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评价腕管综合征病因中的作用。 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9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经电生理检查诊断或手术证实腕管综合征的患者,首先对腕管进行灰阶超声检查,观察腕管内正中神经的位置、走向,神经受压情况、神经束结构、神经外膜回声以及神经周围结构的异常,横切面扫查腕管及正中神经时观察正中神经横截面情况、测量豌豆骨平面正中神经的横截面积以及观察神经周围结构的异常;应用能量多普勒超声以观察正中神经及腕管内其他结构的血流情况。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患侧腕和无症状侧腕豌豆骨平面正中神经横截面面积的差异。利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豌豆骨平面正中神经的横截面面积的诊断价值并找出最佳的诊断界值。 结果腕管综合征患者63例,共95侧腕。腕管综合征患者高频超声表现为腕管内正中神经的卡压近端肿胀、增粗,神经束结构模糊,神经外膜增厚。能量多普勒超声显示正中神经内血流信号增加。患侧腕与无症状侧腕的豌豆骨平面正中神经横截面面积比较[(15.91±5.95)mm2 vs(8.71±1.62)mm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51,P<0.001),ROC曲线下面积为0.946,截断值为10.5 mm2时,敏感度为89.5%,特异度为83.9%。高频超声诊断为特发性腕管综合征者73侧腕(76.8%,73/95),可明确诊断病因的共22侧腕(23.2%,22/95),其中13侧腕(13.7%,13/95)为腕管内屈肌腱腱鞘炎,1侧腕(1.1%,1/95)为腕管内屈肌腱腱鞘积液,2侧腕(2.1%,2/95)为腕管内腱鞘囊肿,1侧腕(1.1%,1/95)为腕管内实性肿块,2侧腕(2.1%,2/95)为腕管内指浅屈肌肌腹过低,2侧腕(2.1%,2/95)为正中神经高位分叉伴永存正中动脉,1侧腕(1.1%,1/95)为桡骨远端术后瘢痕压迫正中神经。 结论高频超声可作为评估腕管综合征病因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腕管正中神经及伴行结构变异在人群中的发生率、超声表现及其在腕管综合征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对180位健康志愿者的360只手腕部腕管结构及前臂进行高频超声检查.检查前臂和腕部正中神经走行,先进行腕管结构的横断面扫查,确认正中神经位置后,采用连续横断面扫查法向近端前臂进行动态观察并适当结合纵断面扫查,记录图像资料.结果 腕管正中神经及伴行结构变异:①正中神经高位分叉2例(0.56%);②正中神经裂17例(4.72%);③腕部正中神经区发现永存正中动脉22例(6.11%),并且2例(0.56%)永存正中动脉周有静脉伴存.永存正中动脉出现伴随正中神经走形变异16例(4.44%).结论 腕部高频超声检查能够敏感地发现正中神经变异,认识这些变异,有助于正确诊断腕管综合征.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高频超声获取正中神经的横截面积(cross-sectional area,CSA)正常值并探讨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为临床诊断不同的外周神经疾病提供依据。方法对200例健康志愿者沿正中神经行程进行高频超声观察,依次测量7个位点的CSA[腕横纹、腕管入口(豌豆骨)、腕管出口(钩骨)、腕横纹上6cm、正中神经穿出旋前圆肌处(前臂近端)、肱骨内髁上4cm、肱骨中点],每个位点重复测量3次取其平均值,并进行CSA与身高、体重的相关性分析。结果高频超声下正常人正中神经呈筛网状低回声图像,横截面在不同部位分别表现为圆形、椭圆形或三角形。正中神经在前述7个位点的CSA依次为(8.67±1.24)mm2、(8.68±1.22)mm2、(8.56±1.25)mm2、(7.11±1.33)mm2、(7.08±1.21)mm2、(9.38±1.28)mm2、(9.48±1.28)mm2;左右上肢之间比较CS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正中神经在腕横纹上6cm、肱骨内髁上4cm、肱骨中点处的CSA同年龄组男女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正中神经在腕横纹处、腕管出入口、肱骨内髁上4cm处中老年人比青年人增粗;CSA与身高、体重有相关性。结论上肢正中神经基本全程可视,在不同部位的正常值及超声声像图略有差异。神经的CSA在上臂段最粗,腕管处次之,前臂段最细,与身高、体重呈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腕管内永存正中动脉的超声表现。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173例疑似腕管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超声检查,分析其超声表现。结果:173例疑似腕管综合征患者腕管超声检查的病例中,诊断永存正中动脉12例,单侧11例,双侧1例,右侧7例,左侧5例。结论:超声诊断在疑似腕管综合征患者中应用具有很高的价值,超声可以清晰的显示腕管内正中神经及其伴行永存正中动脉的解剖变异,进而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并且具有无创性,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应用高频超声探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上肢神经多个位点的横截面积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30例确诊为DPN的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应用高频超声检查上肢正中神经、尺神经和桡神经的多个位点:包括正中神经腕管处、前臂中点、肘窝处及上臂中点的横截面积;尺神经平腕横纹处、前臂中点、肘管处及上臂中点的横截面积;桡神经桡神经沟处、肘窝处的横截面积,对比分析各位点的横截面积及神经的声像图特点并探讨其诊断价值。