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骨性关节炎(OA)与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常见血脂的含量,为OA患者中心血管疾病(CVD)的防治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随机选取自2012-08—2013-03因膝关节OA或RA在本院骨科进行的139例全膝关节置换术(TKA),OA组117例,RA组22例。所有患者入院后第1天早晨抽取空腹静脉血5 ml并立即送查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计算LDL-C/HDL-C比值。结果 OA组年龄及BMI均大于R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A组血清中TC及LDL-C水平显著高于R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TG、HDL-C及LDL-C/HDL-C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通过校正年龄和BMI 2个混杂因素后,与RA组相比,OA组更易合并高TC水平(OR=2.815,P=0.003),而2组TG、HDL-C、LDL-C及LDL-C/H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OA患者中,及时检测血清TC含量将有利于对远期CVD的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对63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于每次透析结束后静脉注射左-卡尼汀1g,共治疗12周。治疗前后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其亚组分(HDL2-C,HDL3-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等指标。选择同期正常对照组30例。结果治疗组患者血清TG、VLDL-C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DL-C、HDL2-C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TC、HDL3-C和LDL-C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TG、VLDL-C水平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HDL-C、HDL2-C明显增加(P〈0.01),而TC、HDL3-C和LDL-C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左-卡尼汀通过降低血清TG、VLDL-C水平,提高HDL-C、HDL2-C浓度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脂质代谢异常。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常规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CABG)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对血脂、脂蛋白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分析41例CAB(;和38例OPCAB术前、术后第1、3、7、10、14、28d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12(a)]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测试期间未服用调脂药物。结果(1)术后两组均可见术后第1、3、7、10、14dTC、LDL-C明显下降(P〈0.001),其中术后第1d达最低值,以后各时段逐渐升高但仍低于术前(P〈0.001),28d超过术前基线水平(P〈0.05),CCABG组和OPCAB组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TG、HDL-C术后第1d达最低值(P〈0.001),第3、7、10、14d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G术后第28d超过术前基线水平(P〈0.05);(3)LP(a)术后第7d开始升高、持续至术后第28d仍超过术前基线水平(P〈0.05)(4)hsCRP术后第1d升高,第3d达峰值,以后各时段逐渐降低但仍高于术前(P〈0.001),第28d恢复基线水平(P〉0.05)。结论两种术式对血脂代谢均有影响,12(a)和hsCRP的变化提示术后存在炎症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4.
探讨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治疗肥胖合并2型糖尿病的效果。选取江津区中心医院拟实施手术治疗的90例肥胖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45例,A组采用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治疗、B组采用腹腔镜下胃旁路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流质饮食时间;对比两组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C肽,手术前及手术后6个月患者的体重指数(BMI)、腰围、额外体重占比(EWL)、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A组手术时间短于B组(P0.05);两组手术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进流质饮食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A组和B组在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FPG、2hPG、HbA1c、空腹C肽测定值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患者的FPG、2hPG、HbA1c、空腹C肽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均较本组术前呈显著降低趋势(P0.05);手术前、手术后6个月,A组和B组BMI、腰围、EWL值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BMI、腰围较本组术前均显著降低(P0.05);手术前、手术后6个月,A组与B组血清TG、TC、HDL-C、LDL-C值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血清TG、TC、LDL-C值较本组术前均显著降低(P0.05),HDL-C测定值较本组术前显著升高(P0.05)。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治疗肥胖合并2型糖尿病的效果与腹腔镜下胃旁路术差异不大,均能够达到较好减重、控制血糖的目的,但是前者手术操作更简单。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泌尿系结石成分及其与血脂[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择2014年10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349例泌尿系结石患者为尿石组,同期在我院体检健康者349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TG、HDL-C、TC、LDL-C水平,分析349例泌尿系结石患者泌尿系结石成分,比较血脂正常与血脂异常的泌尿系结石患者结石成分占比,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泌尿系结石成分与血脂异常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泌尿系结石的影响因素。结果 349例泌尿系结石患者泌尿系结石成分分析结果:含钙结石270例,感染性结石51例,尿酸结石28例。