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对睡眠障碍性疾病的认识不断扩展和加深,对睡眠障碍如何才能采取最佳规范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是目前一个重要问题.为此,本文基于国内对睡眠障碍的研究成果,主要对睡眠的机制、理论、检测评估、治疗方法等问题进行研究.首先,介绍睡眠障碍的中西医理论和发病机制;其次,系统阐述了睡眠障碍的检测评估、治疗方法等,分析了中西医结合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势;最后,本文在理论框架下,提出了睡眠障碍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展望与设想.通过本文的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开展中西医结合睡眠学说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将对睡眠障碍学说的拓展、创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有必要对其建立循证医学模式的诊疗规范,进一步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睡眠障碍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从睡前准备,睡眠节律、睡眠方位、睡眠姿势、睡眠禁忌等方面来探讨了古代医家睡眠养生思想和方法,对建立良好睡眠,保持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从睡前准备,睡眠节律、睡眠方位、睡眠姿势、睡眠禁忌等方面来探讨了古代医家睡眠养生思想和方法,对建立良好睡眠,保持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4.
《黄帝内经》中包含了丰富的中医学睡眠理论,笔者经过总结,将《黄帝内经》睡眠理论归纳为:睡眠是以神的活动为纲纪,营卫二气的运行出入为枢机,阴阳跷脉的气血流注为动力,五脏生理功能(藏精化气)为根柢的重要生命活动。其中“心藏神”功能以“心主血脉”为物质基础,贯穿于睡眠活动的各个环节,在睡眠活动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产生睡眠的机制虽未有定论,但已有多种学说。睡眠时脑电图表现可分慢波睡眠和快波睡眠,其机理不同。在低位脑干存在着调节睡眠和觉醒的重要结构。睡眠肽和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硷可促进睡眠。睡眠-觉醒周期是受生物钟控制的。  相似文献   

6.
睡眠是消除身体疲劳的主要方式。充足的睡眠可以保护大脑、增强免疫。睡眠不足者,容易导致烦躁、激动、精神萎靡、注意力分散、记忆力减退等精神神经症状,长期缺睡则会导致幻觉。所以,长久以来“每天睡眠8小时有利于身体健康”的观点被人们广泛接受,但科学家们提出了另一新的睡眠理论  相似文献   

7.
《黄帝内经》中包含了丰富的中医学睡眠理论,经过总结,将《黄帝内经》睡眠理论归纳为:睡眠是以神的活动为纲纪,营卫二气的运行出入为枢机,阴阳跷脉的气血流注为兆始,五脏生理功能(藏精化气生神)为根柢的重要生命活动。其中"心藏神"功能以"心主血脉"为物质基础,贯穿于睡眠活动的各个环节,在睡眠活动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人的三分之一时间都是在睡眠中度过,五天不睡人就会死去。睡眠是人生理必需,是机体复原、整合和巩固记忆的重要环节。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世界上27%的人存在睡眠问题,睡眠障碍在中国的发生率更高达45%。足见正确认识睡眠和保障睡眠质量的必要性与迫切性。中医学对睡眠有着自己的理论认识,临床论治睡眠也具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9.
失眠“三神”辨证理论、技术与应用历时30余年的发展,目前已形成中医在失眠心理治疗方面集理论、辨证、评估、治则治法、疗效验证和设备研发于一体的治疗体系。现总结凝练失眠“三神”辨证理论、临床实践、治疗原则、治疗技术、科研验证和设备研发等方面研究成果。介绍了失眠“三神”辨证理论,“三神”元神、识神、欲神的内容,以及其在睡眠中的功能、病理阐述、基本病机。“三神”辨证方法为人格倾向辨证、失眠症状辨证和失眠情绪辨证;编制了“三神”辨证理论指导下的评估工具-失眠首诊结构化病历(WIIQ)和汪氏人格倾向量表(Wang''s Personality Trend Inventory,WPTI);“三神”辨证治疗失眠的原则为守神、调神和御神;治疗方法为TIP睡眠调控技术,TIP睡眠调控技术主要包括低阻抗营造技术、睡眠认知导入技术、睡眠环境适应技术、睡眠外归因剥离技术、睡眠信心增强技术、睡眠体验技术、减停药物技术7个主要内容;主要操作流程包括:病史采集、相关检查、诊断、治疗。团队编制了基于失眠“三神”辨证治疗技术的信息模块;研发了多功能睡眠治疗仪;开发了失眠治疗APP,旨在更好地学习和推广失眠“三神”辨证理论,以及提供更方便、自主、智能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0.
《内经》睡眠理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睡眠是一种生物行为,在人类则与精神活动密切相关。睡眠障碍不仅是生理秩序的异常,影响生活和工作,也常伴随许多疾病,或加重病情。慢性睡眠障碍还是长寿的大敌。因此.古今中外都非常关注睡眠,更是生物学与医学研究的对象。十九世纪,西方人还建立了睡眠实验室.将睡眠研究引上科学研究的轨道。中医睡眠理论有其显著特点,在睡眠障碍的诊治上也有一定优势,并有睡眠养生的理法。目前,中医睡眠理论的研究,偶见学术论著问世,但读来难得其要,并制约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1.
运用中医时间生物医学调整睡眠节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睡眠障碍是精神科最为常见的临床表现,在临床中运用各种手段调整和改善睡眠障碍和睡眠节律障碍来治疗各种精神障碍,强调睡眠良好是精神健康的重要指标,睡眠改善是精神疾病康复的基本标志,改善睡眠、调整睡眠节律是治疗各种脑神疾病的重要途径,体现了中医时间治疗学思想,具有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2.
整理国内外常用的睡眠剥夺模型建立方法,并探讨其在中医药改善睡眠研究中的应用,为从中医药角度建立新型且更可靠的睡眠剥夺模型做好理论基础。查阅近15年内睡眠剥夺模型建立及应用的相关文献,归纳总结国内外主要的睡眠剥夺模型及其原理和优缺点并给出模型的改进方法,并结合其在中医药改善睡眠相关研究中的应用,比较模型在中医证型方面中各自的不同之处。结果表明啮齿类动物睡眠剥夺模型主要有水平台剥夺模型、应激剥夺模型、强迫运动剥夺模型、化学刺激剥夺模型、轻柔刺激剥夺模型等;果蝇睡眠剥夺模型主要有机械剥夺模型、夜间重复光照剥夺模型、基因修饰法等;中医药改善睡眠研究中的睡眠剥夺动物模型主要包括阴虚失眠模型、肝郁失眠模型、心肾不交失眠模型等。不同动物睡眠剥夺模型有各自优缺点,在进行中医药改善睡眠研究时需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其与中医证型结合方面有待完善;现有的睡眠剥夺模型大多在准确性和稳定性方面均有欠缺,影响实验结果的可靠性;睡眠剥夺模型致力于结合基本模型与中医失眠证型表现,而睡眠剥夺模型在中医药方面的应用尚不十分广泛,建立符合中医药研究思路的睡眠剥夺模型应是中医药改善睡眠研究中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对TIP睡眠调控技术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介绍。概要的介绍TIP睡眠调控技术的概念、内容、操作规范;以及TIP睡眠调控技术的理论基础、核心原理和目前的临床、科研情况。  相似文献   