结果 DPN组正中神经在腕管处、前臂中点、肘窝处和上臂中点处的横截面积,尺神经在腕横纹处、肘管处和上臂中点处的横截面积,桡神经在桡神经沟的横截面积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检查可以为DPN的早期发现和评价提供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检查在诊断正中神经返支卡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病变组:选取我院(骨科专科医院)的中、重度腕管综合征(CTS)手术患者132例(单侧患病),手术证实同时存在正中神经主干及返支双重卡压患者23例作为病变组;对照组:健侧作为对照组。上述132例患者术前均行高频超声检查。结果 (1)132例患者中,23例存在正中神经主干及返支双重卡压,发生率为17.4%;(2)病变组高频超声显示:正中神经返支增粗、水肿、回声减低、神经纤维束回声模糊;大鱼际肌回声增强、变薄;(3)超声测量:病变组返支起始部内径(0.155±0.027)cm,对照组内径(0.087±0.011)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存在正中神经返支卡压时返支内径增粗;病变组大鱼际肌厚度(0.820±0.282)cm,对照组厚度(1.297±0.301)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存在返支卡压的患者大鱼际肌存在不同程度的萎缩变薄;(4)病变组术中测量返支起始部内径(0.161±0.028)cm,超声测量(0.155±0.027)c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高频超声对于正中神经返支病变测量的准确性。结论中、重度CTS患者,检查正中神经主干的同时,提示返支是否卡压的声像图特征,可为临床医师提供客观诊断依据,有助于临床医师选择恰当的手术方案,提高腕管综合征的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对关节镜下腕管松解术后神经解剖学参数的动态评估价值。方法 随访31例(44腕)腕管综合症患者术前3天,术后2周、4周、3月、6月、1年正中神经卡压近端水肿范围、腕管入口正中神经直径及横截面积,并根据横截面积绘制高频超声诊断腕管综合征ROC曲线。结果 术后各神经解剖学参数逐步改善,术后1个月至3个月各解剖学参数改善最明显。高频超声对CTS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结论 高频超声能够对关节镜下腕管松解术后神经解剖学参数进行有效地的动态评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关节镜下腕管松解减压术后神经解剖学参数的动态评估价值。方法分析31例(44侧)腕管综合征患者术前3 d,以及术后2周、4周、3个月、6个月、1年正中神经卡压近端水肿范围、腕管入口正中神经直径及横截面积,并根据横截面积绘制高频超声诊断腕管综合征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结果术后各神经解剖学参数逐步改善,术后4周至3个月各解剖学参数改善最明显。以0.095 cm2作为诊断腕管综合征的横截面积临界值(曲线下面积0.894,95%可信区间0.839~0.949),其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分别为76.4%、89.1%、91.7%、70.7%及81.4%。结论高频超声可对关节镜下腕管松解减压术后神经解剖学参数进行有效的动态评估,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高频超声定量测定正中神经诊断腕管综合征,并探索有价值的诊断指标及其标准.方法 对32例经电生理检查确诊的腕管综合征患者及30例正常人的腕管行高频超声检测,两组间的差异采用t检验,超声诊断标准的确定采用ROC曲线分析.结果 除掌侧位移(PD)和钩骨钩水平膨胀率(SR3)外,腕管综合征患者正中神经的内径(D)、腕管3个水平的横径(a)、前后径(b)、横截面积(CSA)、扁平率(FR)以及SR2均较正常组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45、2.56、3.16、2.51、2.66、2.78、3.05、2.28、4.11、2.89、3.37、2.89、3.06、2.76,P均<0.05).其中正中神经豌豆骨水平CSA临床诊断价值最大,当其临界值定为>0.11 cm2时,对应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9.60%、95.30%.结论 高频超声测定正中神经是一种能够准确诊断腕管综合征的新方法,其中以豌豆骨水平CSA的诊断价值最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利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腕管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对20例25侧腕管综合征患者正中神经主干及正中神经返支去除外部受压因素及显微镜下探查松解。结果全部病例术后随访3月-1.5年,功能优20例,良3例,可2例,无差病例。结论腕管综合征患者尤其是中、重度患者在行正中神经主干松解同时应行正中神经返支探查松解才能取得更好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声对腕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 25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临床疑诊35例腕管综合征和22例尺神经卡压患者为病变组,超声探查正中神经豌豆骨水平横断面积及其前后径(D1)、钩骨勾水平前后径(D2)、钩骨勾水平远端前后径(D3),肘部尺神经横断面积,计算D1与D2差值(D),D3与D2差值(d),将病变组超声检查结果与术中所见进行比较。结果超声可显示正中神经、尺神经卡压后的形态变化,病变组正中神经横断面积、D、d及尺神经横断面积均大于对照组(P0.03)。与术中所见比较,超声诊断腕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准确率分别为97.9%、95.4%。结论超声能有效诊断腕管综合征和肘管综合征。  相似文献   

