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两步法扩张通道法在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治疗肾结石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45例采用两步法扩张通道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临床资料.结果 145例患者共行两步法扩张通道法建立的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MPCNL) 186次,所有患者均一次性成功建立通道,单通道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124例(85.5%),2通道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13例(9.0%),3通道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8例(5.5%),平均建立通道时间(11.6±5.5)min.结论 两步法扩张通道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具有扩张通道时间短、损伤小、术中出血量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两步扩张法建立微通道在经皮肾镜碎石术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3年1月至2015年10月我科完成微通道经皮肾镜术(mPCNL)213例,其中采用F8~F18筋膜扩张器逐级扩张的为A组(98例);采用先F8筋膜扩张器扩张见尿液溢出,确定穿刺方向和深度后,直接用F18筋膜扩张器扩张的为B组(115例)。两组患者在通道建立时间、结石清除率、术后住院时间、肾盂穿孔率、术后发热、失血量、X线照射时间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进行mPCNL,A、B两组在通道建立时间分别为(8±2.5)和(3±1)min、肾盂穿孔率分别为12和1例、术后发热分别为18和7例、失血量分别为(16±7.5)和(10±2.5)g/L、X线照射时间分别为(3.5±1.5)和(1.0±0.5)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结石清除率分别为95.2%和96.6%,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8.0和7.5天,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步扩张法建立微通道节约了手术时间,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减少了X线对患者和术者的损害,在经皮肾镜术中应用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两点定位穿刺技术在微创经皮肾镜(MPCNL)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5年9月~2012年2月,对肾结石及输尿管上段结石,采用两点定位穿刺技术完成606例MPCNL,结石包括鹿角状结石、多发性肾结石、ESWL治疗失败、孤立肾结石、开放取石手术后复发、输尿管上段结石。参照术前CT和IVP确定皮肤穿刺点(第一点)、穿刺角度及要穿刺的肾盏,在X线指导下嘱病人吸气时或呼气时使第一点与要穿刺的肾盏成垂直线,此时目标肾盏的位置作为第二穿刺点(要记好是吸气还是呼气时的位置),然后不再需要X线的指导,调整好角度进行目标肾盏穿刺。应用李逊肾镜联合气压弹道或U-100激光碎石。结果 550例1~2次穿刺成功,46例3~6次穿刺成功,总的成功率98.3%(596/606),10例再次X线定位小切口分离至肾周在左手示指指导下穿刺成功。2例穿刺扩张进入胸腔,其中1例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另1例及时发现并处理未放置导管;1例术后第1天大出血(经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止血)。结石取净率95.7%(580/606),26例残余结石,均≤0.5 cm。结论两点定位穿刺技术应用于经皮肾镜术中安全有效,医生和病人对X线的接触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5.
我院2007年5月—2010年3月,采用自创"两点一角"定位法,精确确定穿刺肾盏及穿刺路径,顺利扩张经皮肾通道,采用标准通道行第三代碎石清石系统碎石取石,治疗上尿路结石586例,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彩超定位引导穿刺在小儿经皮肾镜碎石术中的安全性和优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2011年8月应用彩超定位引导穿刺的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5岁以下患者上尿路结石患者165例.全部采用超声引导穿刺的微通道(12~16 F)经皮肾镜碎石术,气压弹道和/或超声碎石系统击碎并清除结石.结果 本组结石平均直径为(15.82±6.31) mm.所有病例均在彩超定位引导下一期成功建立通道并处理结石,通道建立时间为(11.7±5.3) min,手术时间为(42.6±20.1) min.净石率为95.2%(157/165).术后69.7% (115/165)的患者出现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下降,血红蛋白平均下降2.67 g/L,红细胞压积平均下降2.21%.术后23.03% (38/165)的患者超过48 h的持续性或反复发热(≥38.5℃).无失肾、死亡病例,无术后输血病例,无感染休克病例,无邻近脏器损伤病例.结论 彩超定位引导穿刺在小儿微创经皮肾镜皮肾通道建立中能够充分清晰地显示入路上各层组织,肾周脏器毗邻关系,明确、客观、实时的显示肾血管并实时引导避开血管引导穿刺,有效减少术中出血、损伤等并发症,是安全、可靠的定位引导工具.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B超引导联合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辅助结石性脓肾经皮肾取石术中穿刺定位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实验组24例脓肾结石,先Ⅰ期B超引导下经皮肾穿刺造瘘脓肿引流术,再行Ⅱ期CT三维重建辅助定位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对照组21例脓性结石行静脉泌尿系造影(IVU)定位经皮肾镜取石术.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所有病...  相似文献   

8.
