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通过比较皮瓣修复术和游离皮片移植术在足跟皮肤恶性肿瘤切除后皮肤缺损修复的近远期疗效,探讨足跟皮肤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皮肤缺损的外科修复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8年11月间辽宁省肿瘤医院骨与软组织肿瘤外科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30例足跟部皮肤恶性肿瘤的病例,均行手术切除治疗,术后皮肤缺损较大,不能直接缝合,根据手术切除后皮肤缺损修复的方式分成A组(皮瓣修复组)和B组(游离皮片移植组)。分别对A、B两组病例的一般资料以及术后短期植皮或皮瓣的成活情况,术后长期皮瓣或植皮皮肤的外观满意度、皮肤麻木感觉、分离不适感、生存转归、辅助治疗、肿瘤复发转移、关节功能活动度等治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组和B组病例在不稳定感(关节活动障碍或组织分离感)、肿瘤复发转移、生存转归、辅助治疗(包括放疗、化疗、免疫治疗、生物治疗)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近期皮瓣或植皮成活率、患者外观满意度、皮肤麻木感觉及关节功能活动度这四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的主观评价在外观满意和皮肤麻木感方面以及客观关节功能活动方面,A组优于B组。结论皮瓣修复和游离皮片移植都可作为修复足跟皮肤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皮肤缺损的修复方式,足跟部负重区皮肤缺损的修复应优先选择转移皮瓣。  相似文献   

2.
我科自2005年2月以来,应用小腿内侧皮瓣修复足跟部恶性肿瘤切除后创面共1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足跟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切除术后应用足底内侧皮瓣修复的临床疗效及优势。[方法]足跟部恶性黑色素瘤均明确诊断,根据肿瘤厚度扩大切除切缘1~1.3cm,治疗组23例应用带神经血管蒂足底内侧皮瓣移位修复足跟部缺损,随机抽取同期45例采用游离皮片移植修复者作对照组,对比分析临床效果。[结果]全组术后随访6~72个月,平均随访48.6个月,两组局部复发率、生存率相仿,治疗组足底内侧皮瓣除1例坏死外,其余22例全部成活,且皮瓣均感觉灵敏,能正常穿鞋、行走,足跟外形满意,足及足趾活动良好,无溃疡发生,与对照组相比足跟部形态、功能修复具有显著优势。[结论]在足跟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治疗中应用足底内侧皮瓣修复足跟部创面是可行的、有效的、理想的方法。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皮肤牵张器修复软组织恶性肿瘤切除术中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本科室收治的12例软组织恶性肿瘤患者外科术后应用皮肤牵张器修复皮肤缺损的临床资料,评价其近期及中期疗效。结果:12例患者创面均术中完全闭合,术后持续牵拉10~14(12.0±1.7)天,均甲级愈合;1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16(10.2±2.6)月;术后仅2例有早期并发症,1例为牵张器拉钩位置改变引起明显疼痛,1例为局部张力性水泡形成,无皮缘坏死等并发症,近期效果良好;中期随访观察皮肤感觉及术后邻近关节功能正常,效果良好。结论:皮肤牵张器固定对于闭合软组织恶性肿瘤切除术中皮肤缺损创面,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皮肤牵张器修复软组织恶性肿瘤切除术中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本科室收治的12例软组织恶性肿瘤患者外科术中应用皮肤牵张器修复皮肤缺损的临床资料,评价其疗效.结果:12例患者创面均术中完全闭合,术后持续牵拉10~14 d,平均(12.0±1.7)d,均甲级愈合;术后仅2例有...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采用足底内侧皮瓣和腓肠神经逆行筋膜皮瓣修复足跟部黑色素瘤切除后皮肤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至2018年12月间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足跟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资料,在原发灶局部广泛切除后分别采用足底内侧皮瓣(A组)或腓肠神经逆行筋膜皮瓣(B组)进行修复。统计分析患者的生存情况,同时比较两种皮瓣在修复范围、坏死率、感觉恢复及溃疡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共87例。A组25例,平均缺损长径为(61±14)cm,其中1例(40%)发生皮瓣坏死;B组62例,平均缺损长径为(75±24)cm,其中5例(81%)发生皮瓣坏死。