12.
高频超声显示及测量正常臂部尺神经及正中神经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显示臂部正常尺神经及正中神经的方法 及其图像特点.方法 利用高频探头对50名正常成人的双臂尺神经及正中神经进行全程显示及观察,并测量伸直位肘管处尺神经、屈曲位肘管处尺神经、腕部尺神经、肘部正中神经、腕管处正中神经的前后径、左右径及截面积.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双侧上肢神经测值及肘管处尺神经伸直位与屈曲位测值.结果 所有受检者双臂尺神经及正中神经均清晰显示;双侧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肘管处尺神经在伸直位时测值大于屈曲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频超声能清晰显示并准确测量臂部尺神经及正中神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患者腕管处正中神经(MN)的超声特征.方法 对54例2型糖尿病、22例非神经病变、非2型糖尿病者行超声检查.结果 (1)糖尿病伴周围神经病变症状组较糖尿病不伴周围神经病变症状组MN各形态参数增大(P<0.05).(2)糖尿病伴周围神经病变症状组MN回声主要表现为神经束回声减低、“筛网状”结构模糊和神经外膜增厚、不平整,与毗邻组织分界不清.(3)糖尿病伴周围神经病变症状组MN血流信号显著(P<0.05).结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患者腕管处正中神经的超声特征有其特点,超声在一定程度上可用于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正中神经形态的评价.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声在腕管综合征和肘管综合征中的诊断价值。方法8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临床疑诊27例腕管综合征和32例肘管综合征患者,超声测量其正中神经、尺神经的前后径、左右径及横截面积,同时测定神经传导速度。结果腕管综合征和肘管综合征组正中神经、尺神经的前后径、左右径及横截面积均大于对照组(P〈0.01),腕管综合征和肘管综合征组的病变神经横截面积均与运动传导速度呈负相关(r分别为-0.76、-0.80)。结论超声可为腕管综合征和肘管综合征的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并对其治疗及疗效评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超声弹性虚拟触觉组织成像量化(virtual touch tissue imaging quantification,VTIQ)技术检测脑卒中康复期患者屈腕姿势腕管正中神经弹性硬度(shear wave elasticity,SWE),高频超声测量其横截面积(cross-sectional area,CSA),探讨其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脑卒中康复期患者48例,均应用高频超声测量患侧和健侧屈腕姿势腕管正中神经CSA,采用VTIQ技术测量患侧和健侧腕管正中神经SWE,比较患侧与健侧SWE、CSA差异,Spearman相关分析患侧SWE、CSA与脑卒中病程的相关性。结果患侧屈腕姿势腕管正中神经CSA[(6.86±1.27)mm2]较健侧[(8.02±1.50)mm2]小(P0.05),SWE[(4.37±0.53)m/s]较健侧[(3.07±0.53)m/s]高(P0.05);患侧屈腕姿势腕管正中神经CSA与脑卒中病程呈负相关(r=-0.58,P=0.036),SWE与脑卒中病程无明显线性相关(r=0.21,P=0.650)。结论脑卒中康复期患者屈腕姿势可引起腕管正中神经萎缩,其机制可能是局部慢性压迫造成正中神经硬度增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多模态超声在腕管综合征(CTS)患者正中神经(MN)病变中的诊断价值,以及超声和神经电生理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对27例中度CTS和30例重度CTS患者腕管内MN行高频二维超声、微血流成像(SMI)及剪切波弹性成像(SWE)检查,测量豌豆骨水平MN横截面积(CSA)、SMI异常血流检出率、卡压部位杨氏模量(E);同时记录MN指-腕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等电生理指标。另测量57例患者健侧腕管内MN的CSA、E作为对照。比较对照组与CTS组、中度组与重度组间各项指标的差异,以及超声和神经电生理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对照组、CTS组正中神经CSA分别为(0.09±0.01)cm2、(0.17±0.06)cm2;E分别为(49.69±24.98)kPa、(97.03±21.22)kPa, CSA、E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组和重度组正中神经CSA分别为(0.14±0.04)cm2、(0.19±0.07)cm2;SMI异常血流检出率分...  相似文献   

17.
