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7 毫秒
1.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下七氟醚后处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肌酶的影响。方法:30例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女19例,男11例,体重40~70 kg,年龄25~65岁,ASA分级Ⅱ~Ⅲ级,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与七氟醚后处理组(S组),每组15例。S组经体外循环于主动脉开放时以2%七氟醚灌入血液循环15 m in,C组不作以上处理,采用全凭静脉麻醉。分别于手术开始时(T1)、主动脉开放后0.5 h(T2)、主动脉开放后3 h(T3)、主动脉开放后24 h(T4)4个时点采集中心静脉血,提取上清置于EP管-20℃保存。检测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cTnI)浓度,并记录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手术时间和术后使用多巴胺的总量。所有数据均作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指标均保持稳定。两组患者血清LDH、CK、CK-MB、cTnI水平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与C组相比,S组LDH在T4时明显降低(P<0.05),cTnI和CK在T3、T4时间点也明显降低(P<0.05),CK-MB在T2时点明显降低(P<0.05)。结论:体外循环七氟醚后处理可以降低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肌酶的释放,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围术期肌钙蛋白(I)(cTnI)、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等的影响.方法 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分别采用舒芬太尼及芬太尼进行麻醉,分别在手术开始前、体外循环开始后10 min、主动脉开放后即刻、主动脉开放后30 min、主动脉开放后60 min、停止体外循环后6h、停止体外循环后12h抽取患者桡动脉血,测定血清cTnI、LDH以及CK-MB水平的变化情况以及记录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电除颤次数、术后24 h收缩力评分、术后辅助呼吸时间以及ICU住院时间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与接受芬太尼麻醉的患者相比,接受舒芬太尼麻醉的患者血清cTnI、LDH以及CK-MB呈显著降低趋势;患者术后24 h收缩力评分显著提高,术后辅助呼吸时间及ICU住院时间显著缩短,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在进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时,舒芬太尼对心肌保护作用强于芬太尼.  相似文献   

3.
环磷腺苷葡胺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肌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环磷腺苷葡胺对体外循环下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12例。治疗组是在主动脉阻断前10 min缓慢静脉滴注环磷腺苷葡胺1 mg/kg,然后用微量泵以10μg.kg-1.min-1持续静脉滴注至术毕。采集不同时间点的静脉血5 ml,测定血浆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结果与麻醉诱导前比较,2组在升主动脉开放后48 h内的各个时间点的血浆cTnI浓度、3h和6h的CK-MB活性均升高(P<0.05或P<0.01),但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环磷腺苷葡胺的应用,可有效的减轻体外循环下瓣膜置换术患者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预充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心脏瓣膜病患者术中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 30例心脏瓣膜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5例)在体外循环预充液中加入还原型谷胱甘肽(剂量1200mg),对照组(15例)在体外循环预充液中加入等量的盐水。分别于术前、主动脉开放2、12、24、48h共5个时间点采患者动或静脉血,分别测乳酸脱氢酶(LDH)、血清肌酸激酶(CK)、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结果实验组血清LDH在主动脉开放2、12、24、48h较相同时间的对照组有显著减低(P<0.05或<0.01);CK、AST在主动脉开放2、12、48h较相同时间的对照组有显著减低(P<0.05或<0.01);实验组血清CK-MB在主动脉开放2、24、48h较相同时间的对照组有显著减低(P<0.05或<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体外循环预充还原型谷胱甘肽在心脏瓣膜手术中具有较好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钠对二尖瓣或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 40例行二尖瓣或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20)和对照组(n=20),治疗组在主动脉开放后10min注入磷酸肌酸钠1g(用20mL生理盐水溶解),术后1~5d每天静脉输注磷酸肌酸钠1g(用100mL生理盐水溶解),对照组注入等量生理盐水。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辅助时间、术后呼吸机支持时间、心脏自动复跳情况,以及术后多巴胺和肾上腺素的使用情况。分别于术前、术后1d,术后5d采集患者颈内静脉血,测定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心肌钙蛋白I(cT-nI)浓度。结果两组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呼吸支持时间以及心脏自动复跳率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体外循环辅助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24h和48h使用肾上腺素的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CK-MB和cTnI在术后1d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CK-MB和cTnI在术后1d和5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主动脉开放后给药结合术后1~5d连续给药对二尖瓣或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的心肌I-R损伤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心肌肌钙蛋白I(cTnI)评价体外循环中辅酶复合物(贝科能)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将20例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患者(术前无心脏传导阻滞)随机均分为两组。