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评价面罩双向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急性肺水肿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60例各种病因所致的急性肺水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加BiPAP面罩ST—D-20呼吸机双向正压通气,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加鼻导管吸氧。结果:治疗组无创面罩通气后,28例患者在30min-2h症状好转,呼吸减慢,心率下降,肺部湿罗音减少,PaO2上升,PaCO2下降,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总有效率93.3%。对照组在相应时间内仅19例好转,有效率63.3%。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BiPAP面罩双向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急性肺水肿效果显著,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2.
经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淹溺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无创性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通气治疗淹溺的应用与护理。方法 对14例淹溺患者在常规抢救、治疗的同时加用BiPAP呼吸机经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观察通气前后动脉血气分析中pH、PaO2、PaCO2、SaO2的变化,患者HR、RR、SBP、DBP及临床征象的变化。结果 通气治疗后,14例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血气分析中pH、PaO2、PaC02、SaO2等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避免了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结论 应用无创性BiPAP呼吸机经鼻(面)通气治疗淹溺,只要熟练掌握各种护理操作,确保患者有效地通气,就能够迅速改善患者症状和低氧血症,避免机械通气,无创性BiPAP呼吸机通气不失为抢救淹溺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经面罩双水平正压通气在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应用经面罩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ACPE)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心功能Ⅳ级的ACPE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下,使用经面罩BiPAP治疗,比较BiPAP治疗前及治疗后2h,患者的心功能分级、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改善情况。结果20例患者中18例心功能分级明显改善。由心功能Ⅳ级转变为心功能Ⅲ级6例,心功能Ⅱ级12例,2例无效患者及时改行气管插管。经面罩BiPAP治疗2h后患者的MAP、HR、RR、PaO2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未发生与正压通气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对于常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ACPE患者,只要符合无创机械通气的基本要求,使用经面罩BiPAP治疗,具有安全、无创、有效的优点,可作为ACPE的一线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面罩双向正压通气治疗急性肺水肿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评价面罩双向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急性肺水肿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 6 0例各种病因所致的急性肺水肿患者随机分组 ,治疗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加BiPAP面罩ST -D - 2 0呼吸机双向正压通气 ,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加鼻导管吸氧。结果 治疗组无创面罩通气后 ,2 8例患者在 30min~ 2h症状好转 ,呼吸减慢 ,心率下降 ,肺部湿 口罗音减少 ,PaO2 上升 ,PCO2 下降 ,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差异 (P <0 0 1) ,总有效率 93 3%。对照组在相应时间仅 19例好转 ,有效率 6 3 3%。两组相比差异显著 (P <0 0 5 )。结论 BiPAP面罩双向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急性肺水肿效果显著 ,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双水平正压(BiPAP)无创通气治疗肺结核并发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0-2012年的48例肺结核并发呼吸衰竭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采用BiPAP呼吸机经面罩无创通气治疗;对照组24例,采用鼻导管吸氧。两组均常规给予抗结核,抗感染,解痉,祛痰,纠正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治疗,对治疗前后血气分析的PH值,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饱和度(SaO2),心率,呼吸频率,血压进行观察。结果:BiPAP无创通气治疗24h后PaO2,SaO2均明显升高,PaCO2明显降低,心率,呼吸频率指标均有明显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血压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BiPAP无创通气治疗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疗效肯定,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屈健民  ;赵云峰 《新医学》2014,(10):671-674
目的:观察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无创通气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85例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的治疗情况,其中给予正性肌力药物、利尿药、血管活性药物等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行 BiPAP 无创通气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治疗组,给予面罩吸氧等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的35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经 BiPAP 无创通气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更明显,6 h 乳酸清除率及治疗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均<0.05),气管插管率及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均<0.05)。结论BiPAP 无创通气能迅速改善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气管插管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对急性肺水肿所致的低氧血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鼻面罩BiPAP治疗16例急性肺水肿患者,观察SPO2,PH,PaO2,PaCO2等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并与治疗前进行比较.