A组的皮瓣感觉恢复要明显优于B组(P<0001);A组无皮瓣发生溃疡,B组16例(258%)发生溃疡,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总体中位无病生存时间为665个月(551~780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为809个月(693~925个月)。AJCC分期是影响无病生存时间(P<0001)和总生存时间(P=0006)的唯一因素。结论早中期足跟部恶性黑素瘤的预后较好,应尽量采用局部带蒂皮瓣进行修复。足底内侧皮瓣术后的外形美观,感觉恢复更好,发生远期溃疡的风险低,是首选的修复方法;腓肠神经逆行筋膜皮瓣则更适合于缺损范围较大或偏足跟外侧的病灶。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采用足底内侧皮瓣和腓肠神经逆行筋膜皮瓣修复足跟部黑色素瘤切除后皮肤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至2018年12月间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足跟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资料,在原发灶局部广泛切除后分别采用足底内侧皮瓣(A组)或腓肠神经逆行筋膜皮瓣(B组)进行修复。统计分析患者的生存情况,同时比较两种皮瓣在修复范围、坏死率、感觉恢复及溃疡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共87例。A组25例,平均缺损长径为(6.1±1.4)cm,其中1例(4.0%)发生皮瓣坏死;B组62例,平均缺损长径为(7.5±2.4)cm,其中5例(8.1%)发生皮瓣坏死。A组的皮瓣感觉恢复要明显优于B组(P0.001);A组无皮瓣发生溃疡,B组16例(25.8%)发生溃疡,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总体中位无病生存时间为66.5个月(55.1~78.0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为80.9个月(69.3~92.5个月)。AJCC分期是影响无病生存时间(P0.001)和总生存时间(P=0.006)的唯一因素。结论早中期足跟部恶性黑素瘤的预后较好,应尽量采用局部带蒂皮瓣进行修复。足底内侧皮瓣术后的外形美观,感觉恢复更好,发生远期溃疡的风险低,是首选的修复方法;腓肠神经逆行筋膜皮瓣则更适合于缺损范围较大或偏足跟外侧的病灶。  相似文献   

8.
眼睑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缺损一期修复19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眼睑恶性肿瘤广泛切除后所致眼睑及周围组织缺损的一期修复.[方法]19例眼睑恶性肿瘤根据不同类型,选用最佳距离切除.在冰冻组织学监控下证实切缘无瘤者,根据缺损部位及大小采用不同皮瓣一期修复眼睑大面积缺损(25mm×25mm~65mm×60mm).[结果]1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1例表皮坏死.所有病例均取得较好外观,均保存视力.1例死于局部复发,1例死于远处转移.[结论]不同皮瓣一期修复眼睑广泛恶性肿瘤切除后的大范围缺损,可获得较好的外形及功能恢复.耳后皮瓣具有血供可靠,供瓣区隐蔽,厚薄适中,操作方便等优点,术后形态恢复较满意,是修复眼睑大面积缺损的一个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游离皮瓣移植术在口腔颌面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组织缺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口腔颌面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组织缺损患者6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2例。所有患者均施以游离皮瓣移植术,对照组施行股前外侧皮瓣移植,观察组则给予前臂皮瓣移植。观察到术后3个月,对比2组吞咽功能、手术相关指标、美观满意度、并发症。结果 2组吞咽功能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出血量[(319.48±23.57)ml]少于对照组[(453.75±26.84)ml],住院时间[(5.71±1.05)d]短于对照组[(7.35±1.27)d],美观满意度[93.75%(30/32)]高于对照组[75.00%(24/32)],并发症发生率[9.38%(3/32)]低于对照组[31.25%(10/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股前外侧皮瓣移植术相比,前臂游离皮瓣移植术在口腔颌面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组织缺损修复中效果更确切,可有效减少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促进吞咽功能恢复,提升美观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耳后皮瓣在眼睑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缺损一期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带血管蒂耳后皮瓣在眼睑恶性肿瘤切除后所致眼睑及周围组织缺损一期修复的临床应用.