试验组开胸前静脉滴注辅酶复合物(1支/10kg),术后1d起静脉滴注2支/d,共3d;对照组不用药。分别在麻醉期(基线值)、主动脉阻断后30min、开放后10min、停机时及术后24、72、120h采集动脉血检测cTnI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含量的变化。结果两组在缺血再灌注后,cTnI含量均明显升高,24h达到峰值,术后120h高于正常值;试验组cTnI含量在开放后10min、停机时及术后24、72h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再灌注后CK-MB含量均较基线值明显升高,24h达到峰值,术后120h降至正常值;试验组在开放后10min、停机时及术后24h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cTnI峰值浓度与主动脉阻断时间呈正相关。结论辅酶复合物可有效地清除自由基,减少cTnI及CK-MB的释放,在细胞水平起到良好的心肌保护作用,cTnI是预测心肌损伤的灵敏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七氟烷后处理对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肌酶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七氟烷后处理组(S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6例。S组采用主动脉开放时经体外循环机空氧混合器给予2.0%七氟烷,持续15min,C组无以上处理,全凭静脉麻醉。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主动脉开放后30min(T1)、3 h(T2)、24 h(T3)采集颈内静脉血,离心10min,上清液置于EP管于-20℃保存。检测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cTnI)、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浓度并对术中情况进行比较。结果:2组患者T1、T2和T3时间点血清cTnI、CK、CK-MB和LDH水平均较T0明显升高(P<0.01)。S组患者cTnI水平在T3时间点明显低于C组(P<0.01),CK在T2和T3时间点均低于C组(P<0.01和P<0.05),CK-MB在T1时间点显著低于C组(P<0.01),LDH在T1、T2和T3时间均明显低于C组(P<0.01);2组患者手术中的一般情况及术后使用多巴胺的总量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烷后处理可以降低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肌酶的释放,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对心肌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主动脉阻断后经主动脉根部注射葛根素注射液对二尖瓣置换术患者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拟行二尖瓣置换术患者60例,性别不限,年龄60岁,ASA分级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C组和P组,每组30例。在体外循环下,P组于阻断升主动脉后,立即经升主动脉根部注射葛根素注射液5mg/kg,随后灌注4℃高钾(K+浓度22 mmol/L)含血心脏停搏液20 mL/kg;C组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随后灌注4℃高钾(K+浓度22 mmol/L)含血心脏停搏液20 mL/kg,两组患者每30 min复灌不含葛根素的相同成分含血心脏停搏液10 mL/kg。分别于主动脉阻断前即刻(T1)、主动脉阻断后4 h(T2)和术后24 h(T3)时,采集中心静脉血样8 mL,测定血浆心肌肌钙蛋白I(cTnI)浓度、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的活性。记录阻断升主动脉至心脏停搏所用时间、心脏自动复跳率、心脏复跳期间利多卡因使用剂量及术后2 h多巴胺用量。结果:与C组比较,P组心脏复跳期间利多卡因用量和术后2 h多巴胺用量减少,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P组T2~T3时血浆cTnI、CK和CK-MB的活性降低,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主动脉阻断后经主动脉根部注射葛根素注射液可减轻二尖瓣置换术患者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复合辅酶加预充液及心肌保护液对心脏瓣膜置换术中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30例心脏瓣膜病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不给药,实验组在麻醉诱导后预充液及心肌保护液中加入复合辅酶,主动脉阻断前后不同时点采桡动脉血测定围术期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丙二醛(MDA)、红细胞压积(HCT),停体外循环后15 min采右心房心肌组织,电镜下观察超微结构变化。结果主动脉开放后cTnI、CK-MB、MDA值显著升高,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超微结构示实验组心肌损伤明显轻于对照组。结论预充液及心肌保护液中应用复合辅酶可减轻体外循环瓣膜置换术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患者围手术期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40例,分别检测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前、体外循环结束即刻(ST)及结束后6、24、48、72 h和术后6天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MB(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C反应蛋白(CRP)、乳酸脱氢酶(LDH)和β-羟丁酸脱氢酶(HBDH)水平,分析其变化。结果:术前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中除CRP外均在正常范围内,cTnI和CK-MB在术后6 h增高(P<0.01),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LDH、HBDH于术后24 h增高显著(P<0.01),CRP则于术后48 h达到峰值。血清cTnI与CK-MB两变量间在TST~T6d为正的直线相关关系,和其他标志物比较,相关程度较高。结论: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围手术期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先后都有异常的变化,监测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有益于观察病情,减少猝死和其他心脏事件的发生,降低治疗的危险。  相似文献   

11.
