结果观察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15岁.因前牙"丑看"来我院就诊. 口腔检查恒牙列,6+6近中,6+6中性,上前牙散在间隙,1+2牙冠均向近中倾斜,其间有一尖形多生牙,占据间隙5.2m,牙颌覆盖覆(牙合)正常,中线左偏2mm.X线检查:双颌曲面断层片示1 低位埋伏旋转90°,牙根较1 稍短,位于多生牙和2 之上,且未影响其牙根发育.诊断:安氏Ⅲ类错(牙合).  相似文献   

10.
<正>在口腔临床工作实践中,有很多牙齿需要拔除,如:残根、残冠、无对颌牙、阻生齿等,一般牙齿拔除后创口能按期愈合,但往往也有些牙拔出后创口未能按期愈合,需要查找原因,待重新处理后,才能愈合。1创口难以愈合的原因1.1根尖肉芽肿根尖部的牙周膜受根管内的病变刺激物的作用,发生慢性炎症的变化,正常组织被破坏,代之以肉芽组织,呈圆形,有的在拔除牙根后被带出,如未被带出或清除不彻底残留在牙槽窝内,创口不但不愈合,而且肉芽组织还可继续增生、长大并且造成其周围骨组织吸收。1.2根尖周囊肿或牙根邻近牙的囊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本研究使用三维影像CBCT进行评价旨在提高正畸治疗中牙根吸收的精确性。方法:选取进行正畸拔牙治疗的患者10例,并在治疗前和治疗12个月分别拍摄CBCT,测量治疗前后上颌6个牙齿的长度(双侧中切牙、侧切牙和尖牙),计算得出牙根吸收的数值。结果:所有测量牙齿治疗前后牙根长度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牙吸收量最大为上颌侧切,左右侧分别为:1.13 mm和1.14 mm;其次为上颌双侧中切牙,左右侧分别为:0.97 mm和0.96 mm;上颌双侧尖牙吸收最少,左右侧分别为0.87 mm和0.95 mm。结论:(1)结果显示正畸拔牙矫正患者治疗中有一个明显的牙根吸收。(2)本研究证实使用CBCT评价牙根吸收是一个有效而且精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儿童弯曲的上前牙进行牵引治疗.方法 对河北省承德市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收治的上前牙弯曲牙病例,运用外科手术加正畸牵引的方法,将弯曲的牙齿牵引到正常牙列中,使其能够正常行使功能,同时满足患者对美观的要求.结果 经过牵引治疗后,弯曲的前牙牵引萌出并排列到正常牙列中,未发育完成的牙根继续发育完成.结论 正确掌握适应证,确定正确的手术方案及适当的牵引力,是保证埋伏牙牵引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牙冠延长术用于治疗冠根折至牙龈下或龋坏达牙根部的残冠根的意义.方法:选择牙冠折断及龈下、牙体龋坏及龈下病例35例41颗牙齿,行常规骨切除术及脊顶原位复位术或根向复位术,保证牙槽脊降至牙断缘的根方3~4mm.结果:术后35例病例41颗患牙均愈合良好,牙龈色泽正常,断端暴露.结论:牙冠延长术的成功运用对保留冠根折至牙龈下的牙体或龋坏达牙根部的残冠根意义重大并有利于修复治疗的开展,还可提高修复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牙根发育完全的自体牙移植后根管治疗与未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牙根发育完全的60例自体牙移植患者(60颗牙齿),术前X线检查供牙及受植区骨量,局麻下拔除受植区牙齿,修整牙槽窝,拔出供牙后立即植入预备好的牙槽窝。将60颗牙齿按随机数表法分为根管治疗组和根管未治疗组。根管治疗组30颗,移植后2周行根管治疗;根管未治疗组30颗,移植后未行根管治疗。1 a后复查,进行X线检查。结果术后1 a复诊,根管治疗组成功28颗(93.33%),有效2颗(6.67%);未根管治疗组成功26颗(86.67%),有效4颗(13.33%)。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根发育完全的牙自体移植后,根管治疗与根管未治疗临床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15.
阻生牙指在牙齿发育的过程中,因各种不同因素阻碍牙齿正常萌出,而长期埋藏于颌骨内的牙齿。临床中以下颌第三磨牙最为常见,上颌第三磨牙、上颌尖牙、上颌切牙也可阻生,此外,额外牙也可以阻生方式出现(如:上颌中切牙之间、上颌第三磨牙远中等)。阻生牙的存在,在不同程度上引发许多疾病。如:冠周炎、邻牙龋坏及牙根吸收、牙列拥挤、TMD及神经痛的诱因、牙源性囊肿肿瘤的发生等。  相似文献   