尿石组血清TG、T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尿石组血清H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尿石组血清LDL-C水平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脂异常泌尿系结石患者尿酸结石比例显著高于血脂正常泌尿系结石患者(P0.05);血脂异常泌尿系结石患者感染性结石、含钙结石比例较血脂正常泌尿系结石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酸结石与血脂异常呈正相关(P0.05);感染性结石、含钙结石与血脂异常无相关性(P0.05);TG是泌尿系结石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泌尿系结石形成与血脂水平关系密切,血脂异常尤其是高甘油三酯血症易导致尿酸结石形成,控制血脂对于预防泌尿系结石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对IgA肾病患者蛋白尿的影响。方法 将62例IgA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应用贝那普利治疗;治疗组32例,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贝那普利治疗;2组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尿蛋白(U-pro)、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6个月,TC、LDL-C、L卜Pro等指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2组治疗前、后比较,TG、HDL-C、ALT、AST、CK、CK-MB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贝那普利,能有效降低IgA肾病患者的TC、LDL-C、U-pro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in,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与老年女性骨密度(bone densitometry,BMD)及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性骨折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20年3月门诊体检或住院的女性OP患者110例,年龄55~83岁,平均年龄(68.26±6.28)岁。按照是否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分为骨折组52例,年龄56~83岁,平均年龄(69.04±6.30)岁;非骨折组58例,年龄55~80岁,平均年龄(67.57±6.24)岁。所有患者均进行BMD测定及空腹血脂测定,记录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等一般资料。骨折组BMD与年龄、BMI、TG、TC、LDL-C及HDL-C的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相关系数r0表示正相关,r0表示负相关;以TC、TG、LDL-C、HDL-C为自变量,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寻老年女性OP性骨折的危险因素,均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老年OP性骨折女性年龄与L_(1~4)、股骨颈、Ward三角区、大转子、转子间、总髋部BMD负相关(r0,P0.05);BMI与L_(1~4)和髋部各部位BMD正相关(r0,P0.05);TC、TG与L_(1~4)和髋部各部位BMD负相关(r0,P0.05);HDL-C与L_(1~4)和髋部各部位BMD无相关性(r0,P0.05);LDL-C与Ward三角区、大转子、转子间、总髋部BMD负相关(r0,P0.05)。TC为老年女性OP性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HDL-C为老年女性OP性骨折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血脂中TC、TG、LDL-C与老年OP性骨折女性不同部位BMD相关性不同,HDL-C与不同部位骨密度无相关性。TC为老年女性OP性骨折危险因素,HDL-C可能为老年女性OP性骨折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根据置钉方式的不同将8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分为经皮组(40例,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与开放组(40例,采用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与疗效。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5~29(19. 14±6. 37)个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经皮组短(少)于开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1周VAS评分经皮组低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术后1年OD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伤椎高度百分比和Cobb角:两组术后1周、1年均较术前改善(P 0. 05),术后1周、1年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创伤小、可有效减少患者疼痛,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肾移植受者术后早期血脂异常的趋势、相关发病因素及其对移植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2004-2008年间在北京地区8所医院肾移植中心接受肾移植的1032例临床资料,分析术前以及术后1、3、6和12个月的血总胆同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的变化趋势,按时间段分层分析不同阶段、不同年龄组血脂异常的差异,免疫抑制剂对血脂的影响,以及血脂异常对血肌酐的影响.结果 除HDL-C以外,其他3项在第1年中均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尤以LDL-C和TG升高最为突出,TC和LDL-C异常与年龄有明显相关性(P<0.01).他克莫司为基础的免疫抑制方案对脂代谢异常的影响小于环孢素A(P<0.05).1年时降脂治疗与未治疗者之间血肌酐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未经降脂治疗的受者中,术后1个月TG高于正常者,其1年时的血肌酐明显高于TG正常者(P<0.05).结论 肾移植受者术后血脂异常较为常见,个别指标术后1个月时即升高,并持续至1年;血脂异常与年龄呈正相关;以他克莫司为基础的免疫抑制剂组合对血脂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儿童IgA肾病(IgAN)伴血脂异常的临床及病理特点差异,以指导临床实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1日~2018年10月1日在我院住院并行肾穿病理检查的100例儿童IgAN病例,分别比较伴不同血脂异常类型的IgAN的临床及病理特征。结果:(1)与血脂正常组比较,血脂异常各组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G升高组χ2=1. 097 6,P=0. 294 8; TC升高组χ2=0. 877 5,P=0. 348 9; LDL-C升高组χ2=1. 662 2,P=0. 197 3; HDLC降低组P=1);年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G升高组Z=-2. 425 1,P=0. 015 3; TC升高组Z=2. 501 9,P=0. 012 4; LDL-C升高组Z=2. 124 5,P=0. 033 6; HDLC降低组Z=-1. 963 9,P=0. 049 5); TC升高组(Z=2. 301 3,P=0. 021 4)、LDL-C升高组(Z=1. 996,P=0. 045 9)与血脂正常组CRE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脂异常各组与正常组URE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G升高组Z=-1. 272 4,P=0. 203 2; TC升高组Z=-0. 009 8,P=0. 992 2; LDL-C升高组Z=0. 189 3,P=0. 849 9; HDLC降低组Z=-0. 359 2,P=0. 719 4);与血脂正常组相比,血脂异常各组Alb显著降低(TG升高组t=6. 41,P=0. 000 1; TC升高组t=11. 68,P=0. 000 1; LDL-C升高组t=11. 17,P 0. 