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梅云霞  王娟  冯苑 《江苏医药》2012,38(10):1240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是儿科常用的一项诊疗技术,能否一次性穿刺成功直接关系到儿科的诊疗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1].为减少小儿静脉穿刺的痛苦,缓解家长的紧张情绪,头皮静脉穿刺时不仅要求护士有良好的技术同时还要将患儿固定好,否则容易发生穿刺失败[2,3].在护士人员不足、患儿陪同少时,往往固定患儿往不到位,导致头皮静脉穿刺失败.为了避免在头皮静脉穿刺时固定患儿困难,我们根据小儿好动特点自行设计并制作了一种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固定带.2011年1月-2011年12月,经小儿输液室600例次的反复使用收到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影响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2012年11月我院门诊收治的609例需头皮静脉穿刺的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穿刺失败158例,占25.94%,其中由于患儿哭闹不合作,致使体位固定不当,及家长因素而造成穿刺失败95例,占穿刺失败的60.13%;因技术水平、心理因素、固定等原因造成穿刺失败63例,占穿刺失败的39.87%.结论 通过分析影响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因素,进而加强改进穿刺技术及服务,以此降低患儿反复穿刺痛苦,提高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小儿头皮静脉极为丰富,较大的有颞浅静脉、额静脉、耳后静脉。头皮静脉分支甚多,互相沟通交错成网,且静脉浅表易见,不易滑动,便于固定,又不影响患儿活动,便于保暖,故临床给患儿输液多选择头皮静脉。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是否一针成功,对及时治疗及抢救患儿起着关键性作用。笔者根据近20年的临床工作经验,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总结临床工作中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以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使小儿及时、有效、安全地接受救治。方法:总结2008年5月—2010年5月收治的小儿病例,对记录进行严密的分析总结。结果:影响小儿头皮穿刺成功的原因包括操作者心理素质、穿刺技术及患儿、家属的配合等。结论: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成功率,练就过硬的技术是成功的关键,同时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与患儿及家属及时沟通,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也是保证穿刺成功必不可少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小儿进行头皮静脉输液时,穿刺成功后能否稳定固定头皮针,是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且至关重要的环节[1]。以往采用传统的固定方法,经常由于患儿哭闹或天气热,头部出汗后胶布失去粘性,头皮针滑出血管外,使液体渗漏,或由于输液器重力作用,使针头脱出,最终造成穿刺失败,增加患儿痛苦[2]。近年来我们改良了头皮针的固定方法,临床效果满意。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我院2005年2 ̄3月儿科门诊就诊的患儿40名,均<1岁,需头皮静脉输液,分为传统固定法和改良固定法两组,每组各20名。1.2材料:传统固定组需1块方贴,2条长约6cm宽0.8cm的短胶贴;改良固定组…  相似文献   

6.
小儿头皮针输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与成年人静脉穿刺相比,小儿头皮针静脉穿刺有较高的难度及技巧.穿刺成功与失败与患儿胖瘦、肤色、解剖变异、脱水循环障碍、水肿影响有关, 另外与头皮针,操作技巧、心理因素有关.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李玲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3):1861-1862
大部分患儿在进行静脉输液时,尤其是婴幼儿在进行头皮静脉穿刺时由于过度挣扎造成满头大汗,使传统的透明通气敷贴固定方式就显得不太稳固。因此穿刺成功后的良好固定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科使用了改良的成人网帽加自粘绷带固定的方式对头皮静脉留置针进行辅助固定。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固定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是整个输液成功的一半,而小儿头皮静脉输液的固定则是成功输液的另一半,它是保证输液通畅的关键。所谓固定,狭义的是指穿刺后如何用胶布或输液敷贴固定穿刺针,而广义上的固定贯穿于整个输液过程当中,包括穿刺前患儿的固定、穿刺时的固定、穿刺后的固定、固定后的守护。根据在儿科门诊的几年来工作观察,体会到了对小儿头皮静脉输液固定的重要性,下面浅谈对小儿静脉输液过程中有关固定的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9.
静脉留置针具有易固定、保留时间长、减轻患儿痛苦等优点,现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通过对68例麻疹患儿静脉留置针应用及观察,总结了使用中失败原因:①穿刺失败血管选择不当、见回血后针柄固定不当、因穿刺角度不当使外套管不能随钢针一起进入皮肤。②套管针脱落由于胶贴固定不牢,患儿在睡眠中翻身时被被褥撕脱、患儿在烦躁哭闹中由于看护不当,患儿自行抓脱或两脚对搓掉、患儿出疹发热出汗多,使胶贴失去粘性,没及时加以固定,导致套管针脱出。③封管方法不当封管液推入太少或留置针处的夹子没夹到最底。处理方法:穿刺部位选择部位时应避开皮疹密集处,应选用较粗的静脉和较细的静脉留置针。我们多选用大隐静脉、头皮静脉、颞浅静脉等。避开关节处,关节处穿刺者输液时置针肢体易取外展位、穿刺方法要正确、予麻疹患儿做穿刺,最好两人操作,加强固定,争取患儿及家属积极配合、运用正确的封管方法。  相似文献   