Wang SD  Yuan L  Jiang Y  Li XQ  Wang XZ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33):2316-2319
目的 探讨参附注射液加入停搏液中对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中的心肌保护效果。方法加例择期在体外循环(CPB)下行瓣膜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参附注射液(SF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停搏液为氧合血与冷晶体液(改良StThormas液)按4:1容量比例的混合液;SF组在冷晶体液中加入20ml/L参附注射液,其他处理同对照组。分别于术前、主动脉开放后及停CPB后不同时间点采血,经处理后测定CK、CK-MB及cTnI。结果 两组在主动脉开放30min后CK、CK-MB及均明显升高,其中CK、CK-MB至停CPB后24h仍处较高水平。组问比较:停CPB后24hSF组与对照组相比CK升高的程度明显低(P〈0.05),CK-MB浓度在主动脉开放后各时间点SF组升高的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cTnI在停CPB后24h有下降趋势,但仍高于术前水平,在主动脉开放30min至术后24h的时间点SF组与对照组相比cTnI升高的程度明显低(P〈0.05)。SF组心脏自动复跳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而停机后需要多巴胺辅助循环的例数则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参附注射液加入停搏液中可减少心肌酶的释放,增强心肌保护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无创肢体缺血预处理(NILIPC)和无创肢体缺血后处理(NILIPostC)联合应用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60例风湿性心脏病拟行机械瓣膜置换者随机分为1、2、3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1组在主动脉阻断前10min右下肢实施NILIPC;2组在主动脉开放前10min右下肢实施NILIPostC;3组在主动脉阻断前10min右下肢实施NILIPC,主动脉开放前10min左下肢实施NILIPostC;对照组不施加肢体缺血处理。全组患者于手术前,阻断时,开放时,开放后3、12、24、72h检测肌钙蛋白I(cTnI)和心肌酶肌酸酶同工酶(CK-MB)的血清浓度。结果主动脉开放后四组患者CK-MB和cTnI血清浓度逐步上升,至12h达峰值,之后逐渐下降,其中对照组上升幅度最大,3组上升幅度最小,并于72h率先降至术前水平;主动脉开放后3、12、24、72h,3组与对照组对应时点的CK-MB和cTnI血清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1、2组对应时点的CK-MB和cTnI血清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4个时点的平均值明显低于1、2组。结论 NILIPC和NILIPostC联合应用可产生加强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心脏瓣膜替换术中相关因素对心肌酶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心脏瓣膜替换术中相关因素对心肌细胞的损害 ,为良好的心肌保护措施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随机法取二尖瓣替换术 16例、主动脉瓣替换术 8例、二尖瓣加主动脉瓣替换术 12例 ,分别于停机时、术后 2 0h、44h、6 8h、116h抽血测定肌酸激酶 (CK)、肌酸激酶同功酶 (CK -MB)、乳酸脱氢酶(LDH) ,观察主动脉阻断时间长短、心脏停跳液用量、心脏复跳情况对心肌酶的影响。结果  (1)随主动脉阻断时间的延长 ,CK、CK -MB、LDH呈进行性增高。在停机时及术后 2 0h ,主动脉阻断时间 <30min组与>6 0min组相比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2 )心脏停跳液用量 <15ml·kg- 1 组与 >2 0ml·kg- 1 组相比 ,停机时CK、CK -MB、LDH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P <0 .0 5 ) ;(3)电除颤复跳与自动复跳组各时间均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主动脉阻断时间过长、心脏停跳液用量不足、手术创伤是引起心肌细胞损害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围术期持续输注小剂量异丙酚对房或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患儿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40例择期行房或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患儿,随机分成两组(n=20):异丙酚组和对照组。异丙酚组在麻醉诱导后靶控持续小剂量输注异丙酚0.5 mg.kg-1.h-1至术后4 h。分别在术前、开放主动脉后1 h、术后24 h、48 h从中心静脉采取血样,测定肌酸磷酸激酶(CK)、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结果:与术前比较,开放主动脉后1 h、术后24 h、48 h两组患者血清CK、CK-MB、cTnI、MDA均升高(P<0.05),SOD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在开放主动脉后1 h、术后24、48 h时,异丙酚组血清CK、CK-MB、cTnI、MDA均降低(P<0.05),SOD升高(P<0.05)。结论:围术期持续输注小剂量异丙酚对房或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患儿有良好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长时间输注丙泊酚对兔心肌酶、线粒体细胞色素C和ATP的影响。方法:18只成年新西兰兔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丙泊酚组和脂肪乳组,每组6只。