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比较经鼻高流量氧疗(HHFNC)和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中度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18年9月COPD合并中度呼吸衰竭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HHFNC组(n=58,接受经鼻高流量氧疗)和NIPPV组(n=58,接受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比较其疗效、呼吸频率、心率及血气指标。结果 HHFNC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10%,显著高于NIPPV组的77.59%(χ~2=5.583,P=0.018);干预后48 h,两组患者呼吸频率和心率均呈下降趋势(P0.05),且HHFNC组干预后12 h和干预后48 h的呼吸频率、心率均显著低于NIPPV组(P0.05);干预后48 h,两组患者PaO_2、SaO_2均呈上升趋势(P0.05),PaCO_2呈下降趋势(P0.05),且HHFNC组干预后12 h和干预后48 h的PaO_2、SaO_2均显著高于NIPPV组(P0.05),PaCO_2显著低于NIPPV组(P0.05)。结论 HHFNC可有效改善COPD伴中度呼吸衰竭患者呼吸、心率及血气指标,效果优于NIPPV。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联合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及对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与动脉血氧饱和度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26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男69例,女57例,年龄(58.94±5.89)岁,年龄范围为45~76岁,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NPPV组与HFNC组,每组63例。NPPV组患者给予NPPV,HFNC组在NPPV组基础上给予HFNC,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48 h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氧分压、血二氧化碳分压、血氧饱和度水平、心率、呼吸频率及痰液黏稠度变化。结果治疗后,HFNC组治疗有效率[95.2%(60/63)]高于NPPV组[82.6%(52/63)];HFNC组血氧分压[(87.87±9.45)mmHg,1 mmHg=0.133 kPa]及血氧饱和度水平[(89.29±8.99)%]高于NPPV组[(78.43±8.69)mmHg、(82.21±8.20)%],血二氧化碳分压水平[(47.95±4.85)mmHg]较NPPV组[(56.72±5.19)mmHg]降低;HFNC组心率[(85.45±4.38)次/分]和呼吸频率水平[(18.39±2.03)次/分]低于NPPV组[(92.87±4.72)次/分、(22.49±2.52)次/分]低于NPP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HFNC联合NPPV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能够改善血氧分压、血二氧化碳分压和血氧饱和度水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田鑫  马璐  杜光 《大医生》2023,(3):57-60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及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分析其对患者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1月至2022年8月宁江吉林油田江北医院接收的80例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NIPPV呼吸支持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HFNC呼吸支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血气指标及预后情况(插管率、治疗失败率、病死率及鼻面部皮破损发生率)、转归指标[通气时间、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及气道护理次数]。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呼气峰值流量(PEF)水平比治疗前高,且观察组比对照组高(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2)、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水平比治疗前高,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比治疗前低(P<0...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比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与无创正压通气交替使用和无创正压通气(NPPV)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疗效,初步探讨其在治疗AECOPD的临床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中度(II级)AECOPD患者,其中HFNC联合NPPV治疗组40例,NPPV治疗组40例,比较治疗前后PH、PO2、PCO2等指标及比较两组治疗转归。