方法本组8例眼睑恶性肿瘤切除后所致眼睑及周围组织缺损,用带血管蒂耳后皮瓣一期修复(缺损大小25mm×25mm~65mm×60mm).结果 1例皮瓣表皮坏死.所有病例均取得较好外观,均保存视力.1例失访,7例获得随访.1例死于局部复发.结论耳后皮瓣具有血供可靠,供瓣区隐蔽,厚薄适中,操作方便等优点,术后形态恢复较满意,是修复眼睑大面积缺损的一个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局部皮瓣在修复头面部皮肤恶性肿瘤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 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8年10月辽宁省肿瘤医院收治的头面部皮肤恶性肿瘤1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缺损部位、面积和形状选择皮瓣类型。6例采用叶状皮瓣,3例采用菱形皮瓣,4例采用V Y推进皮瓣于广泛切除术后行局部皮瓣移植修复皮肤缺损。 结果1例出现皮瓣部分坏死,经局部换药处理后延迟愈合,其余病例均一期愈合,经6~28个月(平均17个月)随访,皮瓣色泽、质地均佳。尚无复发及死亡病例。 结论局部皮瓣在头面部皮肤恶性肿瘤修复重建的方式效果确切,可达到最佳修复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同种异体骨移植术修复重建四肢恶性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03月至2019年08月我院收治的四肢恶性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行同种异体骨移植重建修复的患者15例和行复合肿瘤型人工关节置换的患者9例;本文研究对象均经穿刺活检和术后病理确诊;Enneking分期Ⅰb期6例,Ⅱb期18例;术前尤文肉瘤3例和骨肉瘤15例患者均行2个疗程化疗和术后规范化疗;应用MSTS评价术后患者的肢体功能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8~46个月,平均(29.63±11.21)个月;24例患者术后均未发生假体周围骨折或移植异体骨折,且无假体松动和关节脱位;20例患者术后肢体功能优良,MSTS评分为16~28分,平均(22.80±4.46)分。结论:四肢恶性骨肿瘤切除术后骨缺损使用异体骨段移植重建长骨干缺损和或肿瘤型人工关节复合置换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瘤段骨切除灭活再植治疗骨关节恶性肿瘤(附16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分析瘤段骨切除、去除瘤组织、灭活处理后,原位再植重建骨缺损治疗骨肿瘤的疗效。方法1998年10月-2003年4月,对16例长骨恶性肿瘤患施行广泛切除,瘤段骨离体灭活,95%酒精浸泡45分钟灭活,彻底清除瘤组织,回植原位,修复关节韧带,髓内钉内固定,手术前后辅助化疗。结果 全部病例平均随访28个月,2例因肺转移死亡,1例感染、1例髓内钉折断,随后局部复发截肢,灭活骨骨折、塌陷各1例,并发症发生率37.5%,保肢率75%。结论 瘤段骨切除灭活再植,手术简便,花费低廉,无排斥反应,骨连接处可达生物愈合,是治疗骨肿瘤保肢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同种异体骨移植修复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的重建方法、疗效、并发症及防治。方法18例骨肿瘤患者年龄15~48岁,平均23岁;其中骨肉瘤10例,软骨肉瘤3例,尤文肉瘤3例,骨巨细胞瘤2例,应用交锁髓内钉、重建钢板、解剖钢板等内固定器材结合同种异体骨关节或骨段移植治疗。随访时间12~50个月,平均36个月。结果14例植骨愈合,3例骨不愈合(其中1例因内固定断裂而行更换),1例异体骨骨折,发生局部免疫反应9例,无肿瘤局部复发。功能结果按Mankin标准评定,优9例,良5例,中4例,优良率77.7%。结论同种异体骨是治疗良恶性骨肿瘤切除术后骨缺损的有效方法,异体骨不愈合、骨折、感染、免疫反应等为常见的并发症,选择合适患者、恰当的内固定、做好术前计划可减少此类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康肤霜治疗恶性肿瘤急性放射皮肤损伤的疗效。方法:对2007年8月-2010年10月我院60例Ⅱ级以上放射性皮肤损伤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用我院烧伤科自制的康肤霜治疗;对照组30例用羊毛脂软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放射皮肤损伤治疗效果、愈合时间及体力状况。结果:60例患者均可进行结果分析。