结果:BiPAP治疗后症状明显缓解,血气分析SPO2,PaO2明显改善(P<0.05),未见明显并发症.结论经鼻面罩BiPAP是治疗急性肺水肿所致的低氧血症的有效方法之一,结合其他治疗,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8.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无创机械通气对急性左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急性左心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BiPAP组和对照组),BiPAP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BiPAP呼吸机经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面罩高流量吸氧。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气、心率、血压、呼吸等变化。结果BiPAP组治疗后,有效率97.3%。32例患者症状明显改善,血气分析及生命体征参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2%。结论BiPAP无创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能迅速缓解症状,可作为治疗急性左心衰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疗效。方法 选择36例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在高流量吸氧及常规药物治疗不能纠正缺氧时,经面罩给予无创正压通气,观察治疗前、治疗后0.5h、1h、2h后临床症状、体征和动脉血气分析的变化。结果 经面罩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36例患者中32例(88.89%)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血气分析中PaO2明显升高(P〈0.01)、PaCO2有所下降(P〈0.05),避免了进一步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带来的损伤和经济负担;4例(11.11%)经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无效,改为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死亡2例。结论 应用无创正压通气可明显改善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的症状、体征和血气分析结果,可作为急性心源性肺水肿安全、快速、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鼻(面)罩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治疗COPD所并发的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病例60例,其中对照组30例,是鼻导管吸氧+药物治疗。治疗组30例,即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无创呼吸机面罩正压通气治疗。结果:呼吸机治疗组患者心率、呼吸频率、血气分析的改善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机械通气辅助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衰具有肯定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无创性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通气治疗急性肺水肿的疗效。方法:对20例急性肺水肿(心源性和非心源性)患者在传统常规治疗同时加用BiPAP呼吸机经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观察通气前后动脉血气分析中pH,PaO2,PaCO2,SaO2的变化,患者HR,RR,SBP,DBP及临床征象的变化。结果:通气治疗后,20例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血气分析pH,PaO2,PaCO2,SaO2等参数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避免了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结论:应用无创性BiPAP鼻(面)罩通气治疗急性肺水肿,只要我们能够熟练掌握各种护理操作,确保患者有效地通气就能够迅速改善患者症状和低氧血症,避免机械通气,无创性BiPAP通气是抢救急性肺水肿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颜波儿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9):3113-3115
目的:观察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老年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老年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2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1 例,予强心、利尿、扩血管等常规抗心衰治疗,同时加面罩给氧。BiPAP组1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鼻(面)罩双水平正压通气。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征象变化及动脉血气分析、呼吸频率(RR)、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BiPAP组pH、PaO2、 SpO2、RR、HR等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PaCO2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BiPAP组通气过程中出现腹胀2例,局部压迫感1例。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差异无显著性。BiPAP组治疗后pH、PaO2、SpO2、RR、HR等指标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 〈0.05),而PaCO2差异无显著性。BiPAP组13例中经BiPAP治疗2h后病情好转11例(85%),对照组11例经常规治疗后2h后病情好转6例(55%),5例症状加重需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其中2例死亡,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抢救老年顽固性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早期应用BiPAP治疗简便易行。效果显著。[著者文摘]  相似文献   

13.
刘艺菲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1):1719-1720
