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额部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基底核区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分析患者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分析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本院神经外科收治的基底核区HICH患者98例临床资料,患者均经额部行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统计两组治疗效果,并将再出血患者纳入观察组,未复发患者纳入对照组,统计两组患者一般资料,采用t或χ2分析患者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再出血高危因素。结果患者术后3d和7d的血肿残余量分别为(23.64±3.96)ml、(10.72±1.29)ml,患者术后24h内再出血率为13.27%,患者术后3个月的NIHSS评分、ADL-Barthel评分分别为(18.96±2.17)分、(67.13±9.91)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患者NIHSS评分优良率为60.20%,ADL-Barthel评分优良率为58.16%;单因素分析发现,观察组和对照组性别、年龄、术前血肿量、术中活动性出血率,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发病至手术时间显著短于观察组(P0.05),术前收缩压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发病至手术时间和术前收缩压均为影响基底核区HICH经额部微创钻孔引流术后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经额部微创钻孔引流治疗基底核区HICH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发病至手术时间和术前收缩压为基底核区HICH经额部微创钻孔引流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微创钻孔的不同引流位置对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肿清除量、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2016年于我院治疗的108例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额部组(n=48)和颞部组(n=60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常规血压监测并检查凝血项,并行颅脑CT检查。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血肿残余量、血肿清除完成时间、意识障碍恢复时间、再出血发生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2个月的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结果额部组患者术后3d血肿残余量、血肿清除完成时间分别为(23.2±4.8)ml、(12.2±1.5)d,颞部组分别为(26.7±5.8)ml、(13.8±1.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额部与颞部组在术后7d血肿残余量、意识障碍恢复时间、再出血发生状况、住院天数两方面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额部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4%,颞部组为1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额部组与颞部组术后ADL评分分别为(55.1±17.3)分和(53.4±11.9)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微创钻孔引流位置不同对于患者早期的血肿清除有差异,穿刺方向与基底节血肿之长轴相平行的额部组的血肿清除更为干净,在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并无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CT)定位辅助神经内镜手术与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月间收治的114例HICH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n=54)与对照组(n=60)。对照组应用微创钻孔引流术,观察组应用CT定位辅助神经内镜手术。比较两组血肿清除率及围术期状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前、术后7d,评估两组神经损伤相关指标[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营养因子(NTF-α)、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术前、术后3个月,评估两组神经恢复情况[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比较两组术后6个月预后[Rankin修订量表评分(mRS)]。结果①观察组血肿清除率、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死亡率及预后良好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术后7d,两组NSE均低于术前(P0.05),观察组降幅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NTF-α、GFAP均高于术前(P0.05),观察组增幅小于对照组(P0.05);③术后3个月,两组NIHSS得分均低于术前(P0.05),观察组降幅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CT定位辅助神经内镜手术与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HICH均安全有效,前者在血肿清除、促进近期神经功能恢复方面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经颅钻孔引流治疗硬膜外血肿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硬膜外血肿病人的临床资料。血肿均位于幕上单侧额部、顶枕部和枕部。术前GCS评分8~12分。采用硬通道经颅钻孔引流术9例,软通道14例。结果所有病人术后3~5 d复查CT提示血肿基本消失。23例病人中,21例平均住院9 d出院,按GOS预后评分均恢复良好。2例额叶血肿并枕部硬膜外血肿分别于术后18、20 d出院,按GOS预后评分恢复良好。结论经选择适应证后,硬膜外血肿经颅钻孔引流术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应用经额微创软通道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壳核出血的效果.方法 将129例高血压性壳核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软通道引流组、小骨窗开颅组和传统骨瓣开颅组.软通道引流组60例,根据头部 CT定位,局麻下采用颅内置管装置,沿血肿的长轴额入路置入硅胶软管,抽吸,液化血肿,使积血沿引流管的侧孔排出,血肿基本消失,即可拔除引流管.小骨窗开颅组、传统骨瓣开颅组均在全麻插管下手术.结果 3组患者总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存活患者恢复良好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额微创软通道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壳核出血效果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额后部入路锥颅置管血肿抽吸液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与传统微创手术方法的疗效比较。