空白对照组持续输注0.9%生理盐水,丙泊酚组持续输注1%丙泊酚,脂肪乳组持续输注10%脂肪乳。试验过程中分别在0,8,16 h和实验终点采集动脉血检测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MB,CK-MB),实验结束取心肌组织,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心肌线粒体,高效液相色谱法测量线粒体细胞色素C含量和ATP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丙泊酚组和脂肪乳组细胞色素C从线粒体的释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丙泊酚组和脂肪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线粒体内ATP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同组0 h点比较,丙泊酚组和脂肪乳组在输注8,16和24 h的CK升高(均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丙泊酚组和脂肪乳组在输注8,16和 24 h的CK升高(均P<0.05);与脂肪乳组比较,丙泊酚组CK在输注8,16和24 h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丙泊酚组在持续输注丙泊酚24 h时CK-MB升高明显(P<0.05);与同组0 h点比较,丙泊酚组在持续输注24 h后CK-MB升高明显(P<0.05)。结论:长时间输注丙泊酚和脂肪乳均可使血清CK升高,但丙泊酚可使CK-MB升高。丙泊酚和脂肪乳均能使心肌线粒体细胞色素C释放增加,但不影响心肌线粒体ATP产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患者围术期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的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4年1~12月深圳市龙岗人民医院及梅州市人民医院接诊的60例心脏瓣膜病患者,其中以接受人工心脏瓣膜置换的30例患者为观察组,接受瓣膜成形的30例患者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的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之前、体外循环结束即刻(ST)以及结束后6 h、24 h、48 h、术后6 d的肌酸激酶(CK)、心肌肌钙蛋白I (cTnI)、C反应蛋白(CRP)、肌酸激酶-MB (CK-MB)、乳酸脱氢酶(LDH)以及β-羟丁酸脱氢酶(HBDH)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cTnI在治疗6~24 h达到峰值,对照组则在治疗48 h~6 d达到峰值,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CK、CRP、CK-MB、LDH、HBDH均在治疗24~48 h达到峰值,对照组则均在治疗48 h~6 d达到峰值,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的围术期各项标志物先后都有变化,通过监测这些变化可以有效了解病情,对减少患者意外情况发生及降低治疗风险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CPB)中预充乌司他丁对CPB心脏病患者血浆cTnI、CK、CK-MB的影响。方法:选择24例主动脉阻断时间在30min以上的心脏直视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2例。实验组在常规CPB预充液中加入乌司他丁1.5万U/kg,对照组用生理盐水。分别在CPB前(T1)、开放升主动脉时(T2)、开放升主动脉30min(T3)、术毕12h(T4)、术毕24h(T5)、抽取桡动脉血,测定血浆的浓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在T3、T4、T5血浆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果:乌司他丁可明显减少CPB术后的释放,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临床上对新生儿感染性休克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及部分酶学在整个感染过程中的水平的变化,探讨cTnI在新生儿感染休克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方法将2010年1月~2012年2月我院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新生儿8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患儿发病急性期6、24、48 h及恢复期7 d采集静脉血2 mL,联合检测cTnI、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C反应蛋白酶(CRP)含量,并描记心电图,进行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NCIS)。结果通过存活的40例新生儿发病各时期cTnI、CK、CK-MB、LDH、CRP水平变化,发现cTnI 6 h数值为(2.53±0.81)ng/mL,升高病例达84.6%,24h达高峰(5.42±1.74)ng/mL,升高病例达93.5%,48h下降至(3.16±0.91)ng/mL,7 d接近正常值(0.56±0.11)ng/mL,6 h与正常值、7 d对比,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24 h与6、48 h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敏感性。并通过上述生化物质分别与各时段NCIS相关性分析,cTnI水平改变与NCIS改变呈正相关,可反映新生儿感染性休克的严重程度,具有特异性。结论当新生儿感染性休克时,其cTnI及其他部分酶学水平都会发生变化,采用cTnI评价新生儿感染性休克心肌损伤具有敏感性及特异性,且cTnI对新生儿感染性休克评估病情轻重及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