目的:评价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无创通气治疗急性肺水肿的疗效。方法:对30例常规药物治疗不能控制病情的急性肺水肿患者。加用经面罩BiPAP无创通气,观察通气前,通气后0.5、1、2h后临床症状、体征(R、HR、SBP、DBP、SpO2)、血气分析的变化情况。结果:30例患者通气治疗后,26例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在治疗0.5h后,R,SpO2、PaO2有极显著性改善(P〈0.001),SBP与DBP有显著性改善(P〈0.05);4例效果差,改用有创机械通气,总有效率87%(26/30)。结论:BiPAP无创通气是抢救治疗急性肺水肿的有效方法之一,值得临床早期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BiPAP鼻罩式机械通气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疗效。方法:将45例各种病因所致严重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BiPAP S/T 30呼吸机经鼻罩双向正压通气,流量触发,压力支持;另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气管插管后NEWPORT WAVE E200呼吸机辅助呼吸,比较两组病例的治疗效果:监护指标、症状缓解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住院死亡率。结果:两组患者经机械通气后呼吸困难均明显改善,监护指标无显著差异,平均住院时间、住院死亡率相似,症状缓解时问NEWPORT组短于BiPAP组。但BiPAP鼻罩式机械通气更易为患者接受。结论:BiPAP鼻罩式机械通气与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疗效基本相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面罩压力支持通气对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夜间低氧血症的效果。通过双相正压通气(BiPAP)治疗夜间低氧血症,改善患者心肺功能。方法:对20例伴夜间呼吸紊乱和低氧血症的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进行未吸氧、鼻导管吸氧、双相正压(BiPAP)面罩压力支持通气3种状况下的夜间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心率、呼吸指标的监测。结果:未吸氧状况下患者夜间低氧血症明显,SaO2≤0.72;BiPAP面罩压力支持通气时SaO2的升高明显优于鼻导管吸氧,SaO2>0.85(P<0.001)。结论:BiPAP面罩压力支持通气对改善COPD患者夜间睡眠和呼吸紊乱,纠正低氧血症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经鼻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12月、2011年1-12月江西省儿童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22例、21例RDS早产儿分别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给予经鼻BiPAP治疗,对照组给予经鼻CPAP治疗,比较2组治疗成功率及上机前后24 h动脉血气变化、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对照组22例,11例改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成功率50.0%;2例放弃后死亡,治愈出院20例,治愈率90.91%。观察组21例,2例改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成功率90.5%;1例因并发脑积水放弃后死亡,治愈出院20例,治愈率95.24%。观察组治疗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24 h后动脉血气pH、PO2、PCO2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在治疗期间,2组均未出现气漏、腹胀、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并发症,对照组发生早产儿视网膜病(ROP)3例,观察组发生ROP 4例,2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BiPAP治疗RDS与经鼻CPAP治疗比较,能明显降低气管插管率,增加潮气量及通气量,改善氧合;比经鼻CPAP有更强的呼吸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早期无创正压通气(nonina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PPV)对急性左心衰竭所致严重低氧血症的治疗效果。方法40例急性左心衰(心功能Ⅳ)患者随机分为NPPV组和常规治疗组,两组均常规给予强心、利尿、镇静、扩血管等对症支持治疗,NPPV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双向气道正压呼吸机(BiPAP)经面罩双向正压通气治疗,常规治疗组则给予普通高浓度吸氧。观察治疗2小时后两组患者心率、呼吸、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SaO2)、血气分析和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结果NPPV组所有患者HR下降,呼吸困难症状缓解,生命体征平稳,PaO2、SaO2明显增高,缺氧程度得到有效改善,治疗总有效率100%(20/20);常规治疗组总有效率70%(14/20)。结论重度左心衰患者在抗心衰药物治疗的同时使用BiPAP面罩双相气道正压无创通气可以较快纠正机体缺氧状况,改善心功能,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BiPAP面罩式双水平正压通气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病例的疗效.方法 用对照分析的方法将63例患者急性心源性肺水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3例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在传统常规治疗同时加用BiPAP呼吸机经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30例在传统常规治疗上加用鼻导管给氧治疗.结果 BiPAP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心率、血压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SaO2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P<0.05),总有效率为93.9%,避免了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结论 BiPAP面罩式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能更迅速纠正缺氧、更显著改善心功能.可作为抢救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一种安全、快速、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神经源性肺水肿时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的疗效和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04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11例神经源性肺水肿患者,呼吸支持采用Puritan—Bennett840呼吸机特有的有创性BiPAP模式,在该模式下使用气道压力释放通气(APRV)策略。分别比较观察同步间歇强制通气(SIMV)模式、BiPAP模式治疗后2h、BiPAP模式治疗后24h的血氧饱和度(SpO2)、酸碱度值(pH)、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结果机械通气由SIMV模式调整为Bi—PAP模式后,11例患者的血气分析SpO2和PaO2明显改善(P<0.05),未见明显并发症。结论BiPAP模式下压力支持通气是治疗神经源性肺水肿快速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严重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20例COPD并严重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经鼻插管进行机械通气,出现“肺部感染控制窗”时,改用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模式行序贯性机械通气。与20例COPD并严重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插管行机械通气,后常规应用SIMv+PSV模式常规脱机的相应指标做回顾性比较。结果:利用有创-无创序贯通气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控制患者病情,并且能够使总机械通气时间和VAP发生例数均显著减少(P〈20.001)。结论:序贯性机械通气可明显改善COPD并严重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病情,优于传统有创机械通气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