方法经额后部入路锥颅置管血肿抽吸液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79例(观察组),并与同期采用传统颞部入路微创手术治疗的75例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各组出血量均为50~80m l,观察组采用额后部入路进行穿刺,同时使用有可调节钻入深度的限位器的钻头,钻穿颅骨,置入硅胶管抽吸部分血肿后,再引流。对照组采用传统颞部入路手术治疗,其余同上。于手术后7d、14d及30d分别进行神经功能评分、术后脑疝、再出血等并发症及死亡率等观察比较。结果治疗后7d两组之间比较神经功能评分(改良爱丁堡 斯堪的那维亚评分标准)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死亡率、脑疝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14d及30d比较观察组神经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且30d两组总并发症(再出血、脑疝)及死亡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额后部入路锥颅置管血肿抽吸液化引流术作为一种全新微创手术方式,其疗效及安全性明显优于传统颞部微创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微创穿刺术(MPO)与钻孔引流术(TDO)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疗效.方法 本院收治64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随机分为微创组30例,钻孔组34例,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术后3d及7d血肿清除率和术后1月复发率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微创穿刺术后气颅的发生率低于钻孔引流术,分别为6.6%和2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新鲜出血、颅内感染、深部脑组织损伤、术后3d及术后7d血肿清除率和术后1月复发率两者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 微创穿刺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优于钻孔引流术,具有术后气颅发生率低、创伤轻微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微创钻孔引流术与开窗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3-04—2016-07在我院行外科手术治疗的11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不同术式分为微创组(n=55)与开窗组(n=55)。微创组行微创钻孔引流术,开窗组行开窗血肿清除术。对比2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再出血发生率、预后情况及手术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C反应蛋白(CRP)、神经营养因子(NT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结果 2组再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开窗组,且术后1周NTF水平高于开窗组,NIHSS评分、CRP、NSE水平低于开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预后有效率92.73%,高于开窗组7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预后,且手术时间短,利于术后恢复,疗效显著优于开窗血肿清除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辅助下微创手术治疗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5例丘脑出血并破入脑室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式分为神经内镜+脑室外引流组(30例)与单纯脑室外引流组(35例)。对两组患者的疗效、手术安全性及预后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与单纯脑室外引流组比较,神经内镜+脑室外引流组患者的血肿清除率明显增高,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明显缩短,术后再出血率、脑积水发生率、颅内感染和肺部感染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神经内镜+脑室外引流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预后良好率显著高于单纯脑室外引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对于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神经内镜微创手术在提高血肿清除率、缩短引流管留置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预后方面较单纯脑室外引流术具有更大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儿额部急性硬膜外血肿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小儿额部急性硬膜外血肿的临床资料。1例巨大的额部硬膜外血肿和2例合并凹陷性骨折行开颅手术。2例血肿量30 ml行锥颅血肿外引流术,其中1例急性硬膜外血肿转亚急性加重病人局麻下行锥颅血肿外引流术。31例血肿量少者行保守治疗。结果手术病儿术后恢复良好,保守治疗病儿血肿在1~2个月内完全吸收。随访3个月,未见血肿机化,病儿正常生活。结论小儿额部外伤性硬膜外血肿多见于学龄前,血肿量少,除少数血肿量巨大引起脑疝或合并凹陷性骨折需手术治疗外,大部分病儿可行保守治疗,血肿量较大者可以行锥颅血肿外引流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额部和颞部钻孔引流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 2007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中等量(血肿量30~60 ml)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16例,均采用钻孔引流术治疗,其中经额部钻孔(额部组)56例,经颞部钻孔(颞部组)60例。所有患者术后随访3~6个月。结果 术后3 d,额部组残余血肿量明显少于颞部组(P<0.05),而两组术后7 d残余血肿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3个月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额部钻孔引流术可以提高中等量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早期血肿清除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微创开颅四脑室血肿清除联合脑室外引流治疗重型脑室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2016-01—2018-01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58例自发性重型脑室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开颅组(行微创开颅四脑室血肿清除联合脑室外引流术)和对照组(单纯行双侧脑室外引流术)各29例。