10.
住院病人静脉穿刺是护理工作中常见的技术操作,小儿头皮针穿刺起来是比较困难的,特别是肥胖患儿,头皮血管看不清,导致头皮静脉穿刺多次失败,加重了患儿的痛苦,影响了治疗进程。为了解决肥胖患儿头皮静脉穿刺难的问题,笔者根据小儿头皮静脉解剖特点,运用手指压迫、触摸方式进行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大大减轻了患儿及家长的痛苦,使每天的治疗提前完成,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对患儿高度负责的态度及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小儿穿刺成功的前提,熟练掌握小儿静脉的解剖特点并根据血管特点,选择合适的针头,灵活掌握不同的静脉穿刺技巧,是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关键。但由于小儿静脉细小不易辨认,且好动不配合,给静脉穿刺带来一定的难度,再加上头发、出汗多等原因,头皮针输液时固定困难,且因长时间的输液无法再进行头皮输液时,或患儿头部表浅静脉不明显,不宜注射等情况,笔者做出一些相关尝试。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汤红艳 《中国基层医药》2014,(16):2559-2560
目的:探讨头皮静脉采血对提高儿科采血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对儿科门诊285例患儿采用头皮静脉采血,与住院部283例患儿采用肘部静脉、颈静脉、股静脉采血成功率进行对比。结果头皮静脉采血一次采血成功266例,成功率达93%,二次采血成功13例,三次采血成功6例。采用前臂静脉、颈部静脉及股静脉采血一次性成功244例,成功率为85%,二次采血成功24例,三次采血成功7例,失败9例。两种方法比较:头皮静脉采血的技术操作更加简便易行,成功率高,减轻患儿的痛苦,减少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结论小儿头皮静脉是一种操作简便,穿刺成功率高,患儿痛苦小,家长易接受的有效静脉采血法。  相似文献   

13.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 ,是门诊治疗室最常用的基本操作之一 ,经过3年多的实践 ,就此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1了解头皮静脉的特点及分布要提高对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成功率 ,必须了解头皮静脉的特点和分布。从解剖学的角度来看 ,头皮静脉有较多的交通支与深静脉相交通 ,表浅静脉有发达的网状交通支互相交通 ,故使用时不必考虑循环障碍等合并症发生 ,并且小儿头皮静脉较成人静脉固定。掌握了头皮静脉以上两方面的特点 ,就可以心中有数的进行穿刺。2根据年龄选择不同的穿刺部位选择合适的静脉 ,是穿刺成功的前提 ,经过临床观察和统计 ,发现最常选用…  相似文献   

14.
<正>静脉输液是儿科护理工作中一项基本操作,是患儿给药的重要途径,也是挽救患儿的一个重要手段。由于护理对象的特殊性,,因此静脉输液一直是儿科护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穿刺成功并不代表全程输液的成功。因为陌生的环境,穿刺的疼痛,加之患儿自制能力差,自主表达能力弱,且儿童静脉输液速度多数较慢等原因,均会使患儿输液中途失败。静脉穿刺成功后如何固定,如何减少因固定不牢导致穿刺失败。因此固定方法成为了输液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2岁以下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时助手固定患儿的最佳方法,在优质护理病房,提高患儿及其家长满意度,节省人力资源,提高一针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减少耗材,减少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营造温馨和谐的护患关系。方法我科自2011年3月开展优质护理病房以来狠抓基本功,对1500例患儿头皮静脉穿刺时采用笔者自创的助手固定运用三角形稳定性原理的固定方法。结果一针穿刺成功率98%。结论助手固定运用三角形稳定性原理的固定方法有效易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健康管理》2016,(4):91-92
正儿科临床治疗中,经静脉输液或者静脉给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和途经,众所周知,我国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占很大比例。头皮静脉很适用周岁以内的婴幼儿,以便于固定,穿刺的成功率高,故常被采用。但是小儿静脉输液时,选择头皮静脉输液也有弊端,并不是穿刺首选。之所以想到了这个话题,是看到了一个图片:其实,一直以来,在国内儿科临床一线,患儿的头皮静脉是最受医患双方输液时受欢迎的。小儿头皮静脉的特点及血管的选择三岁以内的婴幼儿,头皮静脉显露明显。从解剖学的角度看,小儿动脉  相似文献   

17.
万霞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8):120+123-120,123
目的:提高外科患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方法:对本科100例患儿头皮静脉穿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除1例8个月的失血过多患儿二次穿刺成功外,其余99例均一次穿刺成功,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9%。结论:掌握小儿头皮静脉解剖学特点,能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2岁以下小儿静脉输液多选用头皮静脉穿刺,头皮静脉具有网状分布、浅表易见、便于固定、易观察的特点。但小儿头皮静脉管径细、部位局限、危重、脱水病儿穿刺时不易回血,加上患儿烦躁、哭闹不配合,使穿刺难度加大。在临床工作中要不断摸索总结经验,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从而减轻患儿痛苦。  相似文献   

19.
谢云芳 《北方药学》2012,(11):91-92
我科作为三级乙等医院窗口,急诊输液室每日接待成百上千的患者就诊,婴幼儿静脉穿刺输液量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急诊抢救室每日也接待各种疾病的患儿,如高热惊厥、昏迷、颅脑外伤、心跳呼吸骤停等。由于婴幼儿发病与成人不同,往往十分危急,来势凶猛,能否尽快打通静脉通道,对抢救患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将直接关系到患儿能否转危为安。鉴于头皮静脉分支甚多,互相沟通,交错成网,且静脉浅表易见,不易滑动,便于固定,既保暖又不影响患儿活动,所以,头皮静脉穿刺是临床3岁以下患儿进行治疗、抢救静脉给药的主要途径。怎么做到头皮静脉穿刺一次成功,本人在十几年的工作中总结出如下经验。  相似文献   

20.
本文探讨了患儿头皮静脉滴注护理过程中的问题以及穿刺的要点。穿刺前做好充分准备,穿刺时的认真仔细,妥善固定,以提高患儿头皮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