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30/30)、80.0%(24/30),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平均愈合时间分别为治疗组(7.5±1.7)d,对照组(9.6±3.5)d,治疗组皮肤愈合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P〈0.01),生存质量高于对照组。结论:康肤霜可有效促进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愈合,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恶性肿瘤患者血清TSGF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检测恶性肿瘤患者及比较其化疗前后血清TSGF水平,探讨TSGF 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及与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用TSGF试剂盒,以生化比色定量法测定血清TSGF值.结果恶性肿瘤患者血清TSGF水平较正常对照明显增高,且与恶性肿瘤诊断和化疗疗效密切相关.结论 TSGF值可作为诊断恶性肿瘤的重要标记物,并可评定化疗疗效.  相似文献   

17.
耳后皮瓣在眼险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缺损一期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带血管蒂耳后皮瓣在眼睑恶性肿瘤切除后所致眼睑及周围组织缺损一期修复的临床应用。方法 本组 8例眼睑恶性肿瘤切除后所致眼睑及周围组织缺损 ,用带血管蒂耳后皮瓣一期修复 (缺损大小 2 5mm× 2 5mm~ 6 5mm× 6 0mm)。结果  1例皮瓣表皮坏死。所有病例均取得较好外观 ,均保存视力。1例失访 ,7例获得随访。 1例死于局部复发。结论 耳后皮瓣具有血供可靠 ,供瓣区隐蔽 ,厚薄适中 ,操作方便等优点 ,术后形态恢复较满意 ,是修复眼睑大面积缺损的一个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小儿恶性肿瘤发热的特点、诊断方法和思路。方法 选择以发热为首发症状的恶性肿瘤患儿76例 ,予以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早期确诊 44例 (5 7.9% ) ,误诊 2 2例 (4 2 .1% )。发热以不规则热多见 ,合并感染时体温高峰达 3 9.47± 0 .89℃ ,持续时间长和反复 ,单纯抗生素治疗效果差 ,主要伴发贫血、淋巴结及肝脾肿大、骨痛及出血。骨髓检查和组织活检是最根本的诊断方法 ,常规实验室检查可提供诊断线索和思路。结论 分析发热特点及其伴随表现 ,全面、仔细的体检和观察 ,结合恰当的实验室、影像学及侵入性检查配合随诊可得到明确诊断 ,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高凝状态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7月就诊于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肿瘤科的140例恶性肿瘤患者,根据恶性肿瘤高凝状态的诊断标准将其分为高凝状态组和非高凝状态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凝血指标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140例恶性肿瘤患者中有62例(44.3%)存在高凝状态.高凝状态组患者PLT、PT、FIB及D-D水平明显高于非高凝状态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APT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凝状态组患者肺转移、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比例显著高于非高凝状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肝转移及肿瘤部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存在高凝状态,根据其临床特征和凝血功能检测有助于及时发现这种状态,并及时干预可使患者获益.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冷循环射频消融治疗恶性肿瘤的疗效。方法对60例原发性肝癌、肝转移癌、肺癌等恶性肿瘤进行射频治疗,术后定期复查彩超、CT、MIR和肿瘤标志物等,观察治疗效果。结果60例病人治疗后达到CR27例(45.0%),PR25例(41.7%),总有效率(CR PR)为86.7%,半年生存率100%,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射频消融对多种实体恶性肿瘤是一种安全的微创治疗技术,为晚期肿瘤综合治疗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