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细菌耐药背景下中药抗菌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青霉素被发现以来,抗菌药物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中,为人类的健康生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也由此产生了日渐严重的细菌耐药问题。中药材在中国有着数千年的临床使用历史,至今未发现明显的耐药菌产生,其作用可见一斑。中药的开发利用对解决细菌耐药性问题有非常大的潜力。作者就耐药菌的现状及抗耐药菌中药复方、单味中药、中药单体的实验研究结果作一简要综述,以期为临床用药以及中药新药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性细菌的分类和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9年3月-2010年4月收治的178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病原性细菌的种类及耐药性情况。结果:本组患者最常见感染菌株为铜绿假单胞菌、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及产气肠杆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G+杆菌耐药率十分高,只有复方新诺明呈现部分耐药,其余药物均表现为完全耐药;G-杆菌中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完全耐药,其余药物也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性;真菌耐药性较低,为部分耐药和敏感。结论:当前临床上耐药菌株较为常见,应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管理、提高临床用药水平,以缓解当前临床多重耐药性的危机。  相似文献   

3.
肺炎克雷伯菌已成为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且多重耐药菌株不断出现,已经成为临床治疗感染的一大难题。中药凭借自身优点受到广泛关注,其多重抗菌活性为解决病原菌的多重耐药提供了新的思路。文章介绍了肺炎克雷伯菌多重耐药机制、传播机制和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药,从消除耐药质粒、抑制灭活酶和主动外排方面阐述了抗菌中药逆转菌株耐药性的作用,并探讨抗菌中药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期为临床用药和抗菌药物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植物类中药抗细菌耐药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生素的出现为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和人类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尤其是不合理使用,使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现象日趋严重。耐药菌的不断增加和扩散,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细菌耐药性问题已是一项亟待解决的全球性难题:常用抗生素对病原菌作用不断减弱,甚至出现了"超级细菌";开发新的有抗菌活性的化学合成药物难度大、周期长。中药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具有资源丰富、不良反应低、不易产生耐药性等优点,故从中药中开发新的抗菌和抗细菌耐药性药物越来越成为研究热点。作者就近年来植物中药抗细菌耐药性的研究做一综述,包括了植物中药抗常见致病菌的耐药性研究报道、植物中药抗细菌耐药性的作用机制、影响植物中药抗细菌耐药性的因素和该领域的展望,为从传统植物中药中筛选和开发抗菌药物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抗菌药物的发明与临床应用大大促进了现代医学的发展,但也带来了细菌耐药等一系列问题。多重耐药菌的发生与流行导致目前抗感染治疗药物的选择压力增加,治疗难度加大,患者病死率升高。特别是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抗感染治疗更为棘手。中医药的介入对抗感染领域里带来新的思路,在延缓、抑制并逆转细菌的耐药,调节耐药菌感染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抗菌药物的疗效等诸多方面,中医药具有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细菌耐药问题日趋严重。卫生部近年来不断加大对抗菌药物的监管力度,不仅下发了多项法规,还加强了细菌耐药性的监测,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行为。为进一步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水平,促进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控制细菌耐药率增长,笔者对我院2012-2013年主要细菌耐药性与抗菌药物应用频度及其相关性进行了调查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1一般资料1.1基本情况数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耐药率和多重耐药菌株不断增长,导致临床抗感染治疗难度增加。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引起化脓性感染和医院感染的常见病原菌。数十年来,由于细菌的进化和抗生素的滥用,该菌的耐药性逐渐增强,特别是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了及时了解该菌的耐药情况,本文从分子水平阐明了其对几种常见抗菌药物耐药机制,  相似文献   

8.
采用VITEK-32系统检测β-内酰胺酶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 ,由于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及不合理使用 ,临床上耐药菌株的迅速增加 ,特别是产超广谱 β -内酰胺酶 (ESBL)的细菌有明显上升趋势 ,由此引起的医院爆发性感染也时有报道 ,产ESBL细菌的感染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ESBL的传播性及它们的多重耐药性常给临床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 ,及时检测产ESBL细菌了解其耐药性 ,对于控制这类耐药菌及耐药质粒的传播 ,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大的意义。笔者采用VITEK - 32系统检测产ESBL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 ,并对其耐药性进行分析。1 材料与方法1 1 标本来源 菌株来…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变迁规律,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初—2014年初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常规培养分离铜绿假单胞菌,应用API细菌鉴定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及K-B法进行药敏分析试验。结果: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主要来自痰标本,对亚胺培南的敏感性最高,其次是哌拉西林和磷霉素。结论:我院感染患者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严重,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耐药菌株产生是临床医师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0.