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气中PH、PO2、PCO2均有改善,但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表现出更好的耐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插管及住院时间上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经鼻高流量氧疗与无创正压通气交替使用治疗中度AECOPD(Ⅱ级)与NPPV具有相当的治疗效果,且耐受性更好,可供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比较经鼻高流量氧疗与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9年1月~2020年6月进行治疗的50例AE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对照法分为两组,每组25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经鼻高流量氧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检测结果变化情况、呼吸支持时间、呼吸困难缓解时间、住ICU时间、住院时间以及转归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24h动脉血氧峰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PaO2/FiO2)检测结果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呼吸支持时间、住ICU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失败者中治疗不耐受所占比例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鼻面部损伤、胃肠胀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经鼻高流量氧疗与无创正压通气治疗AE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相似,但患者对经鼻高流量氧疗的耐受性更好,可作为优选呼吸支持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FNC)和无创正压通气(NPPV)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Ⅱ型呼吸衰竭合并呼吸肌疲劳患者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AECOPDⅡ型呼吸衰竭住院患者90例,按辅助呼吸肌动用评分法分为A组46例(轻度呼吸肌疲劳)和B组44例(重度呼吸肌疲劳).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A组分为A1组24例(HFNC治疗)、A2组22例(NPPV治疗);将B组分为B1组19例(HFNC治疗)、B2组25例(NPPV治疗).比较4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二氧化碳分压[Pa(CO2)]、辅助呼吸肌动用评分、平静呼吸膈肌移动度(DEq)及用力呼吸膈肌移动度(DEd);比较4组插管率及换组率.结果 治疗24、48 h后,4组Pa(O2)高于治疗前,Pa(CO2)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2组Pa(02)高于B1组,Pa(CO2)低于B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48 h后,B2组辅助呼吸肌动用评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2组较B1组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 h后,4组DEq大于治疗前,DEd小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2组DEq大于B1组,DEd小于B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1组插管率高于B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换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FNC和NPPV在治疗AECOPDⅡ型呼吸衰竭合并轻度呼吸肌疲劳患者时疗效相似;在治疗合并重度呼吸肌疲劳患者时,NPPV疗效优于HFNC.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和无创通气(NI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急性中度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探讨HFNC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17年12月ICU收治的合并中度Ⅱ型呼吸衰竭(动脉血气pH7.25~7.35,PaCO,〉50mmHg)COPD的患者。人ICU后4h内采用HFNC治疗并持续2h以上,且在第一个24h内至少使用4h者,进入HFNC组;类似使用NIV治疗的患者为NIV组。观察两组治疗失败率(治疗期间患者更换到另一组的呼吸支持方式,或进行有创通气)及28d病死率等指标。结果人选82例患者,其中HFNC组39例,NIV组43例。HFNC组患者治疗失败率为28.2%,低于NIV组(39.5%),但Kaplan-Meier曲线分析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检验1.228,P=0.268)。HFNC组28d病死率为15.4%,与NIV组(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检验0.049,P=0.824)。HFNC组人选24h内气道护理干预次数显著低于NIV组[5(3~8)次比11(7~15)次],而入选24h内呼吸支持时间显著长于NIV组[16(9~22)h比8(4~11)h](P均〈0.05)。NIV组治疗期间鼻面部皮损发生率为20.9%,显著高于HFNC组的5.1%(P〈0.05)。结论对于COPD合并急性中度Ⅱ型呼吸衰竭,HFNC与NIV具有类似的治疗效果,且HFNC具有更好的治疗耐受性,是临床治疗COPD呼吸衰竭新的有潜力的呼吸支持方式。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57例COPD患者按受了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治疗后患者临床疗效,采用t检验比较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变化。结果:51例患者(89.5%)经无创正压通气法治疗后病情明显好转,动脉血PH值及氧分压分别显著高于治疗前水平(P〈0.05),二氧化碳分压显著低于治疗前水平(P〈0.05)。结论:早期使用无创正压通气可以有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  相似文献   

10.
