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进一步阐明导致不同免疫病理类型IgA肾病(IgAN)患者预后不同的机理,应用PAP四层法对28例肾小球单纯IgA沉积(单纯IgA组)及32例IgG、IgA、IgM共同沉积(GAM组)IgAN患者肾组织膜攻击复合物(MAC)和CD59的分布情况,结合其肾小球内沉积的补体成分以及病理改变和临床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单纯IgA组临床表现、病理改变轻,GAM组临床表现、病理改变重。GAM组肾组织经典途径补体成分Clq、C4沉积(均为P<0.01),肾小球系膜区及毛细血管袢MAC沉积(分别为P<0.05、P<0.01),肾小球硬化>25%(P<0.05)和中重度小管间质病变的发生率(P<0.05),均较单纯IgA组明显增多,且GAM组皮质区域间质面积较单纯IgA组明显增宽(P<0.01)。尽管CD59在两组中分布无统计学差异,但若按肾小球CD59分布强度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2+),结果发现CD59A组肾小球硬化>25%(P<0.05),中重度小管间质病变的发生率明显增多(P<0.01),皮质区域间质面积明显增宽(P<0.01)。在硬化的肾小球内MAC分布多而CD59分布少  相似文献   

2.
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内皮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血浆内皮素(ET)与冠心病(CHD)、原发性高血压(EH)的发生发展之间关系。方法我们用放免法测定了13例CHD患者(CHD组)和19例EH患者(EH组),观察ET浓度变化并与18例健康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其中CHD组及EH组血浆ET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P<0.01);将EH组进行分期,与对照组比较,EH-I期无明显增高(P>0.05),EH-Ⅱ及EH-Ⅲ期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结论上述结果提示ET在CHD及EH的发生与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巨细胞病毒感染与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肿瘤坏死因子(TNF)及血浆内皮素(ET)浓度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测定急性心肌梗塞组(20例)、冠状动脉狭窄组(20例)及正常对照组(30例)血清人类巨细胞病毒抗体,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TNF及ET的浓度。结果急性心肌梗塞组HCMVIgM阳性14例(70%),HCMVIgG阳性20例(100%),HCMVIgM、IgG双阳性14例(70%);冠状动脉狭窄组HCMVIgM阳性19例(95%),HCMVIgG阳性19例(95%),IgM、IgG双阳性18例(90%);正常对照组HCMVIgM阳性6例(20%),HCMVIgG阳性26例(82%),IgM、IgG双阳性6例(20%),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P<005,P<0001);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组、冠状动脉狭窄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血清TNF、血浆ET显著增高(P<0001)。结论患者的HCMV感染、内皮细胞受损和TNF作用可能参与了冠心病发生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血甲状腺激素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甲状腺激素与冠心病心力衰竭的关系。方法:运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冠心病非心力衰竭患者(32 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56 例)及健康者(40 例)血浆游离甲状腺素( F 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F T3 )及促甲状腺素( T S H),分别用酶法及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浆总胆固醇( T 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 D L 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 D L C)及载脂蛋白 A I(apo AⅠ)、载脂蛋白 B(apo B)。结果:冠心病非心力衰竭组血浆 T C、 L D L C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 P < 0.05), H D L C 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 P < 0.05);冠心病心力衰竭组血浆 T C、 L D L C 及apo B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 P < 0.05~0.01);血浆 H D L C及 apo AⅠ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 P < 0.05);血浆 F T3低于健康对照组及冠心病非心力衰竭组( P < 0.05~0.01)。冠心病患者及健康人各血脂成份与 F T3、 F T4 及 T S H 均无明显相关性( P > 0.05)。结论: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体内 F T3 降低, T3 可能安全有效地用于治疗此类患者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乙酰半胱氨酸在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中的抗氧化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7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用链激酶溶栓治疗,其中20例联合静脉滴注乙酰半胱氨酸(NAC)。结果显示:联合应用NAC治疗后血浆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及GSH与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之比(GSH/GSSG)显著性增高(P<0.05),伴随GSSG显著性降低(P<0.05)。NAC治疗组心指数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相似文献   