000 1; HDLC降低组t=2. 38,P=0. 028 2);与血脂正常组相比,血脂异常各组U-TP24 h升高,且TG升高组(Z=4. 391,P 0. 000 1)、TC升高组(Z=-5. 614 9,P 0. 000 1)、LDL-C升高组(Z=-5. 692,P 0. 000 1)与血脂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与血脂正常组比较,血脂异常各组高血压发生率无显著差异(TG升高组P=1; TC升高组P=0. 679 1; LDL-C升高组P=0. 429 7; HDLC降低组P=1);(3)与血脂正常组比较,血脂异常各组病理分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G升高组Hc=0. 557,P=0. 455 5; TC升高组Hc=0. 155 5,P=0. 693 3; LDL-C升高组Hc=0. 333 9,P=0. 563 4; HDLC降低组Hc=0. 116 9,P=0. 732 4)。结论:血脂异常(包括TG升高、TC升高、HDLC降低、LDL-C升高)对于儿童IgAN进展影响较小,对于高脂血症患儿应以改善生活习惯为主,药物降脂治疗应权衡利弊后谨慎实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阿西莫司联合小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肾移植术后混合型高脂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56例肾移植术后合并混合型高脂血症的患者,随机分为联合小剂量组[28例,阿西莫司(250 mg,每日2次)+阿托伐他汀(10 mg,每日1次)]和正常剂量组[28例,阿托伐他汀(20~40 mg,每日1次)]。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1、2、3个月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尿酸(UA)、肌酸激酶(CK)等指标,并记录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正常剂量组与联合小剂量组在治疗后TC、TG、LDL-C均下降,HDL-C轻度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与正常剂量组比较,联合小剂量组的TG、LDL-C均较低,HDL-C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各时间点,正常剂量组与联合小剂量组的ALT、AST、Scr、BUN、UA、CK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正常剂量组和联合小剂量组的消化系统、神经系统、骨骼肌肉系统、皮肤血管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阿西莫司联合小剂量阿托伐他汀能安全有效地治疗肾移植术后混合型高脂血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经皮邻椎单平面螺钉固定与后路开放及经皮万向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胸腰椎骨折患者84例,其中30例采用经皮邻椎单平面螺钉固定(A组); 26例采用经皮万向钉固定(B组); 28例采用后路开放术式(C组)。记录三组患者VAS评分,手术疗效及相关并发症。结果 A、B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VAS评分均明显少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而A、B组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组内比较,三组术后3 d及末次随访时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后凸Cobb角等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组间比较,A组术后3 d及末次随访时的以上指标均优于B组(P0. 05);而A、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经皮单平面螺钉联合伤椎万向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在术后即刻及末次随椎体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及矢状面指数方面均明显优于单纯经皮万向钉,与传统开放组复位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随机将7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分为2组,每组36例。对照组行切开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观察组采取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及术后疼痛程度、住院时间、后凸Cobb角及伤椎前缘高度等指标。结果 (1) 2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均短(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术前2组伤椎前缘高度及Cobb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2组上述指标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与切开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相比,创伤小,疼痛缓解快,术后恢复时间短,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随机将76例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分为2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开放椎弓根螺钉固定,观察组给予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长度及术中失血量均少于或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随访2 a,2组Cobb角、伤椎高度恢复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2组ODI评分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可优化手术效果,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5.
胃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浆胆固醇水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胃癌及胃溃疡病人手术前后血浆胆固醇水平及其与胃癌组织分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术前及术后10d测定150例胃癌和30例胃溃疡病人以及不同胃癌组织病理类型血浆胆固醇含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胃癌术前血浆胆固醇水平显著降低(P〈0.01);胃癌术后较术前血浆胆固醇升高(P〈0.05),与胃溃疡术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胃癌B组(组织分化差)术前血浆胆固醇较A组(组织分化好)降低(P〈0.05).A、B组手术后血浆胆固醇均升高,各自与术前相比,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胃癌特别是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前血浆胆固醇水平降低,术后升高;降低、升高的程度与组织分化程度相关,癌组织分化越差,术前后血浆胆固醇降低、术后升高的程度越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成人IgA肾病(IgAN)伴血脂异常的临床及病理特点差异,以指导临床实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1日至2017年6月30日在北戴河康复疗养中心住院并行肾穿剌病理检查的850例成人IgAN病例,分别比较伴不同血脂异常类型的IgAN的临床及病理特征。