14.
慎起居是中医养生的重要措施之一,整体观念中天人相应的认识提示人体睡眠与自然界阴阳变化密切相关。从养生角度来看,人的睡眠应顺应四时和温度的变化,睡眠时间的调整原则是二分二至时间点,用二分二至和阴阳理论可以较好地说明睡眠与时间的关系。中医体质学说认为,人体存在着时间性、区域性和个体性差异,睡眠时间长短没有统一标准,应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养生理论认为,只有睡眠上法于阴阳,才能以尽天年。  相似文献   

15.
董老对睡眠理论的认识,强调阴阳在睡眠中的主导作用.睡眠是人体阳气入于阴分,在这里阴阳跷脉起着重要的作用.对睡眠障碍的认识,董老推崇<内经>,认为人体阴阳失于和调,如老者之气血衰、脏有所伤及精有所之寄、肺气盛、胃不和,则卧不安宁.  相似文献   

16.
老年睡眠障碍的现代诊治及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叶光华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2(18):2018-2019,2021
睡眠是重要的生理现象 ,属于保护性抑制。如果睡眠的解剖部位发生病变 ,或生理功能紊乱 ,均可引起睡眠异常及睡眠过度等症状 ,称之为睡眠障碍。“健康的体魄来自睡眠” ,没有睡眠就没有健康是医学研究人员根据近年来对睡眠研究的最新结果所提出的新观点。健康专家认为 ,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是健康生活的三个鼎足。其中睡眠对于人体健康和学习、工作效率的关系是极其密切的。睡眠作为生命所必须的过程 ,是机体复原、整合和巩固记忆的重要环节 ,是健康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有关研究表明 ,睡眠除了可消除疲劳 ,使人体产生新的活…  相似文献   

17.
中医睡眠医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004年10月,第三届全国中医睡眠医学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召开,会议以临床为中心,对睡眠医学的基础理论、药理研究、科研思路与方法以及药物副作用等方面,进行广泛交流讨论,反映了当前睡眠医学研究现况和发展趋势。现总结汇报如下。中医睡眠医学的研究现状中医对睡眠的阐述已有二千  相似文献   

18.
代巧 《家庭中医药》2006,13(2):33-33
睡眠是人类重要的生理活动,占人生旅程的三分之一。睡眠好是身体健康的重要标志。医学专家研究发现,由生理、心理、精神、性格及社会等因素造成的睡眠疾病,正在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睡眠疾病包括失眠、打鼻鼾(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嗜睡等。资料显示,我国有20%~30%的人群患有不同程度的睡眠疾患,老年群体更是高达40%。  相似文献   

19.
刘强 《河南中医》2011,31(11):1322-1323
传统中医睡眠理论认为睡眠是以神的活动为主导,营卫之气的阴阳出入为枢机,五脏藏精化气为基础的整体生理过程。而现代中医将"脑"与失眠联系起来,认为脑主宰生命活动与失眠,脑统司五脏之神志与失眠。睡眠与失眠的关键在于五脏之神是否守舍,脑神是否安宁。  相似文献   

20.
心脑同治睡眠障碍机理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欢  于睿  梁健 《辽宁中医杂志》2019,46(8):1617-1619
睡眠障碍是指睡眠和觉醒正常节律性机制交替紊乱,包括睡眠量不正常以及睡眠中出现异常行为。"心主神明""脑主神明""心脑共主神明"这三个学派的学术观点及论据主要来源于中医对"神"的多角度,多层次的理解和阐释,并且认为从神的多角度,多层次来阐述心主识神、脑主元神以及心脑共主神明的观点,更符合临床实践,实验理论的研究。从"心主神明"和"心脑同治"理论角度出发,利用中医整体观念对睡眠障碍疾病进行治疗。文章基于"心脑同治"角度对改善睡眠障碍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初步探讨心脑同治睡眠障碍的有效性与可行性,深化其治疗机制,从神经网络和信号通路层面深入研究中药改善睡眠的作用机制,从而为睡眠障碍疾病奠定深厚的诊疗和理论研究工作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