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RAP)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模型大鼠早期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8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Sham)组、SAH组、低、高剂量(RAP,50ug·kg~(-1)·d~(-1)和100ug·kg~(-1)·d~(-1))组。采用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制作SAH大鼠模型;TUNEL法检测皮质区凋亡细胞、巴比妥酸法检测大脑皮质组织中丙二醛(MDA)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与Sham组比较,SAH组皮质区凋亡神经细胞数量、MDA含量、IL-1β和TNF-α水平增加(P0.05);与SAH组比较,RAP组凋亡神经细胞数量、MDA含量、IL-1β和TNF-α水平降低;高剂量RAP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 RAP对SAH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可降低SAH后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程度,减少神经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黄体酮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早期脑损伤(EBI)中细胞凋亡、血脑屏障(BBB)稳定性、脑水肿和死亡率方面的保护作用.方法 66只大鼠被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AH+溶剂组、SAH+黄体酮组.于SAH模型制成后1h、6h和12h分别给予黄体酮(16毫克/千克体重)或等体积的溶剂.在SAH后24h分析不同组间大鼠在死亡率、神经功能评分、脑水肿、细胞凋亡、caspase-3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 与SAH+溶剂组比较,黄体酮治疗显著降低了大鼠的死亡率、细胞凋亡程度以及caspase-3水平与MMP-9的表达水平,减轻了脑水肿和伊文思蓝的渗出,提高了神经功能评分.结论 黄体酮可通过抑制细胞凋亡和稳定BBB减轻SAH后EBI.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对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取60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舒芬太尼组,每组20只.采用血管内穿孔法建立SAH模型,舒芬太尼组建模后6h尾静脉注射舒芬太尼溶液(5 μg/kg,1次/d,连续3周),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尾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造模后1、2、21...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一种微创、重复性好的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动物模型.方法 采用视交叉前池注血法建立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后早期脑损伤(EBI)动物模型.在脑立体定位仪引导下将导管插入视交叉前池,注入300μl自体动脉血建立SAH后EBI模型.进行神经功能学评分,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量仪(LDF)测定局部脑血流量(rCBF),解剖观察前循环周围血液分布情况,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海马区神经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大部分大鼠在SAH后有神经行为学异常,48 h后逐渐恢复正常.SAH后不同时间点的rCBF均低于对照组.模型组大鼠颅脑解剖发现前循环蛛网膜下腔有大量的血液和血凝块.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与对照组比较,SAH组神经细胞线粒体和内质网肿胀,核染色质凝聚、趋边.结论 此动物模型稳定可靠,重复性高,适合进行临床前循环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病理生理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川芎嗪(TMP)对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脑损伤(SAH)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8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TMP低剂量组和TMP高剂量组(均n=20),构建SAH大鼠模型.模型建立后,TMP低剂量组(腹腔注射TMP 5 mg·kg-1,×14 d)和TMP高剂量组(腹腔注射TMP 1...  相似文献   

6.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由多种脑血管疾病引起的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可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灾难性打击,其高致残率、病死率显著影响了患者的神经认知功能恢复,加重家庭和社会经济负担。其中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是SAH最常见的病因(85%)。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早期脑损伤(EBI)是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脑表面或脑底部血管破裂后,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的血液引起机体强烈的神经炎症反应,表现为小胶质细胞活化,外周免疫细胞募集,微循环障碍,血脑屏障破坏和神经细胞凋亡。本研究总结了目前已知的有关EBI的病理生理机制,同时讨论了蛛网膜下腔出血后EBI的潜在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褪黑素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后早期脑损伤(early brain injury,EBI)的保护作用。方法 69只大鼠被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假手术+溶剂)、SAH组(SAH+溶剂)、SAH+MEL组(SAH+褪黑素)。于SAH模型建立后2 h给予褪黑素(150 mg/kg)或等体积的溶剂。在SAH后24 h分析不同组间大鼠在死亡率、神经功能评分、脑水肿、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完整性、细胞凋亡、caspase-3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与SAH组比较,褪黑素的治疗显著降低了大鼠的死亡率、细胞凋亡程度以及caspase-3的表达水平,减轻了脑水肿和伊文思蓝的渗出,提高了神经功能评分(P<0.05)。结论褪黑素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凋亡和稳定血脑屏障作用减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早期脑损伤。  相似文献   