柏光泽  孔清权  李伟  王华 《华西医学》2011,(9):1336-1338
目的对骶正中动静脉的位置分布及变异进行解剖观察及实际测量其与周围重要结构的位置关系,为临床医师提高腰骶椎前路手术安全性提供必要的参考信息。方法收集2008年5月-2011年1月期间l因疾病及意外死亡者新鲜人体尸体标本30例,对其进行解剖学研究,观察并测量骶正中动、静脉的发出点与走行,骶正中动、静脉的数量与缺失情况,以及骶正中动、静脉间的相互走行关系。结果①骶正中动脉在主动脉发出以及走行的位置相对固定,无明显多支与缺失情况;骶正中动脉均为腹主动脉根部背侧发出,未见发出点位于左右髂总动脉。发出后行于左侧髂总静脉后方,跨过腰5/骶1椎间盘下行。骶正中静脉与骶正中动脉伴行的情况占总数的60.0%;②骶正中静脉多支常见,没有发现有骶正中静脉的缺失。1支的占总标本数的66.7%,2支的占30.O%,3支的占3.3%。结论当选择分叉下入路,应该特别注意骶正中动静脉的解剖位置。动脉的变异相对较小,而静脉的变异程度非常大,发出点变异,多支的情况多见,这些原因都造成了静脉容易损伤的原因,在手术中应该特别注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诊断腕管综合征(CTS)中的应用价值,并进一步分析神经增粗与神经传导速度及病程的相关性,并证实高频超声在诊断CTS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00例健康志愿者及63例经临床和电生理检查确诊的CST进行高频超声腕管内正中神经的检查,并记录神经的横截面积(CSA),并作CSA与神经电生理及病程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对照组腕管内正中神经的CSA为(8.60±2.25)mm^2,CST组CSA为(15.61±4.60)mm^2,两组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CST组CSA与神经电生理(感觉传导速速)的相关系数为-0.74(P〈0.01),与CTS病程的相关系数为0.79(P〈0.01)。【结论】高频超声在CTS的诊断有重要应用价值,其可作为CTS及周围神经检查新的形态学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9.
腕管综合征是正中神经在腕管内被卡压而产生正中神经感觉或运动功能障碍的一组症状与体征,分急性与慢性.急性腕管综合征多由创伤和急性炎症造成,慢性腕管综合征病因不明,可能与内分泌等因素有关.现将应用高频超声诊断肌腱滑膜炎所致急性腕管综合征2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中神经(median nerve)由臂丛外侧束与内侧束共同形成,沿肱二头肌内行走,降至肘窝后,穿旋前圆肌二头之间行于前臂正中指浅、深屈肌之间达腕管,穿掌腱膜深面至手掌,分成数支指掌侧总神经,每一指掌侧总神经又分为两支指掌侧固有神经沿手指两侧行至指尖。研究发现,正中神经与尺神经之间存在交通支[1],电刺激正中神经其兴奋效应能够扩散到尺神经,具有双重效应。有学者指出,内关穴区的肌肉由正中神经支配,针刺内关可直接刺中正中神经干[2],内关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