6.
对≥60岁的男性Ⅱ型糖尿病(Ⅱ-DM)患者及合并冠心病患者各50例进行研究,测定其血清T、E2、血糖(GLU)、TC、TG水平。结果:男性Ⅱ-DM及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T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和P<0.01),血清E2也有下降趋势(P>0.05),E2/T比值则高于对照组(P>0.05);相关分析显示T与GLU、TC、TG均呈负相关(P<0.01),而E2则似乎与GLU、TC、TG无明显相关性,GLU与TC、TG呈正相关(P<0.01)。结论:Ⅱ-DM及冠心病患者均存在性激素改变,并与血糖、血酯一起构成影响糖尿病、冠心病的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7.
高太有  李宁 《老年医学与保健》2000,6(3):132-133,139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脂抽代谢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照分析36例老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观察组)与36例无糖尿病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对照组)的TC、TG及HDL-C、LDL-C水平。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患者TC的平均水平与高TG的检出率显著增高(P〈0.01);HDL-C的平均水平显著降低(P〈0.01),低HDL-C的检出率显著增高(P〈0.05);高TG合并低HDL-C的检出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血清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含量变化,探讨其与睾酮(T)、胰岛素(INS)、血糖(Glu)、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载脂蛋白B(apoB)及年龄的相关性。方法用放免法测定69例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血清DHEA-S含量,并与35例年龄匹配的男性健康人对照。结果冠心病组DHEA-S含量(2.96±1.80μ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4.06±1.76μmol/L,P<0.01),病情重组(2.44±1.36μmol/L)又明显低于病情轻组(3.32±2.12μmol/L,P<0.05);冠心病组DHEA-S含量与年龄呈负相关(r=-0.3054,P<0.01),对照组两者也呈负相关(r=-0.3615,P<0.05);冠心病患者DHEA-S降低与空腹血清INS、TG及apoB增高均呈负相关(分别为r=-0.3297、-0.2519及-0.2413,P<0.01或0.05)。结论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血清DHEA-S含量降低,并与冠心病某些危险因素如老年、高胰岛素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血清apoB高值相关,但其确切的发病机理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心房颤动与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观察心房颤动与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选择心房颤动并且临床初步诊断为冠心病的老年病例56 例(心房颤动组)及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老年病例50 例(冠心病组)进行观察,分别检查血脂、心电图、活动平板运动试验、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 冠心病组胆固醇(Ch)、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心房颤动组高(Ch 6.50±1.95∶5.60±1.03,P< 0.01;TG 2.03±0.63∶1.03±0.43,P< 0.001;HDL-C 1.97±0.39∶1.03±0.34,P< 0.01;单位:m m ol/L)。冠心病组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核素心肌灌注扫描(SPECT)、冠状动脉造影等结果与心房颤动组比较也有显著不同(45∶11,P< 0.001;47∶7,P< 0.001;47∶5,P< 0.001;50∶5,P< 0.001)。结论 在老年心房颤动患者中冠心病发病率不高  相似文献   

10.
检测了27例宫颈癌、30例宫颈炎和3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血清SOD及其同功酶、全血GSH-Px、CAT等的活性水平以及血清LPO含量。结果表明,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宫颈癌患者血清Cu,Zn-SOD、总-SOD(T-SOD)活性明显降低(P<0.01),LPO含量明显增高(P<0.05);宫颈炎患者血清Mn-SOD、T-SOD活性明显降低(P<0.01),全血GSH-Px活性与血清LPO含量明显增高(P<0.01);子宫肌瘤患者血清Mn-SOD、Cu、Zn-SOD、T-SOD与全血GSH-Px活性均明显降低(P<0.01),血清LPO含量明显增高(P<0.01)。可见,血清T-SOD活性降低和LPO含量升高是宫颈癌、宫颈炎与子宫肌瘤患者自由基代谢紊乱的共同特点,提示体内病理性氧自由基反应和脂质过氧化反应明显增强是上述患者共同的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为观察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的改变,并探讨这些改变与CHF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关系,以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分类心衰等级,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降低(1.69±0.68,P<0.05),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降低(5.53±2.01,P<0.05),反三碘甲状腺原氨酸(rT3)增高(0.68±0.13,P<0.01);不同心功能级别的CHF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比较,心衰愈重则甲状腺激素改变愈明显;心室射血分数(EF)值与FT3呈正相关(r=0.433,P<0.01),与rT3呈负相关(r=-0.606,P<0.01)。提示:CHF患者存在继发性甲状腺激素代谢异常,FT3降低和rT3升高可作为CHF患者病情和预后判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妊娠感染EHFV对孕妇,胎儿,新生儿,婴幼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6例妊娠感染流行性出热病毒对孕妇及胎儿、新生儿、婴幼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病情程度、治疗早晚与妊娠转归有一定关第(P<0.01),妊娠可加重EHF患者血管、肝、肾的损伤(P<0.01-0.05),并发症多。EHFV能通过胎盘垂直传播,EHFIgG也可通过胎盘传给子代,并有50.5%维持半年以上。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患者血清生长激素与肌酐清除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16例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患者,19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和23例对照者的血清生长激素(GH)水平。在IDDM组,无论是肌酐清除率(Ccr)正常或减低,其GH值均为2.53±1.73μg/L,均高于对照组的0.71±0.53μg/L(P<0.05),GH与Ccr呈负相关(r=0.63,P<0.01),NIDDM组Ccr<50ml/min者GH值为1.83±0.47μg/L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和Ccr>80ml/min组(GH0.83±0.49μg/L,P<0.05)。糖尿病(DM)伴微血管并发症者,GH值为2.92±1.70μg/L,高于无此并发症者GH1.24±0.97μg/L,(P<0.01),认为GH与DM微血管并发症有关。  相似文献   

