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甲磺酸罗哌卡因和盐酸罗哌卡因在椎管内麻醉的安全性。方法:选择150例下腹部或下肢手术者,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给予盐酸罗哌卡因,对照组给予甲磺酸罗哌卡因,观察两组血液动力学指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麻醉达效后,切皮时,术毕后的SBP、DBP、HR两组患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发生低血压,恶心、呕吐,头晕,胸闷,颤抖的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磺酸罗哌卡因与盐酸罗哌卡因用于椎管内麻醉具有相同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罗哌卡因用于椎管内联合麻醉的效果。方法  2 0例病人择期行下腹部以下手术 ,ASAⅠ-Ⅱ级 ,随机分为两组。腰麻用药 :0 .75 %罗哌卡因和 0 .75 %布比卡因各 2ml,分别加入 10 %葡萄糖 1ml配成重比重液。术中麻醉平面下降时以 0 .5 %的罗哌卡因 /布比卡因补充。观察两组病人感觉、运动阻滞及恢复情况。结果在感觉阻滞及恢复上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基本相似。罗哌卡因在运动阻滞起效时间、达到最大Bromage评分时间及运动恢复时间均明显慢于布比卡因 ,且罗哌卡因的Bromage评分明显小于布比卡因 (P <0 .0 5 )。结论 罗哌卡因在临床效应及安全性方面是一种理想的局部麻醉药 ,但合适的浓度和剂量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0.75%罗哌卡因椎管内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0.75%罗哌卡因椎管内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安全怀和可靠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足月妊娠产妇40例,随机分为两组:腰麻用药分别用0.75%罗哌卡因(R组)和0.75%布比卡因(B组),用量均为1.2-1.5ml。术中连续监测呼吸和循环状态,评估麻醉效果,并观察围术期的不良反应,评估出生时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两组产妇术中清醒合作。麻醉效果均达到手术要求,最高痛觉阻滞平面无差异(P>0.05),R组起效时间较B组长(P<0.01),R组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慢,维持时间短(P<0.05),两组新生儿娩出时Apgar评分相似(P>0.05)。Bromage评分:R组明显小于B组(P<0.01),术中R组和B组在新生儿娩出MAP下降明显(P<0.05),两组产妇在新生儿娩出时HR增快(P>0.05)。结论:0.75%罗哌卡因椎管内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手术安全有效,运动阻滞恢复快。  相似文献   

4.
5.
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TVP)目前已广泛用于前列腺良性增生的手术治疗.与传统的经耻骨上进膀胱前列腺摘除相比有创伤小,恢复快,减少术中、术后出血,对生理扰乱小,易被患者接受等特点.但由于老年男性前列腺良性增生者多伴有心脑血管疾病,麻醉效果的优劣及血液动力学的改变将直接影响围手术及麻醉期的安全.我院自2002年引进罗哌卡因至今,用于TVP病人实施硬膜外麻醉80例,对其阻滞效果与血液动力学干扰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赵小芬 《河南医学研究》2021,30(16):2987-2989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的罗哌卡因(5 g·L-1等密度)椎管内麻醉在前列腺电切术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安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患者均接受前列腺电切术治疗.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低剂量组(5 mg)、中剂量组(10 mg)及高剂量组(15 mg),各50例.在前列腺电切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在无痛分娩中应用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椎管内麻醉的效果.方法 96例研究对象选自随州市妇幼保健院2018年10月—2020年10月间收治的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8例,比对组患者单纯用罗哌卡因麻醉,分析组患者联合应用舒芬太尼和罗哌卡因.比对分析2组镇痛效果、镇痛起效时间、分娩方式.结果 分析组麻醉10...  相似文献   

8.
罗哌卡因(耐乐品)是一种新型纯左旋体长效酰胺类局麻药。使用安全性高,有感觉与运动阻滞分离现象。现已在临床臂丛阻滞上得到广泛使用,效果肯定,但对于其使用浓度各有不同。本研究观察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比较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在臂丛神经阻滞中的效果,探讨其在臂丛麻醉中的最佳浓度。  相似文献   

9.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在妇科手术硬膜外麻醉效果比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比较0.75%和1%两种浓度的罗哌卡因用于妇科手术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50例ASAⅠ-Ⅱ级硬膜外麻醉下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分别接受0.75%罗哌卡因25ml(Ⅰ组)或1%罗哌卡因19ml(Ⅱ组)。观察感觉阻滞(针刺法)、运动阻滞(改良Bromage评分)、镇痛及壁肌松质量,术后24h硬膜外镇痛药需要量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感觉阻滞起效,持续时间及扩散差异无显著性。在运动阻滞方面Ⅱ组Bromage2,3级起效快于Ⅰ组。而持续时间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术中镇痛及腹壁肌松质量Ⅱ组优于Ⅰ组。Ⅱ组术中辅助用药及术后24h所需镇痛药少于Ⅰ组。观察中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1%罗哌卡因用于妇科手术硬膜外麻醉时镇痛和肌松效果更为完善,临床效能优于0.75%者。  相似文献   