16.
年轻恒牙是指牙冠已萌出,但牙根尚未完全发育完成的牙,其牙根长度不足,根尖孔呈喇叭状,开口内充满牙乳头。当发生牙髓感染、坏死或根尖周病变时,如根尖区牙乳头受损,将导致牙根发育停滞,牙齿支持力下降,寿命缩短。采用根尖诱导成形术,通过根管治疗方法,可诱导牙根继续发育达到正常长度,并使根尖孔缩小或封闭,促进患牙的保存,  相似文献   

17.
在口腔门诊临床工作中,牙根吸收较常见,尤以乳牙替换时期的牙根吸收多见,恒牙也存在牙根吸收问题。1856年,Bates首先提出恒牙牙根吸收的问题。牙根吸收分为牙内吸收和牙外吸收。替换时期的乳牙根吸收属正常生理现象,但恒牙萌出致恒牙牙根吸收的病理现象较少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牙根发育阶段的牙齿与正畸治疗中出现的牙根吸收的关系。方法选择运用直丝弓矫治技术矫治完成的患者112例,其中成人患者32例,青少年患者80例。青少年患者按正畸治疗前牙根是否发育完成又分为牙根发育完成组和牙根发育未完成组两组。分别在其矫治前后的曲面断层片上对448颗双尖牙进行牙根形态观察以确定其正畸治疗前后牙根发育状况及牙根吸收等级。利用SPSS11.0软件对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正畸治疗前牙根发育未完成组的牙齿多数在正畸治疗中牙根继续发育完成,牙根形态正常,较少出现根吸收。青少年牙根发育完成组及成人组的牙齿在正畸治疗后出现不同比例的牙根吸收,三组间的组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青少年牙根发育完成组与成人组正畸治疗后牙根吸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出现的根吸收多为轻度根吸收。结论正畸治疗前牙根是否发育完成对正畸治疗中牙根是否出现吸收有明显的影响。牙根一旦发育完成无论青少年或成人正畸治疗的根吸收风险均增加,但根吸收的程度较轻。  相似文献   

19.
患者 ,男 ,1 5岁。因前牙“丑看”来我院就诊。口腔检查 恒牙列 ,66┼近中 ,┼66中性 ,上前牙散在间隙 ,1┼2 牙冠均向近中倾斜 ,其间有一尖形多生牙 ,占据间隙 5 .2mm ,牙颌覆盖覆牙合正常 ,中线左偏 2mm。X线检查 :双颌曲面断层片示┼1低位埋伏旋转 90 ,牙根较1┼稍短 ,位于多生牙和┼2 之上 ,且未影响其牙根发育。诊断 :安氏Ⅲ类错牙合。矫治过程 常规取记存模型、分牙、拔出多生牙 ,一周后采用上颌Edge-wise矫治器 ,Ni-Ti丝系列丝 ,平整牙列 ,用拉伸弹簧或弹力线开拓1┼2 间隙 ,3月后 ,局麻下激光开窗暴露┼1部分唇…  相似文献   

20.
吕翼云 《华夏医学》2001,14(2):207-208
近年来我科对因牙槽脊萎缩而导致总义齿修复十分困难的患者采用致密多晶羟基磷灰石微粒人工骨 (以下简称 HA)行牙槽脊再造手术 ,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6例。下颌全牙槽脊萎缩 5例 ,上颌前牙及前磨牙区牙槽脊萎缩 1例。男性 4例 ,女性 2例 ;年龄6 2~ 76岁 ;均为 型牙槽脊萎缩 (牙槽脊吸收达基骨平面 ,依Kent分类法分型 ) ,全部病例手术前均未接受过牙槽部手术和任何材料的植入手术 ;6例患者均已佩戴总义齿 15~ 2 0年而且已不能继续作总义齿修复。1.2 材料来源  2 0~ 40目 HA,华西医科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