结果①与血脂正常组比较,血脂异常各组年龄偏大,且三酰甘油(TG)升高组、总胆固醇(TC)升高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组与血脂正常组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脂异常各组血白蛋白(Alb)降低、血肌酐(Scr)及血尿素(UREA)升高,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血脂异常各组24 h尿蛋白定量(U-TP24 h)升高,且TG升高组、TC升高组、LDL-C升高组与血脂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与血脂正常组比较,血脂异常组血压偏高,且TG升高组(H_c=23.5964,P0.01)、TC升高组(H_c=27.7997,P0.01)、LDL-C升高组(H_c=19.507,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与血脂正常组比较,血脂异常组病理分级较重,且TG升高组(H_c=19.5893,P0.01)、TC升高组(H_c=23.4713,P0.01)、LDL-C升高组(H_c=5.4276,P=0.01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脂异常(包括TG升高、TC升高、HDL-C降低、LDL-C升高)是IgAN进展的危险因素,血脂异常不同类型对于IgAN影响虽略有差异;但对于血脂异常患者,均应积极进行调脂治疗,以延缓IgAN进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胰岛素抵抗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8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8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与安慰剂组,各40例。安慰剂组均服用安慰剂,阿托伐他汀组口服阿托伐他汀,均连续服用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的月经周期第2d的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总睾酮(TT)、游离雄激素指数(FAI)、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NF-α)、白细胞介素18(L-18)、总胆固醇(C)、甘油三酯(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DL-C)。结果两组治疗前的SHBG、TT、FAI、FPG、FINS、HOMA-IR、hs-CRP、TNF-α、IL-18、TC、TG、LDL-C、HDL-C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组治疗后的SHBG、TT、FAI、FPG、FINS、HOMA-IR、hs-CRP、TNF-α、IL-18、TC、TG、LDL-C均较治疗前减小,同时低于安慰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组治疗后的HDL-C较治疗前增大,同时高于安慰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慰剂组治疗前后的SHBG、TT、FAI、FPG、FINS、HOMA-IR、hs-CRP、TNF-α、IL-18、TC、TG、LDL-C、HDL-C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组治疗期间出现3例恶心与1例头晕,均为一过性症状,未予特殊处理后自行缓解。安慰剂组未见任何不良反应。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改善肥胖PCOS患者的性激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并抑制炎症因子,但仅为初期研究,其详细机制及在PCOS患者中的应用还需大量后续研究进行支撑。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微创保胆取石术的临床疗效和对胆囊结石患者胆囊、肝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胆囊结石病人60例,根据治疗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研究组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对照组采用完全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比较两组病人临床疗效等指标差异。结果研究组有效率为96. 67%,对照组为93. 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且结石清除率高于对照组,而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 0. 05),两组病人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病人术后12个月的空腹胆囊容积大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和12个月的胆囊最大收缩率优于对照组(P 0. 05);两组病人术前肝功能指标比较无差异,但术后1天两组肝功能指标均有所上升且对照组上升程度大于研究组(P 0. 05),而术后1个月时,两组肝功能指标均降至术前水平,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病人术后1年生活质量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研究组更为显著(P 0. 05)。结论两种微创保胆取石术临床疗效相近,双镜联合保胆术更有利于保护病人胆囊及肝的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LSG)治疗肥胖合并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60例肥胖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T2DM的情况分为两组,即T2DM组(30例)和无T2DM组(30例),两组均行LSG治疗。采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体重、血糖、血脂等指标变化以■表示,独立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患者术后体重、BMI、腰围、臀围均明显低于术前,术后1、3、6、12个月随时间呈不断降低趋势。两组患者之间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组术后3个月空腹葡萄糖(FPG)≤6.9 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7.0%水平均明显降至正常(P0.05);两组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空腹胰岛素等疗效评价指标均低于术前水平(P0.05)。两组患者术后胆固醇(CHOL)、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明显低于术前,术后1、3、6、12个月随时间呈降低趋势,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于术前,随时间呈升高趋势(P0.05);两组患者之间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SG治疗肥胖合并T2DM安全、可靠、疗效显著,不仅明显减轻体重而且还能改善或治愈T2DM,可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用两种不同浓度脂肪乳剂按灌胃法建立大鼠高脂血症模型,并对其血脂水平进行评价,为建立合适的高脂血症动物模型提供依据.方法 将30只150~180 g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低浓度脂肪乳剂组及高浓度脂肪乳剂组,每组10只.分别饲以基础饲料、低浓度配方脂肪乳剂(20%猪油、6%胆固醇、0.2%丙基硫氧嘧啶、2%胆酸钠及10%吐温-80)及高浓度配方脂肪乳剂(30%猪油、10%胆固醇、1%丙基硫氧嘧啶、5%胆酸钠及20%吐温-80).2周后处死大鼠,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结果 高浓度脂肪乳剂组血清TC、TG、HDL-C及LDL-C水平与正常对照组及低浓度脂肪乳剂组比较均升高(P<0.05),低浓度脂肪乳剂组血清TC、TG及HDL-C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浓度脂肪乳剂可以成功建立SD大鼠高脂血症模型,低浓度脂肪乳剂不适合用于建立SD大鼠高脂血症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