8.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是一种破坏性脑血管疾病,导致高死亡率和致残率,在临床上,大多数死亡发生在SAH发病后的几个小时以内,并且许多幸存者遗留认知缺陷,永久影响其功能状态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模型中,应用激动剂rapamycin(RAP)增强自噬后观察SAH后早期大鼠神经功能评分、脑水肿和血-脑屏障(BBB)通透性的变化,以及应用抑制剂3-Methyladenine(3-MA)减弱自噬后上述指标的变化。探讨自噬在SAH后早期脑损伤(EBI)中可能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SAH组、SAH+vehicle组、SAH+RAP组和SAH+3-MA组5组,每组12只,于24 h时间点处死动物后取颞底脑皮层,利用western blot法测定自噬标志物LC3和Beclin-1的表达变化,分别观察各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的变化,并测定各组大鼠脑水肿和BBB通透性的变化。结果 SAH后脑皮层中LC3和Beclin-1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均P0.01),同时伴有明显的脑水肿(P0.01)及BBB通透性破坏(P0.01);与SAH+vehicle组相比SAH+RAP组LC3和Beclin-1的表达明显增加(均P0.05),脑水肿指数下降(P0.01),BBB通透性好转(P0.01),同时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好转(P0.01)。而SAH+3-MA组与SAH+vehicle组相比,LC3和Beclin-1的表达明显下降(均P0.01),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变差(P0.05)。结论应用RAP干预自噬后,LC3和Beclin-1的表达明显增高,自噬明显增强,同时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明显好转,脑水肿指数明显下降,BBB通透性明显好转。自噬增强后能减轻SAH后的EBI;3-MA的应用可使EBI加重。  相似文献   

10.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的早期脑损伤(EBI)指的是从初次出血那刻起到血管痉挛发生之前大脑内发生的一系列改变。最新研究认为,EBI可能才是SAH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它通过各种途径,包括缺血途径、凋亡途径、炎症途径等,导致细胞的死亡,血脑屏障(BBB)的破坏,脑水肿和神经元的直接损伤。未来针对EBI的治疗将为SAH患者提供一个可行性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MMP-9在实验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观察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后海马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变化,及其与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关系,初步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参与早期脑损伤的机制。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108只,分假手术组和SAH组。采用经额蛛网膜下腔插管至Willis环建立SAH模型,在SAH后6、12、24、48、72h时间点,应用明胶酶谱法和RT-PCR方法检测大鼠海马基质金属蛋白酶9蛋白活性及mRNA表达变化;同时应用甲酰胺浸泡法检测大鼠脑内伊文氏蓝(Evan's blue)含量。结果大鼠SAH后12h海马基质金属蛋白酶9活性及mRNA含量明显升高,24h达到高峰,并于48h开始下降,72h降至最低,但仍高于假手术组水平。与假手术组相比,蛛血后24h大鼠脑内伊文氏蓝含量最高,显著高于12、48、72h组,SAH后6h组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大鼠SAH后早期脑损伤过程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活性与血脑屏障损伤呈正相关,提示基质金属蛋白酶9可能参与SAH后早期脑损伤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2.
尼莫地平减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损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尼莫地平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 用血管内穿刺法制作大鼠SAH模型。对SAH组和尼莫地平处理组观察24h内局部脑血流量(rCBF)和脑组织水、电解质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 SAH后rCBF迅速降低,1h达最低值,24h内持续于低水平状态。SAH后6h、24h脑组织含水率和Na^ 含量明显增加,K^ 含量减低;脑组织Ca^2 含量在SAH后1h开始显著增加。尼莫地平对上述的指标均有改善作用。结论 尼莫地平可减轻实验性SAH后脑损伤。  相似文献   