10.
11.
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用于小儿硬膜外麻醉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比较罗哌卡因(新型酰胺类局部麻醉药)与布比卡因在小儿临床手术中产生的麻醉效能。方法:选择择期行下腹部、下肢、肛门手术的小儿5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25例。对50例小儿均行硬膜外穿刺,在硬膜外分别注入0.5%罗哌卡因或0.35%的布比卡因。分别在第一时间、第二时间、第三时间、第四时间监察麻醉平面和肌松程度及术中镇痛效果,同时监测并记录小儿的血压、心律、血氧饱和度及不良反应,并检测T3、T4和皮质醇的变化。结果:罗哌卡因产生的麻醉平面较广,镇痛和肌松效果好,运动阻滞效果好,能显著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但作用消失快,而布比卡因仅能降低舒张压。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组T3、T4及皮质醇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0.5%罗哌卡因可较安全地应用于小儿低位硬膜外麻醉,能取得良好的镇痛和肌松效果,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罗哌卡因腰麻用于老年高血压病人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 :观察罗哌卡因腰麻对老年高血压病人下肢手术的血压、心率的影响 ,以探讨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4 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 ,择期下肢手术。行罗哌卡因腰麻 ,观察血压、心率变化 ,记录麻醉特点及腰麻并发症。结果 :所有病人麻醉效果均好。麻醉后各时间点血压均低于麻醉前 (P <0 .0 1) ,各时间点收缩压下降幅度在 8.12 %~ 14 .84 %之间。麻醉后 5min和 10min时心率比麻醉前增快 (P <0 .0 1)。麻醉时间为 (2 80± 82 )min。最高麻醉平面为T11~T3 ,中位数为T10 。副作用为术后头痛 2例 ,腰背痛 8例 ,恶心呕吐 1例 ,尿潴留 8例。结论 :对老年高血压病人在有效降压的前提下行罗哌卡因腰麻 ,其循环和呼吸系统较稳定 ,麻醉效果好 ,未见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复合小剂量罗哌卡因对老年腰麻患者的效果。方法将前列腺增生患者75例随机分为3组。A 组0.75%罗哌卡因7.5 mg,B 组0.75%罗哌卡因7.5 mg+舒芬太尼5μg,C 组0.75%罗哌卡因5 mg+舒芬太尼5μg。比较3组麻醉效果、循环功能、运动组织程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腰麻成功,无1例患者退出研究。C 组 MAP 值变化最为平稳(P <0.05)。C 组 HR 值变化最为平稳(P <0.05)。3组 SpO2值各时点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组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3组 VAS时点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组间和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C 组在达到该平面平均时间、痛觉退至 T12时间、痛觉阻滞持续时间优于 A、B 组,B 组优于 A 组(P <0.01)。结论舒芬太尼复合小剂量罗哌卡因用于老年腰麻,起效时间短,用药剂量小,镇痛效果明显,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罗哌卡因重比重配制液腰椎-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手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在腰椎-硬膜外联合麻醉剖宫产术中60例初产妇,随机双盲分为R组和B组,R组用0.75%罗哌卡因2 ml加入10%葡萄糖1 ml,B组用0.75%布比卡因2 ml加入10%葡萄糖1 ml,L2~3间隙穿刺成功后以25 s速度蛛网膜下腔注药2.5~3.0 ml,硬膜外置管3.5 cm后取平卧,左倾15°。比较2组的感觉、运动阻滞的起效时间,最高阻滞平面及感觉、运动阻滞恢复时间,评估2组麻醉效果。结果:最高阻滞平面R组低于B组,从注药到最高平面阻滞时间R组明显长于B组,R组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亦长于B组,下肢运动神经阻滞程度、Bromage评分R组低于B组(P<0.05~P<0.01),运动阻滞恢复时间R组短于B组(P<0.05~P<0.01),感觉阻滞恢复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及血氧饱和度(SpO2)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比重罗哌卡因腰椎-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新型酰胺类局麻药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患者腰麻时的量效关系。方法:在前瞻性随机双盲调查研究中,60例可选择的剖宫产术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15例,分别给予罗哌卡因8,10,13,15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2ml。L2 ̄L3穿刺,定时记录患者的感觉和运动变化,用针刺法定期测定感觉变化,应用改良Bromage法评定下肢运动阻滞情况。并将4组间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相比较。结果:8,10,13,和15mg组的麻醉成功率分别为46.7,73.3,93.3,100%。ED50(95%可信区间)和ED95(95%可信区间)分别为9.7(8.1~12.2)mg、16.1(14.2~19.3)mg。感觉和运动阻滞持续时间以及运动阻滞深度与剂量呈正相关。结论:罗哌卡因可以安全有效地应用于剖宫产手术麻醉。  相似文献   