泌尿系结石不仅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的疾病,还是一种复发性疾病,终生复发的风险高达50%。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已经成为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主要手术方式。如何精准的穿刺目标肾盏并安全的建立通道是手术成功与否的关键,本文对经皮肾穿刺的引导穿刺方式及其优缺点进行了系统的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球囊扩张法建立F24通道在经皮肾镜取石中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采用B超引导下球囊扩张法建立标准通道(F24)行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232例,共240侧(其中8例双侧肾结石)。回顾性分析成功建立通道的时间、碎石取石时间、结石清除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240侧均一次成功建立通道,平均通道建立时间(7.6±3.1)min,平均碎石时间(29.8±13.5)min,结石清除率86.7%(208/240),术后发热率9.5%(23/240),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11.7±3.3)g/L,术后输血率3%(7/240),介入行选择性肾动脉栓塞2例(0.8%)。所有病例均未发生周围脏器损伤及脓毒症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球囊扩张法建立F24标准通道在经皮肾镜取石术中安全、快速、结石清除率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实时低剂量CT定位穿刺法建立经皮肾通道在复杂肾结石经皮肾镜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于2014年6月至2014年12月对30例复杂肾结石患者术前采用低剂量CT引导定位穿刺建立经皮肾通道后行经皮肾镜术,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建立经皮肾通道,其中单通道取石24例,双通道取石6例,Ⅰ期手术27例,Ⅱ期手术3例,清石率为90%,无一例出现大出血、胸腹腔脏器损伤、尿源性脓毒血症等并发症,无一例需术中或术后输血。结论实时低剂量CT定位穿刺法,可安全有效的建立理想的取石通道,提高复杂肾结石经皮肾镜碎石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同时降低了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对比连续筋膜扩张法和球囊扩张法建立经皮肾镜通道在经皮肾镜碎石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2012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217例肾结石或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使用连续筋膜扩张法(A组)和球囊扩张法(B组)建立经皮肾镜通道行经皮肾镜碎石术,并比较两组患者结石清除率、通道建立时间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费用。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成功,A组在缩短通道建立时间(F=515.402,P=0.000)、减少术中出血量(F=39.551,P=0.000)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但住院费用方面较高(F=401.563,P=0.000),在结石清除率、手术时间方面无明显优势。结论:球囊扩张法建立经皮肾镜通道比连续筋膜扩张法更安全,且有效性未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2.
