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1992年3月至1998年2月,我科采用瘤体直接注射无水酒精和明胶海绵微粒悬混硬化剂治疗难以根治切除巨大的或多发性的肝海绵状血管瘤6例,效果满意,特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病例6例,男2例,女4例,年龄31岁至56岁。单发病灶4例,多发病灶2例。最大病灶13.5CCIX13cmXllcm,最小病灶2.scnlXZ.scmXZ.soul,本组病例主瘤均大于6cm。术前主要检查手段是℃”超及CT检查.术后病理确诊。1.2注射剂量及方法根据床前“B”超或CT检查的结果算出瘤体的平均直径,按Icm平均直径注射4~6nil硬化剂的比例,调配悬混硬化剂的总量。瘤…  相似文献   

3.
4.
本文通过对3例肝巨大海绵状血管瘤的外科治疗,结合文献,分析探讨了肝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及治疗方式选择,旨在提高肝海绵状血管瘤的正确诊断率并选择最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肝血管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分析大肠血管瘤的诊治。方法 :分析 1992年以来 ,我科收治的 7例大肠血管瘤病例。结论 :正确认识此病的临床表现 ,早诊断、早治疗是治愈此病的先决条件 ,采用袖套式结肛或回肛吻合术 ,术后残留病灶注射硬化剂 ,这种治疗方法是提高生存质量和治愈率的保证 ,7例中有 6例术后 3~ 12个月均恢复了良好肛门自制功能 ,无肛门失禁及排尿、性功能障碍 ,无复发 ,1例术后发现并存小肠弥漫性血管瘤 ,家属放弃治疗死亡  相似文献   

7.
本院5年间手术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15例。文中重点阐述了肝肿块定性较困难病例的诊断方法,提出了肝海绵状血管瘤手术探查的4项指征。手术以肝海绵状血管瘤剥脱术和肝叶或段切除为最常见的术式。  相似文献   

8.
9.
肝血管瘤是临床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但有时易与肝癌混淆。治疗方法多样,手术指征也存在着争议。我们结合文献,对我科近5a26例肝血管瘤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微波热毁损治疗肝脏海绵状血管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1例肝脏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在B超引导下采用微波固化治疗肝脏单发及多发海绵状血管瘤5例,常规手术探查肝脏,对瘤体较大(〉10cm)、距体表位置较远或多发难以切除的16例患者,采用术中微波固化技术治疗。结果全组术后随访3~28个月,18例患者(23个病灶),瘤体体积缩小80%以上,瘤体血供全部消失,病灶完全毁损;3例患者(4个病灶)瘤体体积缩小40%以上,病灶内血流明显减少。术中及术后的并发症有少量出血、发热、肝功能轻度受损,对症治疗后均痊愈,无手术死亡。结论微波固化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手术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1.
12.
鼻窦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与治疗(附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芳 《武汉医学杂志》1993,17(3):184-184
  相似文献   

13.
本文总结了影像学综合检查方法,对35例肝血管瘤的有效诊断。其中肝动脉造影13例,可见血管瘤球呈棉团状、环状、C 型高密度充盈、显影早消影慢,呈所谓“早出晚归”征象。CT 扫描8例,显示肝内低密度病灶,当增强后消失,或呈向心性内聚强化带的表现。B 超检查33例,显示大部份病灶小,呈回声增强,内部均质规则,边缘锐利等典型特征。  相似文献   