16.
王奋强  刘馨 《甘肃医药》2012,(2):108-110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ropivacaine hydrochloride)用于老年病人腰麻中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行前列腺汽化电切手术的病人240例,蛛网膜下腔麻醉,局麻药为罗哌卡因。结果:病人生命体征平稳麻醉效果满意,最高阻滞平面T8-10,麻醉效果满意,病人生命体征平稳肌松良好。结论:本研究显示0.75%罗哌卡(ropivacaine hydrochloride)因虽然浓度较高,但容量不大,最大量为140mg能在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前提下满足前列腺汽化电切手术的麻醉要求。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0.5%罗哌卡因应用于小儿脊麻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随机选择ASAⅠ~Ⅱ级患者48例,分为R组(0.5%罗哌卡因)和B组(0.5%布比卡因),每组24例,用药后分别记录痛觉、温觉、运动神经阻滞的起效时间,痛觉阻滞平面,运动阻滞时间和程度以及术后首次排尿时间,术中测定BP、SpO2、EKG、HR及CSF的pH值,术后定时随访。结果选用罗哌卡因后各病例均能迅速恢复运动,术始运动神经阻滞未大于Bromage Ⅰ,但R组却有5例因痛觉阻滞不佳而改用其他麻醉。结论相同剂量的0.5%罗哌卡因用于小儿脊麻中镇痛和感觉阻滞时间并不明显优与布比卡因,麻醉期问和术后的不良反应小于布比卡因,对于短小手术来说是一个安全有效的局麻药,但用在小儿脊麻中的剂量或浓度还需探讨。  相似文献   

18.
马翠  赵友萍 《医学研究杂志》2016,45(12):102-104
目的 探讨足月单胎臀位外倒转术的影响因素、成功率及并发症情况。方法 以2014年4月~2016年4月在笔者医院定期产检的≥37孕周单胎臀位行外倒转术的孕妇75例为研究对象,对其妊娠结局进行分析。按照倒转成功与否分为成功组和失败组,将相关因素(产妇年龄、孕周、BMI、脐带长度、羊水指数、新生儿体重、产次、臀先露类型、绕颈与否、胎盘位置、是否使用宫缩抑制剂)进行统计学分析,从而探讨其成功的影响因素。统计学分析采用单因素分析。结果 75例单胎臀位行外倒转术的孕妇中,倒转成功32例(42.67%,无病例复变),失败43例(57.33%)。倒转成功的32例中,有6例剖宫产(18.75%)。并发症有胎膜早破1例,胎心轻度可变减速16例,胎儿窘迫5例,无新生儿窒息。成功相关因素统计分析结果,两组脐带长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因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臀位外倒转术大大降低了剖宫产率,影响外倒转术成功的其他相关因素需大样本量的进一步研究。对于单胎臀位的孕妇,在决定行外倒转术之前,应充分评估相关因素,严格筛选患者,掌握其适应证和禁忌证,提高外倒转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不同注药速度对等比重罗哌卡因脊麻在感觉阻滞和运动阻滞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妇科手术的患者46例,使用1%罗哌卡因2.0 mL(20 mg) 脊麻,注药速度分别为0.27 mL/s(A组,n=23)和0.04 mL/s(B组,n=23),观察两组感觉阻滞和运动阻滞效果以及术中低血压、恶心和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注药后30 min内感觉阻滞平面达到T6的时间、达到最高感觉阻滞的平面及时间、达到最大运动阻滞的时间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等比重罗哌卡因20 mg行脊麻, 0.27 mL/s和0.04 mL/s的注药速度在感觉阻滞和运动阻滞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上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大鼠鞘内(蛛网膜下腔)间断给予不同浓度剂量的罗哌卡因行为学及脊髓组织钙含量变化。方法:雄性SD大鼠24只,按改良Yaksh法置入microspinal导管至脊髓腰段8cm,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N组(对照组)经 microspinal导管注入0.9%氯化钠40μl,每间隔1.5h一次,共3次。R1,R2,R3 3组:注药方式同N组,注入药物分别为0.5%,0.75%,1%罗哌卡因40μl。注药开始同期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6h后取腰段脊髓测定钙离子含量变化。结果:R1,R2,R3 3组注药后30s双下肢麻痹; 30~90min双下肢肌张力恢复,R1组较R2组快,R2组较R3组快,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R3组脊髓组织钙离子含量明显高于N,R1和R2 3组(P<0.05)。结论: 0.5%,0.75%和1%罗哌卡因用于连续蛛网膜下腔运动神经完全阻滞时间无差异,恢复时间与剂量有关。1%罗哌卡因能使脊髓组织钙含量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