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主要手术之一,其中最关键的技术是通道建立。通道建立可引发术中术后出血、肾动静脉瘘、肾周脏器的损伤及辐射损害等并发症,严重时需行肾切除术,这一后果迄今尚未完全避免。通过对超声、X线等技术的改进及联合应用腔镜、电磁技术的方法,可提高穿刺精度,减少出血、辐射损害等并发症。近年来,该方面的研究十分活跃,在减少并发症方面取得明显进展,该文就近年来相关研究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可视化穿刺经皮肾镜在治疗儿童肾结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17年6月~2018年8月儿童肾结石15例,均在全麻下行可视化穿刺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评估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术后4周复查泌尿系统CT评估结石清除率。结果所有患儿均成功完成可视化穿刺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手术平均时间(68.43±11.45)分钟;术后血红蛋白下降(8.50±1.70)g/L,术后无输血患儿;术后住院时间(5.36±0.84)天;术后2例患儿出现发热,体温38.5℃,为Clavien gradeⅡ并发症,分别按照药敏结果给予加强抗感染治疗后好转;术后4周结石清除率为86.67%(13/15)。结论可视化穿刺经皮肾镜治疗儿童肾结石安全、有效,并发症低,可以达到满意的结石清除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肾通道建立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实施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212例次,均在单纯超声引导下,以目标盏穹窿-盏颈轴线为最终穿刺方向,分两步进针建立经皮肾通道,收集通道建立相关数据并进行评价。结果平均穿刺时间(56.4±21.8)秒,平均穿刺次数(1.2±0.5)次,一次成功占80.2%。经上、中和下组肾盏建立通道的比例分别为1.4%、90.6%和8.0%。43.4%皮肤穿刺点位于第12肋下,50.5%位于第12肋上,另6.1%位于第12肋尖部。91.5%的病例手术均经单通道完成。通道建立过程中穿孔和通道出血需行血管栓塞各2(0.9%)例,总的单次结石清除率92.5%。结论超声引导经目标盏穹窿-盏颈轴线两步穿刺法建立经皮肾通道是一种安全高效的PCNL通道建立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16层CT泌尿系成像(CTU)研究。肾盂、肾盏的解剖结构,探讨CTU在微创经皮肾镜碎石(MPCNL)穿刺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4年9月至2005年3月,拟行MPCNL治疗的15例复杂肾结石患者,术前使用16层CT进行CTU检查,薄层重建横断面图像传入Brilliance Workspace 1.1工作站进行分析,以确定最佳穿刺径路。同时回顾分析同期接受CTU检查的30例患者的影像结果,对其肾盏、肾盂、集合系统的解剖结构进行研究,评价CTU在MPCNL穿刺定位中的作用。结果45例CTU均清晰显示肾盂、肾盏方向、形态、扩张程度及尿路引流情况。15例接受MPCNL的病例,根据CTU提供的信息预先确定穿刺径路和取石线路,穿刺定位时间明显缩短,穿刺、碎石成功率明显提高,除1例需辅助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外,余14例均一期完全清除结石。结论多层CT泌尿系成像能准确显示全尿路的解剖结构,对MPCNL选择合适的穿刺径路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刚柔精准穿刺法"在超声引导经皮肾镜术中的穿刺特点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352例在武汉市普仁医院泌尿外科行经皮肾镜术的患者资料,通过术前泌尿系CT三维重建及腹部平片(KUB)检查,明确肾盂、肾盏结构及结石分布情况,并术前常规超声验证,进而设计最佳穿刺路径,术中采用"刚柔精准穿刺法"超声引导定位穿刺,建立16~20 F通道,使用12.5 F微创肾镜,腔内采用气压弹道联合60 W科医人钬激光碎石,手术结束前再次超声检查结石残留情况,如平行盏有明显结石残留则采用针刺辅助或多通道取石。患者年龄21~80岁,平均(44±10)岁,单发结石79例,单侧多发结石212例,鹿角形结石61例;结石长径1.6~5.7 cm,平均为(2.4±0.5)cm。结果本组352例患者全部精确穿刺预定目标肾盏穹窿成功,建立通道满意,1例因术中发现肾盂积脓仅留置肾造瘘管改Ⅱ期取石,Ⅰ期双通道取石16例,Ⅱ期原通道取石7例。超声引导穿刺第1针穿刺成功率97.7%(344/352),第2针穿刺成功率100%,穿刺时间1.0~3.0 min,平均(1.1±0.4)min,通道建立时间2.0~5.0 min,平均(3.1±1.0)min,手术时间10~80 min,平均(32±12)min。本组未出现血气胸、肝脾肠管损伤等手术并发症,输血3例(0.85%),术后延迟出血2例(0.57%),均予卧床休息及高蛋白饮食1周内恢复。