14.
肝血管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罗雁  陆伟  金玉坤 《医学综述》2006,12(7):416-418
肝血管瘤是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其确切的病理发生机制尚未明了。因为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诊断有赖于B超、CT、MRI、动脉造影、放射性核素显像等。无症状的肝血管瘤大都不需治疗,对有明显临床症状、生长迅速、肿瘤>4cm或不能排除肝癌者,应进行治疗。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介入治疗、放射治疗等,方法的选择应根据肿瘤的大小、部位、患者的肝功能及全身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15.
李学  李佩文 《中国医刊》2000,35(5):51-52
1 临床表现临床症状及中医辨证分型见表 1。中医辨证分型标准 :①肝郁气滞型 :两胁胀满 ,口苦腹胀 ,性急纳差 ,舌淡苔薄黄 ,脉弦。②湿热瘀毒型 :肝大 ,腹部膨隆 ,巩膜黄染 ,双下肢浮肿 ,心烦热 ,口苦口臭 ,小便黄赤 ,便秘或腹泻 ,舌红苔黄腻 ,脉弦数或弦滑。③肝肾阴虚型 :腹大胀满 ,面色萎黄 ,形体消瘦 ,口渴思饮或齿鼻出血 ,低热或手足心热 ,小便少而赤 ,舌红少津 ,脉弦数。表 1 临床症状及中医辨证分型肝癌 (% )肝血管瘤 (% )肝区胀痛 10 0 (6 0 /6 0 ) 85 (34 /4 0 )消 瘦 76 7(46 /6 0 ) 0恶心、厌油腻 45 (2 7/6 0 ) 12 5 (5 /4…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声对肝血管瘤的定位、定性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结合临床手术病理回顾性分析了89例肝血管瘤资料,并对肝海绵状血管瘤及肝毛细血管瘤分型及声像图特征性表现进行分析。结果:肝海绵状血管瘤28例超声诊断正确率92.9%(26/28);肝毛细血管瘤61例超声诊断正确率86.9%(53/61),两者总正确率88.9%(79/89)。结论:实时超声图像是肝血管瘤诊断与鉴别诊断的基本图像,多普勒信号仅起到辅助鉴别诊断的作用,两者结合使用可提高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17.
脑颜面血管瘤综合征的CT诊断(附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颜面血管瘤综合征,又称为三叉神经血管瘤,面部和软脑膜血管瘤病(sturge-weber-dimitris)。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神经皮肤综合征。我院于1992年以来共发现4例,现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  例1:患者,男,17岁。因抽搐就诊,无肢体活动障碍及智力低下。查体:右侧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见紫红色血管痣。CT所见:右侧大脑半球顶枕部脑皮质区见脑回状高密度钙化影。CT值175Hu,中线结构右偏。右侧大脑半球体积缩小,脑沟增宽,右侧颅腔变小,局部颅板增厚,增强扫描见钙化灶周围轻度不规则强化影。  例2:患者,女,7个月。因抽搐就诊,智力低下及肢体活动障…  相似文献   

18.
SPECT肝血池显像诊断肝血管瘤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80例B型超声或CT疑诊肝血管瘤患者,用单光子计算机断层(SPECT)做肝实质和血池显像及断层处理,结果43例诊断肝血管瘤,37例诊断有肝非血管瘤。核素显像诊断肝血管瘤的灵敏度为84.6%,假阳性率15.4%,SPECT肝实质或血池显像,能够分层显示肝脏或肝血池的形态学变化和放射性核素的示踪分布,有助于发现普通γ照像不易发现的位置较深或体积较小的病变,提高了肝小血管瘤的检出率是诊断肝血管瘤理  相似文献   

19.
曾庆亮 《中原医刊》2003,30(21):3-5
目的:探索细菌性肝脓肿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对39例细菌性肝脓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9例主要临床表现:寒战高热29例(74%),肝区疼痛27例(69%),肝肿大、肝区叩击痛或压痛32例(82%)。B超检查诊断率94%。非手术治疗8例,经皮肝穿刺脓肿置管引流5例,经腹腔切开引流24例,经腹膜外切开引流2例。治愈36例,治愈率92.3%。结论:本病诊断应抓住畏寒高热、肝区疼痛和肝肿大三个特征,辅助检查首选B超。外科治舟根据患者的全身情况、患病时间、脓肿的位置、大小、数目,选择经皮肝穿刺脓肿置管引流,经腹腔切开引流,经腹膜外切开引流术。  相似文献   

20.
王百祯 《重庆医学》1995,24(4):250-250
肝海绵状血管瘤是肝血管瘤中最常见的一种,根据纤维组织的多少,在组织学上还有硬化型血管瘤、血管内皮细 胞瘤和毛细血管瘤,但均很少见。我科从1万余份CT资料中,选择资料较完整,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例肝血管瘤,做一次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