13.
早期脑损伤(early brain injury,EBI)是影响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aSAH后EBI产生机制尚不明确,神经炎症可能为其主要驱动因素,其作用机制包括:红细胞降解产物和激活的小胶质细胞诱导神经炎症...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建立一种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早期脑损伤动物模型.方法 选用新西兰大耳白兔6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36只,对照组18只,空白组6只.实验组采用枕大池穿刺一次注入自体动脉血法建立SAH模型,对照组注入平衡液,空白组仅行枕大池穿刺.在造模后4、8、12、24、48、72 h,观察比较各组动物神经功能改变和脑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 肉眼观察实验组造模后见蛛网膜下腔大量血凝块或血液,光镜和电镜下见蛛网膜下腔大量红细胞,神经细胞水肿、变性;对照组和空白组无异常.实验组注血后出现明显的神经行为学症状;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神经功能评分在8~72h明显升高(P<0.01);与空白组比较,实验组神经功能评分在各时间点均明显升高(P<0.01).结论 枕大池一次注入自体动脉血法建立自发性SAH模型简便、可重复,适宜于研究SAH后早期脑损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虾青素对小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早期脑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 ICR雄性小鼠采用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四组:蛛网膜下腔出血组、假手术组、蛛网膜下腔出血+溶剂组(DMSO)、蛛网膜下腔出血+虾青素组。通过建立小鼠视交叉注血方法建立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于手术后24 h记录神经功能评分,并应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生物素脱氧尿嘧啶核苷酸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western blot法检测脑组织中的NOX2蛋白含量、ELISA法检测TNF-a/IL-1β水平,干湿法检测脑组织中含水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SAH后小鼠神经功能损伤评分加重,脑水肿加重,脑组织中的NOX2蛋白及脑组织中凋亡阳性细胞数也显著增多,TNF-a/IL-1β值明显升高;应用虾青素干预以后,小鼠神经功能改善,脑组织凋亡阳性细胞明显减少。同时,虾青素能够降低SAH后小鼠脑组织中NOX2蛋白,TNF-a/IL-1β水平值也明显降低。结论 虾青素对sAH后早期脑损伤(EBI)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性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虾青素对小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早期脑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 ICR雄性小鼠采用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四组:蛛网膜下腔出血组、假手术组、蛛网膜下腔出血+溶剂组(DMSO)、蛛网膜下腔出血+虾青素组。通过建立小鼠视交叉注血方法建立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于手术后24 h记录神经功能评分,并应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生物素脱氧尿嘧啶核苷酸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western blot法检测脑组织中的NOX2蛋白含量、ELISA法检测TNF-a/IL-1β水平,干湿法检测脑组织中含水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AH后小鼠神经功能损伤评分加重,脑水肿加重,脑组织中的NOX2蛋白及脑组织中凋亡阳性细胞数也显著增多,TNF-a/IL-1β值明显升高;应用虾青素干预以后,小鼠神经功能改善,脑组织凋亡阳性细胞明显减少。同时,虾青素能够降低SAH后小鼠脑组织中NOX2蛋白,TNF-a/IL-1β水平值也明显降低。结论虾青素对s AH后早期脑损伤(EBI)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性有关。  相似文献   

18.
依达拉奉对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脑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脑保护作用,以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08只健康成年雄性大鼠,建立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36只)、手术组(SAH组,36只)和依达拉奉组(36只)。分别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和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大鼠脑组织丙二醛浓度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TUNEL法计数大鼠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凋亡数目;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凋亡相关因子Bcl-2及Bax的表达水平。结果SAH组大鼠脑组织丙二醛浓度逐渐升高且各时限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逐渐降低且各时限均低于假手术组(P<0.05),以72h降低最为显著(均P<0.05);依达拉奉组丙二醛浓度逐渐降低且各时限均低于SAH组(P<0.05),以72h降低最为显著(均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亦逐渐下降但各时限均高于SAH组(P<0.05)。SAH组大鼠海马CA1区细胞凋亡数目逐渐增加,至72h达峰值水平(均P<0.05),依达拉奉组细胞凋亡数目亦逐渐增加但各时限均低于SAH组(P<0.05)。SAH组大鼠海马CA1区Bcl-2和Bax表达水平各时限均高于假手术组(均P<0.05),依达拉奉组Bcl-2表达水平均高于SAH组(P<0.05),而Bax表达水平则均低于SAH组(P<0.05)。结论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可出现继发性脑损害,依达拉奉能够有效地抑制氧自由基,并通过增强Bcl-2表达和抑制Bax表达而减少神经细胞凋亡,具有一定的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褪黑素是由松果体合成,分泌水平呈昼低夜高节律性变化的吲哚类激素,具有抗炎、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应激功能。最新研究发现:褪黑素可通过对抗炎症、氧化应激和清除自由基等途径减轻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损伤,且已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就褪黑素与SAH后脑损伤的研究现状作一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全身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的早期脑保护作用。方法 将30只雄性新西兰白兔随机等分为5组:①空白组;②对照组;③SAn组;④SAH+安慰剂组;④SAH+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组。采用枕大池一次注血法建立兔SAH模型。注血后48h取脑脊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其中S-100B的含量.原位细胞凋亡检测法(TUNEL)检测皮质神经元凋亡情况。通过测定基底动脉血管横截面积判断有无脑血管痉挛(CVS)。结果SAH+rHuEPO组脑脊液S-100B蛋白含量较SAH组和SAH+安慰剂组显著性减少(P〈0.05);TUNEL染色显示SAH+rHuEPO组皮质神经元凋亡程度较SAH组和SAH+安慰剂组显著性减轻(P〈0.05);SAH+rHuEPO组基底动脉横截面积较SAH组和SAH+安慰剂组显著性增大(P〈0.01),但小于空白组和对照组(P〈0.01)。结论 早期全身使用rHuEPO能减少兔SAH模型的皮质神经元凋亡,降低脑脊液中的S-100B蛋白含量。并部分缓解CVS,具有明显的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