术后3~4 d复查KUB平片,Ⅰ期结石清除率:单发结石100%(79/79);多发结石91.5%(194/212);鹿角形结石81.9%(50/61);总体91.8%(323/352)。结论术中在超声引导下"刚柔精准穿刺法"可实现精准穿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本研究中,我们拟介绍"一步扩张法标准通道建立技术"和"一步扩张法大通道建立技术",同时评估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中应用这两种通道建立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研究2013年7月~2014年6月在我院采用"一步扩张法标准通道建立技术"和"一步扩张法大通道建立技术"PCNL治疗的52例多发性、铸型或鹿角形肾结石病例,按照术中建立的第一通道(主要通道)的大小分为两组,标准通道组(F22)29例,大通道组(F26)23例,两组患者所建立的辅助通道均为F22。比较两组患者第一通道的建立时间、总体手术时间、肾脏出血、总肾功能、通道扩张失败、集合系统穿孔等相关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建立的所有取石通道均采用一步扩张法成功建立标准通道(F22)或大通道(F26),无通道扩张失败者。标准通道组和大通道组平均第一通道建立时间分别为(1.9±0.3)min和(2.5±0.4)min(P0.01),总手术时间分别为(45.2±22.6)min和(39.8±23.3)min(P0.01),术前-术后血红蛋白(Hb)下降值分别为(0.5±0.8)g/dl和(0.7±0.7)g/dl(P0.01),患者术中及术后无需输血治疗。两组患者中无发生集合系统穿孔者。结论:"一步扩张法标准通道建立技术"和"一步扩张法大通道建立技术"均为安全且有效的肾脏取石通道建立方法。在严格经肾盏穹窿沿肾盏颈管走行穿刺的前提下,PCNL手术中采用一步扩张法建立大通道(F26)与建立标准通道(F22)相比肾脏出血略有增多,患者均无需输血。复杂性肾结石患者采用大通道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取石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寻一种经皮肾镜手术常规皮肾通道建立失败时术中安全可行的非常规皮肾通道建立的方法。方法:在常规建立皮肾通道失败时,采用背部12肋下小切口,直视下建立皮肾通道作为补救措施。结果:6例手术均顺利清除肾及输尿管上端结石。自背部小切口开始至手术结束,历时40~80min,平均60min,避免了终止手术及二次手术可能引发的不良后果,同时避免了无法观察及不可预测的肾脏出血风险。结论:在常规经皮肾镜的微创不能完美拥有时,做出适度改变,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采用该术式,如期完成了预定手术。不失为安全有效的术式。  相似文献   

19.
初步探讨F4.85可视穿刺经皮肾镜取石术(micro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icro-perc)在幼儿肾结石中治疗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2020年6月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诊治的7例肾结石患儿的手术时间、重症监护室(ICU)转入率、血红蛋白下降量、术后并发症、清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B超定位下应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逆行建立经皮肾通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盐城市第六人民医院泌尿外科2013年2月至2015年4月共33例患者,根据结石的特点,在B超定位下采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逆行建立经皮肾通道,标准肾镜或微肾镜下钬激光碎石,必要时联合输尿管软镜检查各肾盏,将各盏残余结石以钬激光碎石后冲出。所有患者术后均留置肾造瘘管4~5d、导尿管5~6d,导尿管于肾造瘘管拔除后1~2d拔除,留置双J管4~6周。术后随访3个月,复查KUB和肾功能(血-肌酐、尿素氮)。结果 32例患者成功逆行建立经皮肾通道,一次通道建立成功率96.97%;平均建立皮肾通道时间为(21.27±6.75)min。一期手术清石率为93.75%,平均手术时间(87.68±15.48)min,平均术中出血量(53.56±37.08)mL,平均术后住院日(6.29±1.37)d,术后迟发性出血1例(3.13%),出血输血者1例(3.13%)。术后出现寒战、高热1例(3.13%),其余未见严重并发症。术后3个月复查:7例术前肾功能不全患者肾功能均好转。结论 B超定位下应用软性输尿管镜钬激光逆行建立经皮肾通道行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安全、有效,具有定位精确、清石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是可选择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