比较2组患者术前与术后24 h GCS评分、术后3 d脑室内血肿清除率、脑室引流管带管时间、术后并发症(再出血、颅内感染、脑积水)发生率、术后6个月存活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结果开颅组患者术前与术后24 h GC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颅组术后3 d脑室内血肿清除率、脑室引流管带管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6个月存活患者ADL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颅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微创开颅四脑室血肿清除联合脑室外引流术治疗重型脑室出血,能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骨窗经额入路显微镜下清除原发性重型脑室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自2009年10月至2019年10月经手术治疗的成人原发性重型脑室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经额入路组及脑室外引流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术前GCS评分、Graeb评分、术后24h内血肿清除率、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颅内感染率、晚期脑积水发生率、术后再出血发生率、预后评分等方面差异。结果纳入患者52例,经额入路者15例,脑室外引流者37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术前GCS评分、Graeb评分、术后感染率、术后再出血发生率的差异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血肿清除率、置管时间、晚期脑积水发生率及预后等方面,经额入路组明显优于脑室外引流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脑室外引流术相比,小骨窗经额入路显微镜下清除原发性重型脑室出血能有效提高疗效、降低远期并发症及改善预后等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遗传性凝血因子Ⅶ(FⅦ)缺陷症继发亚急性硬膜下血肿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钻孔引流术治疗的1例遗传性FⅦ缺陷症继发亚急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资料。多学科协作制定围手术期风险预案,熟悉特殊药物注射用重组人凝血因子的使用方法、复查时间、手术时机,严密观察血肿引流及切口渗血情况。结果 血肿引流效果满意,术后未发生并发症,痊愈出院。结论 遗传性FⅦ缺陷症继发亚急性硬膜下血肿,围手术期制订好预防出血的措施,让病人安全度过手术关,钻孔引流术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我科在2004年~2010年期间,收治60例亚急性期硬膜外血肿,分别通过使用改良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和传统钻孔引流术治疗并从治愈率、手术时间、拔管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上分析,体会到改良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亚急性硬膜外血肿确实是一种损伤少,简便易行的治疗方法,可降低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微创钻孔引流治疗硬膜外血肿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硬膜外血肿的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硬膜外血肿患者进行微创钻孔引流术的临床资料、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结果15例中有1例在引流中出血,注入凝血酶后血止住。1例出现硬膜下积液,没作任何处理,3周后吸收。15例患者均治愈,最短3d出院,最长12d出院。1例轻瘫患者出院后一月完全恢复。结论与传统手术相比,微创钻孔引流治疗硬膜外血肿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安全、创伤小,对一些血肿稳定,不需要减压的硬膜外血肿患者行微创钻孔引流术更合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颅骨钻孔尿激酶溶解穿刺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高血压脑出血随机分为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组(A组)及颅骨钻孔尿激酶溶解穿刺引流术组(B组),其中A组在全麻下,采用显微器械在显微镜直视下行颅内血肿清除。B组在局麻下,借助脑穿针放置引流管于血肿中,再辅以尿激酶溶解血肿。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再出血及术后并发症、术后近期及远期疗效等。结果 A组手术及住院时间明显长于B组(P0.05),A组血肿清除率明显好于B组;2组术后均并发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1月神经功能缺失程度明显重于B组(P0.05),术后6月2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骨钻孔尿激酶穿刺引流术手术操作简便,住院时间短,短期内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好。  相似文献   

18.
二种术式治疗重度原发性脑室出血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经胼胝体侧脑窄手术入路与脑室钻孔置管引流术治疗重度原发性脑室出血患者的疗效。方法随机将42例重度原发性脑室出血患者分成经胼胝体-侧服室入路治疗组和脑室钻孔置管引流术治疗组,经胼胝体-侧脑室入路治疗组20例,在显微镜下经胼胝体侧脑室入路行血肿清除术;脑室钻孔置管引流术治疗组行脑室钻孔置管引流术。结果经胼胝体侧脑室入路治疗组疗效良好率、病死率、脑室血肿清除率、意识障碍恢复时间及引流管留置时间与脑室钻孔置管引流术治疗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O.05)。结论经胼胝体-侧脑室入路治疗效果较好,适合于重度原发性恼室出血的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儿童创伤性后颅窝硬膜外血肿经钻孔外引流治疗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选取北大医疗集团平顶山中心医院2007-06—2016-06收治的儿童创伤性后颅窝单侧硬膜外血肿患者,均行钻孔外引流术,术中吸除大部分血肿,放置引流管,引流48~72h。结果本组20例儿童患者,15例血肿消除90%以上,5例血肿消除80%以上,手术时间40~50min,术后儿童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无严重并发症和后遗症,20例均治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11d。结论钻孔引流治疗儿童创伤性后颅窝单侧硬膜外血肿是一种有效、快速、安全、创伤性非常小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内镜血肿清除术与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31例行内镜血肿清除术,47例行钻孔引流术,均使用神经导航定位,比较其疗效。结果小血肿病人中,术后7 d、3个月两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大血肿病人中,内镜手术疗效优于钻孔引流(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均能有效清除血肿,针对较大血肿,内镜手术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