郑泽辉 《华西医学》2010,(3):578-579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治疗作用。方法 2005年10月—2009年10月对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0例)。在行常规抗感染、对症治疗的同时,分别予以持续静脉滴注尼可刹米或无创正压通气治疗6 h,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生命体征及血气分析变化。结果 治疗6 h后,治疗组在收缩压、呼吸频率及心率方面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H值对照组无改善,治疗组显著改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动脉血氧分压由(51.2±3.7) mm Hg上升至(82.3±5.7) mm Hg,对照组由(51.4±4.6) mm Hg上升至(66.7±8.3) mm Hg,治疗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由(78.9±10.0) mm Hg降低至(46.9±7.2) mm Hg,对照组由(78.6±6.5) mm Hg降低至(61.2±5.7) mm Hg,治疗组改善明显(P<0.01)。结论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对本院收治的120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应用双水平正压呼吸机(BiPAP)行无创通气治疗.观察患者通气治疗前、通气治疗2h、24h及通气治疗结束时的动脉血气参数变化,并记录临床好转率.结果 本组120例患者中,明显好转103例,好转率为85 00%.与治疗前相比,通气治疗2h、24h及治疗结束时,PaO2明显升高(P<0 05),PaCO2明显下降(P<0 05).结论 早期行无创正压通气可以有效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  相似文献   

12.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近年来,无创正压机械通气(NIPPV)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中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应用。2003年6月-2006年10月本院呼吸科对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采用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呼吸机经口鼻面罩气道正压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近年来,无创正压机械通气(NIPPV)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中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应用.2003年6月~2006年10月本院呼吸科对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采用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呼吸机经口鼻面罩气道正压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无创正压通气(NIPPV)序贯疗法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有创通气拔管后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以回顾性分析为法,观察对象为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入院的130例有创通气拔管后的COPD患者,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65例)与对照组(65例),研究组行HFNC-NIPPV序贯治疗,对照组行NIPPV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舒适度评分、痰液黏稠度、动脉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与治疗后再插管率、重症监护室(ICU)停留时间、不良反应(腹胀、口咽部干燥、面部损伤)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舒适度评分、痰液黏稠度、动脉血气指标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舒适度评分与PaO2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痰液黏稠度与PaCO2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舒适度评分与PaO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痰液黏稠度、PaC...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应用无创正压通气(NIPPV)及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的临床疗效。方法 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AECOPD患者11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用NIPPV治疗,观察组采用HFNC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1周后血钾、血钠、肺通气、炎症相关因子水平、呼吸困难评分量表(DECAF)评分的变化及气管插管率情况。结果 治疗1周后,观察组血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呼吸道总阻力(R5)、中心呼吸道阻力(R20)、周边呼吸道阻力(R5-R20)、降钙素原(PCT)、细胞介素-17(IL-17)、可溶性髓系细胞表达的触发受体-1(sTREM-1)水平、DECAF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气管插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NIPPV治疗相比,HFNC能有效改善AECOPD患者肺通气功能,显著降低炎症相关因子水平,是一种安全性高、疗效确切的通气方式。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与无创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引起的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12月期间就诊于我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105例,随机分为HFNC组50例及NIV组5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HFNC组给予经鼻高流量氧疗,NIV组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比较两组患者7d治疗失...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拔管后给予序贯经鼻高流量氧疗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11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COPD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在拔管后给予无创机械通气,观察组患者在拔管后给予序贯经鼻高流量氧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的预测值(FEV1%预测值),以及FEV1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再插管率、误吸发生率、压疮发生率、谵妄发生率、28d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重症监护室停留时间长于观察组[(15.38±0.87)d vs.(13.37±0.4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110,P0.05);观察组的治疗耐受度评分[(1.27±0.41)分]低于对照组[(2.73±0.4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925,P0.05)。结论 COPD患者在拔管后给予经鼻高流量氧疗的序贯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与血气指数,提升患者的治疗耐受度。  相似文献   

19.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合并肺大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引起的呼吸衰竭(以下简称呼衰)已取得肯定疗效,但用于合并肺大泡的病人,由于可能造成肺大泡破裂,在临床上是禁忌的。我们在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应用NIPPV治疗COPD呼衰合并肺大泡时,采取合理的通气策略,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治疗失败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该院2019年1-12月接受HFNC治疗的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病历资料,共50患者纳入研究,然后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HFNC治疗后的结局(是否需要机械通气),将患者分为治疗成功组与治疗失败组,比较两组相关指标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FNC治疗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治疗成功组纳入患者39例,治疗失败组纳入患者11例,治疗失败率为22%,两组患者性别构成、年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程、Ⅰ型呼吸衰竭比例、HFNC起始流量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评分高、APACHEⅡ评分高、脑钠肽(BNP)水平高、呼吸频率快、pH值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高、治疗2 h后ROX指数低是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HFNC治疗失败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HFNC治疗前BNP≥280 ng/L(OR=6.727,95%CI:1.062~42.602,P=0.043)、pH值≤7.30(OR=7.613,95%CI:1.400~41.380,P=0.019)是HFNC治疗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可以采用HFNC治疗,但部分患者可能治疗失败,HFNC治疗前BNP≥280 ng/L、pH值≤7.30是HFNC治疗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