14.
纤维连接蛋白在IgA肾病肾组织内的分布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纤维连接蛋白(Fn)在IgA肾病中的意义,对107例IgA肾病患者肾组织内Fn的变化及其与病理和临床的关系进行了观察,发现Fn分布与系膜增宽程度平行,并在新月体、严重系膜增生及肾小球硬化区明显增多。与单纯系膜区分布者相比,Fn沿毛细血管襻分布者的病理变化程度、新月体形成、IgG、IgA及C3沿肾小球基底膜的沉积,高血压、肾病综合征及非选择性蛋白尿发生率均增高(0.01<P<0.05),同时血肌酐清除率下降(0.01<P<0.05),24小时尿蛋白量明显增加(P<0.01)。对44例的随访表明,B组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发生率显著高于M组。结果显示:Fn在毛细血管襻上的增加反映了系膜增生及毛细血管壁免疫损伤严重程度,并伴有严重的临床表现和不良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CMV)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应用间接酶联免疫技术检测了106例冠心病患者及80例健康对照血清抗HCMVIgG、IgM及IgA抗体。冠心病组抗HCMVIgG、IgM及IgA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5.3%、12.3%、13.2%)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85.0%、2.5%、3.8%)。冠心病患者HCMV感染率、活动性感染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HCMV可能为人动脉粥样硬化的一种致病因子。潜伏于体内的HCMV不断被激活可能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起一定作用。实施针对HCMV的预防及治疗,有可能成为动脉粥样硬化预防治疗的一个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强力宁对慢性肝病患者ADA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慢性肝炎(CH)及肝硬变(LC)患者强力宁对腺苷脱氨酶(ADA)的影响。方法用Giusti比色法检测CH26例,LC20例患者血浆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ADA活力。结果CH及LC患者血浆ADA活力(47.5±15.9及39.2±10.3mmolNH/L)明显高于正常人(27±6.7mmolNH3/L,P<0.01);PBMCADA活力(21.7±7.6及18.4±7.5mmolNH3/107cels)较正常人(29±5.7mmolNH3/107cels,P<0.01)为低。PBMCADA活力与血浆ADA活力不相关。强力宁治疗8周后,PBMCADA活力明显升高(P<0.01,与正常人接近。结论强力宁可能通过恢复PBMCADA活力而发挥其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7.
肝硬化患者血小板表面相关抗体与血小板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检测了41例正常人和39例肝硬化失代偿患者的血小板表面相关抗体(PA-IgG、PA-IgA、PA-IgM)水平和血小板计数,发现肝硬化组PA-IgG、PA-IgA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的增高(P<0.01),同时还发现肝硬化组的PA-IgG、PA-IgA水平与血小板计数两者呈负相关(γ分别为-0.4249及-04772、P<0.05)。结果表明肝硬化患者血小板的减少与PA-IgG、PA-IgA增高有密切关系,这可能与肝硬化病程中自身免疫机制参与有关。  相似文献   

18.
冠心病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清中甲状腺激素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观察52 例CHD患者及30 例正常对照者,测定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三碘甲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素(TSH)水平。结果:CHD患者血清T3、T4、TSH分别为1.70 nm ol/L、113.90 nm ol/L、0.002 IU/L,其中T3、T4 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1,< 0.05);CHD患者TC、TG、HDL、LDL、VLDL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CHD患者中虽存在T3、T4 下降,但与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有明显的不同,这可能是由于CHD引起的甲状腺功能继发性低下,而且不伴有明显的高脂血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外周血单核细胞诱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发病中的作用。 方法:体外培养113例心脏疾病患者(无CHF组37例,严重CHF组50例,CHF并恶病质组26例)外周血单核细胞,用固相酶放大敏感免疫法测定其培养液中外周血单核细胞经脂多糖诱生的TNF-α(PBMC-TNF-α)及血清TNF-α浓度。 结果:①严重CHF组血清TNF-α浓度较无CHF组明显增高(P<0.05),CHF并恶病质组增高更为显著(P均<0.01);②无CHF组、严重CHF组、CHF并恶病质组3组PBMC-TNF亦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③PBMC-TNF与心功能分级呈明显正相关(r=0. 48,P<0.01);④PBMC-TNF-α与血清 TNF-α浓度无明显相关性。 结论:外周血单核细胞的激活是CHF的临床特征之一,其分泌的TNF-α至少部分参与CHF及CHF恶病质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101例冠状动脉造影的冠心病患者高频心电图(HFECG)变化。结果提示:高频切迹数随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加重而增多,HFECG与ECG诊断中、重度冠状动脉狭窄的灵敏度分别为87.7%~95.4%与66.2%,p<0.01;特异性分别为72.2%~75.0%与63.9%,P>0.05;符合率分别为83.2%~87.1%与65.3%,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