近年有多种逆转MRSA耐药的有潜力的抗菌药入市或进入后期临床研究阶段,其耐药机制各不相同。中药有效成分逆转MRSA耐药的研究也在逐年增加,证实多种中药有效成分单独应用可抑制耐药菌的生长,且可以通过组方的形式联合多种抗菌药物使用,具备不同耐药机制,产生协同作用,有效阻止细菌短期内耐药机制的发挥,降低耐药菌的进化。作者通过文献分析对报道的新型抗MRSA药物和中药有效成分进行综述归纳,探讨近年在研的新型抗菌药及中药对抗MRSA的效果及逆转耐药的机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以细菌生物膜(bacterial biofilm ,BF)致病菌造大鼠细菌性阴道病模型,用复方百肤青治疗,观察细菌生物膜的产生以及治愈后复发率,探讨中药体内的抗生物膜作用,为预防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BV)的复发,解决BV复发率高的问题提供依据。方法:用从BV患者阴道分泌物分离得到的加特纳氏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珠菌制成混合菌液,经体外培养证实能产生BF。用混合菌液造大鼠细菌性阴道病模型经不同浓度百肤青治疗,观察生物膜的形成及治愈后复发率。结果: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浓度的百肤青能控制BF的形成和BV的复发。结论:中药复方百肤青由于其有抗BF的作用,不仅可用于治疗BV,还有预防BV复发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复方前列疏胶囊对实验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模型的影响。 方法 :采用前列腺腹叶注入大肠杆菌造模,观察前列疏胶囊不同剂量 ig 10 d,对模型大鼠前列腺液白细胞数量、磷脂小体密度、细菌生长、前列腺质量、脏器指数以及病理组织学改变的影响。 结果 :前列疏胶囊可明显减少前列腺液白细胞数(P<0.01),抑制细菌菌落生长(P<0.01),高剂量组明显增加磷脂小体数(P<0.05),中、高剂量组前列腺质量下降(P<0.05,P<0.01),脏器指数降低(P<0.01)。前列疏胶囊对大鼠细菌性前列腺炎模型病理性炎症浸润有抵抗作用,并以高剂量组作用最强(P<0.05)。 结论 :前列疏胶囊具有较强的抗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细菌感染对肺癌患者免疫系统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17例肺癌合并感染的手术后患者及20例未合并感染的手术后患者,应用流式细胞仪定量测定其外周血中的CD4、CD8及CD56+16,并分别采用ELISA试剂盒及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白细胞介素-2(IL-2)和肿瘤坏死因子(TNF)的含量。结果未合并感染组肺癌患者,其外周血CD4、CD4/CD8及CD56+16,IL-2和TNF含量较合并感染组显著降低(P均<0.01)。结论细菌感染对于肺癌患者免疫系统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考察不同孔径超滤膜对去除栀子苷热原工艺的影响.方法:考察不同孔径超滤膜去除栀子苷中热原的效果,以鲎试剂动态浊度法定量测定超滤前后栀子苷原料中内毒素含量,筛选去除栀子苷中热原的最佳工艺.结果:100 kDa孔径的超滤膜可较好地去除栀子苷药液中热原,对栀子苷成分的影响较小.结论:采用超滤法去除栀子苷中热原的工艺可行,可为其他中药注射剂及原料生产工艺中热原去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固脱清腑汤早期胃肠道灌注对重症多发伤患者血液细菌16S rRNA基因的影响。方法 60例严重多发伤患者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27例),伤后两组经胃肠营养管分别滴入自拟中药汤剂固脱清腑汤和生理盐水,两组其余治疗原则相同。观察两组患者伤后第3、6、9天的血细菌16S rRNA基因阳性率、体温、白细胞计数、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CRP)、血培养阳性率、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结果治疗组伤后第9天体温[(37.6±0.12)℃]显著低于对照组[(38.10±0.15)℃,P0.05];伤后第6、9天CRP治疗组分别为(52.4±6.3)mg/L和(42.9±7.5)mg/L,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04.3±20.1)mg/L和(92.5±17.1)mg/L,均为P0.05];伤后第6、9天血细菌16S rRNA基因阳性率分别为33.3%和30.3%,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59.3%和7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伤后血培养结果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30.3%)也显著低于对照组(59.3%,P0.05)。结论固脱清腑汤早期胃肠道灌注可能有益于严重创伤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的改善,对减少肠道细菌易位,降低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假阳性原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假阳性的原因及消除方法。方法:应用凝胶法及动脉浊度法,通过加入β-葡聚糖阻断剂(BL)等手段,对怀疑BET假阳性的检品进行复训。结果:β-葡萄糖阻断剂对鲎试剂与内毒素的反应无影响,并且能消除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的假阳性。结论:β-葡萄糖是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假阳性的主要原因,防止药品受β-葡聚糖的污染以及提高 鲎试剂对内毒素反应的特异性是消除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假阳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考察不同材质超滤膜对注射用芪红脉通的适用性.方法:以细菌内毒素与有效成分透过率为指标,采用截留相对分子质量100kDa的聚砜、聚醚砜、聚丙烯、混纺4种不同材质的中空纤维超滤膜进行超滤,以动态浊度法检测超滤前后细菌内毒素的去除情况,并结合有效成分的透过率,综合评价超滤膜材质对注射用芪红脉通的适用性.结果:聚丙烯材质超滤膜去除细菌内毒素的效果好,且有效成分的透过率较高,适于本品的精制.结论:超滤法去除细菌内毒素效果理想,且不同材质超滤膜去除细菌内毒素的效果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培菲康调节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0例肝硬化患者给予培菲康治疗,并与20例正常成年人进行对照。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肠道茵群,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的肠道茵群变化。结果正常对照组肠道茵群以厌氧菌占优势,肝硬化组厌氧菌明显减少。治疗后肝硬化组肠道双歧杆菌等厌氧菌数量明显提高。结论 培菲康可直接补充肠道厌氧茵,对调节肝硬化患者肠道菌失调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菌生物膜(BBF)的模型,考察注射用双黄连对BBF形成的影响及抑制作用。方法:在特定的条件、方法下分别对细菌单独培养和细菌与提取物共同培养,通过酶标仪测量其OD值来考察BBF的生长能力。结果:注射用双黄连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BDF的形成均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创口所致感染性皮肤病患者细菌感染特征,并为其提供更好的诊治方法。提高治愈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法收集创口所致感染性皮肤病患者448例,采集样本进行病原菌种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448例患者经临床诊断为湿疹133例、异位性皮炎96例、脓疱疮77例、毛囊炎68例及其他继发感染性皮肤病74例。收集的448份样本阳性率为89.73%。共检出细菌402株,主要为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结论创口所致感染性皮肤病在检出病原菌类型后进行抗生素耐药培养可为临床抗菌药物的应用提供依据。根据耐药情况给予对应有效的抗生素治疗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